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汉武昭宣时期以“威德”事四夷策略的变迁和继承
- 1
-
-
作者
王一义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4,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朝经营西北边疆之成败得失研究”(20AFX006)。
-
文摘
在早期文献中,“威德”被视为君主素养的一体两面。但秦始皇将自己以“武威”暴力兼并天下的行为粉饰为“威德”,由此遭到了主张和平怀徕四夷的儒生批评。汉武帝重视以“威德”事四夷,“威德”事实上兼具了武力征伐与和平招徕的双重含义,并在形式上复归了早期文献中的“威德并行”。鉴于汉武帝事征四夷耗损国力的事实,后继者霍光只得低调践行汉武帝的“威德”策略。直到汉宣帝时,汉廷才正式肯定了汉武帝以“威德”事四夷,“威德”逐渐成为汉代对外事务取得成效的标准表述,也对历代边疆政策与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威德”内涵的变迁,展示了汉廷在边疆治理中平衡武力手段与以文德怀远的努力,以及传统政治概念与现实需求的互动过程。
-
关键词
汉武帝
霍光
汉宣帝
威德
事四夷
-
Keywords
Emperor Wu of Han
Huo Guang
Emperor Xuan of Han
Prestige and Virtue
governance of the Four Barbarians
-
分类号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