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内因与外因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
作者 韩震 《江海学刊》 198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内因与外因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它们是对原因与结果这对范畴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展开,是因为它把原因分为内外,用对立统一和普遍联系的观点去考察事物运动的原因;深化,表现在它们不是从现象上,而是进入更深层次寻找事物运动的... 内因与外因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它们是对原因与结果这对范畴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展开,是因为它把原因分为内外,用对立统一和普遍联系的观点去考察事物运动的原因;深化,表现在它们不是从现象上,而是进入更深层次寻找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因 内因 绝对性 哲学范畴 事物运动 普遍联系 对立统一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互作用也是根据——对“内因”“外因”概念的再认识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宝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77-80,98,共5页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这已经成为一种常识性的看法。而在大千世界之中,事物间的关系是十分错综复杂的。本文是从机械运动、意识运动的分析入手,试图加以说明:在许多情况下,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并不仅仅取决...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这已经成为一种常识性的看法。而在大千世界之中,事物间的关系是十分错综复杂的。本文是从机械运动、意识运动的分析入手,试图加以说明:在许多情况下,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并不仅仅取决于事物自身的因素,而是存在于事物的相互作用之中。片面强调内部因素的作用,则容易犯唯心主义的错误。结论:内因,是指与物体运动具有内在的、必然的、本质联系的因素。而外因,则是指与物体运动具有非本质联系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因 外因 事物运动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前钢琴教学的深省和学习效率的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爽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0-171,共2页
《墨子·经上》篇:“法,新若而然也”,“法同则观其同,法异则观其异。”《周易》有言:“制而用之谓之法”。“法”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客观事物运动的规律已经具有白觉的认识。法从各行各业的实践经验中产生,是保证人类的实... 《墨子·经上》篇:“法,新若而然也”,“法同则观其同,法异则观其异。”《周易》有言:“制而用之谓之法”。“法”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客观事物运动的规律已经具有白觉的认识。法从各行各业的实践经验中产生,是保证人类的实践取得成功的“制而用之”的规范。其实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的层面,还是“学”的层面,都存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效率 钢琴教学 实践经验 《周易》 事物运动 教学实践 “法” “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及程序的设置艺术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振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事物运动 环节 排列 过程 程序 形式 艺术 秩序 规章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偶然性范畴的客观性
5
作者 李翔宇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0-43,共4页
偶然性范畴,作为主体认识对客观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一个方面的概括,相对于生动丰富的客观世界本身,它无疑是一种主观存在而表现出浓烈的外在化精神性特质。也就是说,偶然性范畴作为概念思维形式链条上的一环,并不是经验世界的感... 偶然性范畴,作为主体认识对客观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一个方面的概括,相对于生动丰富的客观世界本身,它无疑是一种主观存在而表现出浓烈的外在化精神性特质。也就是说,偶然性范畴作为概念思维形式链条上的一环,并不是经验世界的感觉物而更主要地是在人的精神领域有着白已的特定位置。如果把这种情形理解为偶然性范畴的主观性的话,那么可以说已获得比较普遍的认同,这种认同集中表现为偶然性范畴在形式上是主观的这一命题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承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然性 范畴 客观性 简论 事物运动 主体认识 客观世界 主观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美学在审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任火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审稿 编辑 事物运动 科学论文 客观性 正确性 过程 才能 问题 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
7
作者 张万玲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2-53,共2页
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辩证矛盾是客观现实中,事物对象自身所包含的对立面的统一关系。辩证矛盾存在于客观现实中,是对象本身所固有的,不是错误论断的矛盾,而是现实的矛盾。这种现实的辩证矛盾在我们思维中的正... 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辩证矛盾是客观现实中,事物对象自身所包含的对立面的统一关系。辩证矛盾存在于客观现实中,是对象本身所固有的,不是错误论断的矛盾,而是现实的矛盾。这种现实的辩证矛盾在我们思维中的正确反映,就形成了思维中的辩证矛盾。辩证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是由两个对立面所组成的矛盾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矛盾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又相互排斥、相互斗争,从而推动事物运动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矛盾 逻辑矛盾 存在 矛盾统一体 统一关系 反映 事物运动 思维 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监督机制初探
8
作者 明星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47-49,共3页
所谓机制,本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现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和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并可引申为制约、引起事物运动、转化、发展的内在的结构和作用方式。揭示事物运动的机制,意味着对事物的发展已从现象的描述上升到对... 所谓机制,本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现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和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并可引申为制约、引起事物运动、转化、发展的内在的结构和作用方式。揭示事物运动的机制,意味着对事物的发展已从现象的描述上升到对本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监督机制 事物运动 工作原理 自然现象 工作系统 化学规律 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9
作者 李如本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8-59,共2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运动和发展总是呈现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前进性的运动。
关键词 前进性 曲折性 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 事物运动 辩证唯物主义 渐进性 质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