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论浙东事功派的人才教育思想——以陈亮、叶适为个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4,共4页
在理学盛行的南宋时期,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浙东事功派无疑是当时学界的一大亮点。事功派力主经世致用之学,其教育特点突出表现在人才教育的实用性、教育目的的功利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教育思想的实践性等几个方面,彰显了事功派人... 在理学盛行的南宋时期,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浙东事功派无疑是当时学界的一大亮点。事功派力主经世致用之学,其教育特点突出表现在人才教育的实用性、教育目的的功利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教育思想的实践性等几个方面,彰显了事功派人才教育思想的功利性特征,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理学的禁锢和束缚,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为后世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事功派 陈亮 叶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学的发展和演变 被引量:51
2
作者 漆侠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26,共23页
宋学在对古代儒家经典的探索中,形成与汉学迟然不同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学风,在其创始阶段(庆历新政前后),即表现出疑经等重大特色。它摆脱了汉儒以来章句之学的束缚,以通经致用为目的,重实际、讲实用、务实效,以期实现“内圣... 宋学在对古代儒家经典的探索中,形成与汉学迟然不同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学风,在其创始阶段(庆历新政前后),即表现出疑经等重大特色。它摆脱了汉儒以来章句之学的束缚,以通经致用为目的,重实际、讲实用、务实效,以期实现“内圣外王之道”的最高理想,从而创造了义理之学。不容忽视,宋学的建立与庆历新政有着本质的联系,而范仲淹则起着组织和带头作用。嘉、治平年间,宋学步入发展阶段,形成著名的四大学派,其中以王安石为首的荆公学派占据主导地位,而以二程、张载为首的洛、关理学派终北宋一代则处于形成时期。四派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也表现出思想和学术上的重大分歧。南宋一朝,宋学发展到演变阶段,作为它的分支的理学兴盛起来,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学派;同时与之对立的则有浙东事功派。由于理学把内心反省工夫放在首位,同现实生活脱节,日益走上空疏道路,因此隐伏了必然衰落的因素。宋学的形成、发展以及向理学的演变,无不与两宋以来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浙东事功派 胡安国 范仲淹 宋高宗 欧阳修 《春秋传》 内圣外王之道 庆历新政 章句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古录》与江西文法
3
作者 马茂军 马玉琴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128,共8页
宋代江西诗派研究透彻,江西文派却很少有人关注,江西文派的散文思想更少有学者论及。陈模的活动圈子、交游局限于江西,推崇江西本土文人,代表了原生态的江西派散文观。陈模的《怀古录》汇集了江西前贤的散文思想,其中的"高古说&quo... 宋代江西诗派研究透彻,江西文派却很少有人关注,江西文派的散文思想更少有学者论及。陈模的活动圈子、交游局限于江西,推崇江西本土文人,代表了原生态的江西派散文观。陈模的《怀古录》汇集了江西前贤的散文思想,其中的"高古说""萧散美""潜气内转说""文好与情好说"体现了江西文派的江西文法。江西文法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南宋散文的特点和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模 《怀古录》 江西文法 秦汉 事功派 欧阳修 苏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