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灾后民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事件冲击量表(IES)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32
1
作者 吴坎坎 张雨青 Peter Tianzhi Chen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5-498,共4页
本文简单回顾了国际上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中较常使用的自评测量工具——事件冲击量表(IES)及其修改版(IES-R)和儿童版CRIES的发展和应用。并综合报道了在四川绵竹运用IES-R对956名受灾群众进行的测查结果。推论,5·12汶川地震后,... 本文简单回顾了国际上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中较常使用的自评测量工具——事件冲击量表(IES)及其修改版(IES-R)和儿童版CRIES的发展和应用。并综合报道了在四川绵竹运用IES-R对956名受灾群众进行的测查结果。推论,5·12汶川地震后,将有大约一半的幸存者在一到两个月出现PTSD的主要症状,并具有比较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的分数普遍高于男性,建议及早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事件冲击(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影响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赵丞智 汪向东 +5 位作者 常连玺 金英爱 田飞 谭淑新 王煜 阎克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79-681,共3页
目的 :分析和探索事件影响量表 (IES)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以跳楼自杀事件后 5 8名现场目击者作为被试 ,分别在事件后第二周和第四周进行IES的测查 ,同时由精神科医生根据创伤性应激障碍临床诊断访谈提纲问卷分别进行个别临床诊断性访... 目的 :分析和探索事件影响量表 (IES)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以跳楼自杀事件后 5 8名现场目击者作为被试 ,分别在事件后第二周和第四周进行IES的测查 ,同时由精神科医生根据创伤性应激障碍临床诊断访谈提纲问卷分别进行个别临床诊断性访谈。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 :IES的稳定性、内部一致性和内容效度、及与ASD诊断的准则关联效度均良好。结论 :目前 ,IES是一个比较好的评估创伤性事件应激反应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影响 信度 效度 分析 精神病学 应激 心理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订版儿童事件影响量表在地震灾区初中学生中的信效度 被引量:16
3
作者 汪智艳 高隽 +3 位作者 邓晶 钱铭怡 刘晓辉 何琴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3-466,共4页
目的:研究修订版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hildren's Revised Impact of Event Scale,CRIES)在中国地震灾区初中生中应用的信效度。方法:在汶川地震发生6.5个月后,在一般地震灾区方便选取428名11~16岁的初中学生,统一填写了CRIES和儿童... 目的:研究修订版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hildren's Revised Impact of Event Scale,CRIES)在中国地震灾区初中生中应用的信效度。方法:在汶川地震发生6.5个月后,在一般地震灾区方便选取428名11~16岁的初中学生,统一填写了CRIES和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使用SPSS13.0和AMOS4.0分析量表信效度,并且对四种假设的结构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修订版CRIES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724,2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88,各条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为0.36~0.58。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包含侵入、回避和高唤醒3个相关因素的模型拟合度最高(χ2/df=1.927)。其中侵入和回避2个因素的条目载荷较高(0.40~0.67),高唤醒因子部分条目载荷水平一般(<0.40),且其与侵入因素的相关较高(r=0.70)。受试的侵入得分(1.78±1.16)最高,其次为高唤醒(1.63±1.02),回避得分(1.20±1.13)最低。结论:修订版儿童事件影响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评估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一种较好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订版儿童事件影响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事故幸存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4
作者 徐唯 董红斌 +2 位作者 胡刚 宋瑛 梁爱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爆炸事故幸存者发生PTSD的影响因素。方法:在爆炸事故后3--5个月期间,对事故幸存者(28例)的一般情况、创伤经历、受伤程度及对善后处理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采用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清单、事件影响量表(IES)、SCL-90、康奈尔医... 目的:探讨爆炸事故幸存者发生PTSD的影响因素。方法:在爆炸事故后3--5个月期间,对事故幸存者(28例)的一般情况、创伤经历、受伤程度及对善后处理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采用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清单、事件影响量表(IES)、SCL-90、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应付方式问卷、EPQ、SDS、SAS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应付方式的内疚、幻想和消极方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创伤的暴露程度””对善后处理的满意程度”及应付方式的“自责”等进入方程。结论:特大爆炸事故幸存者PTSD的发生受刨伤的暴露程度、对善后处理的满意程度及自责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事故幸存者 创伤 应激障碍 影响因素 事件影响 激反应症状清单 SCL-90 康奈尔医学指数 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部地区维稳官兵心理应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丁魁 孟新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4120-4122,共3页
