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问题解决中的认知投入动态演化研究——基于同步生理响应事件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浩 武法提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当今社会的动态性对学习者的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学习者解决复杂问题时的认知投入直接影响任务完成的效率和质量。研究以设计类问题解决为背景,采集学习者的皮肤电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同步生理响应事件的认知投入测量... 当今社会的动态性对学习者的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学习者解决复杂问题时的认知投入直接影响任务完成的效率和质量。研究以设计类问题解决为背景,采集学习者的皮肤电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同步生理响应事件的认知投入测量方法。研究重点探究了学习者在复杂问题解决中的认知投入动态演化特征,并分析其与个人及小组绩效的关联,最终使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绩效的预测模型。研究发现:小组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同步生理响应事件频次逐渐增加;在个体层面,学习者的投入敏捷度和持久度展现出显著的动态演化;在小组层面,高绩效小组在投入强度和同步性上变化显著,而低绩效小组仅在投入持久度上体现出明显变化;在所有特征中,方案生成阶段的投入敏捷度是预测个人绩效的关键因素,而观点交流阶段的投入持久度则对小组绩效具有最佳预测效果。研究拓展了复杂情境下认知规律的识别方法,同时对提升学生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问题解决 认知投入 同步生理响应事件 动态演化 学习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电网非同步监测数据场景谐波责任划分
2
作者 陈仕龙 吴涛 +2 位作者 郭成 毕贵红 钱永亮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5,共11页
针对传统谐波责任划分方法需采用专门同步设备监测数据,且需基于等值电路模型划分谐波责任,工程应用较为复杂等不足,采用现有谐波监测装置非同步测量数据,提出一种综合考虑了数据非同步性、场景划分和数据相关性的谐波责任划分方法。首... 针对传统谐波责任划分方法需采用专门同步设备监测数据,且需基于等值电路模型划分谐波责任,工程应用较为复杂等不足,采用现有谐波监测装置非同步测量数据,提出一种综合考虑了数据非同步性、场景划分和数据相关性的谐波责任划分方法。首先,对原始非同步监测数据集采用分段聚合近似算法进行降噪预处理,利用形状动态时间规整算法(shape dynamic time warping,ShapeDTW)实现数据匹配对齐;然后,利用点排序识别聚类结构的聚类算法(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OPTICS)划分场景以处理电力系统中因负荷投切和无功补偿装置切换等情况导致的谐波责任变化;最后,基于相关性分析构建场景谐波责任和总谐波责任指标,在指标构建的过程中引入了场景时长占比这一因素以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总谐波责任值。通过仿真验证和电网实例验证,该方法能基于现有非同步性监测数据实现各用户合理时间尺度动态谐波责任划分,可为工程上的快速谐波责任划分提供一定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谐波责任划分 同步监测数据 场景划分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观测器的复杂网络事件触发量化同步控制
3
作者 黄玲 王云飞 张恒艳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1-520,共10页
针对复杂网络状态不可得的情况,设计一种基于观测器的具有事件触发策略的量化同步控制器.为了减少通信次数和计算负担,引入事件触发方案和对数量化器.首先,对不可测的系统状态设计分布式状态观测器,考虑事件触发方案和量化对系统的影响... 针对复杂网络状态不可得的情况,设计一种基于观测器的具有事件触发策略的量化同步控制器.为了减少通信次数和计算负担,引入事件触发方案和对数量化器.首先,对不可测的系统状态设计分布式状态观测器,考虑事件触发方案和量化对系统的影响,建立同步误差和观测误差的联合误差模型;其次,依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Schur补引理、柯西不等式,得到具有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LMI)的联合误差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同时给出状态观测器和控制器增益求解方法;然后,证明对于所提出的事件触发条件,芝诺(Zeno)行为可以被排除,并且得到事件触发间隔的最小下界;最后,通过一个数值例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事件触发策略 观测器 对数量化器 同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环形激光器的双路混沌同步
4
作者 蒋再富 张定梅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9,共6页
