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解读
1
作者 韦有多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19,共4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本着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事实认识的维度对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进行科学总结,也是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态度,从价值认识的维度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价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本着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事实认识的维度对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进行科学总结,也是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态度,从价值认识的维度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价值导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一种历史事实判断,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从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维度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哲学解读,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事实认识 价值认识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实认识、价值认识与现代决策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红星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97-104,共8页
随着决策科学的建立和蓬勃发展,一系列与之相关、艰巨复杂的哲学课题也不断地摆到了人们面前,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与现代决策就是其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决策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尽管各项决... 随着决策科学的建立和蓬勃发展,一系列与之相关、艰巨复杂的哲学课题也不断地摆到了人们面前,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与现代决策就是其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决策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尽管各项决策在具体内容上千差万别,就其共同本质而言,任何决策都是人们力图以最小的代价、经济的原则,凭借一定的方式和手段,确定、规划、预演实践目的、实践过程及结果的动态的意识活动过程。决策的正误,决策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人们实践目的的正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者 价值认识 事实认识 人类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 现代科学技术 主体 蓬勃发展 科学决策 技术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及真理的阶级性
3
作者 赖金良 《江海学刊》 1984年第1期63-67,共5页
真理有没有阶级性?这是学术界经常讨论的问题之一。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真理没有阶级性,这点,大家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要分歧是:除了语言学和逻辑学之外,社会科学中的真理到底有没有阶级性。实际上,问题不在于社会科学中的真理... 真理有没有阶级性?这是学术界经常讨论的问题之一。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真理没有阶级性,这点,大家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要分歧是:除了语言学和逻辑学之外,社会科学中的真理到底有没有阶级性。实际上,问题不在于社会科学中的真理有没有阶级性,而在于社会科学领域中,什么样的真理没有阶级性,什么样的真理才有阶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性 真理 价值认识 事实认识 社会科学领域 学术界 逻辑学 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中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
4
作者 舒文进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年第S1期147-149,共3页
事实认识错误在司法实践中非常重要,对刑事责任的认定有较大影响;从事实认识错误的分类、处理原则和罪责认定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力求给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认识错误 具体事实认识错误 打击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国际社会反恐中事实性认识和评价性认识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渝 胡悟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95-97,共3页
在国际社会的反恐实践活动中,对于"什么是恐怖主义"这个问题,首先属于人类的认识问题。这一问题在研究人类认识问题的哲学认识论有关理论中,应当属于人类的评价性认识范畴。由于评价性认识本身不同于事实性认识的特点,决定其... 在国际社会的反恐实践活动中,对于"什么是恐怖主义"这个问题,首先属于人类的认识问题。这一问题在研究人类认识问题的哲学认识论有关理论中,应当属于人类的评价性认识范畴。由于评价性认识本身不同于事实性认识的特点,决定其认识结果的多样性。而认识上的差异必然造成行动上的区别,使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反恐实践活动不可抱过于乐观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社会 反恐实践活动 事实认识 评价性认识 哲学认识 人类认识 恐怖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实”与“价值”:认识问题的两个基本维度
6
作者 黄云明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9-31,共3页
"事实性认识"与"价值性认识"是人们认识问题的两个基本维度;引入哲学中的这对经典范畴,把握二者的差别,对于学校管理者分析、解释很多问题都大有裨益。当前,人们应更注重"价值性认识"的重要性,高扬价值理... "事实性认识"与"价值性认识"是人们认识问题的两个基本维度;引入哲学中的这对经典范畴,把握二者的差别,对于学校管理者分析、解释很多问题都大有裨益。当前,人们应更注重"价值性认识"的重要性,高扬价值理性,重构意义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认识 “价值性认识 “休谟问题”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真理─—一种特殊的事实真理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依元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21,27,共5页
