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或有事项审计与期后事项审计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黄爱玲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5-56,共2页
或有事项与期后事项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事项,或有事项审计与期后事项审计也既有其共同点,又有其差异。正确认识二者审计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提供客观、真实的审计报告。
关键词 或有事项审计 期后事项审计 审计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的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鄢翔 张人方 黄俊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80,共8页
本文以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发布前后年度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利用准则的错层实施方式,基于审计师的外溢效应视角,检验了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师行为及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A+H股公司共享审计师的A股... 本文以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发布前后年度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利用准则的错层实施方式,基于审计师的外溢效应视角,检验了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师行为及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A+H股公司共享审计师的A股上市公司,在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发布后审计质量显著提升,且这一积极影响主要源自共同审计师而非共同会计师事务所的外溢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当A股上市公司为非国有性质、注册地位于制度环境较差地区、分析师跟踪人数越多及业务复杂度越高时,上述共同审计师的外溢效应更显著。该研究为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效果及作用范围提供了经验证据,并为投资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共同审计 外溢效应 审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审计的业务逻辑:基于事项审计的思考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庆龙 何佳楠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46-51,共6页
大数据审计的业务逻辑究竟是任务导向的验证型逻辑还是数据导向的挖掘型逻辑?文章基于大数据审计的理论基础——事项审计思想,从数据来源、时效要求、实现基础三个维度阐释了事项审计思想作为大数据审计理论基础的对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 大数据审计的业务逻辑究竟是任务导向的验证型逻辑还是数据导向的挖掘型逻辑?文章基于大数据审计的理论基础——事项审计思想,从数据来源、时效要求、实现基础三个维度阐释了事项审计思想作为大数据审计理论基础的对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大数据审计的业务逻辑展开探讨,认为大数据审计的业务逻辑不是单一的验证型或挖掘型,而应是二者有机融合的产物。最后,从实践应用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大数据审计的成熟度模型,并揭示了大数据审计发展不同阶段所呈现特征与审计业务逻辑的对应关系,即初级阶段:验证型逻辑占据主导地位;发展阶段:挖掘型逻辑突出重围;成熟阶段:基于验证和挖掘的预测型逻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审计 业务逻辑 事项审计 成熟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与审计收费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成立 高永昌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3-80,共8页
以沟通关键事项段为核心的审计报告改革为社会所共同瞩目.将2016年12月财政部批准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这一政策作为外生冲击事件,选取2015~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 以沟通关键事项段为核心的审计报告改革为社会所共同瞩目.将2016年12月财政部批准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这一政策作为外生冲击事件,选取2015~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准自然实验"的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检验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上市公司审计收费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审计收费.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具有高业务复杂度、国有性质、非国际四大审计以及高分析师关注度特征时,上述关系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审计收费 新式审计报告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事项审计及其对盈余管理的监管
5
作者 程荣峰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29,共3页
我国注册会计师对不确定性事项的审计质量偏低。利用不确定事项操纵利润是某些管理当局盈余管理常用的手法。对此,本文提出中国注册会计师需要采取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不确定事项审计 盈余管理 注册会计师 中国 行业监管体系 公司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后事项审计应关注的几个重要日期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应华 陈萍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3-43,共1页
注册会计师在期后事项的审计中,应关注以下几个重要日期:(1)结账日,《企业财务报告条例》规定年度结账日为公历每年的12月31日;(2)资产负债表日,我国的资产负债表日与结账日基本上一致,即为公历每年的12月31日;(3)财务报告批准... 注册会计师在期后事项的审计中,应关注以下几个重要日期:(1)结账日,《企业财务报告条例》规定年度结账日为公历每年的12月31日;(2)资产负债表日,我国的资产负债表日与结账日基本上一致,即为公历每年的12月31日;(3)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后事项审计 注册会计师 重要日期 审计报告 会计报表审计 审计程序 审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或有事项审计
7
作者 陈绪洋 焦建梅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44-44,共1页
注册会计师对或有事项必须保持高度的职业敏感,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由于不同种类的或有事项要求采用不同的审计程序,需要获取更多和更复杂的审计证据,所以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和费用预算。
关键词 或有事项审计 注册会计师 审计计划 审计程序 会计报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会计师在期后事项审计中需要把握的几个日期概念
8
作者 王传顺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0年第2期39-40,共2页
在审计业务中,我们经常遇到资产负债表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等涉及日期的概念.我们感到,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应把握好这几个概念的内涵,以便确认期后事项审计中的范围及重点,进而规避审计风险.
