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店安全事件认知及其演变分析——基于五星级酒店卫生安全事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璐 郑向敏 李勇泉 《旅游研究》 2019年第5期61-74,共14页
酒店安全事件发生后,分析公众对酒店安全事件的认知及其演变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酒店安全管理。因此,文章以2018年11月14日发生的“五星级酒店卫生安全事件”为例,以“酒店”“卫生”为关键词在网络上收集2018年11月14日到2018年11月20日... 酒店安全事件发生后,分析公众对酒店安全事件的认知及其演变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酒店安全管理。因此,文章以2018年11月14日发生的“五星级酒店卫生安全事件”为例,以“酒店”“卫生”为关键词在网络上收集2018年11月14日到2018年11月20日的网络文本为数据来源,探析公众对酒店安全事件的认知及演变,结果表明有三点:公众对酒店安全事件认知具有多层性;公众对酒店安全事件认知内容具有涟漪效应;公众对酒店安全事件认知立场具有演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店安全事件认知 认知 演变 卫生安全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护士不良事件认知现状及主动呈报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秀瑛 姜小鹰 林小山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3期2149-2152,共4页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探讨护士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为患者安全及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厦门市某精神病院的233名护理人员进行不良事件认知状况及影响上报因素的无记名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对不良...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探讨护士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为患者安全及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厦门市某精神病院的233名护理人员进行不良事件认知状况及影响上报因素的无记名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对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较前有进步;担心被患者或家属起诉(3.37±1.08)分,害怕其他人受到影响(3.33±1.03)分,担心上报其他同事引起的不良事件影响彼此关系(3.29±1.08)分,是影响护士不主动呈报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改善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处置流程,营造正确的无惩罚氛围,积极推进无惩罚原则的实施及建立科学的精神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保证精神障碍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 不良事件认知 主动呈报 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认知域模型下对2015年网络流行语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赫鹏波 《海外英语》 2016年第15期197-198,共2页
事件域认知模型(简称ECM)在认知语言学中有很强的解释力,可解释很多语言现象。2015年的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新用语,它们具有很强的衍生性。文章将从ECM角度,对"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和"Duan... 事件域认知模型(简称ECM)在认知语言学中有很强的解释力,可解释很多语言现象。2015年的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新用语,它们具有很强的衍生性。文章将从ECM角度,对"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和"Duang"三个网络流行用语进行分析,以深化ECM理论在网络流行语研究中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事件认知模型 衍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年资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调查及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黄莉莉 刘丽华 严小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9期27-29,共3页
目的调查低年资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为提高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保障患者安全提供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临床72名低年资护士进行关于护理不良事件认知的调查。结果低年资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有限,仅有33%的低... 目的调查低年资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为提高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保障患者安全提供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临床72名低年资护士进行关于护理不良事件认知的调查。结果低年资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有限,仅有33%的低年资护士能正确辨识各类不良事件;经历过护理不良事件的占38.9%;发生不良事件后应对不良的占88%;发生后不愿意主动上报的占28%;认为自己能正确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的为56%;61%的低年资护士认为护理不良事件需要公开;而88%的发生过不良事件后的低年资护士出现过负面情绪。结论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不良事件相关培训,规范不良事件的管理体系是提升低年资护士对不良事件正确认知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 护理不良事件: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单共现趋向结构与远距离认知位移事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晓麟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79,共7页
