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4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影响社区中老年人群前瞻记忆的行为学和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1
作者 秦中朋 詹向红 +6 位作者 刘永 侯俊林 李宁 赵紫薇 赵凰宏 霍磊 张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9-751,共13页
目的 评估长期情志不畅社区中老年人群的肝失疏泄证候表现并探讨其总体认知功能和前瞻记忆下降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 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一般情况调查表等筛选符合高、低神经质标准的46-65岁社区中老年人群对应纳入长期情志不畅组... 目的 评估长期情志不畅社区中老年人群的肝失疏泄证候表现并探讨其总体认知功能和前瞻记忆下降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 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一般情况调查表等筛选符合高、低神经质标准的46-65岁社区中老年人群对应纳入长期情志不畅组和情志畅达对照组,按照性别、年龄(±2岁)和受教育年限(±2年)相匹配的原则纳入两组各60例被试,借助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检测两组被试的中医肝经证候、焦虑因子、抑郁因子得分和三因子总分,并分别进行总体认知功能、前瞻记忆总体水平和事件性前瞻记忆双任务范式的行为学评估及事件相关电位成分检测。结果 与情志畅达对照组相比,长期情志不畅组被试的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总分及肝经证候因子、焦虑情绪因子和抑郁情绪因子得分均显著升高(P<0.05),MoCA量表总分(校正后)及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和延迟回忆3个认知域水平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其前瞻记忆问卷总分显著降低(P<0.05)。长期情志不畅组被试完成事件性前瞻记忆双任务范式进行中任务和前瞻记忆任务的正确率均显著降低、反应时均显著延长(P<0.05)。长期情志不畅组被试的进行中任务和前瞻记忆任务P200波幅均增加呈边缘显著性(0.05<P<0.10),且前瞻记忆任务N300和PP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结论 46-65岁长期情志不畅特质的社区中老年人群具有明显的肝失疏泄证候表现,存在总体认知功能和前瞻记忆总体水平的显著下降,在进行中任务和前瞻意向形成阶段消耗的注意加工资源较多、对前瞻靶线索的觉察和识别速度减慢、前瞻意图提取及意向执行速度减慢是其可能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情志不畅 肝失疏泄 痴呆 事件性前瞻记忆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相关电位在抑郁障碍诊疗中的潜力与前景
2
作者 行浩然 赵海强 鲍天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6-765,809,共11页
抑郁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其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亟需寻找客观、可重复的神经标志物。近年来,事件相关电位作为一种时间分辨率高、低成本、非侵入性的神经电生理工具,为抑郁... 抑郁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其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亟需寻找客观、可重复的神经标志物。近年来,事件相关电位作为一种时间分辨率高、低成本、非侵入性的神经电生理工具,为抑郁障碍的诊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文章综述了事件相关电位各成分在抑郁障碍研究中的最新进展,重点探讨了其在抑郁障碍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潜力与面临的挑战,旨在为事件相关电位作为抑郁障碍诊断与疗效评估的神经标志物的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诊断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成人弱视自上而下面孔识别通路研究
3
作者 明小璐 黄干天 刘陇黔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6-553,共8页
目的探讨成人弱视患者在面孔诱导任务中top-down通路的神经加工特征,重点分析P1、N170等事件相关电位成分,以揭示top-down通路在面孔认知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招募16名弱视患者(弱视组)和15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受试者,通过面孔诱... 目的探讨成人弱视患者在面孔诱导任务中top-down通路的神经加工特征,重点分析P1、N170等事件相关电位成分,以揭示top-down通路在面孔认知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招募16名弱视患者(弱视组)和15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受试者,通过面孔诱导任务,测量反应假警率和反应时间,脑电试验采用E-Prime 3.0设计面孔感知任务,使用64导脑电帽记录脑电信号,并对数据进行时域分析。研究对比了弱视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在行为学和神经生理学水平上的差异,主要分析P1和N170成分的平均波幅差异。