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新认识《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发展意义——“反向奠基”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志勇 刁连成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72,共4页
通常理解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三统一的方式,是从人类社会一般规律(唯物史观)到资本主义特殊规律(剩余价值学说)、再到社会主义胜利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的单向度演绎。由此,剩余价值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就... 通常理解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三统一的方式,是从人类社会一般规律(唯物史观)到资本主义特殊规律(剩余价值学说)、再到社会主义胜利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的单向度演绎。由此,剩余价值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就被固化为"承上启下"。这种理解方式虽然符合马克思主义体系形成的大致脉络,但仅限于此则会遮蔽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相互生成关系。实际上,以《资本论》为主要载体的剩余价值学说,对于唯物史观还具有"反向奠基"的重要作用,它集中体现在对唯物史观范式得以产生的事实前提与价值前提的清晰揭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唯物史观 反向奠基 事实前提 价值前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式:法律逻辑研究的新方向 被引量:13
2
作者 武宏志 《政法论丛》 2011年第6期39-53,共15页
当我们将审视焦点从法律三段论的外貌转向其内在要素——事实前提和法律前提,并进一步寻找这些前提的支撑基础时,一个全新的法律论证结构暴露出来:若干可能的或合情理的论证(合情论证、论证型式、论式推理)支持两个前提,使得我们有理由... 当我们将审视焦点从法律三段论的外貌转向其内在要素——事实前提和法律前提,并进一步寻找这些前提的支撑基础时,一个全新的法律论证结构暴露出来:若干可能的或合情理的论证(合情论证、论证型式、论式推理)支持两个前提,使得我们有理由假定到目前为止对两个前提没道理怀疑。然而,亚里士多德于分析性推理理论之外开创的并在中世纪传统中广泛应用的论式理论系统,被现代逻辑理论和法律逻辑理论遗忘了。幸运的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敏锐的逻辑学者和法律学者,分别在法律领域和逻辑领域复兴了论式理论。当代关于论式的界定、功能、结构、分类、评估、经验基础和文化特异性的研究已在多个学科展开,初步形成了论式理论的基本框架。一种周全、可应用的法律逻辑有必要整合法学"论题学"和论式的逻辑理论,以丰富法律逻辑的内容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式 事实前提 法律前提 证据证明 法律解释 非形式逻辑 法律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