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屋面降雨径流水质及消减污染负荷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千千 王效科 +2 位作者 高勇 万五星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454-3463,共10页
2011年5月至11月对12场降雨时段的屋面径流和干湿沉降进行采样监测,比较了屋面径流(绿色屋面和沥青屋面)、干湿总沉降和降雨中污染物的浓度和污染负荷,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降雨特征对绿色屋面径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径流水质... 2011年5月至11月对12场降雨时段的屋面径流和干湿沉降进行采样监测,比较了屋面径流(绿色屋面和沥青屋面)、干湿总沉降和降雨中污染物的浓度和污染负荷,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降雨特征对绿色屋面径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径流水质层面上分析,绿色屋面是总悬浮物(TSS)的汇,对p H值有较好的中和作用,对于总磷(TP)、溶解态铜(DCu)和溶解态锌(DZn)是非源非汇,是电导率(EC)、总氮(TN)、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化学需氧量(COD)、5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溶解态铅(DPb)的源;从污染负荷的角度分析,绿色屋面是NH+4-N、TSS和BOD5的汇,对于TN、DPb、DCu、DZn、TP和COD是非源非汇,是NO-3-N的源;与控制屋面相比,绿色屋面可以消减TSS、TP、BOD5、COD、NH+4-N、DZn和DPb的污染负荷,分别消减了90.53%、49.38%、41.31%、36.48%、35.45%、28.27%和14.20%;但是增加了NO-3-N和TN的污染负荷,分别增加了821.02%和275.48%;绿色屋面径流污染物的浓度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和降雨强度呈负相关关系,而与降雨间隔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绿色屋面的科学设计及正确评价绿色屋面对径流水质的影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屋面 降雨径流 径流水质 污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丘陵与平原城镇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安欣琪 林炳权 +7 位作者 刘宇轩 赵晨 高雅弘 齐飞 胡潜 王振北 邱斌 孙德智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05-1718,共1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长江流域降雨径流导致的城镇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在长江流域丘陵城镇重庆永川区和平原城镇常州金坛区分别选取部分老城区和部分新城区作为研究区域,监测4个研究区域降雨径流的水质和水量,采用场次降雨径流平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长江流域降雨径流导致的城镇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在长江流域丘陵城镇重庆永川区和平原城镇常州金坛区分别选取部分老城区和部分新城区作为研究区域,监测4个研究区域降雨径流的水质和水量,采用场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EMC)和综合径流系数法计算各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物平均浓度和污染负荷,采用b(初期冲刷系数)参数法分析降雨径流初期冲刷效应。结果表明:1)SS、COD、TP、NH3-N和TN的EMC主要受地形、降雨特征及前期干旱天数影响,丘陵城镇中交通道路SS和COD的EMC分别是其他下垫面的1.10~7.05和0.86~8.98倍,平原城镇中交通道路SS和COD的EMC分别是其他下垫面的1.01~3.70和1.07~6.70倍;2)丘陵城镇降雨径流初期冲刷效应强于平原城镇,且SS和COD的初期冲刷强度较高,b的范围分别为0.25~1.20和0.50~1.28;3)丘陵城镇各下垫面污染负荷平均输出系数大于平原城镇,丘陵城镇老城区各指标污染负荷平均输出系数为平原城镇的0.37~16.13倍,丘陵城镇新城区各指标污染负荷平均输出系数为平原城镇新城区的0.38~7.11倍。研究揭示了长江流域丘陵和平原城镇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可为这两类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城镇降雨径流污染 场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emc) 初期冲刷效应 污染负荷 下垫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场次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快速估算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何胜男 陈文学 +2 位作者 廖定佳 周瑾 穆祥鹏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8-147,共10页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是城市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定量计算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是实施城市水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可为城市水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污染物累积冲刷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特征面积”的概念...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是城市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定量计算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是实施城市水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可为城市水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污染物累积冲刷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特征面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建立了场次降雨径流污染负荷数学模型,并结合案例,对数学模型在有效性、预测精度、适用性和局限性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特征面积较好地反映了污染物在各类土地上的污染负荷特性,场次降雨径流污染负荷与特征面积和降雨量的乘积呈正比.