为了拓展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混沌保密通信中的应用,构建了一种简单的混沌同步结构,利用功率谱和互相关技术研究了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相位光反馈下的动力学特性,并对同步质量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表明,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相位光反馈下能... 为了拓展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混沌保密通信中的应用,构建了一种简单的混沌同步结构,利用功率谱和互相关技术研究了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相位光反馈下的动力学特性,并对同步质量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表明,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相位光反馈下能展现出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态。对于固定的频率失谐值,同步系数随着注入系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对于较大的注入系数,频率失谐对同步性能的影响将减弱。同时也讨论了电流失配的影响,发现注入系数越大电流失配对同步性能影响越小。最后研究了反馈相位不相同的情况,发现两个模式混沌信号不相同也能进行同步,这增加了同步通信的安全性。研究结果可为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混沌保密通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同步 相关 半导体环形激光器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双V型永磁同步电机失磁故障动态识别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康杰 熊斌 +2 位作者 崔刚 李振国 鲍炳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111-7125,共15页
针对电驱动系统用高功率密度永磁驱动电机存在的不可逆退磁问题,以一款8极48槽的双V型永磁同步电机为例对退磁故障的动态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在考虑电机闭合磁路对永磁体退磁故障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退磁率电机模型退磁前后的空载... 针对电驱动系统用高功率密度永磁驱动电机存在的不可逆退磁问题,以一款8极48槽的双V型永磁同步电机为例对退磁故障的动态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在考虑电机闭合磁路对永磁体退磁故障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退磁率电机模型退磁前后的空载和负载参数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提取了表征退磁故障的特征参量,给出了一种退磁故障的动态识别方法,并分析了转速和电流对特征参量的影响,完成了对退磁故障动态识别方法的修正。通过仿真和实验测试的方法对退磁故障动态识别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仿真结果的误差为0.68%,实验测试的预测结果最大误差为1.765%,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电机 双V型永磁同步电机 退磁故障 Pearson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触发控制下带有Lévy噪声的神经网络指数同步
6
作者 张仁磊 童东兵 +1 位作者 陈巧玉 周武能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84-2189,共6页
针对一类主从神经网络系统,建立了包含时变时滞、马尔可夫跳变和Lévy噪声的动态模型。为了减少数据传输的消耗以及提高系统的效率,引入事件触发控制,设计反馈增益矩阵和事件触发反馈控制器,使得主从神经网络可以快速实现指数同步... 针对一类主从神经网络系统,建立了包含时变时滞、马尔可夫跳变和Lévy噪声的动态模型。为了减少数据传输的消耗以及提高系统的效率,引入事件触发控制,设计反馈增益矩阵和事件触发反馈控制器,使得主从神经网络可以快速实现指数同步。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理论和不等式分析方法,得到了误差系统同步的充分条件。之后提出一个数值算例仿真,用以验证所得结论的有效性。通过研究神经网络系统的同步,设计出更高效的控制器来改善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使系统在外部干扰存在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指数同步 Lévy噪声 事件触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Lur’e网络的事件触发脉冲自适应同步控制
7
作者 王志华 汤泽 +1 位作者 王艳 丰建文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6-1303,共8页