结果行为学预试验结果表明,弱视组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在反应假警率和反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个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下比较,P1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弱视组和健康对照组受试者P1平均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170成分在不同电极位置和试验条件下表现出显著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电极主效应:F_((3,63))=29.064,P=0.000,η^(2)=0.581;条件主效应:F_((2,42))=23.677,P=0.000,η^(2)=0.530;条件和电极交互效应:F_((6,126))=5.846,P=0.002,η^(2)=0.218)。弱视组和健康对照组受试者N170成分波平均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弱视患者的早期视觉加工(P1)未表现出明显异常,但N170成分在不同电极位置和试验条件下表现出显著差异,这可能反映出top-down通路在弱视患者面孔识别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补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弱视 top-down通路 面孔感知 N170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筱萌 刘昊鹏 +4 位作者 李昕烨 张雨欣 谢菀菀 段佳欣 杨影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8-321,共4页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不仅影响个体的听觉和言语的交流能力,还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事件相关电位作为认知功能和中枢听觉处理能力的客观评估工具,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和...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不仅影响个体的听觉和言语的交流能力,还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事件相关电位作为认知功能和中枢听觉处理能力的客观评估工具,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我们聚焦于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检测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对听觉皮层处理言语信息的影响,综述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患者中枢听觉神经系统处理声信号、辅听装置(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干预后康复效果及与认知功能发展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 事件相关电位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不同强度乒乓球运动对抑郁症状大学生工作记忆及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
5
作者 赵群 王芃 +5 位作者 贾舒祺 刘晴 刘聪 李淑璠 刘伟志 毛丽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8-909,共12页
目的 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单次不同强度乒乓球运动对抑郁症状大学生工作记忆的影响及其认知神经加工机制。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在某高校招募100名有抑郁症状的大学生,按1∶1∶1∶1比例随机分为低强度运动组、中强度运动组、... 目的 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单次不同强度乒乓球运动对抑郁症状大学生工作记忆的影响及其认知神经加工机制。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在某高校招募100名有抑郁症状的大学生,按1∶1∶1∶1比例随机分为低强度运动组、中强度运动组、高强度运动组和对照组,低强度运动组、中强度运动组、高强度运动组分别接受强度为57%~64%最大心率(HRmax)和主观疲劳感觉分级量表(RPE)评分9~11分、65%~75% HRmax和RPE评分12~13分、76%~95% HRmax和RPE评分14~17分的单次乒乓球运动干预30 min(5 min热身、20 min监控锻炼、5 min整理),对照组不接受运动干预。干预前后进行言语工作记忆(VWM)和空间工作记忆(SWM)测量,并记录任务期间的ERP成分(N2、P3的波幅和潜伏期)。结果 最终纳入91名受试者(低强度运动组20人、中强度运动组25人、高强度运动组23人、对照组23人)进行分析。在VWM任务中,正确率的时间主效应显著(F_(1,89)=5.942,P=0.017,偏η^(2)=0.064),干预后中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正确率提高(差值=0.027,95% CI 0.001~0.053,P=0.037;差值=0.029,95% CI 0.002~0.055,P=0.040);反应时的时间主效应显著(F_(1,89)=7.244,P=0.009,偏η^(2)=0.077),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效应显著(F_(3,87)=2.844,P=0.042,偏η^(2)=0.089),干预后低强度运动组和中强度运动组反应时缩短(差值=-0.095,95% CI -0.183~-0.007,P=0.035;差值=-0.079,95% CI -0.158~0,P=0.049);ERP成分中P3潜伏期的时间与脑区电极位置的交互效应显著(F_(3,87)=5.785,P<0.001,偏η^(2)=0.062),其余各阶交互效应均不显著(均P>0.05)。