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亚湾核电站应急状态下的事故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玲 陈德淦 +1 位作者 林树谋 傅国辉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0-256,共7页
应急状态下的事故评价包括事故状态评估和事故后果估算。本文重点介绍了大亚湾核电站(GNPS)事故状态评估方法及相应的计算机辅助系统 (SESAME GNP) ,同时简要描述了大亚湾核电站改进后的事故后果估算系统 (RACAS GNP)。
关键词 大亚湾核电站 应急状态 事故评价 状态评估 后果估算 三道屏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MET嵌入核事故后果评价系统有效性研究
2
作者 牛嫣静 吕明华 +2 位作者 黄莎 郭欢 李鸣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9-805,共7页
选择不同下垫面代表性厂址,利用观测数据,对CALMET嵌入核事故后果评价系统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CALMET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风向、风速和温度的日变化过程;滨海厂址主风向角偏差在一个风向角内,风速的平均绝对误差在2 m/s内,... 选择不同下垫面代表性厂址,利用观测数据,对CALMET嵌入核事故后果评价系统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CALMET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风向、风速和温度的日变化过程;滨海厂址主风向角偏差在一个风向角内,风速的平均绝对误差在2 m/s内,温度的平均绝对误差在2℃左右;内陆厂址,主风向角偏差在两个风向角内,风速的平均绝对误差小于2 m/s,温度的平均绝对误差在2℃内;CALMET模拟24 h的平均运行时间为15.84 s,可满足应急响应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MET 事故后果评价 气象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区间识别模型的天然气管道事故后果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玉星 杨昊 +2 位作者 王武昌 刘鹏 黄维和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3-949,共7页
为了准确评价天然气管道事故后果严重程度,提高管道安全管理水平,以属性区间识别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天然气管道事故后果综合评价的属性区间识别模型;同时,为解决属性区间识别模型中的权重确定问题,在收集天然气管道历史事故数据的基础上... 为了准确评价天然气管道事故后果严重程度,提高管道安全管理水平,以属性区间识别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天然气管道事故后果综合评价的属性区间识别模型;同时,为解决属性区间识别模型中的权重确定问题,在收集天然气管道历史事故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投影寻踪-遗传算法模型,从历史事故数据中获得客观权重;最后依据置信度准则对天然气管道事故后果进行属性识别,实现天然气管道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等级划分。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对近年来发生的13起天然气管道事故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属性区间识别模型操作简单,结果合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天然气管道事故后果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进一步可为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和应急救灾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天然气管道 事故评价 属性区间识别 投影寻踪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故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孙斌 田水承 常心坦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3,共3页
本文分析了工业事故风险管理模式研究趋势 ,对风险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探讨 ,在总结和回顾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基本概念、方法步骤和应用于事故评价预测现状的基础上 ,对风险管理的过程进行了改进 ,阐述了企业进行风险评价、管理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 事故风险评价 风险管理 工业事故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开发过程中事故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奚成刚 陈家军 许兆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5-38,共4页