本文研究了一类带有混合时变时滞Lur’e网络的全局同步及其脉冲自适应控制问题.首先,为实现网络的全局指数同步并有效避免控制器连续控制,设计了一类基于事件触发的脉冲反馈控制器.同时,为获得最优控制强度,针对反馈控制输入设计了一种... 本文研究了一类带有混合时变时滞Lur’e网络的全局同步及其脉冲自适应控制问题.首先,为实现网络的全局指数同步并有效避免控制器连续控制,设计了一类基于事件触发的脉冲反馈控制器.同时,为获得最优控制强度,针对反馈控制输入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更新定律并实现脉冲控制与反馈控制的动态平衡.其次,基于推广的比较原理以及参数变分策略,提出了该控制策略下的Lur’e网络实现全局指数同步的充分判定条件,并精确给出了指数同步的收敛速度.最后,通过相应的仿真算例来验证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案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r’e网络 事件触发 全局同步 脉冲控制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性增强的OFDM粗同步序列分析与设计
8
作者 白瀚云 彭进霖 +2 位作者 朱立东 鲁兴波 黄育侦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26-2137,共12页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在通信领域被广泛应用,OFDM信号在接收时要求子载波严格正交,同步精度对传输效果影响很大,因此OFDM信号同步始终是该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首先,包含同步序列的同步...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在通信领域被广泛应用,OFDM信号在接收时要求子载波严格正交,同步精度对传输效果影响很大,因此OFDM信号同步始终是该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首先,包含同步序列的同步算法可分为自相关和互相关两类,文章分析了各类算法的特点,尤其针对S&C、Minn、Park、Ren四种经典自相关算法和Two-Stage算法的优势和局限做出详细讨论,并比较了上述算法的理论公式复杂度与迭代计算复杂度。其次,本文设计了一种自相关同步序列结构以及对应的度量函数和频偏估计算法;其核心原理是在同步序列间引入相关性,增大计算度量函数时引入的数据点数,通过提高计算复杂度提高同步精度,尽量避免度量函数出现副峰;该算法还保留了迭代计算的特性,便于硬件实现。最后,在比较提出算法和其他经典算法的同步效果时,用度量函数最大值落在接收信号保护间隔内的概率刻画定时准确度,用归一化频偏的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刻画频偏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信道和两径信道下,算法的定时准确度优于其他经典自相关算法,与Two-Stage算法接近,但是复杂度比前者低。此外,得益于提出算法在低信噪比下较高的定时准确度,其在AWGN信道下的频偏估计精度优于其他经典自相关算法;在两径信道下,以20 dB为界,信噪比在20 dB以下时提出算法的频偏估计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定时同步 相关 前导序列 频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截肢者残肢运动时大脑脑电信号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同步化变化特征
9
作者 郭峰 郝莹 黄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9-755,共7页
目的:通过脑电技术探讨前臂截肢对人体大脑功能可塑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使用脑电系统采集右侧前臂截肢者(9例,截肢年限均为6年以上)和正常健康人(15例)进行左右上肢直臂屈伸运动任务时的脑电信号。分析与运动相关的μ波(8—12Hz)的脑... 目的:通过脑电技术探讨前臂截肢对人体大脑功能可塑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使用脑电系统采集右侧前臂截肢者(9例,截肢年限均为6年以上)和正常健康人(15例)进行左右上肢直臂屈伸运动任务时的脑电信号。分析与运动相关的μ波(8—12Hz)的脑电信号的ERD/ERS变化特征。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截肢组受试者健侧肢运动过程中除了大脑右半球额区F4通道μ波的ERD现象程度显著降低(P<0.05)外,其它脑区的通道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截肢组受试者残肢运动时,μ波ERD程度在对侧额区F3、中央区C3表现为显著降低(P<0.05),而在双侧枕区(O1、O2)表现为ERD显著升高(P<0.01)。结论:截肢组受试者健侧肢运动时μ波变化与正常组相似,而截肢组受试者残肢在执行任务时,表现出特异性大脑对侧半球额区、中央区及双侧枕区μ波事件相关去同步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截肢 残肢运动 脑电信号 事件相关去同步/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触发控制的中立型神经网络簇同步
10
作者 邓伟伟 高燕 王春媛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61,共9页
