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事件-时间触发的慢时变工业过程动态调度方法
1
作者 任超 王凯 +1 位作者 韩洁 阳春华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6-265,共10页
流程工业中的慢时变现象普遍存在,持续变化的工况会导致生产调度的最优操作条件偏移,原有的决策方案不再适用。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时间触发的动态调度方法。首先,分析了慢时变参数对长周期调度决策的影响,提出以操作变量的变化表征设... 流程工业中的慢时变现象普遍存在,持续变化的工况会导致生产调度的最优操作条件偏移,原有的决策方案不再适用。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时间触发的动态调度方法。首先,分析了慢时变参数对长周期调度决策的影响,提出以操作变量的变化表征设备性能衰减的策略,并构建了动态触发函数,在动态调度的触发条件中融合了事件和时间触发的特点,设计了时变约束条件。其次,在调度过程中嵌入生产系统的动态信息,建立了过程过渡模型作为输入输出动力学的简化表达,从而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最后,采用闭环滚动的动态调度框架,依据实时的运行状态更新调度模型。在示例研究中,以工业换热网络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能提供及时的动态调度,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性能,为考虑工况随时间缓慢迁移条件下的生产调度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系统 动态调度 事件-时间触发 滚动优化 换热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数据流和控制流漂移发现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
2
作者 孙晋永 许乾 +2 位作者 闻立杰 邓文伟 马瑞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72-1683,共12页
现有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不能发现业务过程模型可能发生的数据流漂移,会将合理的数据流漂移案例判定为异常案例,降低了异常检测的准确性。因此,提出一种结合数据流和控制流漂移发现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将事件日志中的事件... 现有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不能发现业务过程模型可能发生的数据流漂移,会将合理的数据流漂移案例判定为异常案例,降低了异常检测的准确性。因此,提出一种结合数据流和控制流漂移发现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将事件日志中的事件名(即控制流)与其他事件属性(即数据流)一样看待,使用独热编码对其进行统一编码,得到案例特征数据集。然后,构建事件属性预测模型来获取业务过程实例的下一事件的所有可能发生事件及其属性的概率分布。进一步,将以上概率分布转换为异常评分,得到候选异常案例集。接着,使用基于霍夫丁不等式的双层滑动窗口机制、概念漂移比率从候选异常案例集中识别出数据流、控制流漂移案例,进而得到真正的异常案例。最后,采用循环更新策略,使用得到的漂移案例集作为新知识来更新事件属性预测模型,使得所提出的方法更准确地检测出真正的业务过程异常。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发现事件日志中的数据流漂移,对于包含数据流和控制流漂移的事件日志可以获得较高的异常检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过程异常检测 数据流漂移 事件属性 概念漂移比率 模型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关键事件”的媒体融合——基于国家·市场·社会三维结构的动态分析
3
作者 熊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6,共8页
借助“关键事件”的方法论发现,媒体融合的本质是对社会信息传播、国家治理、社会形态和人的主体性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关键事件”,是国家、市场和社会三种结构性力量在传媒场域展开的互动。依此进路分析,媒体融合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 借助“关键事件”的方法论发现,媒体融合的本质是对社会信息传播、国家治理、社会形态和人的主体性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关键事件”,是国家、市场和社会三种结构性力量在传媒场域展开的互动。依此进路分析,媒体融合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互联网+传媒阶段,实质是商业平台主导的针对国家传媒管理的“脱嵌”;其次,是商业平台迫于国家联合社会发起的“反向运作”的压力,进行“反向融合”的阶段;最后,是基于中国的政经体制和传媒资源的相互依赖,国家与市场“合二为一”,体现国家意志的主流媒体与商业平台实现融合共生,达成了暂时均衡状态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关键事件 结构过程事件分析 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固废焚烧过程神经网络控制研究综述
4
作者 汤健 田昊 +1 位作者 余文 乔俊飞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51-1973,共23页