在SWM任务中,正确率的时间主效应显著(F_(1,89)=5.092,P=0.027,偏η^(2)=0.055),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F_(3,87)=0.799,P=0.498,偏η^(2)=0.027),干预后中强度运动组正确率提高(差值=0.019,95% CI 0~0.037,P=0.046);反应时的时间主效应显著(F_(1,89)=14.322,P<0.001,偏η^(2)=0.141),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F_(3,87)=1.521,P=0.215,偏η^(2)=0.050),干预后中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反应时缩短(差值=-0.082,95% CI -0.136~-0.027,P=0.004;差值=-0.075,95% CI -0.131~-0.018,P=0.029);ERP成分中P3波幅的时间与脑区电极位置的交互效应显著(F_(3,87)=5.475,P=0.001,偏η^(2)=0.059),其余各阶交互效应均不显著(均P>0.05)。结论 单次不同强度乒乓球运动对抑郁症状大学生工作记忆具有积极作用:中、高强度运动可提升VWM正确率,低、中强度运动可降低VWM反应时,中强度运动可提升SWM正确率,而中、高强度运动可降低SWM反应时。同时,高强度运动对ERP成分的激活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次运动 乒乓球 大学生 抑郁症状 工作记忆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距离感知的主观评价及脑电事件相关电位实验研究
6
作者 杜诗沁 林志斌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听觉距离感知在识别潜在危险、确定声源位置、日常活动、人际交流、音乐和艺术表演以及学习与记忆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结合主观评价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分析,通过行为学实验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 听觉距离感知在识别潜在危险、确定声源位置、日常活动、人际交流、音乐和艺术表演以及学习与记忆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结合主观评价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分析,通过行为学实验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生理测量,探究了听觉距离感知的现象及其潜在机制.主观评价结果表明,被试在近距离条件下的距离感知较为准确.在远距离条件下,感知准确性下降,呈现出与幂函数拟合一致的低估现象.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与近偏差刺激相比,被试对远偏差刺激的响应错误率与反应时间均显著增加.在ERP实验结果中,观察到P1-N1-P2复合体的存在.在无注意力条件下,P3a成分仅在偏差更明显的近偏差刺激处出现,而引入注意力后,无论远偏差还是近偏差刺激,P3a成分均有显现.P3b成分仅在引入注意力的条件下显著,并且随着刺激强度降低和任务难度增加,其时延增加且振幅下降.ERP图像还揭示了大脑半球特异化的现象,结果显示右半球对于距离相关的听觉刺激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距离感知 听觉主观评价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声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失语工作记忆的事件相关电位及时频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幸 常静玲 +1 位作者 张梓寒 李颖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5,共10页
目的 探索卒中后失语(PSA)工作记忆的任务态脑电特征。方法 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招募PSA患者(PSA组)和健康受试者(HC组)各8例,采集脑电图和记忆量表数据,通过工作记忆任务态的脑电数据分析时域事件相关电位... 目的 探索卒中后失语(PSA)工作记忆的任务态脑电特征。方法 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招募PSA患者(PSA组)和健康受试者(HC组)各8例,采集脑电图和记忆量表数据,通过工作记忆任务态的脑电数据分析时域事件相关电位(ERP)和时频的脑电频段指标特点,与记忆量表中的各项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例,每组5例。ERP分析发现前额区诱发N1和P2成分,顶枕区诱发P300成分。与HC组相比,PSA组在出现条件下,中央前额区N1和P2激活增强,右侧顶枕区P300活动降低(|t|> 2.193, P <0.05)。与HC组相比,PSA组在未出现条件下右侧前额区、中央顶枕区θ频段能量降低,左侧顶枕区α1频段能量降低,左侧中央区γ频段能量增加(t> 2.398, 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γ频段的能量与听觉词语学习测验中的即刻回忆(r=0.914, P=0.030)、正确再认(r=0.931, P=0.022)和数字广度测验中的倒背(r=0.924, P=0.025)、顺背(r=0.889, P=0.044)呈强正相关。结论 视觉工作记忆任务可调动PSA患者记忆相关脑区代偿活动,可作为PSA工作记忆相关研究的评价客观指征。语言损伤与工作记忆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失语 工作记忆 脑电图 事件相关电位 视觉工作记忆任务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相关电位对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早期识别及转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5
8
作者 郭年春 王婧 于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0-205,共6页