关键词 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 期后事项审计 财务报告 资产负债表日 会计报表审计 会计师事务所 上市公司 独立审计准则 报告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会影响审计重要性水平吗--基于信息含量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郑石桥 滕冰倩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79,共7页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框架下,审计重要性水平对审计全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且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尚未有文献直接研究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审计重要性水平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2018~2022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含量...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框架下,审计重要性水平对审计全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且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尚未有文献直接研究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审计重要性水平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2018~2022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含量对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含量与审计重要性水平负相关。调节效应检验表明,财务风险、客户依赖程度能够调节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含量对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两职分离的企业中,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含量对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影响更显著;当审计报告激进程度较高时,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含量对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审计重要性水平 信息含量 财务风险 客户依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商频繁变动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
10
作者 张宏亮 牛洁 +1 位作者 赵琳 王靖宇 《审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4,共14页
供应链稳定性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应对全球复杂经济环境的重要前提。基于2016-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动态考察供应商频繁变动如何影响审计师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决策。研究发现,供应商频繁变动增加了经营风险与监管风险,进而提高了... 供应链稳定性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应对全球复杂经济环境的重要前提。基于2016-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动态考察供应商频繁变动如何影响审计师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决策。研究发现,供应商频繁变动增加了经营风险与监管风险,进而提高了相关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概率。从调节效应看,在供应商关系依赖度较高、审计师具备行业专长、供应链数字化建设程度较低以及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企业中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供应商频繁变动可能是企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与关联交易的掩护手段,而审计师核查后披露的相关审计事项具有增量信息效应,降低了权益融资成本与股价波动性。文章从供应链关系变动的视角丰富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风险控制效用研究,不仅为理解审计师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信息中介作用提供新的证据,还为投资者决策与监管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商频繁变动 关键审计事项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衍生工具使用的治理效应研究——以万马股份为例
11
作者 张桂玲 党春乐 +1 位作者 邱高畅 程璐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7,共8页
本文以万马股份为例,探讨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衍生工具使用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有助于企业识别高风险业务,促进套期保值业务相关内部控制建设,优化套期工具的使用及效果,显著提高套期保值信息披露水平。本文从... 本文以万马股份为例,探讨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衍生工具使用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有助于企业识别高风险业务,促进套期保值业务相关内部控制建设,优化套期工具的使用及效果,显著提高套期保值信息披露水平。本文从关键审计事项与衍生工具的角度出发,研究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行为的治理效应,拓展了审计治理效应相关研究领域,丰富了衍生工具使用影响因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 衍生金融工具 治理效应 套期保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制下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影响机构投资者意见分歧吗?——基于科创板IPO公司的经验证据
12
作者 张子健 李佳 谭雪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4,共11页
注册制下向机构投资者询价是科创板公司IPO的重要环节。以2019—2023年科创板IPO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机构投资者意见分歧的影响。研究发现:IPO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越多,机构投资者报价分歧越大,且询价新规促... 注册制下向机构投资者询价是科创板公司IPO的重要环节。以2019—2023年科创板IPO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机构投资者意见分歧的影响。研究发现:IPO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越多,机构投资者报价分歧越大,且询价新规促进了这种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详细或精确度越高,机构投资者意见分歧越大,而消极语调则降低了意见分歧;关键审计事项对机构投资者意见分歧的提升作用主要存在于由“十大”审计的IPO公司且境内机构投资者意见分歧更大。因此,监管部门应督促会计师事务所完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鼓励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报价,以提高注册制下IPO定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机构投资者 询价意见分歧 注册制 首次公开发行 审计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抑制企业杠杆操纵吗?
13
作者 刘成立 徐莹莹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44,共9页
本文基于2017—2023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新审计准则下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杠杆操纵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显著抑制企业杠杆操纵。机制检验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通过提高审计质量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抑制企... 本文基于2017—2023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新审计准则下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杠杆操纵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显著抑制企业杠杆操纵。机制检验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通过提高审计质量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抑制企业杠杆操纵。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过度负债、内部控制质量较高、市场监督环境较差的企业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杠杆操纵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研究结论为企业杠杆操纵的监管提供了实证依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杠杆操纵 审计质量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否抑制企业金融化:基于融资约束与委托代理视角
14
作者 刘兴华 李文圳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3,共13页
作为新审计准则改革重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和治理环境,对于防范化解企业“脱实向虚”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7—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研究样本,探讨了关键审计事项对企业金融化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 作为新审计准则改革重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和治理环境,对于防范化解企业“脱实向虚”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7—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研究样本,探讨了关键审计事项对企业金融化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有效遏制企业金融化趋势,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推动企业由金融投资回归实体经营。进一步分析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文本量和可读性的提高,以及与其他企业或自身上期关键审计事项内容相似度的降低,有助于增强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市场竞争激烈较低和信息透明度较低的情况下,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治理效应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企业金融化 融资约束 代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制下IPO关键审计事项与审核问询的互动--来自科创板的经验证据
15
作者 张子健 陈飘扬 邓芳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80,共15页