价值真理─—一种特殊的事实真理陈依元宁波师范学院马列室是否存在价值真理?此问题曾经引起哲学界广泛讨论。但众说纷纭,至今仍是一桩悬案。而这一问题如不能解决,如果不能承认价值真理的存在,那么一方面,就等于说价值论与认识论... 价值真理─—一种特殊的事实真理陈依元宁波师范学院马列室是否存在价值真理?此问题曾经引起哲学界广泛讨论。但众说纷纭,至今仍是一桩悬案。而这一问题如不能解决,如果不能承认价值真理的存在,那么一方面,就等于说价值论与认识论无缘,价值认识不是一种认识,它们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真理 价值关系 价值认识 事实真理 价值事实 事实认识 真理概念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价值主体 认识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错误的刑事责任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汤火箭 殷驰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1年第6期87-89,共3页
本文基于对认识错误的法理进行分析,分别从伦理道德及法律角度对法律认识错误和事实认识错误与刑事责任承担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提出了有别于传统分类方法中对认识错误的考察理念及解决方式。
关键词 法律认识错误 事实认识错误 刑事责任 伦理道德 刑法 犯罪主观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价值与价值认识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林昆 《人文杂志》 1986年第5期27-30,26,共5页
一、价值的性质、构成和特征 哲学的价值范畴是什么性质的范畴呢?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可以认为是属性范畴,又是关系范畴。当我们说价值是表示客体对主体有用的属性,这时价值便是属性范畴,是客体的价值属性。当我们说价值是表示主体和满足... 一、价值的性质、构成和特征 哲学的价值范畴是什么性质的范畴呢?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可以认为是属性范畴,又是关系范畴。当我们说价值是表示客体对主体有用的属性,这时价值便是属性范畴,是客体的价值属性。当我们说价值是表示主体和满足他们需要的客体的关系,这时价值便是关系范畴。应该指出,价值范畴的根本性质是关系范畴,属性范畴是从关系范畴派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认识 主体需要 事实认识 精神客体 价值关系 客体属性 关系范畴 价值属性 本体属性 属性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价值与事实问题的几点思考
10
作者 黄卫平 《江汉论坛》 1986年第3期27-32,共6页
近年来,价值问题受到我国哲学界普遍关注,不少学者相继撰文,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深入研讨主客体间的意识关系,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西方实证主义(或称唯科学主义)哲学流派那种将价值与事实绝然对立从而使价值主观化相区别,我国学者注重... 近年来,价值问题受到我国哲学界普遍关注,不少学者相继撰文,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深入研讨主客体间的意识关系,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西方实证主义(或称唯科学主义)哲学流派那种将价值与事实绝然对立从而使价值主观化相区别,我国学者注重坚持'价值评判'与'事实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强调'价值'、'价值关系'、'价值评判'的客观性.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评判 价值真理 阶级性 事实真理 主体 价值评价 社会科学 事实认识 正确认识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观念与价值认识——兼论价值真理概念的科学性
11
作者 袁贵仁 《人文杂志》 1987年第3期23-26,共4页
在价值真理问题的讨论中,价值观念和价值认识这两个概念常常被一些同志混淆。他们认为,一切认识中都包含着价值观念,因而纯粹的事实认识以及与之相应的价值认识都是不存在的。这种混淆不仅直接影响到对价值真理概念的科学性的理解,而且... 在价值真理问题的讨论中,价值观念和价值认识这两个概念常常被一些同志混淆。他们认为,一切认识中都包含着价值观念,因而纯粹的事实认识以及与之相应的价值认识都是不存在的。这种混淆不仅直接影响到对价值真理概念的科学性的理解,而且涉及到认识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讨论。 实际上,在认识论中,观念和认识、价值观念和价值认识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简单等同起来的。由认识活动包含着价值观念不能得出否认价值认识和价值真理存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认识 价值观念 价值真理 事实认识 客观对象 类事物 客观事物 认识主体 价值关系 人的价值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认识的三个层次及其客观依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仓元 《中州学刊》 1988年第2期18-21,共4页
传统认识论只把外界事物的自然属性、规律作为认识对象,致使认识的内容仅局限于单一的事实性认识。可喜的是,随着价值问题的深入讨论,人们把认识区分出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两个层次,这是认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但是,我认为,认识的内容并... 传统认识论只把外界事物的自然属性、规律作为认识对象,致使认识的内容仅局限于单一的事实性认识。可喜的是,随着价值问题的深入讨论,人们把认识区分出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两个层次,这是认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但是,我认为,认识的内容并不就是以上两个层次,从认识内容的横向结构看、认识应包括事实认识、价值认识和审美认识三个层次。这才是全面的,符合认识实际的,体现了认识中真、善、美统一的原则。因此,本文试图简略地探讨一下认识的三个不同层次及其客观依据。 所谓认识的层次,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有机统一的诸属性的层次性反映。一个统一的认识,从横向结构看,具有三个基本的层次,即事实认识,价值认识和审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认识 价值认识 认识 审美认识 自然属性 横向结构 事实认识 认识对象 价值问题 认识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历史研究中的价值认识系统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国 《学术论坛》 1987年第2期62-65,共4页
(一) 在社会活动中,人们的行为无不具有目的性。在历史研究中,处于不同时期、隶属于不同集团的史家的观念千差万别,这些现象无一不牵涉到一个重大问题──价值。
关键词 认识系统 价值认识 价值评价 马克思 事实认识 社会意识 社会活动 价值关系 恩格斯 价值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与认识 被引量:25
14
作者 袁贵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47-57,共11页
探讨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价值与主体——客体、价值与实践——认识、价值与真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价值与认识的关系,试图说明价值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文章认为,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 探讨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价值与主体——客体、价值与实践——认识、价值与真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价值与认识的关系,试图说明价值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文章认为,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是客体对主体所具有的意义。对于价值的追求是人类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的一般目的和最终动因。价直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事实认识而获得的,是较之事实认识更深入、更重要的认识层次。真理都是有价值的,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因而,实践检验也就包括认识的科学性和价值性两个方面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认识 主客体 真理的价值性 价值认识 价值目标 真理的科学性 价值关系 属性 实践活动 选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主体视角内的认识和谬误