研究了事件触发下带有Lévy噪声的中立型耦合神经网络的簇同步问题。首先,在混合时滞和不连续噪声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事件触发机制与牵制控制方法结合的控制策略,应用于神经网络的簇同步中,以提高簇同步效率,缓解网络负担。然后,... 研究了事件触发下带有Lévy噪声的中立型耦合神经网络的簇同步问题。首先,在混合时滞和不连续噪声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事件触发机制与牵制控制方法结合的控制策略,应用于神经网络的簇同步中,以提高簇同步效率,缓解网络负担。然后,通过构建新的Lyapunov泛函,以及使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LMI)分析技术和广义Dynkin公式,得到误差系统的簇同步准则,进一步保证了耦合神经网络的簇同步。最后,通过一个数值仿真,验证了所得结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立型神经网络 Lévy噪声 牵制控制 事件触发 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链接复杂网络指数同步的间歇事件触发控制
11
作者 张宏礼 齐文博 郭英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本文研究了基于间歇事件触发控制策略的延迟多链接复杂网络的指数同步问题,设计了一种间歇动态事件触发控制策略.相比于间歇静态事件触发控制策略,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是基于控制区间内的动态事件触发,极大地减少了事件触发次.并且,考虑... 本文研究了基于间歇事件触发控制策略的延迟多链接复杂网络的指数同步问题,设计了一种间歇动态事件触发控制策略.相比于间歇静态事件触发控制策略,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是基于控制区间内的动态事件触发,极大地减少了事件触发次.并且,考虑的间歇控制的控制增益是自适应的,这具有动态调整的作用.基于图论和李雅普诺夫方法,本文给出了实现延迟多链接复杂网络指数同步的充分条件.此外,本文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够排除Zeno现象.并且,将理论结果应用于一类振子系统的指数同步问题.最后,文章给出相应的数值仿真来验证理论结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指数同步 间歇事件触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船舶补给同步抗干扰控制
12
作者 胡鑫 巩庆涛 +2 位作者 祝贵兵 韩国杰 王媛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4,共8页
[目的]针对多变海洋环境下补给船与被补给船补给作业同步航行控制问题,考虑风浪流引起的海洋环境干扰、船间效应导致的干扰、两船软连接相互作用,提出事件触发下基于干扰估计和补偿的同步抗干扰控制方法。[方法]将补给船受到的干扰建模... [目的]针对多变海洋环境下补给船与被补给船补给作业同步航行控制问题,考虑风浪流引起的海洋环境干扰、船间效应导致的干扰、两船软连接相互作用,提出事件触发下基于干扰估计和补偿的同步抗干扰控制方法。[方法]将补给船受到的干扰建模为一阶马尔科夫过程,描述风浪流引起的海洋环境干扰和未建模动态,将船间效应导致的干扰和两船软连接相互作用等均集中为未建模动态,构造干扰观测器在线估计时变未知有界干扰,在控制设计中利用干扰在线估计值对干扰进行补偿,抵消干扰和不确定性对航行补给控制的影响,设计辅助动态系统来减少推进器控制饱和的影响,引入事件触发机制降低推进器执行频率以避免其过度磨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事件触发机制存在大于0的最小采样间隔且不会在有限时间内发生无限次触发。该控制器可实现补给船与被补给船同步航行,保证控制系统所有信号全局一致最终有界。[结论]仿真结果验证了事件触发干扰估计和补偿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航行 扰动估计 矢量反步法 辅助动态系统 事件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干扰下拓扑时变Kuramoto网络事件触发固定时间同步
13
作者 孙佳 贾玉斌 +2 位作者 武永宝 董璐 刘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针对一类网络拓扑时变且耦合通道存在随机干扰的Kuramoto型振子网络的同步问题,设计了事件触发机制下的固定时间控制算法.针对耦合网络的拓扑在切换中保持连通的假设,给出了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事件触发分布式控制策略,并能够抵消随... 本文针对一类网络拓扑时变且耦合通道存在随机干扰的Kuramoto型振子网络的同步问题,设计了事件触发机制下的固定时间控制算法.针对耦合网络的拓扑在切换中保持连通的假设,给出了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事件触发分布式控制策略,并能够抵消随机干扰对同步性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利用随机Lyapunov稳定理论和固定时间稳定性理论给出了达到实际固定时间相位同步的控制参数条件和同步调节时间的上界.另外,证明了所使用的事件触发机制在引入双曲正切函数之后不会产生Zeno现象,并给出了触发间隔的下界.同时,在推论中给出了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也可以应对振子耦合拓扑图不连通情况的结论.最后,通过两组具有不同噪声强度的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ramoto模型 网络控制系统 随机干扰 固定时间同步 事件触发控制 切换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互相关的5G新空口PSS同步算法
14