利用3场及以上降雨径流污染负荷结果,可较好地率定模型,从而可快速且较准确地估算单场次降雨径流污染负荷.该方法简单实用,获取数据工作量小,适用地区广.对于小降雨事件,建议采用降雨量相近的观测结果对模型进行率定,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污染 污染负荷 特征面积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排水体制下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核定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倩 苏保林 +1 位作者 罗运祥 杨武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91,共6页
针对目前我国现存的主要3种排水体制,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和分流制,讨论了不同排水体制下,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核定的不同方法.常用的方法基本是针对完全合流制和分流制而建立的,而截流式合流制是现在大多数城市都在使用的排水体制,... 针对目前我国现存的主要3种排水体制,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和分流制,讨论了不同排水体制下,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核定的不同方法.常用的方法基本是针对完全合流制和分流制而建立的,而截流式合流制是现在大多数城市都在使用的排水体制,在计算该体制下降雨径流污染负荷时应将截流部分和直接排放的部分分别计算,其计算方法应与适用于合流制的降雨径流污染负荷核定方法区分开,有利于更准确地核定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体制 城市区域 降雨径流污染 负荷核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阳城区降雨径流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Ⅱ.重金属污染负荷估算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耀初 吴淮 罗伟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7-60,共4页
用0.5 mol/L HCl提取出来的重金属含量可以代表地表堆积物中能被降雨径流浸出的重金属污染物,模拟一次典型降雨在不同功能区所造成的降雨径流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一次典型降雨径流中的重金属产生量:ρ(Pb)为0.143 mg/L,ρ(Zn)为0.206 mg... 用0.5 mol/L HCl提取出来的重金属含量可以代表地表堆积物中能被降雨径流浸出的重金属污染物,模拟一次典型降雨在不同功能区所造成的降雨径流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一次典型降雨径流中的重金属产生量:ρ(Pb)为0.143 mg/L,ρ(Zn)为0.206 mg/L,ρ(Cu)为0.087 mg/L,ρ(Cr)为0.040 mg/L.Pb的污染负荷总量达68.77 kg,Zn的污染负荷总量为88.50 kg,Cu的污染负荷总量为41.77 kg,Cr的污染负荷总量为20.37 kg.交通区产生的重金属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Pb为78%,Zn为58%,Cu为76%,Cr为47%.降雨径流所致的重金属污染负荷已接近甚至超出了当地重点污染点源的重金属污染负荷.降雨径流将会对淡水河产生短期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降雨 城市径流 污染负荷 淡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特征对合流制排水系统径流污染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王俊松 赵磊 张晓旭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6年第5期19-23,28,共6页
通过对昆明主城区典型合流制排水系统10次降雨径流过程水质水量的监测,计算次降雨污染负荷,并采用M(V)曲线和初期冲刷系数方法对降雨特征与次降雨污染、初期冲刷负荷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0次降雨事件径流污染负荷存在明显的差... 通过对昆明主城区典型合流制排水系统10次降雨径流过程水质水量的监测,计算次降雨污染负荷,并采用M(V)曲线和初期冲刷系数方法对降雨特征与次降雨污染、初期冲刷负荷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0次降雨事件径流污染负荷存在明显的差异,SS、COD、TP和TN的次降雨污染负荷平均值分别为21.5 kg/hm^2、16.9 kg/hm^2、0.3 kg/hm^2、3.9 kg/hm^2;降雨量、最大雨强和平均雨强与次降雨污染负荷及初期冲刷强度呈显著正相关,是影响其初期冲刷的重要水文参数;降雨历时和前期晴天与次降雨污染负荷和初期冲刷强度没有相关性,二者对次降雨污染负荷和初期冲刷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降雨径流 合流制排水系统 初期冲刷 污染负荷 昆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流域典型城郊降雨径流COD_(cr)及TSS污染负荷及贡献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德刚 陈永川 汤利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175,共4页
通过野外实地监测和室内分析,系统监测了滇池流域典型城郊排放污水CODcr和TSS通量,采用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的计算方法估算了城郊降雨径流CODcr和TSS污染负荷,并分析了由降雨径流引起的CODcr和TSS污染负荷占总负荷中的比例。结果表明,... 通过野外实地监测和室内分析,系统监测了滇池流域典型城郊排放污水CODcr和TSS通量,采用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的计算方法估算了城郊降雨径流CODcr和TSS污染负荷,并分析了由降雨径流引起的CODcr和TSS污染负荷占总负荷中的比例。结果表明,滇池流域城郊人均排放CODcr和TSS污染负荷分别为9.58~10.57kg/a和2.88~3.14kg/a;滇池流域城郊由降雨径流引起的CODcr和TSS污染负荷分别为1.166~1.458t/(hm2.a)和0.729~1.808t/(hm2.a)。全年由降雨径流引起的CODcr和TSS污染负荷分别占总污染负荷的10.96%~15.35%和25.73%~35.89%。控制降雨径流污染是缓解滇池流域城郊面源污染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污染负荷 降雨径流 生活污水 CODCR TSS 城郊结合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下游不同样地降雨径流氮磷污染负荷估算 被引量:5