简单共现趋向结构表达远距离认知位移事件,常用于矛盾情境,具有较强的交互主观性。远距离认知事件的表述是该结构与其上层结构"VP来/去"共有的特点,结构中"来、去"已虚化为情态成分。
关键词 简单共现趋向结构 远距离认知位移事件 矛盾情境 交互主观性 情态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叔房婶”的语言模因与事件域认知模型
6
作者 詹绍霞 韩海燕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5X期19-20,共2页
语言模因理论揭示了语言发展和传播的规律,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过程也体现出文化传播和进化的过程。本文以"房叔房婶"的语言模因为例,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探讨其背后隐藏的深刻复杂的认知机制及变异机制,以期进一步推动... 语言模因理论揭示了语言发展和传播的规律,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过程也体现出文化传播和进化的过程。本文以"房叔房婶"的语言模因为例,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探讨其背后隐藏的深刻复杂的认知机制及变异机制,以期进一步推动语言模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因 认知机制 事件认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域认知模型下汉语商业广告语的认知研究
7
作者 王善江 李苗苗 《大连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89-92,共4页
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以下简称ECM)是王寅(2007)提出的一种新的认知理论模型,其中事件域是指由多要素和多层级构成的包括一定范围的事件,主要成分是行为和事体。该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以事件域为单位来认知世界,... 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以下简称ECM)是王寅(2007)提出的一种新的认知理论模型,其中事件域是指由多要素和多层级构成的包括一定范围的事件,主要成分是行为和事体。该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以事件域为单位来认知世界,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商业广告旨在把商品信息以最快捷和有效的方式传达给大众,激发其购买欲。因此,广告设计者往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突显销售该商品这一事件域下人们熟悉的子行为或子事体,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这实际上利用了ECM中的转喻和缺省机制。本文以ECM对一些经典的汉语商业广告语进行认知分析,以证明该理论对汉语商业广告语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认知模型 汉语商业广告语 转喻和缺省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题元层级中工具典型性的早期认知研究
8
作者 李金妹 方敬文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9-326,共8页
目前学界关于事件成分在认知/概念层面的结构性表征的研究主要关注英语母语者,故而缺少事件认知的跨语言相似性的证据。在汉语和英语表层编码主语偏好不同的前提下,基于汉语为母语的3岁和5岁儿童在语言和认知层面提供的实验证据,主要探... 目前学界关于事件成分在认知/概念层面的结构性表征的研究主要关注英语母语者,故而缺少事件认知的跨语言相似性的证据。在汉语和英语表层编码主语偏好不同的前提下,基于汉语为母语的3岁和5岁儿童在语言和认知层面提供的实验证据,主要探究致使运动事件中各事件成分的凸显度排序是否表现出和英语相似的题元层级,以及工具的典型性是否会影响工具成分的凸显度。研究发现:(1)在图片描述任务中,作为对照组的成人比儿童提供的信息量更丰富。其次,被试对各语义角色的提及频率排序为:受事>非典型工具>目标>典型工具,儿童对施事的提及频率并不高。此外,成人和儿童都更倾向于提及非典型工具而不是典型工具。(2)在变化盲视任务中,儿童被试能够非常敏锐并准确地感知到施事的变化,典型工具的凸显度低于受事和目标,表现出和英语相似的题元层级,并与语言层面的事件表征相映射。最后,儿童对非典型工具变化的感知准确性显著高于典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元层级 变化盲视 非典型工具 事件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域认知模型下对2014年网络流行语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婷婷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25-126,共2页
事件域认知模型(ECM)在认知语言学中有很强的解释力,可解释很多语言现象。2014年的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新词,它们具有很强的衍生性。本文将从ECM角度,对"我也是醉了"、"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和"且行且珍惜"三... 事件域认知模型(ECM)在认知语言学中有很强的解释力,可解释很多语言现象。2014年的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新词,它们具有很强的衍生性。本文将从ECM角度,对"我也是醉了"、"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和"且行且珍惜"三个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事件认知模型 衍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事件域认知模式看动词的名词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妍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9期212-213,共2页