15
作者 刁康 郑立国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9-23,共5页
在并不否认能动的反映论的前提下,人们正更多地从认识主体的视角来深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应当承认,在坚持认识论上的唯物主义即反映论方面,在强调社会实践对认识的作用和意义方面,我们已经较为充分。在“现代主体意识增强”的历... 在并不否认能动的反映论的前提下,人们正更多地从认识主体的视角来深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应当承认,在坚持认识论上的唯物主义即反映论方面,在强调社会实践对认识的作用和意义方面,我们已经较为充分。在“现代主体意识增强”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注意到主体性问题已经为认识论的研究展开了广阔而深远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活动 现代主体 认识主体性 价值认识 真理和谬误 马克思主义认识 认识谬误 事实认识 认识论研究 反映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哲学史中的价值认识理论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齐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14-21,共8页
怎样认识和把握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国内哲学界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个别与一般关系的理论、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和统一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和讨论.这表明人们对西方哲学史的认识在发展和加深.笔者认为,哲学史作为历史... 怎样认识和把握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国内哲学界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个别与一般关系的理论、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和统一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和讨论.这表明人们对西方哲学史的认识在发展和加深.笔者认为,哲学史作为历史精神的精华,它不仅体现了不同时代的认识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认识 事实认识 西方哲学史 理论初探 康德 黑格尔 古希腊罗马哲学 价值问题 事实与价值 价值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反映性认识和评价性认识的反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辛望旦 《人文杂志》 1986年第4期21-26,共6页
在关于真理与价值问题的讨论中,有些同志认为存在着一种与事实真理不同的价值真理,并试图证明价值真理的概念是一个科学概念。凡是主张把真理划分为事实真理和价值真理的同志,都以这样一种观点作为前提,即认识可以划分为反映性认识(或... 在关于真理与价值问题的讨论中,有些同志认为存在着一种与事实真理不同的价值真理,并试图证明价值真理的概念是一个科学概念。凡是主张把真理划分为事实真理和价值真理的同志,都以这样一种观点作为前提,即认识可以划分为反映性认识(或事实认识)和评价性认识(或价值认识)。正因为如此,这些同志才不得不花颇多的精力来论证这个前提的真实性。在这方面,赖金良同志的文章《评价性认识简论》(载《人文杂志》1985年第4期,以下简称《简论》)很有代表性。细读了全文以后虽有所启发,但总觉得其立论的基本依据并不充分,因而由这种基本依据所导出的结论也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映性 评价性认识 事实真理 能动的反映论 私有制 认识和评价 客观事物 价值真理 价值关系 事实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预见应作为重要范畴引入认识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家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34-37,共4页
科学预见作为人类的一种认识,它的重要作用日益为人们所瞩目.在我国历史上就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名言.在当代,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预见的重要性空前突出.许多学者把现代社会称为面向未来的社会,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人... 科学预见作为人类的一种认识,它的重要作用日益为人们所瞩目.在我国历史上就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名言.在当代,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预见的重要性空前突出.许多学者把现代社会称为面向未来的社会,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人们要使决策科学化,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思想必须面向未来,对未来的发展具有科学的预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预见 重要范畴 理性认识 事实认识 认识 价值认识 百分之九十九 实践意识 中间环节 改造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
19
作者 简永发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7-101,共5页
在犯罪故意的心理事实中,认识因素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犯罪人的决意就是建立在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判断的基础之上,通过认识犯罪人产生犯罪意志并外化为行为。我国刑法理论上对此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事实性认识和违法性认识的不同看法上,... 在犯罪故意的心理事实中,认识因素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犯罪人的决意就是建立在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判断的基础之上,通过认识犯罪人产生犯罪意志并外化为行为。我国刑法理论上对此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事实性认识和违法性认识的不同看法上,在事实性认识和违法性认识的内容上也存在很大的争议。另外,认识因素中的法益性认识同样也是犯罪认识因素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故意 认识因素 心理事实 刑法 事实认识 违法性认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套路认识活动规律的探讨
20
作者 张林艳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57-58,60,共3页
考察武术套路运动的认知方式,一方面要从动作的共时态结构,认识构成动作的形、象、神、及其相互间作用的方式,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了解。动作由形似到神似,由事实认识向价值认识的历时性转化过程,力求从深层结构上更全面地揭示武术动作... 考察武术套路运动的认知方式,一方面要从动作的共时态结构,认识构成动作的形、象、神、及其相互间作用的方式,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了解。动作由形似到神似,由事实认识向价值认识的历时性转化过程,力求从深层结构上更全面地揭示武术动作认识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套路 事实认识 价值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