8
作者 向速林 陶术平 王逢武 《生态科学》 CSCD 2016年第2期62-65,共4页
选择赣江下游地区不同样地类型的径流小区,遇到大降雨时监测径流水样中的氮、磷含量,并利用SCS模型计算降雨径流量,从而估算不同样地类型降雨径流中氮、磷的污染负荷。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氮、磷的输出量差异显著,其氮、磷的污... 选择赣江下游地区不同样地类型的径流小区,遇到大降雨时监测径流水样中的氮、磷含量,并利用SCS模型计算降雨径流量,从而估算不同样地类型降雨径流中氮、磷的污染负荷。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氮、磷的输出量差异显著,其氮、磷的污染负荷均以水田最高,分别达到10732.91 t·a^(–1)与1071.65 t·a^(–1),而以林地最小,分别为657.53 t·a^(–1)与166.70 t·a^(–1),反映了降雨径流下水田的溶解态氮、磷流失量最大。因此,水田的氮、磷流失是赣江下游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下游 降雨径流 污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次典型降雨过程形成的地面径流污染负荷研究——以内江城区为例
9
作者 周贵尧 谢贤健 +2 位作者 黄安 谢建平 李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8-162,共5页
选取COD、氨氮、溶解氧、铬、铜5个污染指标,利用SCS降雨模型模拟一次典型降雨在内江城区工矿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建筑用地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所形成的地面径流非点源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一次典型降雨在内江城区产... 选取COD、氨氮、溶解氧、铬、铜5个污染指标,利用SCS降雨模型模拟一次典型降雨在内江城区工矿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建筑用地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所形成的地面径流非点源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一次典型降雨在内江城区产生的COD、氨氮、溶解氧、铬和铜污染负荷浓度分别为37.20,0.67,3.72,0.01,0.03mg/L;产生的COD、氨氮、溶解氧、铬和铜污染负荷总量分别为2 361.08,35.20,197.57,1.47,1.28kg。在5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工矿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建筑用地的COD污染负荷比例分别为12.49%,66.56%,4.52%,13.27%,3.16%;氨氮污染负荷比例分别为17.35%,41.25%,15.03%,14.90%,11.47%;溶解氧污染负荷比例分别为20.25%,37.93%,23.85%,10.11%,7.86%;铬污染负荷比例分别为8.57%,76.36%,3.88%,7.75%,3.40%;铜污染负荷比例分别为21.95%,21.95%,10.39%,39.84%,5.86%。内江城区在一次典型降雨中,商业用地在5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对内江城区产生的非点源污染贡献率最大,COD为66.56%,氨氮为41.25%,溶解氧为37.93%,铬为76.36%,铜为21.95%。降雨径流将对研究区河道、湖泊以及河口产生短期或中长期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降雨 地面径流 内江城区 污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河网区降雨径流污染负荷测算--以太湖流域望虞河西岸为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庞琰瑾 袁增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9-448,共10页
如何精细量化降雨径流污染负荷是流域尺度实现面源精准治污全过程控制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水污染较为严重的望虞河西岸综合示范区为例,通过开展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降雨观测实验,修正SCS-CN模型中的初损率,并基于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和... 如何精细量化降雨径流污染负荷是流域尺度实现面源精准治污全过程控制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水污染较为严重的望虞河西岸综合示范区为例,通过开展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降雨观测实验,修正SCS-CN模型中的初损率,并基于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和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测定,精细刻画降雨径流中总磷(TP)、总氮(TN)、氨氮(NH_(3)-N)、化学需氧量(COD)4类主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绿地和农田、硬质地表的降雨初损率分别为0.3和0.9;径流深、污染负荷与降雨深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随着降雨量逐年递减,研究区降雨径流中TP、TN、NH_(3)-N、COD四类污染物的负荷量分别从2017年的190、1359、445和16041 t减少至2019年的118、949、314和11250 t;单位面积TN和COD负荷最高的用地类型是农村住宅用地,草地的四种污染物单位面积负荷均最低,林地次之.相关研究结果为望虞河流域水污染控制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定量测算平原河网区面源污染负荷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CN模型 降雨径流 面源污染 污染负荷 流域治理 用地类型 望虞河 太流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降雨及农田径流污染负荷的三峡库区模型 被引量:25
11
作者 陈西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8-52,共5页
关键词 降雨 农田径流 污染负荷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流域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定量化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黎巍 何佳 +6 位作者 徐晓梅 郑一新 李跃勋 陈云波 张大为 张丽平 王丽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年第5期37-42,共6页