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某些事故隐患。通过对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几率及后果的分析 ,认为地下管道泄漏是油田生产中比较严重的事故 ,一旦发生 ,便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为此 ,采用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模型对泄漏油类污... 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某些事故隐患。通过对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几率及后果的分析 ,认为地下管道泄漏是油田生产中比较严重的事故 ,一旦发生 ,便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为此 ,采用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模型对泄漏油类污染物迁移行为进行了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环境风险评价 地下水 油田开发 风险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湾核电厂址事故后果评价中天气取样方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胡二邦 王寒 辛存田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本文基于田湾核电厂址1998年9月1日至1999年8月31日一整年的逐时气象数据、SF6实测扩散参数和评价区(40km×40km)各网格(2km×2km)人口分布等实测资料,对依据秦山、田湾核电厂址和惠安拟选核电厂址多年逐时气象数据统计分析后... 本文基于田湾核电厂址1998年9月1日至1999年8月31日一整年的逐时气象数据、SF6实测扩散参数和评价区(40km×40km)各网格(2km×2km)人口分布等实测资料,对依据秦山、田湾核电厂址和惠安拟选核电厂址多年逐时气象数据统计分析后提出的五个天气取样候选方案,估算了某假想事故在评价区内造成的集体剂量,得到事故集体剂量余补累积概率分布函数(即CCFD曲线)。同时应用整年“逐时滑移”事故释放起始时刻方法计算了事故集体剂量的CCFD曲线,即“标准”CCFD曲线,并将五类天气取样候选方案获得的95%累积概率水平事故集体剂量值与由“标准”CCFD曲线得到的相应值作比较。结果表明,天气取样候选方案四最佳,此方案给出的95%累积概率水平事故集体剂量与由“标准”CCFD曲线得到的相应值的相对偏差仅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址 事故后果评价 天气 比较研究 取样方案 1999年8月 集体剂量 候选方案 数据统计分析 概率分布函数 概率水平 1998年 气象数据 实测资料 人口分布 扩散参数 相对偏差 曲线 SF6 累积 标准 秦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5年前苏联核潜艇事故及对我国潜在辐射影响评价
7
作者 岳峰 乔清党 +5 位作者 郭猜 祝贺 郭瑞萍 郜建伟 王瑞英 李雯婷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1-367,共7页
1985年8月10日,前苏联E-2级核潜艇K-431号在换料过程中发生反应堆临界爆炸燃烧事故。事故导致10名工作人员死亡。本文基于事故当时的气象资料以及对我国不利的气象等两种条件,利用HYSPLIT程序,就此次事故源项对我国的潜在辐射影响进行... 1985年8月10日,前苏联E-2级核潜艇K-431号在换料过程中发生反应堆临界爆炸燃烧事故。事故导致10名工作人员死亡。本文基于事故当时的气象资料以及对我国不利的气象等两种条件,利用HYSPLIT程序,就此次事故源项对我国的潜在辐射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两种气象条件下事故对我国境内产生的最大个人有效剂量均为10^(-5) mSv量级。虽然此次事故对我国的辐射影响较小,但是类似的威胁需要引起重视,相关的监测研判体系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潜艇事故 辐射影响 事故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事故后果的概率安全评价方法学
8
作者 施仲齐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0-202,228,共14页
本文主要介绍概率安全评价(PSA)中的事故后果评价(ACA)方法学以及与此相关的内容,如ACA输入的源项、模式参数对后果的影响、评价ACA结果的概率安全准则;同时结合广东大亚湾核电站PSA中的后果和风险分析,说明AC... 本文主要介绍概率安全评价(PSA)中的事故后果评价(ACA)方法学以及与此相关的内容,如ACA输入的源项、模式参数对后果的影响、评价ACA结果的概率安全准则;同时结合广东大亚湾核电站PSA中的后果和风险分析,说明ACA中模式和参数的使用。文中还列举说明了ACA在应急计划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安全评价 事故后果评价 广东 核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后果评价与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8
9
作者 林雪清 曹建主 +3 位作者 曲静原 王芳 岳会国 李冰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0-77,共8页
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后果评价与预测系统的开发遵循成熟、实用、先进的原则。源项估计、大气扩散与辐射剂量计算以及应急防护措施分析采用国内外具有良好应用经验和反映当前应急干预原则要求的方法和模块,系统界面的设计强调评价流程的... 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后果评价与预测系统的开发遵循成熟、实用、先进的原则。源项估计、大气扩散与辐射剂量计算以及应急防护措施分析采用国内外具有良好应用经验和反映当前应急干预原则要求的方法和模块,系统界面的设计强调评价流程的逻辑结构和用户友好性。本文介绍这个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主要评价模块的特点与功能、系统数据库设计、系统运行环境设计以及用户界面的设计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后果评价 统系统设计 数据库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 核应急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中核事故后果评价程序的设计与改进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蕴 张立国 +2 位作者 李红 曲静原 童节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57-361,共5页