精神分裂症发病前存在临床高风险期(CHR),早发现早干预对于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至关重要。事件相关电位(ERP)作为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不同的ERP成分可反映不同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变化,探寻CHR异常的ERP成分,对疾病的早期识别和... 精神分裂症发病前存在临床高风险期(CHR),早发现早干预对于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至关重要。事件相关电位(ERP)作为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不同的ERP成分可反映不同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变化,探寻CHR异常的ERP成分,对疾病的早期识别和转化风险可能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本综述发现,P300和MMN对精神病的转化风险有预测作用,其他ERP成分如P50、P1、N400需要更多研究来验证其作为高危人群精神病转化风险标志物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临床高风险 事件相关电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Ps探讨肝失疏泄对注意搜索年老化的影响及机制
9
作者 张妍 赵澜 +6 位作者 刘永 侯俊林 邓金钗 霍磊 秦中朋 张文举 詹向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46-1956,共11页
目的研究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对注意搜索年老化的影响及ERPs机制。方法采用oddball注意搜索范式,采集、分析120名被试行为学及N2pc、SPCN、N2pc-Ptc脑电数据。结果肝失疏泄个体完成注意搜索任务的正确率显著低于肝主疏泄(P<0.05);老年... 目的研究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对注意搜索年老化的影响及ERPs机制。方法采用oddball注意搜索范式,采集、分析120名被试行为学及N2pc、SPCN、N2pc-Ptc脑电数据。结果肝失疏泄个体完成注意搜索任务的正确率显著低于肝主疏泄(P<0.05);老年组较青年组正确率显著降低(P<0.001)、反应时显著延长(P<0.001)。肝失疏泄者N2pc波幅显著大于肝主疏泄(P<0.05);SPCN波幅年龄与肝疏泄状态间交互效应显著(P=0.023),老年组中,肝失疏泄者波幅显著小于肝主疏泄(P=0.042);N2pc-Ptc峰间振幅年龄与肝疏泄状态间交互效应边缘显著(P=0.087),肝失疏泄组中,老年显著小于青年(P=0.008)。结论肝失疏泄老年人注意搜索能力受损,注意定向分配及时空动态衔接、短时记忆维持等电生理学异常可能是其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搜索 神经质 事件相关电位 肝失疏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Ps技术探讨气郁质对大学生抑制控制功能的影响及其神经电生理机制
10
作者 丁晓岐 刘永 +4 位作者 侯俊林 赵紫薇 秦中朋 曹入元 詹向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9-1227,共9页
目的探讨气郁质对大学生抑制控制功能的影响及其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通过《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量表从大学生中筛选出平和质和气郁质人群,每组分别纳入35名被试。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集两组被试完成Flanker范式行为学指标(正... 目的探讨气郁质对大学生抑制控制功能的影响及其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通过《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量表从大学生中筛选出平和质和气郁质人群,每组分别纳入35名被试。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集两组被试完成Flanker范式行为学指标(正确率、反应时)及脑电数据指标(N2、P3成分的波幅与潜伏期),探索两组在Flanker范式下的行为学差异及其神经电生理机制。结果与平和质组相比,气郁质组反应时较长(P=0.07);与一致条件相比,在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较长(P<0.001),不一致条件下的正确率显著降低(P<0.001)。与平和质组相比,气郁质组的N2波幅较高(P<0.05)。N2潜伏期脑区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脑区做事后检验,额区Fz(Frontal lobe zero)大于额中央区FCz(Frontal lobe central zero)大于中央区Cz(Central zero)(P<0.05)。脑区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脑区做事后检验,额中央区FCz显著大于额区Fz(P<0.001);中央区Cz显著大于额区F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3成分潜伏期一致刺激显著小于不一致刺激(P<0.001)。结论气郁质对大学生的抑制控制功能有不良影响,冲突的监测和控制能力下降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郁质 抑制控制 Flanker范式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情志不畅影响大学生选择性注意分心抑制功能的ERPs研究
11
作者 曹入元 刘永 +5 位作者 侯俊林 赵紫薇 秦中朋 赵川 陈卓 詹向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5-1112,共8页