语言中名词化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通过名词化,一个词可以表达几个不同的概念。王寅教授针提出的事件域认知模型是一种兼顾线性和层级性分析、适用于动态和静态场景的全新的认知分析方法。整个事件域认知模式图为我们提供了清晰明了... 语言中名词化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通过名词化,一个词可以表达几个不同的概念。王寅教授针提出的事件域认知模型是一种兼顾线性和层级性分析、适用于动态和静态场景的全新的认知分析方法。整个事件域认知模式图为我们提供了清晰明了的转喻理解模式,动词的名词化是在一个事件域框内用行为概念替换事体概念的转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认知模式 动词名词化 词性变化 解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域认知模型的“了”功能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钊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62,共9页
本文通过事件域认知模型对“了”的语法意义进行可视化呈现。首先分析了“完成说”“完结说”和“实现说”的解释力差异,认为“实现”是“了”的核心意义,并指出“了”作为实现标记在功能上具有灵活性。然后,通过对事件内部要素微观分... 本文通过事件域认知模型对“了”的语法意义进行可视化呈现。首先分析了“完成说”“完结说”和“实现说”的解释力差异,认为“实现”是“了”的核心意义,并指出“了”作为实现标记在功能上具有灵活性。然后,通过对事件内部要素微观分析的方法,发现“当前相关性”的现象与句尾“了”无关,而是取决于标记成分的时量和动程,从而为词尾“了”与句尾“了”时体功能整合提供了可能。最后,通过与“着”“过”等参照体对比,认为“了”“着”和“过”是观察事件体貌的不同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 事件认知模型 实现 当前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域认知模型的英语多义词习得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玉香 《海外英语》 2017年第6期178-179,共2页
多义现象是英语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果。但是,多义词的习得一直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不小的困难。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简称ECM)是王寅教授提出的一种认知模型,它弥补了Langacker,Talmy,Lakoff等人提出的认知模型的不... 多义现象是英语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果。但是,多义词的习得一直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不小的困难。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简称ECM)是王寅教授提出的一种认知模型,它弥补了Langacker,Talmy,Lakoff等人提出的认知模型的不足,对概念结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基于此,文章以与身体有关的单词"head""leg"为例,探索用ECM理论解释其多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义词 事件认知模型 隐喻 转喻 head L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域认知模型下汉语反义复合词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瑞芳 《外语教育研究》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反义复合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本文将其分为并义类、偏义类和变义类,并运用王寅(2005)提出的事件域认知模型(ECM)对反义复合词语义的演变机制做出认知解释。从ECM理论看,并义类反义复合词语义的... 反义复合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本文将其分为并义类、偏义类和变义类,并运用王寅(2005)提出的事件域认知模型(ECM)对反义复合词语义的演变机制做出认知解释。从ECM理论看,并义类反义复合词语义的形成是因为观察主体突显了事件域内的任意层级的要素;偏义类的语义形成是因为用事件域中上层概念来表示下层的概念;变义类的语义形成是因为其超越字面意义而形成了概况义或比喻义。概括义的形成理据是用事件域中的下层意义来表示上层意义,而比喻义的形成理据是用另外的事件域E'来代替原来的事件域E,两者通过相似性进行投射。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数反义复合词都是兼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认知模型 反义复合词 语义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域认知模型与言语幽默——以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文璐 《海外英语》 2012年第21期222-223,共2页
以王寅教授提出的事件域认知模型(ECM)为理论基础,从认知的角度对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中的言语幽默进行动态分析。ECM对言语幽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通过ECM中的事件(Event)、行为/事体(A/B)、特征性或分类性特征(D/C)三个层面探... 以王寅教授提出的事件域认知模型(ECM)为理论基础,从认知的角度对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中的言语幽默进行动态分析。ECM对言语幽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通过ECM中的事件(Event)、行为/事体(A/B)、特征性或分类性特征(D/C)三个层面探究《生活大爆炸》中言语幽默产生的动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认知模型 《生活大爆炸》 言语幽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域认知模型下的2018年网络热词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雨童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8期68-70,共3页