城市固废焚烧(MSWI)已成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并实现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的主流技术,其对应系统具有参数多、耦合性强、非线性显著等特性,需采用先进过程控制技术以确保平稳高效的运行.鉴于此,进行面向MSWI过程神经网络控制(NNC)综述以弥... 城市固废焚烧(MSWI)已成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并实现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的主流技术,其对应系统具有参数多、耦合性强、非线性显著等特性,需采用先进过程控制技术以确保平稳高效的运行.鉴于此,进行面向MSWI过程神经网络控制(NNC)综述以弥补该领域的缺失和促进深入研究.首先,描述典型MSWI过程工艺,分析其控制问题与控制目标,明确控制复杂性,概述NNC及其在管理此类复杂系统方面的优势;其次,综述面向控制的机理与数据驱动焚烧炉模型;随后,简要分析和介绍非NNC控制器设计在MSWI过程的研究现状;接着,详细综述面向NNC的浅层和模糊控制器设计、网络参数、网络结构和事件触发在线更新算法以及稳定性分析的研究现状,并进行控制性能分析;然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最后,总结了本文在促进NNC向MSWI过程控制具身智能化发展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固废焚烧 先进过程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 参数在线更新 结构自组织 事件驱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过程建模的台风灾害社交媒体信息聚合与演变特征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叶鹏 张春菊 +1 位作者 刘欣 何鹤鸣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8,共8页
台风灾害事件过程具有尺度效应,而高时效性社交媒体中蕴含的丰富台风灾害事件信息可为多尺度认知台风灾害事件过程提供支持。该文首先以对象为构成事件的基本单元,以状态划分作为多尺度度量过程的基础,构建多粒度台风灾害事件过程表达模... 台风灾害事件过程具有尺度效应,而高时效性社交媒体中蕴含的丰富台风灾害事件信息可为多尺度认知台风灾害事件过程提供支持。该文首先以对象为构成事件的基本单元,以状态划分作为多尺度度量过程的基础,构建多粒度台风灾害事件过程表达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社交媒体的台风灾害事件过程挖掘方法,通过多级语义约束的信息聚合方法,提取特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的对象状态特征;基于状态在时空上连接形成的状态序列分析不同对象的演变轨迹,从多维度表达事件过程的不同演变特征。最后,以2019年“利奇马”台风灾害事件为例,验证多粒度台风灾害事件过程模型的合理性与信息聚合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事件过程建模 信息聚合 社交媒体 灾害应急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日志的业务过程控制流异常检测算法:现状与评测
6
作者 付建平 赵海燕 +1 位作者 曹健 陈庆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31-2643,共13页
在业务过程的执行过程中,各个视角都可能出现异常,如控制流异常、时间异常、数据流异常等。控制流是业务过程的主干,控制流的异常通常也隐含其他视角发生了异常,因此控制流异常的检测对于业务过程的正确执行具有关键性作用。近年来,越... 在业务过程的执行过程中,各个视角都可能出现异常,如控制流异常、时间异常、数据流异常等。控制流是业务过程的主干,控制流的异常通常也隐含其他视角发生了异常,因此控制流异常的检测对于业务过程的正确执行具有关键性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基于业务过程的事件日志检测控制流异常,针对这些检测方法,进行了分类和总结。此外,对典型的控制流检测方法进行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景,以帮助业务过程分析人员根据特定的场景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过程 事件日志 控制流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故障演化过程中故障事件发生概率的修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莎莎 崔铁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68-2074,共7页
为修正系统故障演化过程中故障事件发生概率,提出了一种故障事件发生概率修正方法。基于多专家经验融合,对专家给出的不同因素条件下故障事件发生概率的评估值进行修正。方法涉及DS证据论、皮尔逊相关性、信息熵等方法。讨论了系统故障... 为修正系统故障演化过程中故障事件发生概率,提出了一种故障事件发生概率修正方法。基于多专家经验融合,对专家给出的不同因素条件下故障事件发生概率的评估值进行修正。方法涉及DS证据论、皮尔逊相关性、信息熵等方法。讨论了系统故障演化过程与故障事件发生概率的关系;研究了故障事件发生概率不准确的原因;构建了故障事件发生概率修正方法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演示了分析流程。研究表明:故障事件发生概率是实现系统故障演化过程定量描述的基础;概率不准确的原因在于方法论、系统及因素、技术限制三方面;修正过程中也可得到评估数据重要度、概率波动重要度、专家重要度和因素重要度等相关系数。研究可对故障事件发生概率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系统故障演化过程 故障事件发生概率 专家经验融合 修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故障演化过程中关键事件的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莎莎 崔铁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6-1722,共7页
为研究系统故障演化过程中关键事件的确定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局部保持投影(Kernel 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KLPP)的关键事件确定方法。首先论述了系统故障演化过程、关键事件和因素空间,随后提出了关键事件确定方法,最后进... 为研究系统故障演化过程中关键事件的确定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局部保持投影(Kernel 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KLPP)的关键事件确定方法。首先论述了系统故障演化过程、关键事件和因素空间,随后提出了关键事件确定方法,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认为系统故障演化过程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层次,经历事件是演化测量得到的对象,其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就是关键事件。关键事件是描述演化过程的基础,可通过因素空间中的对象分布进行确定。通过KLPP方法对对象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实现近邻对象分析,得到特征对象。这些特征对象对应的经历事件即为关键事件。按照测量时刻升序排列特征对象即为所求,最终作为描述演化过程的空间故障网络的节点。实例分析得到了预期结果,并说明了方法的特点和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系统故障 演化过程 关键事件 特征对象 核局部保持投影(KL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2年我国极端高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卢珊 胡泽勇 +3 位作者 沈姣姣 王百朋 王能辉 赵乾甲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3,共13页