目的 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长期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对大学生选择性注意分心抑制功能的影响及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 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成人版,在大学生中筛选高神经质人群和低神经质人群,分... 目的 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长期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对大学生选择性注意分心抑制功能的影响及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 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成人版,在大学生中筛选高神经质人群和低神经质人群,分别纳入长期情志不畅组和情志畅达对照组,每组35名被试,采集和分析被试完成负启动范式任务的反应时、正确率,以及N2、P3波幅、潜伏期结果。结果 与情志畅达对照组相比,①长期情志不畅组反应时呈现延长趋势,P=0.072。②长期情志不畅组N2、P3潜伏期延长(P<0.05)。结论 长期情志不畅大学生选择性注意分心抑制功能下降,下降机制可能与抑制加工、注意资源分配能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情志不畅 肝失疏泄 选择性注意分心抑制 事件相关电位 负启动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乒乓球运动员空间注意特征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杨爱华 殷小川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43,62,共10页
在对国内外关于视觉空间注意特征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具有高时间同步性特征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对一般大学生和二级乒乓球运动员视觉空间注意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探索乒乓球运动员视觉空间注意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1)所... 在对国内外关于视觉空间注意特征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具有高时间同步性特征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对一般大学生和二级乒乓球运动员视觉空间注意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探索乒乓球运动员视觉空间注意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1)所有提示条件下乒乓球运动员的反应时显著快于一般大学生,两组被试有效提示条件下的反应时快于无效提示和中性提示条件下的反应时,乒乓球运动员比一般大学生的大脑加工视觉信息的速度快;2)P1、N1都有对侧脑区效应,对侧脑区波幅更大,潜伏期更短,两组被试P1、N1成分波幅大小的显著区别表现在左侧视野;3)一般大学生更容易受提示线索的影响,P1波幅出现了线索的逆转效应,有效提示下的P1波幅小于无效提示下的P1波幅,N1成分则是有效提示条件下的N1波幅大于无效提示条件下的波幅,而乒乓球运动员没有表现出这种效应;4)P2成分体现出了显著的提示效应,两组被试在有效提示条件下的波幅小于无效提示条件下的波幅;5)从2D脑地形图可以看到,两组被试在大脑的正向激活范围和强度上有很大区别,乒乓球运动员对视觉刺激的反应更敏感,正向活化的波幅更大、范围更广,负向活化波幅更小、范围更窄。由此得出,乒乓球运动员对视觉刺激的加工比一般大学生迅速,并且,在早期阶段,大脑对视觉刺激的加工与普通大学生有一定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注意 事件相关电位 乒乓球 运动员 大学生 P1 N1 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躁狂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ERP)变化
13
作者 张明岛 陈兴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63-365,共3页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ERP)和视觉事件相关电位(VERP)是脑诱发电位(Brain Evoked Potentials,BEP)中较为稳定和常用的方法,与精神科关系密切。我们曾报告了正常人的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对15例躁狂症患者的AERP和VERP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波...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ERP)和视觉事件相关电位(VERP)是脑诱发电位(Brain Evoked Potentials,BEP)中较为稳定和常用的方法,与精神科关系密切。我们曾报告了正常人的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对15例躁狂症患者的AERP和VERP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波型特点,并与急性精神分裂症等作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象 躁狂症患者15例(男6例,女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躁狂症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认知负荷对任务时间效应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可 柯余峰 +1 位作者 王韬 明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2,共10页