借助遥感影像处理软件ERDAS IMAGINE 9.2和GIS技术对研究区QuickBird影像图进行下垫面类型分类和统计,在对降雨产流过程及地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2008年的降雨总量,定量计算滇池流域全年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结果表明,流... 借助遥感影像处理软件ERDAS IMAGINE 9.2和GIS技术对研究区QuickBird影像图进行下垫面类型分类和统计,在对降雨产流过程及地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2008年的降雨总量,定量计算滇池流域全年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结果表明,流域内城镇区域屋顶、庭院、道路、绿地及其他类型面积比例分别为13.8%1、1.6%、5.2%、3.8%及65.6%。2008年滇池流域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COD、TN、TP分别为2.95×104 t、1.24×103 t1、03 t。滇池北岸昆明主城区内的建成区全年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COD、TN、TP的产生量分别为2.39×104 t、9.89×103 t、8.24×103 t,对滇池流域COD、TN、TP的贡献率总和分别为81.2%、79.5%8、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 污染负荷 化学需氧量 总磷 总氮 滇池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雨型的南方城市道路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庄景 罗海琳 雷禹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为研究南方道路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分析对比了重庆市和苏州市4场典型降雨过程中污染物浓度及污染负荷的变化。结果表明:雨型是污染负荷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Ⅱ型降雨的污染负荷变化相对Ⅶ型降雨与径流量(或降雨强度)变化更为相似;污染物... 为研究南方道路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分析对比了重庆市和苏州市4场典型降雨过程中污染物浓度及污染负荷的变化。结果表明:雨型是污染负荷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Ⅱ型降雨的污染负荷变化相对Ⅶ型降雨与径流量(或降雨强度)变化更为相似;污染物浓度与污染负荷的相关性差,径流量(或降雨量强度)与SS/TSS、TP、Pb的污染负荷存在明显相关性。南方城市道路径流污染控制在截留高浓度的初期雨水的同时,也应从污染负荷方面进行总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雨型 城市道路降雨径流 污染负荷 污染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市工业区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特征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来雪慧 赵金安 +2 位作者 李丹 高宇 周航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6期97-100,105,共5页
[目的]揭示太原市工业区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的污染特征,为探明工业水体污染的来源以及工业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研究区2类不同下垫面的降雨径流水质监测数据,计算场次降雨径流污染物的平均浓度(EMCs)。监测项目包括化学... [目的]揭示太原市工业区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的污染特征,为探明工业水体污染的来源以及工业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研究区2类不同下垫面的降雨径流水质监测数据,计算场次降雨径流污染物的平均浓度(EMCs)。监测项目包括化学需氧量(CODcr),NH_3—N,NO_3^-—N,TN,TP,Cu和Zn。[结果]2种下垫面条件下降雨径流的CODcr,NH_3—N,NO_3^-—N,TN和TP的浓度均超出Ⅴ类国家地表水标准,重金属污染不明显;污染物负荷(EMC)与降雨历时呈现负相关关系,符合指数回归方程。[结论]研究区降雨冲刷效应显著,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污染物浓度趋于降低。同时,与国内其他城市工业区相比,太原市工业区的污染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水质 事件降雨径流污染负荷(emc) 下垫面 太原市工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卓慕宁 吴志峰 +2 位作者 王继增 李芳柏 万洪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75-778,共4页
关键词 珠海城区 降雨径流 污染特征 监测断面 水样采集 暴雨 径流污染 负荷浓度 变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流域降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能汪 洪华生 +2 位作者 张珞平 曾悦 黄云凤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7-541,共5页
选取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内5个典型小流域作为研究区,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野外监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2003年5~6月两场降雨事件全过程实测的水文数据、营养盐氮、磷负荷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选取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内5个典型小流域作为研究区,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野外监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2003年5~6月两场降雨事件全过程实测的水文数据、营养盐氮、磷负荷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小流域降雨径流污染特征与规律:降雨径流中污染物浓度高于非降雨期,且总氮、总磷的流失负荷主要受降雨强度、径流量大小影响,浓度变化过程与流量变化呈大致相同的趋势.溶解性污染物如氨氮,在降雨径流过程中浓度变化幅度较小,表明其溶解性所受到的水环境条件的限制可能大于流量变化对它的影响.施肥水平对污染负荷也有较大的影响.径流流失的氮素以可溶态氮为主,磷素主要以颗粒态磷为主,但以林地为主的小流域,因植被覆盖好,几乎不发生土壤侵蚀,磷素的径流流失以可溶态磷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 降雨径流 非点源污染 污染特征 污染负荷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村镇降雨特征与径流污染物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罗专溪 朱波 +2 位作者 王振华 汪涛 张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32-1036,共5页
