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古代史学: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冲突与协调 被引量:1
1
作者 马雪萍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9-76,共8页
中西古代史学: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冲突与协调马雪萍陕西师大历史系如何处理历史研究中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认识论中的一大课题,也是至今仍困扰着历史学家的一个难题。历史学家在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时总要追本溯... 中西古代史学: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冲突与协调马雪萍陕西师大历史系如何处理历史研究中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认识论中的一大课题,也是至今仍困扰着历史学家的一个难题。历史学家在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时总要追本溯源,以从史学遗产中得到启示。史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春秋》 司马迁 历史学家 历史家 古代史学 历史研究 《史记》 修昔底德 孔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价值实现机制的几个理论问题
2
作者 张昕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价值实现机制 目的性价值 价值关系 主客体关系 功利评价 手段性价值 价值主体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价值评价 价值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研制方法论引论 被引量:9
3
作者 郝德永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5-18,共4页
课程研制方法论是指课程研制的基本原则及方法,它具体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课程研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课程研制模式及具体方法。课程研制方法论是课程理论完善、成熟、体系化的重要标志,是独立形态课程学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同时它还规... 课程研制方法论是指课程研制的基本原则及方法,它具体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课程研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课程研制模式及具体方法。课程研制方法论是课程理论完善、成熟、体系化的重要标志,是独立形态课程学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同时它还规范着课程实践的逻辑起点、具体内容的选择等,是课程实践的指南针。因而,探讨课程研制方法论,无论是对课程理论的深化,还是对课程实践的改革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研制 方法论 课程理论 课程研究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课程实践 指导思想 教育课程 课程标准 课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政治学的困境及其出路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1-97,共7页
政治是基于社会─—建立在对抗与冲突之上的人类共同体─—最高利益,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新规范,对于社会的重新组织。社会的最高利益是政治现象的运动所围绕的核心。它具有阶级性与公共性两重性质,而且是不可直现的形而上存在。... 政治是基于社会─—建立在对抗与冲突之上的人类共同体─—最高利益,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新规范,对于社会的重新组织。社会的最高利益是政治现象的运动所围绕的核心。它具有阶级性与公共性两重性质,而且是不可直现的形而上存在。为此,标榜经验和实证研究方法的现代政治学,只能从经验材料中归纳、抽象出政治表面的共性,不能真正把握政治现实的脉搏,并在理论上陷于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对立而不能自拔。政治学只有摆脱实证主义现念的束缚,将研究奠基于对现实社会的最高利益的认识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真正进入政治现实的深层本质,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 政治学 政治现象 政治制度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政治思想家 生产方式 政治现实 现实政治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谟“是”与“应当”问题的重新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传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38,共5页
"是"与"应当"问题是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自伦理学产生以来,它就一直影响着伦理学的发展。这一问题关系到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联系与区别。英国哲学家休谟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这一问题,其后康德等人对该问题作出了... "是"与"应当"问题是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自伦理学产生以来,它就一直影响着伦理学的发展。这一问题关系到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联系与区别。英国哲学家休谟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这一问题,其后康德等人对该问题作出了直接回应。20世纪元伦理学家摩尔、艾耶尔等人重提该问题,并引发黑尔、麦金太尔、弗兰克纳、哈贝马斯等现代道德哲学家参与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解读,以揭示这一理论问题与我们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并通过引进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实践生活的思想对该问题作出新的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与"应当"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道德实践中的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道义逻辑看“是”与“应该是”的关系
6
作者 万小龙 李福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36,共5页
休谟所提出的"是"与"应当"(ought to)问题其实是"是"与"应当是"的关系问题,其中包括两个问题:事实判断如何与价值判断相推,实然判断如何与应然判断相推。如果认为应当即必然有价值,允许即可能... 休谟所提出的"是"与"应当"(ought to)问题其实是"是"与"应当是"的关系问题,其中包括两个问题:事实判断如何与价值判断相推,实然判断如何与应然判断相推。如果认为应当即必然有价值,允许即可能有价值,这样虽然"是"与"应当是"不能直接相推,但"A是应当的"可以推出"A是有价值的"可以推出"A是允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与“应当是”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实然判断与应然判断 应当即必然有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略议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宗桂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7-32,37,共7页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处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构的核心地位。认真探究这一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把握中国文化的特质,吸收其合理成分,充实新的内容,建构现代思维方式,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事实、价值与道德 价值观是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思...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处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构的核心地位。认真探究这一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把握中国文化的特质,吸收其合理成分,充实新的内容,建构现代思维方式,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事实、价值与道德 价值观是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思维方式制约着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整体直观 直觉思维 阴阳五行 董仲舒 理论思维方式 客体 道德判断 事实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