为了探究不同脑力负荷下与任务时间效应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特征的变化规律,本研究设计了基于0-back和3-back任务的任务时间效应实验范式,以此开展了基于20名健康受试者的任务时间效应研究,并分析了被试在任务中的行为学和事件相关电位... 为了探究不同脑力负荷下与任务时间效应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特征的变化规律,本研究设计了基于0-back和3-back任务的任务时间效应实验范式,以此开展了基于20名健康受试者的任务时间效应研究,并分析了被试在任务中的行为学和事件相关电位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在3-back任务中,受试者工作记忆任务的平均反应时间随着任务时间的增加显著下降(P<0.05)。而3-back与0-back任务中,受试者的反应时间变化系数随任务时间增加显著上升(P<0.05)。在不同认知负荷下,受试者两侧枕区的N1幅值均随任务时间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前额区的P2幅值和P300幅值则随任务时间显著下降(P<0.05)。在0-back任务中,受试者枕区P300幅值变化量显著低于3-back任务(P<0.05)。在0-back和3-back任务中,受试者前额区P2幅值变化和反应时间线性相关(r=-0.44,P<0.05;r=-0.59,P<0.05),同时P2幅值和反应时间相关系数呈显著负相关(r=-0.39,P<0.05;r=-0.42,P<0.05)。在3-back任务中,受试者额区,中央区和顶区的平均P300幅值与反应时间显著相关(r=-0.49,P<0.05),而受试者在0-back任务当中的P300幅值和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变化系数显著负相关(r=-0.69,P<0.05;r=-0.51,P<0.05)。由此得出,在长时间的认知任务之中,前额,中央区与顶区的脑活动均受到任务时间效应的影响,而枕区活动则主要受到认知负荷和任务时间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时间效应 脑电信号 事件相关电位 认知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技能两侧性迁移认知事件相关电位(ERP)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江南 莫雷 +1 位作者 谢红光 宁自衡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6,共4页
关于运动技能两侧性迁移的机制主要有认知学说和肌肉激活学说,但对于两侧性迁移的特征与模式依然存在争议和不确定性。应用认知事件相关电位(ERP)对迁移的机制进行了研究。行为指标实验证实了两侧性迁移的发生和迁移不对称性的存在;通... 关于运动技能两侧性迁移的机制主要有认知学说和肌肉激活学说,但对于两侧性迁移的特征与模式依然存在争议和不确定性。应用认知事件相关电位(ERP)对迁移的机制进行了研究。行为指标实验证实了两侧性迁移的发生和迁移不对称性的存在;通过训练掌握技能后,皮层认知电位也发生动态改变,反映了技能学习过程中认知加工的痕迹和适应性,这种变化在非练习手也出现相似的特征,从皮层动态变化结果证实了两侧性迁移的发生;通过运动准备偏侧电位(LRP)的测量,不支持通道模式对两侧性迁移不对称性机制的解释;技能熟练后所产生的最高波幅向C z区转移的特征以及LRP的正确激活,有可能成为评价技能形成和熟练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侧性迁移 运动技能 事件相关电位 认知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病人事件相关电位与认知功能损害关系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兰宇 郎小娥 李文昕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488-4492,共5页
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然而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事件相关电位作为一种安全无创、操作简单的神经电生理学检测方法,主要用于反映大脑对刺激事件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研究精神分裂症病人事件相关电位的变化可能... 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然而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事件相关电位作为一种安全无创、操作简单的神经电生理学检测方法,主要用于反映大脑对刺激事件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研究精神分裂症病人事件相关电位的变化可能有助于理解其认知功能损害的神经机制,为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和精准化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损害 事件相关电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独立分量分析算法的不同情绪下事件相关电位差异性分析
17
作者 余绍黔 贾泽光 李闯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137,167,共8页