作者 李文星 刘祖深 +2 位作者 铁奎 刘龙 贾慧云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7-12,共6页
针对5G NR主同步信号(PSS)同步算法不适用于高频偏环境的问题,文中提出利用PSS序列的自相关性,先进行粗同步,在精同步模块考虑了分段互相关算法中叠加噪声项的影响,对分段互相关算法的共轭相乘项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通过DFT的负指数项... 针对5G NR主同步信号(PSS)同步算法不适用于高频偏环境的问题,文中提出利用PSS序列的自相关性,先进行粗同步,在精同步模块考虑了分段互相关算法中叠加噪声项的影响,对分段互相关算法的共轭相乘项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通过DFT的负指数项抵抗高频偏,并在时域上进行PSS同步,解决了算法频偏容忍度较低的问题。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AWGN信道环境下,当归一化频偏和信噪比分别设置为2和-5 dB时,检测的峰值位置正确并且相关峰值明显。当归一化频偏为2、信噪比为-6 dB、分段数为4时,PSS检测概率仍有0.6以上。在实际测试环境验证中,通过文中提出的改进算法可将同步流程时间控制在5 ms内,可以满足测试工程需求。通过对分段互相关算法的共轭相乘项进行改进,使改进算法在分段数较少时仍具有较好的频偏容忍度,且具有较强的抗频偏性能,此外,还能有效降低传统分段互相关算法由于分段导致叠加噪声项带来的影响。改进算法应用于国产通信矢量信号分析软件VSA中,并且在6955AC信号收发仪上得到验证,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信号 分段互相关 离散傅里叶变换 相关 新空口 频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行器攻击下神经网络事件触发滑模同步控制
15
作者 董昱辰 王婕 李红超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0-456,共7页
针对多神经网络系统在执行器攻击和外部随机干扰下的同步控制问题,对事件触发滑模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设计了2种新的积分滑模函数,保证多神经网络系统在整个同步过程中的全局鲁棒性;其次,在事件触发机制的基础上,针对系统存在有界... 针对多神经网络系统在执行器攻击和外部随机干扰下的同步控制问题,对事件触发滑模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设计了2种新的积分滑模函数,保证多神经网络系统在整个同步过程中的全局鲁棒性;其次,在事件触发机制的基础上,针对系统存在有界扰动和执行器攻击的问题,设计了分布式事件触发积分滑模控制器,在抑制干扰和攻击的同时实现了多神经网络的同步控制,并且节约了通信资源;再次,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给出了多神经网络同步的充分条件,并通过推导得出最小触发时间间隔为大于0的正数,即保证系统不会存在奇诺(Zeno)行为;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滑模控制 执行器攻击 事件触发 神经网络 安全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意识真实性的事件相关同步研究
16
作者 赵敏 赵春临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9-474,共6页
为揭示"说谎"与"说真话"时脑电信号的差异,该文对测谎实验中自发脑电信号的事件相关同步(ERS)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对脑电的delta、theta节律的事件相关同步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delta和theta节律的ERS可以反映说谎... 为揭示"说谎"与"说真话"时脑电信号的差异,该文对测谎实验中自发脑电信号的事件相关同步(ERS)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对脑电的delta、theta节律的事件相关同步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delta和theta节律的ERS可以反映说谎相关的心理状态,其中delta节律的ERS与P300高度相关,而theta节律的ERS效应与经典的P300效应尽管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重叠,但具有不同的头皮分布特性。通过对比Fz、Cz和Pz3个电极的主效应,发现theta同步的最大主效应位于前额中线的Fz电极,而P300的最大主效应在枕区中线的Pz电极。这说明theta节律的ERS与P300成分可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说谎心理的认知加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事件相关同步 测谎 心理意识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同步及异步的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知贵 臧爱军 +1 位作者 陆荣杰 郑晓红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3-134,共2页