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简称ECM)作为一种新型的理论对概念结构和语言现象有很强的解释能力。隐喻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之一与ECM理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文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和隐喻理论对201... 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简称ECM)作为一种新型的理论对概念结构和语言现象有很强的解释能力。隐喻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之一与ECM理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文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和隐喻理论对2018年的两个网络热词“盘他”和“枯了”进行分析。由此发现,在“盘他”一词中,“盘”通过隐喻映射出新的词义,发生了词义转移,“他”则发生了词义扩大。“枯了”一词同样发生了词义转移。同时运用图表展示了上述语义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认知模型 隐喻 盘他 枯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域认知模型下对2017年网络流行语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盈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3期203-204,共2页
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下文简称ECM)显示出了强大的解释力,为认知语言学所倡导的用"统一的认知方式"来解释语言现象提供了一种新路径。2017年网络上出现了大量流行语,它们具有很强的衍生性。文章将从... 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下文简称ECM)显示出了强大的解释力,为认知语言学所倡导的用"统一的认知方式"来解释语言现象提供了一种新路径。2017年网络上出现了大量流行语,它们具有很强的衍生性。文章将从ECM的角度对三个网络流行语"你的良心不会痛吗?""无fuck可说""还有这种操作"进行分析,以表明ECM在流行语当中有很强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认知模型 网络流行语 衍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域认知模型的英汉惊讶情感表达对比分析
17
作者 路丽 严敏芬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1年第4期66-69,共4页
情感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体验结果,是反映人们自身心理状态的产物。惊讶情感的语义特征明显,表达效果突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表达形式。利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来对比分析英汉惊讶情感表达式,能够完整且清晰地把握非预期事件... 情感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体验结果,是反映人们自身心理状态的产物。惊讶情感的语义特征明显,表达效果突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表达形式。利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来对比分析英汉惊讶情感表达式,能够完整且清晰地把握非预期事件域,揭示惊讶情感在不同语言下的使用特点,对惊讶情感的认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认知模型 惊讶情感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域认知模型与多模态微语言认知识解
18
作者 丁福聚 向妍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0年第22期54-57,共4页
多模态微语言是人们对现实世界事件进行概念化的表现方式之一,也是人们进行日常在线交际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在事件域认知模型框架下,以多模态微语篇“爱你”为语料分析了多模态微语言在形式构建和意义表达过程中所利用的认知方式和动... 多模态微语言是人们对现实世界事件进行概念化的表现方式之一,也是人们进行日常在线交际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在事件域认知模型框架下,以多模态微语篇“爱你”为语料分析了多模态微语言在形式构建和意义表达过程中所利用的认知方式和动态识解操作。分析表明,在事件域认知模型框架下,隐转喻以及详略度、辖域、视角、背景、突显等识解方式对多模态微语言形式构建和意义表达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认知模型 认知识解 多模态微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事件框架和变式的形式表述
19
作者 程倩雯 《外文研究》 2023年第3期11-18,33,105,共10页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理论模式,形式化表述事件概念内容和变式语义之间的自主操作过程及其理论机制。模式由认知事件框架和信息结构整合构成,前者表述事件概念内容及其内部连贯性,后者表述概括性信息结构及其与句法结构的对应规律。两者加...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理论模式,形式化表述事件概念内容和变式语义之间的自主操作过程及其理论机制。模式由认知事件框架和信息结构整合构成,前者表述事件概念内容及其内部连贯性,后者表述概括性信息结构及其与句法结构的对应规律。两者加以整合,表述相同事件的核心概念内容如何通过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体现为不同的构式。本文主要以踢事件和打包事件的句子为样本,验证整合模式的操作可行性及其背后理论机制的合理性,以其为解决语言智能研究涉及的形式化表征难题和模式自主操作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事件框架 构式 信息结构 形式化表征 认知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域视角下中国四字成语的认知分析
20
作者 皮特违 《海外英语》 2019年第7期213-214,共2页
中国的大部分四字成语来源于一个事件或者一个故事,这些事件中会涉及我们从真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和认知。近来语言学家王寅教授提出了事件域认知的新模型,这个模型是人们在体验和理解不同事件的客观世界中形成的一种普遍思维。采用... 中国的大部分四字成语来源于一个事件或者一个故事,这些事件中会涉及我们从真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和认知。近来语言学家王寅教授提出了事件域认知的新模型,这个模型是人们在体验和理解不同事件的客观世界中形成的一种普遍思维。采用事件域认知模型来对一些成语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不仅对我们理解成语有帮助,更会对以后的成语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外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认知模型 成语 经验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