针对不同情绪诱发的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存在差异这一特性以及传统的情绪诱导方法效果不明显的问题,采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作为实验情绪诱导环境,并将三阶FastICA(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算法... 针对不同情绪诱发的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存在差异这一特性以及传统的情绪诱导方法效果不明显的问题,采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作为实验情绪诱导环境,并将三阶FastICA(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算法与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技术应用于脑电数据的伪迹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去伪迹处理之后的正、负性情绪和中性情绪下的脑电信号在ERP的N1、P2阶段有着显著性差异。在N1时间窗上,低效价负性刺激相较于高效价正性刺激会获得更多的注意资源的分配。在P2阶段发现大脑不仅优先加工对个体产生威胁的负性刺激,同样对具有动机意义的各类刺激也会表现出优先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快速独立分量分析 事件相关电位 脑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情绪对整体和局部知觉的影响: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婷婷 蒋长好 石长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15-720,共6页
目的:采用启动范式和事件相关电位方法,研究积极情绪如何调制视觉系统选择性加工刺激整体特征和局部特征的神经机制。方法:对22名大学生,采用Neuroscan公司64导脑电系统记录其在3种情绪图片启动条件下执行整体和局部加工任务时的事件相... 目的:采用启动范式和事件相关电位方法,研究积极情绪如何调制视觉系统选择性加工刺激整体特征和局部特征的神经机制。方法:对22名大学生,采用Neuroscan公司64导脑电系统记录其在3种情绪图片启动条件下执行整体和局部加工任务时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和行为学结果。结果:250~320ms时间段内,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启动条件下整体加工引起的事件相关脑电波幅大于局部加工的脑电波幅(P<0.01),差异主要分布于额-中央区;350~500ms时间段内,积极情绪启动的整体加工(局部加工)诱发的事件相关脑电波幅大于消极情绪启动的整体加工(局部加工)诱发的脑电波幅(P<0.01),差异主要分布于顶-枕区。结论:积极情绪促进整体和局部知觉加工的神经机制,可能存在差别,ERP早期成分的差异可能与额-中央区活动关系密切,晚期成分与顶-枕区活动联系可能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erps) 整体优先效应 积极情绪 整体知觉 局部知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对低感觉寻求者安全行为决策的影响:来自ERPs的证据
19
作者 张舒 杨齐玉 +2 位作者 余欣柔 王双 史秀志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52,共10页
为从神经层面深究不同偶然情绪对低感觉寻求者的不安全行为决策过程的影响作用,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进行试验研究。使用中国版大学生感觉寻求问卷筛选低感觉寻求者和中感觉寻求者(对照组)。采用视频片段作为情绪刺激材料在试验... 为从神经层面深究不同偶然情绪对低感觉寻求者的不安全行为决策过程的影响作用,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进行试验研究。使用中国版大学生感觉寻求问卷筛选低感觉寻求者和中感觉寻求者(对照组)。采用视频片段作为情绪刺激材料在试验前诱发正性和负性情绪,并设置风险情景任务进行风险决策试验。结果表明:不考虑情绪变量时,低感觉寻求组与感觉寻求对照组在安全行为决策上无显著差异;正性情绪下,低感觉寻求个体保持风险规避倾向;负性情绪下,在行为表现上,低感觉寻求者更倾向作出不安全行为决策;负性情绪下,在ERPs成分上,低感觉寻求者诱发的晚期正成分(LPP)潜伏期更晚,表明负性情绪的干扰导致个体在风险分类与评价时难度增大,故此从神经层面解释其外在行为表现的内在原因。总之,情绪在感觉寻求影响安全行为决策过程中产生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低感觉寻求 安全行为决策 事件相关电位(erps) 晚期正成分(L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事件相关脑电位系列研究 被引量:78
20
作者 罗跃嘉 黄宇霞 +1 位作者 李新影 李雪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5-510,共6页
为探讨情绪与认知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脑机制,建立了情境图片、面孔、汉字和声音四个系列组成的中国情感刺激材料库,并通过ERP实验对情绪与注意、工作记忆的关系以及特质焦虑者的认知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⑴负性情绪刺激在信息加工... 为探讨情绪与认知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脑机制,建立了情境图片、面孔、汉字和声音四个系列组成的中国情感刺激材料库,并通过ERP实验对情绪与注意、工作记忆的关系以及特质焦虑者的认知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⑴负性情绪刺激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至少在注意、评价及反应准备这几个阶段具有某种优先权,注意偏向也可在内隐任务下发生,负性刺激对注意资源不足具有某种补偿作用;⑵威胁性视觉提示对其后的视觉加工具有调节作用,高焦虑个体对这类性刺激投入了更多的视觉加工资源,而且威胁性刺激对注意的影响可以跨通道进行,威胁性的视觉刺激可以影响触觉注意;⑶在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方面,负性情绪下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引起的P300波幅减小,这种效应可能是基于情绪对顶叶注意系统的调节作用,而在词语工作记忆任务中这种效应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事件相关电位 注意 工作记忆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