以野外观测的12场降雨径流污染数据为基础,分析川中丘陵区村镇的降雨径流污染物之间及与降雨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村镇降雨径流中TN、TP、COD、SS的EMCs(事件平均浓度)分别为21.31,3.00,526,1941 mg/L.TN和TP的EMCs与降雨特征(最大... 以野外观测的12场降雨径流污染数据为基础,分析川中丘陵区村镇的降雨径流污染物之间及与降雨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村镇降雨径流中TN、TP、COD、SS的EMCs(事件平均浓度)分别为21.31,3.00,526,1941 mg/L.TN和TP的EMCs与降雨特征(最大雨强、降雨量、径流量、径流时间、降雨时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氮和磷污染物因初期径流冲刷而具有较高的浓度,但随着雨量、径流量的增大而发生稀释或污染源耗竭效应;TN和TP二者的EMCs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氮和磷的主要污染源相同.COD和SS的EMCs与降雨特征无显著相关关系,且COD和SS的EMCs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COD和SS的污染源较均匀分布于集水区,来源充足,控制颗粒物污染,可以较好地控制村镇COD输出.TN、TP、COD、SS的EMCs和FF30(由占总径流量30%的初期径流所运移的负荷)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初期径流运移的负荷较大,有将近40%的污染负荷为占总径流量30%的初期径流所运移.村镇降雨径流污染普遍存在中等初期冲刷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 村镇 初期冲刷 事件平均浓度(em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特征和下垫面特征对径流污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俊奇 戚海军 +3 位作者 宫永伟 任心欣 李小静 刘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7-52,59,共7页
对深圳光明新区典型下垫面的径流雨水水质和水量进行了监测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研究了降雨特征和下垫面参数对径流污染物的平均浓度(event mean concentrations,EMCs)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雨特征和下垫面特征共同影响着... 对深圳光明新区典型下垫面的径流雨水水质和水量进行了监测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研究了降雨特征和下垫面参数对径流污染物的平均浓度(event mean concentrations,EMCs)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雨特征和下垫面特征共同影响着污染物EMCs,而且污染物EMCs随雨前干旱天数、平均雨强和车流量的增加而上升,随着降雨量、降雨历时、最大雨强和汇流面的增加而下降。(2)雨前干旱天数、降雨量、降雨历时和车流量是影响研究区域降雨径流污染的主要参数。(3)污染物的冲刷规律存在一个临界雨强,当降雨强度小于临界雨强时,污染物以冲刷和溶解为主,污染物浓度随着雨强的增加而升高;当大于临界雨强时,污染物以稀释为主,随着雨强的增加,污染物浓度有所降低;公园植被浅沟中SS的累积和冲刷规律的临界雨强(或范围)介于0.15-0.49 mm/min。该研究结果旨在为研究区域降雨径流污染的评价和控制方案的设计、优化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特征 下垫面特征 相关系数 emcS 径流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估算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降雨量差值法 被引量:44
19
作者 蔡明 李怀恩 庄咏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2-106,共5页
 结合我国非点源污染监测资料少的实际情况,利用我国现有的水文站降雨资料和水质资料,提出了一种简便易用的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降雨量差值法。与传统的径流分割法相比,降雨量差值法能利用现有水文水质资料而无需增加监测项...  结合我国非点源污染监测资料少的实际情况,利用我国现有的水文站降雨资料和水质资料,提出了一种简便易用的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降雨量差值法。与传统的径流分割法相比,降雨量差值法能利用现有水文水质资料而无需增加监测项目,即可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作出估算,计算过程简单,结果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负荷预测 降雨量差值法 径流分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合流制管网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鹿海峰 华蕾 +2 位作者 王浩正 栾晓佳 陈维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99,共6页
对北京市老城区合流制管网排除系统下游干管进行降雨径流监测,分析降雨径流和生活污水混合后的水质变化特征,以便为合流制管网污染控制提供数据依据。结果表明北京市合流制管网污染程度较高,其污染过程受降雨过程、管道汇流过程、地表... 对北京市老城区合流制管网排除系统下游干管进行降雨径流监测,分析降雨径流和生活污水混合后的水质变化特征,以便为合流制管网污染控制提供数据依据。结果表明北京市合流制管网污染程度较高,其污染过程受降雨过程、管道汇流过程、地表径流污染特征和管道沉积物冲刷等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污染 合流制管网 降雨污染物平均浓度(emc) 初始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