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是资本市场的重大制度创新。基于2019—2022年中国科创板IPO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IPO关键审计事项与审核问询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IPO申报稿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越少,证券交易所的审核问询力度... 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是资本市场的重大制度创新。基于2019—2022年中国科创板IPO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IPO关键审计事项与审核问询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IPO申报稿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越少,证券交易所的审核问询力度越大;证券交易所审核问询力度越大,IPO注册稿与申报稿中关键审计事项的文本相似度越低。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互动效应仅在IPO由高声誉审计师审计和高声誉保荐人保荐时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申报稿中资产减值、研发投入和股份支付等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会提升证券交易所的首轮审核问询力度;申报稿中关键审计事项的文本长度越长、可读性越低或语调越积极,证券交易所的首轮审核问询力度越大,但经过证券交易所的首轮审核问询后,注册稿中关键审计事项的文本句长或语调积极性均显著降低。因此,审计师应保持职业谨慎性,与发行人充分沟通回应审核问询问题并充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以提高信息透明度;证券交易所可依据关键审计事项提供的监管线索发挥审核问询的治理作用,以稳步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注册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制 首次公开发行 关键审计事项 审核问询 审计师声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机构所有权与审计师风险感知——基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行业模板化
16
作者 杨红 王嘉怡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8,共8页
本文基于201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共同机构所有权对审计师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能显著提升审计师风险感知,具象表现为降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行业模板化程度,支持“合谋舞弊”假说。机制检验发现:共... 本文基于201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共同机构所有权对审计师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能显著提升审计师风险感知,具象表现为降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行业模板化程度,支持“合谋舞弊”假说。机制检验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合谋时会通过扩大企业超额关联交易规模与降低自身实地调研治理水平获利,从而提升审计师风险感知;分析师(或研报)关注度会强化共同机构所有权对审计师风险感知的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当审计师行业专长较高或审计客户重要性较低时,审计师对共同机构所有权的风险感知更强。本文为更好地认知共同机构所有权现象、助力关键审计事项发挥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机构所有权 审计师风险感知 关键审计事项 行业模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否抑制企业“漂绿”行为?——基于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建宇 沈娇 蔡闫东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2,共14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漂绿”行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利用2013-2020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漂绿”行为,提升绿... “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漂绿”行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利用2013-2020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漂绿”行为,提升绿色创新效率水平;机制分析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主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并获取市场信任,同时驱动企业落实社会责任发挥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所处地区环境规制强度较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消极、数字化程度较高以及风险承担水平较低的企业能够强化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政策效应。结论丰富了企业“漂绿”的相关研究,同时拓展性研究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环境治理政策效果,为抑制“漂绿”行为、实现平稳高效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 企业“漂绿” 绿色创新效率水平 信息不对称 市场信任 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媒体意见与关键审计事项判断质量--基于传播学理论
18
作者 王琴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1-55,共5页
研究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了新闻媒体意见在审计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重点分析了媒体意见对审计师判断的直接影响,以及其通过信息披露质量和投资者信心等因素的间接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意见分歧较小的情况下,媒体意见对关键审计事项判... 研究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了新闻媒体意见在审计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重点分析了媒体意见对审计师判断的直接影响,以及其通过信息披露质量和投资者信心等因素的间接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意见分歧较小的情况下,媒体意见对关键审计事项判断质量的正向影响尤为显著。这一发现为审计实践提供了新视角,突显外部媒体环境在审计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新闻媒体意见 关键审计事项判断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
19
作者 陈骏 李文钰 +1 位作者 蔡闫东 钱锦江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50,88,共13页
本文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6~2020年年报文本数据,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语调的视角考察企业数字化对审计师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程度越高,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语调越积极。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通过促进内... 本文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6~2020年年报文本数据,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语调的视角考察企业数字化对审计师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程度越高,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语调越积极。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通过促进内部质量控制和提升公司信息透明度,使审计师在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时使用更多积极词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企业CEO拥有科技背景,企业数字技术应用水平较高,企业获得高新技术资质,或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水平更高,又或区域数字化发展水平更高的样本中,数字化对审计师披露语调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此外,通过检验审计师对企业数字化的反应行为可以发现,尽管审计师对企业数字化持乐观态度,但在承接和实施审计业务过程中依然保持了谨慎执业的作风。本研究结论拓展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审计师对企业数字化做出的披露应对行为,并为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 披露语调 关键审计事项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失败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视角
20
作者 邱保印 王艺静 王孜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110,共19页
关键审计事项作为审计报告的增量信息,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手段。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提取201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的特征信息,手工整理被证监会行政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基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视角考察审计失败的溢出... 关键审计事项作为审计报告的增量信息,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手段。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提取201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的特征信息,手工整理被证监会行政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基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视角考察审计失败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事务所因审计失败而遭受证监会处罚后,在审计其他客户时会进行更加充分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旧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审计失败促使事务所增加审计投入、提高项目组审计能力以保障审计过程质量,进而提升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数量、详细程度及可读性。进一步分析显示,证监会处罚频次的提高和力度的加大,以及新《证券法》的实施,均能够强化审计失败对关键审计事项充分披露的积极影响,并最终显著提升审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失败 溢出效应 关键审计事项 证监会处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