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中核事故后果评价程序用于计算放射性核素浓度与辐射剂量的时空分布,并对应急中防护行动的确定提供建议。为了适应目前主流的计算机配置与软件设计思想,现对事故后果评价程序进行重新设计。改进其功能、逻辑结构与接口... 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中核事故后果评价程序用于计算放射性核素浓度与辐射剂量的时空分布,并对应急中防护行动的确定提供建议。为了适应目前主流的计算机配置与软件设计思想,现对事故后果评价程序进行重新设计。改进其功能、逻辑结构与接口设计,提高计算能力与应用范围。添加避迁、永久再定居以及食品及饮用水控制行动决策,可对操作干预水平进行修订。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框架结构,优化数据存储方案,实现对接口参数的统一管理,以减小程序运行限制与维护代价,提高运行效率。新版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将为我国核电厂事故应急提供更加完善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后果评价 程序设计 浏览器/服务器框架结构 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汽车—骑车人事故场景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大双 马志雄 +1 位作者 朱西产 曾宇凡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20-226,共7页
为在汽车—骑车人场景下测试评价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建立了汽车—骑车人事故场景测试工况库和相应的测试工况集评价模型。利用江苏省某市的交通事故数据库和中国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数据库,筛选出了116起汽车—骑车人碰... 为在汽车—骑车人场景下测试评价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建立了汽车—骑车人事故场景测试工况库和相应的测试工况集评价模型。利用江苏省某市的交通事故数据库和中国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数据库,筛选出了116起汽车—骑车人碰撞事故;使用分类树的方法,提取了7种事故场景;根据道路与环境参数,生成该场景总体的测试工况集。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汽车与骑车人碰撞事故场景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作为一种典型的中国事故测试工况,当晴天且该路段无遮挡,乘用车与两轮车同向行驶时,两轮车横穿具有最高评分和最大危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事故评价 汽车—骑车人场景 数据库 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 层次分析法(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兰州段突发水污染事故级别预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逯晔坤 靳春玲 贡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65,70,共5页
突发水污染事故威胁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为了降低黄河兰州段突发水污染事故的损失,对突发水污染事故进行级别预测。采用PSR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客观结合的AHP-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和谐度方程(HDE)综合评价的方法,根... 突发水污染事故威胁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为了降低黄河兰州段突发水污染事故的损失,对突发水污染事故进行级别预测。采用PSR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客观结合的AHP-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和谐度方程(HDE)综合评价的方法,根据兰州段突发水污染事故评价指标数据,确定突发水污染事故级别。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突发水污染事故和谐度为-0.078,属于重大事故级别(Ⅱ级),符合实际情况。黄河沿岸企业类型、水质类别、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分别为压力、状态、响应指标中权重最大的影响因素,应重点关注其对黄河水环境的影响,从而全面把控黄河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水污染 事故评价 PSR AHP-熵权法 和谐度方程 黄河兰州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核事故源项反演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凌永生 侯闻宇 +3 位作者 贾文宝 单卿 黑大千 何燕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25,共5页
