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此在乃自我的根据——海德格尔对费希特自我与设定的存在论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唐树生 张荣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35,共7页
海德格尔从此在出发对费希特的自我概念进行了一种存在论阐释,颠覆了近代主体性哲学的传统。在他看来,费希特的自我与此在有着某种亲缘性,而作为本源行动的设定显示了其与存在的内在关联。绝对自我预设了有限性的存在,非我则作为自我展... 海德格尔从此在出发对费希特的自我概念进行了一种存在论阐释,颠覆了近代主体性哲学的传统。在他看来,费希特的自我与此在有着某种亲缘性,而作为本源行动的设定显示了其与存在的内在关联。绝对自我预设了有限性的存在,非我则作为自我展开的视域构成了此在超越的可能性,而绝对自我的实现正是建基于此在的这种超越的"能在"之上。从此在出发的存在论解读使人与存在的关联重新得以显现,而此在与自我的主体性争辩让主体性在其根据处与存在相关联,正是在对存在的理解中主体性获得其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定 自我 事实行动 此在 绝对主体 存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与自我设定——论费希特早期知识学的基本动机与进路
2
作者 汶红涛 钱立卿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2-137,共6页
费希特的哲学始于对康德思想的批判性考察,他早期知识学原理的动机与目的最终表现为从“事实行动”的概念入手提出知识学的首要任务和基本思路。康德与费希特对反思问题的处理大相径庭,费希特正是在康德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哲学的基本看... 费希特的哲学始于对康德思想的批判性考察,他早期知识学原理的动机与目的最终表现为从“事实行动”的概念入手提出知识学的首要任务和基本思路。康德与费希特对反思问题的处理大相径庭,费希特正是在康德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哲学的基本看法,提供了研究的切入点。费希特在《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中提出的基本原理是一项重大贡献,它为重新理解反思方法并将之运用于自我设定问题的思考提供了新的方向。但对今天的哲学研究来说,这些论证需要通过重构才能更清晰地显示出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希特 反思 自我设定 事实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