目的了解新疆南部地区(南疆)维稳官兵心理应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军事应激条件下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09年7月25—28日,采用横断面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疆维稳官兵216名和新疆北部地区(北疆)维稳官兵211名进... 目的了解新疆南部地区(南疆)维稳官兵心理应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军事应激条件下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09年7月25—28日,采用横断面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疆维稳官兵216名和新疆北部地区(北疆)维稳官兵211名进行事件冲击量表(IES)测评对比研究。影响因素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南疆维稳官兵IES总分和闯入性、警觉性因子得分高于北疆维稳官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南疆维稳官兵IES总分与受过伤、亲友遇难、城市安全度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文化程度、目睹暴力事件呈负相关(P<0.05);闯入性因子得分与受过伤、亲友遇难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目睹暴力事件呈负相关(P<0.01);回避性因子得分与受过伤、亲友遇难、城市安全度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文化程度、目睹暴力事件呈负相关(P<0.05);警觉性因子得分与亲友受伤呈正相关(P<0.05)。(3)年龄、受过伤、目睹暴力事件和城市安全度进入IES总分回归方程。结论南疆维稳官兵心理应激状况非常明显,年龄、城市安全度、受过伤、目睹暴力事件是影响南疆维稳官兵心理应激状况的重要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分层干预,以提高南疆维稳官兵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稳官兵 心理应激 影响因素 事件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患者创伤后应激症状与脑灰质体积减小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方法
6
作者 王昕怡 朱昕怡 +5 位作者 穆俊娅 欧阳远朔 王雨晨 关楚欣 麻少辉 张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5期860-864,共5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KTRs)脑灰质体积的变化及其与KTRs创伤后应激症状(PTSS)的相关性,以期为早期识别和干预KTRs的PTSS提供神经影像学依据。方法46名KTR患者和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匹配的46名健康对照(HCs)均接受了颅脑MRI 3D-T1加...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KTRs)脑灰质体积的变化及其与KTRs创伤后应激症状(PTSS)的相关性,以期为早期识别和干预KTRs的PTSS提供神经影像学依据。方法46名KTR患者和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匹配的46名健康对照(HCs)均接受了颅脑MRI 3D-T1加权结构像扫描,并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方法,比较两组间脑灰质体积的差异,进一步对KTRs与HCs之间存在差异的脑区灰质体积与用于评估PTSS的严重程度的修订版事件影响量表(IES-R)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HCs组相比,KTRs组患者双侧中央前回、额中回、补充运动区、内侧旁扣带回及双侧颞中回的灰质体积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FCE-FWE校正)。KTRs的左侧额中回灰质体积与其IES-R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235,P=0.022)。结论KTRs存在脑灰质体积的异常,且其左侧额中回灰质体积与PTSS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创伤后应激症状 脑灰质体积 事件影响(ies)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震后孤儿创伤后应激障碍认知行为治疗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曲晓英 刘豫鑫 +1 位作者 廖金敏 王希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02-507,共6页
目的:对汶川震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孤儿进行心理干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汶川地震11个月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儿12例,均为孤儿(年龄11~15岁),其中1例脱落,5例完成了每周1次共8次的团体心理治疗,6例完成了每周1... 目的:对汶川震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孤儿进行心理干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汶川地震11个月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儿12例,均为孤儿(年龄11~15岁),其中1例脱落,5例完成了每周1次共8次的团体心理治疗,6例完成了每周1~2次共8次的个体心理治疗。采用事件影响量表(IES)、心理治疗效果评定量表(FEP)、UCLA孤独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尊量表(SES)在治疗前、治疗后及3年后随访时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11例患儿的PTSD症状均明显缓解,随访时症状无反复,IES总分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时逐次降低[(31.6±10.2)vs.(18.2±10.3)vs.(9.0±2.8),均P<0.001];FEP量表总分、SAS焦虑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得分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45.7±16.4)vs.(67.1±23.2),(40.3±9.2)vs.(50.1±10.3),(44.2±8.2)vs.(51.4±10.5);均P<0.05],随访时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时逐次升高[(24.6±3.3)vs.(27.9±4.1)vs.(31.8±2.8),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认知行为治疗适用于地震灾后应激障碍儿童少年,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事件影响 地震 孤儿 认知行为治疗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