为减轻核事故对公众的危害,提高事故后果评价和决策的可靠性,利用Matlab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单核素碘-131源项反演的神经网络模型。采用国际辐射评价系统(InterRAS)产生的5 300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用200组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 为减轻核事故对公众的危害,提高事故后果评价和决策的可靠性,利用Matlab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单核素碘-131源项反演的神经网络模型。采用国际辐射评价系统(InterRAS)产生的5 300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用200组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训练好的网络计算输出时间较短,输出源项与实际源项符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低于2.3%。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隐含层数及隐含层节点数对模型训练效果有较大影响,当使用双隐含层且2个隐含层的节点数分别为30和20时,网络模型训练能快速收敛,训练相对误差低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 源项反演 BP神经网络 非线性 事故后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核事故多核素源项反演方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丹 凌永生 +1 位作者 侯闻宇 贾文宝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0-135,共6页
核事故发生后,为快速评估事故严重程度,需要对源项释放率进行估算。本文选取I-131,Cs-137,Xe-133和Kr-85四种核素的释放率为目标信号,利用Matlab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核事故四核素源项反演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单隐层节点数为5~60范围... 核事故发生后,为快速评估事故严重程度,需要对源项释放率进行估算。本文选取I-131,Cs-137,Xe-133和Kr-85四种核素的释放率为目标信号,利用Matlab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核事故四核素源项反演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单隐层节点数为5~60范围内,训练均方差随节点数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节点数为25时达到最小值41.1%。学习速率在0.01~0.2范围内时,增大学习率可减小训练均方差与各核素相对误差。对单隐层节点数为25,学习速率为0.2的训练结果进行测试,4种核素的源项估计相对误差分别为56.7%,49.1%,92.4%和9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 源项反演 BP神经网络 多核素 非线性 事故后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P算法应用于核事故源项反演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侯闻宇 凌永生 +3 位作者 赵丹 单卿 黑大千 贾文宝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28,共5页
为了更准确地估算核事故源项,提高核事故后果评价的准确性,将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核事故源项反演,改善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应用于核事故源项反演时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陷。应用Matlab软件编码实现用遗传算法来优化BP神... 为了更准确地估算核事故源项,提高核事故后果评价的准确性,将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核事故源项反演,改善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应用于核事故源项反演时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陷。应用Matlab软件编码实现用遗传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将这些优化值赋给网络,得到优化的BP神经网络,即GA-BP神经网络。用7 852组训练数据训练GA-BP神经网络,训练结束后,用500组测试数据评估两种算法的性能。经统计计算得到GA-BP神经网络的平均训练误差为7.98%,小于原始BP神经网络的10.25%;GA-BP的平均测试误差为9.78%,小于原始BP神经网络的10.21%。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经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误差明显小于原始BP神经网络算法,GA-BP神经网络算法能有效地避免原始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陷,且缩短了训练时间,提高了源项反演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学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算法 GA-BP 源项反演 事故后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东方系统方法论的隧道安全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国强 杨宗霄 王少波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46,110-111,共5页
针对企业安全评价过程中缺少方法论指导的现状,本文运用东方系统方法论,分析了企业安全评价的体系,探讨了企业安全评价在物理、事理和人理阶段的选取机理和一般过程,提出了应用东方系统方法论指导企业安全评价的基本思路,并探索该方法... 针对企业安全评价过程中缺少方法论指导的现状,本文运用东方系统方法论,分析了企业安全评价的体系,探讨了企业安全评价在物理、事理和人理阶段的选取机理和一般过程,提出了应用东方系统方法论指导企业安全评价的基本思路,并探索该方法论在企业安全评价中的指导作用。最后用模糊安全评价法,以铁路隧道安全评价为实施对象,验证了东方系统方法论在指导企业安全评价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系统方法论 安全评价:生产事故 CATWOE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安防措施的撬装氢压缩机系统安全性分析
