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刑事证明趋于“合理”和明证——评介周洪波的《刑事证明中的事实研究》
1
作者 邱福军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69-69,共1页
作为困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南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周洪波的博士论文为蓝本修改而成的《刑事证明中的事实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一书,直面困内证据法学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的现实,对事实问题、证明标准问题、... 作为困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南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周洪波的博士论文为蓝本修改而成的《刑事证明中的事实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一书,直面困内证据法学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的现实,对事实问题、证明标准问题、证明模式等专题都有了创新性研究,展现了证据法学界的原创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明 事实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评介 西南民族大学 法学理论研究 创新性研究 资助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对上海的经济效应评价——基于“反事实”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周明升 韩冬梅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8,共6页
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其在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等金融改革核心领域先行先试,推出多项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举措。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政策效果如何,对上海经济产生什么效应,... 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其在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等金融改革核心领域先行先试,推出多项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举措。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政策效果如何,对上海经济产生什么效应,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运用"反事实"方法,将金融开放创新作为内生变量,通过"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上海市金融业增加值变化→上海市GDP等经济指标变化"的路径,就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对上海的经济效应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拉升上海金融业增加值季度增长率4.32个百分点,对上海GDP增长率的贡献达到8.39%,已经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金融开放创新 “反事实研究方法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效应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反倾销行为对产业价格指数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钢铁行业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悦 何海燕 王宪良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66,共8页
本文运用反事实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反倾销行为对产业价格指数变化影响的研究框架。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的组合预测模型,预测出假设不存在反倾销行为时的价格指数,运用分布滞后模型分析价格指数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差额同反倾销... 本文运用反事实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反倾销行为对产业价格指数变化影响的研究框架。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的组合预测模型,预测出假设不存在反倾销行为时的价格指数,运用分布滞后模型分析价格指数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差额同反倾销行为的联系,从而建立起反倾销行为同价格指数之间的分析模型。以钢铁产业为例,测度了钢铁产业进口反倾销行为对价格指数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指数 事实研究 反倾销行为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中西部地区商品流通业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分位数回归分析——基于中国地级市市辖区的数据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天祥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37,共7页
利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法,对2009年中国256个城市的商品流通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各个分位数,东中部、东西部地区GDP差异和制度性差异都大于0;在大部分分位数下,制度性差异是地区GDP差异的主要原因,特征差异... 利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法,对2009年中国256个城市的商品流通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各个分位数,东中部、东西部地区GDP差异和制度性差异都大于0;在大部分分位数下,制度性差异是地区GDP差异的主要原因,特征差异为次要原因。另外又从产业结构、交通状况和观念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流通业 经济增长 分位数回归 事实研究 制度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新闻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黄顺铭 蔡尚伟 《当代传播》 2001年第2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比较新闻学 学科定位 研究方法 事实联系研究 逻辑联系研究 问题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与应用——关于我国社会学发展的再思考(之四)
6
作者 陈烽 《社会》 1988年第8期5-6,共2页
在社会学内部结构的划分上,除了研究领域和抽象层次的划分外,还常可见到“理论社会学”与“应用社会学”的划分。人们常把它们的区别视为研究层次,领域、方法的区别,如把理论社会学视为主要是从事高层次的、整体的、纯理论的研究,把应... 在社会学内部结构的划分上,除了研究领域和抽象层次的划分外,还常可见到“理论社会学”与“应用社会学”的划分。人们常把它们的区别视为研究层次,领域、方法的区别,如把理论社会学视为主要是从事高层次的、整体的、纯理论的研究,把应用社会学视为主要是从事低层次的、局部的、经验调查的研究。这其实是混淆了不同性质的划分方法,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的概念也是不准确的。笔者认为,就这一意义上进行的划分,其较为准确的概念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社会学 再思考 不同性质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事实研究 认识世界 应用理论 改造社会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