动态口令身份认证中有两种不常应用的技术———事件同步技术和异步口令技术,它们避免了时间同步令牌中存在的缺点,事件同步技术通过次数进行同步,异步口令技术避免了口令失步的问题。给出了两种技术混合使用的一种认证模型,并比较了三... 动态口令身份认证中有两种不常应用的技术———事件同步技术和异步口令技术,它们避免了时间同步令牌中存在的缺点,事件同步技术通过次数进行同步,异步口令技术避免了口令失步的问题。给出了两种技术混合使用的一种认证模型,并比较了三种技术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同步 异步 动态口令 挑战/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同步振荡在交直流电网中传播的关键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衍会 刘慧 成蕴丹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9,共11页
随着“双高”电力系统的发展,次同步振荡问题日益凸出,亟需研究交直流线路次同步振荡传播的关键影响因素。从系统响应量测时序数据着手,提出了一种次同步振荡传播关键影响因素定量分析方法。首先,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 随着“双高”电力系统的发展,次同步振荡问题日益凸出,亟需研究交直流线路次同步振荡传播的关键影响因素。从系统响应量测时序数据着手,提出了一种次同步振荡传播关键影响因素定量分析方法。首先,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CEEMDAN)的改进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对量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减少噪声对Prony分析的影响;其次,基于次同步振荡传播各影响因素的相关系数和互信息量建立相关性评价组合模型;最后,计算交直流不同参数在综合模型中的评价指标,得出次同步振荡在交直流线路中传播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在PSCAD搭建2区域4机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交流线路次同步振荡传播的极强相关参数为交流线路潮流,影响直流线路次同步振荡传播的极强相关参数为次同步振荡频率下交流线路阻抗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振荡 PRONY算法 CEEMDAN分解 小波阈值去噪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动相关峰检测的混沌码同步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绍斌 周双 +1 位作者 王锋 万康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145,共5页
混沌无线数字通信是未来高安全高保密无线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而混沌码同步是其核心技术之一。该文根据混沌无线通信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相关峰检测的混沌码同步方法。针对非周期混沌码同步,设计了在混沌码同步3个约束条件下的相位延... 混沌无线数字通信是未来高安全高保密无线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而混沌码同步是其核心技术之一。该文根据混沌无线通信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相关峰检测的混沌码同步方法。针对非周期混沌码同步,设计了在混沌码同步3个约束条件下的相位延迟控制模块,搭建了基于Logistic序列的同步系统动态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收发两端混沌码同步,同步速度快,抗噪能力强,有效地解决了混沌无线数字通信中的同步方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无线数字通信 混沌码同步 同步约束条件 滑动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年4—5月地球同步轨道MeV电子通量增强事件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国成 汪学毅 +2 位作者 王德驹 曹晋滨 蔡春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3-302,共10页
采用GOES 9卫星观测的能量大于 2MeV和大于 4MeV电子通量和行星际飞船ACE太阳风参数的高时间分辨率资料 ,以及磁暴指数Dst资料 ,分析了 1 998年 4— 5月期间地球同步轨道电子通量增强事件的时间和能量响应特征及其与行星际太阳风参数、... 采用GOES 9卫星观测的能量大于 2MeV和大于 4MeV电子通量和行星际飞船ACE太阳风参数的高时间分辨率资料 ,以及磁暴指数Dst资料 ,分析了 1 998年 4— 5月期间地球同步轨道电子通量增强事件的时间和能量响应特征及其与行星际太阳风参数、磁暴和亚暴等扰动条件的对应关系 .结果表明 ,地球同步轨道相对论性 (MeV)电子通量增强事件有明显的周日变化 ,中午极大和午夜极小 .4月 2 2日和 5月 5日开始的两次大事件中 ,能量大于2MeV电子通量中午极大值上升到最大值的时间尺度分别约为 4天和 1天 ,中午极大值高于背景水平的持续时间分别为 1 3天 (4月 2 2日— 5月 4日 )和 1 6天 (5月 4日— 2 0日 )以上 .每次MeV电子通量增强事件的能量范围不完全相同 .两次大事件的上升段都对应于磁暴的恢复相 ,与太阳风动压脉冲、高速流脉冲和负B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通量增强事件 地球同步轨道 行星际扰动 磁暴 199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