17
作者 刘敏 张雪松 +2 位作者 王许志 李文博 张存满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82-295,共14页
首先对氢压缩机氢安全事故进行了汇总与分析;进而开展基于故障树的撬装氢压缩机氢燃爆事故危险源识别;然后应用事件树分析,研究考虑系统安防措施的氢安全事故后果与发生概率;最后基于FLACS软件,结合人身与建筑物伤害标准,开展考虑安防... 首先对氢压缩机氢安全事故进行了汇总与分析;进而开展基于故障树的撬装氢压缩机氢燃爆事故危险源识别;然后应用事件树分析,研究考虑系统安防措施的氢安全事故后果与发生概率;最后基于FLACS软件,结合人身与建筑物伤害标准,开展考虑安防措施的射流火焰、闪火与燃爆事故的风险量化评价,并提出了安防措施的优化建议。研究表明:氢泄漏主要是由设计缺陷和操作失误所引发,而氢泄漏检测装置的失效对燃爆事故有较大影响;各类氢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均小于3.3×10^(-3)/年,但氢气泄漏后氢射流火灾事故发生概率较高;对于射流火焰事故,最高温度可达2 329.8℃,最大热流密度可达399.0 kW/m^(2);对于闪火事故,最大损伤半径可达7.7 m,最高温度可达3 069.5℃;对于燃爆事故,其伤害半径最大为5.5 m,最大超压为10 bar。这些事故均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与集装箱结构损伤,因此压缩机安全距离应设置为7.7 m以上;而提高氢浓度传感器灵敏度、优化氢浓度传感器布局位置、增强排风系统排风量等措施可有效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撬装氢压缩机 故障树分析 事件树分析 事故后果量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核函数提高随机游走模式中污染物浓度计算的效率 被引量:3
18
作者 阳林峰 杨宏伟 +2 位作者 骆志平 吴建平 程卫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5-490,共6页
本文在拉格朗日随机游走模式中引入核函数法代替质点法进行浓度计算,并提出了对核函数的频宽进行变频宽处理,将其与对流扩散时间相关联,形成变频宽核函数。通过对固定频宽高斯核函数、固定频宽伊番科尼可夫核函数、变频宽高斯核函数和... 本文在拉格朗日随机游走模式中引入核函数法代替质点法进行浓度计算,并提出了对核函数的频宽进行变频宽处理,将其与对流扩散时间相关联,形成变频宽核函数。通过对固定频宽高斯核函数、固定频宽伊番科尼可夫核函数、变频宽高斯核函数和变频宽伊番科尼可夫核函数的浓度计算结果与质点法以及解析解的浓度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变频宽伊番科尼可夫核函数在不增加模拟粒子数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浓度计算结果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后果评价 随机游走 浓度计算 核函数法 变频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东地区核风险厂址释放的气载放射性污染物长距离迁移的模拟 被引量:16
19
作者 姚仁太 徐向军 +1 位作者 郝宏伟 姚青山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3-205,共13页
气载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长距离迁移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我们开发建立了轨迹模式TraModel和粒子扩散模式ParModel,用以模拟计算气载物质的迁移轨迹和扩散影响,并利用欧洲示踪实验(ETEX)数据对模式进行验证,同时也与国外同类模式进行了... 气载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长距离迁移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我们开发建立了轨迹模式TraModel和粒子扩散模式ParModel,用以模拟计算气载物质的迁移轨迹和扩散影响,并利用欧洲示踪实验(ETEX)数据对模式进行验证,同时也与国外同类模式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开发的模式具有较高的精度。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的气象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将其用于模拟我国田湾、秦山核电站以及俄罗斯远东Vladivostok(海参崴)核风险厂址释放的放射性物质的跨国界迁移。模拟结果表明,相对于等熵轨迹,三维轨迹能更真实地反映污染物的实际迁移,对于长距离迁移问题的概率分析,等熵轨迹和三维轨迹的模拟结果基本相同。释放高度对大气迁移途径有显著影响,故由一个释放高度得到的模拟结果用于其它释放高度时应当慎重。此外,由于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气象场的复杂性,特别是受东亚季风的影响,释放点不同地理位置的影响结果也是很不相同的。这些模式、方法今后可用于开展远东核风险厂址大气迁移的概率风险分析以及事故后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 放射性污染物 气载 厂址 远东地区 放射性物质 东部沿海地区 事故后果评价 概率风险分析 模拟计算 模拟结果 三维轨迹 秦山核电站 扩散模式 轨迹模式 示踪实验 气象数据 环境预测 概率分析 迁移途径 东亚季风 地理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专业人员的作用与工作领域──美国安全工程师协会
20
作者 黎忠文 《地质勘探安全》 1994年第2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安全专业人员 作用 工作领域 事故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