利用1961-2022年全国664个地面观测站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系统分析了全国和各分区极端高温事件及其起讫日期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我国有近9成极端高温事件集中在夏季,其中出现在7月的极端高温事件占全年总数的39.3%。全国极... 利用1961-2022年全国664个地面观测站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系统分析了全国和各分区极端高温事件及其起讫日期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我国有近9成极端高温事件集中在夏季,其中出现在7月的极端高温事件占全年总数的39.3%。全国极端高温事件在近62年迅速增加,极端高温日数和高温极值在9成以上的站点监测到增加趋势。极端高温事件在高海拔地区的增加更为明显,青藏地区的极端高温日数每10年增加2.9天,高温极值增幅为0.34℃·(10a)^(-1)。极端高温事件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在全国大部分站点分别呈现出明显的提前和推迟趋势,受起讫日期的反向变化影响,极端高温事件持续期的增加趋势更为突出。西南地区是各分区中极端高温事件持续期增加最快的地区,其增加速度达10.8 d·(10a)^(-1)。长时间维持的连续性极端高温过程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威胁,进入21世纪以来,连续性极端高温过程在我国呈现出高发态势。华南和西南地区的连续性极端高温过程的增加较为明显,其中华南地区的连续性极端高温过程频次和累积日数每10年分别增加0.5次和2.5天,均为各分区中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事件 连续性极端高温过程 起讫日期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组织业务流程建模与过程模型挖掘
10
作者 辛歌 刘伟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85-2792,共8页
为了解决传统的过程挖掘技术难以适应跨组织业务流程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跨组织业务流程建模与模型挖掘方法。首先,在工作流网的基础上扩展嵌套变迁、时间及组织间协作相关库所等元素提出HTC_WF_Net(hierarchical temporal collaborativ... 为了解决传统的过程挖掘技术难以适应跨组织业务流程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跨组织业务流程建模与模型挖掘方法。首先,在工作流网的基础上扩展嵌套变迁、时间及组织间协作相关库所等元素提出HTC_WF_Net(hierarchical temporal collaborative workflow net);然后,提出一种跨组织业务事件日志分层构造方法并定义相关协作模式;最后,基于HTC_WF_Net和分层日志提出一种支持隐私保护的跨组织业务过程模型挖掘方法。实验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在多个事件日志上对比多种算法,过程模型的精确度、F值表现最优,并展现了良好的可读性和挖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挖掘 跨组织业务 过程模型 PETRI网 分层事件日志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事件触发的半马尔科夫跳变系统的有限时间L_(2)–L_(∞)控制
11
作者 徐文灏 石厅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2-730,共9页
本文使用马尔科夫过程的变体半马尔科夫过程建立了连续时间半马尔科夫跳变系统,并针对该系统研究了有限时间L_(2)-L_(∞)控制问题.首先,为了处理网络带宽有限的问题,在传感器通道中引入一种自适应事件触发机制,用以降低系统中的数据传... 本文使用马尔科夫过程的变体半马尔科夫过程建立了连续时间半马尔科夫跳变系统,并针对该系统研究了有限时间L_(2)-L_(∞)控制问题.首先,为了处理网络带宽有限的问题,在传感器通道中引入一种自适应事件触发机制,用以降低系统中的数据传输频率,从而降低通信负担.其次,考虑系统模态不可测的情况,以一定概率对其进行估计,进而研究了异步控制问题.然后,考虑了外部干扰,并引入了L_(2)-L_(∞)性能指标,研究了有限时间控制问题.本文的设计目标是在确保闭环系统有限时间稳定和满足一定性能指标的同时,降低系统中的通信负担.基于Lyapunov理论,得到状态反馈控制的设计算法.最后,用RLC电路作为实例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科夫过程 半马尔科夫跳变系统 有限时间控制 自适应事件触发 异步控制 闭环系统 状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化BERT的可解释性框架:一种面向业务过程预测的方法
12
作者 袁永旺 方贤文 卢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47-1761,共15页
业务过程预测作为业务过程管理(BPM)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用于准确预测未来的行为事件。它可以为过程行为分析方法的下游任务提供重要支持。面向BPM研究,大多数现有的过程行为分析方法都采用了基于黑箱的深度学习模型,导致可解释性较差,... 业务过程预测作为业务过程管理(BPM)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用于准确预测未来的行为事件。它可以为过程行为分析方法的下游任务提供重要支持。面向BPM研究,大多数现有的过程行为分析方法都采用了基于黑箱的深度学习模型,导致可解释性较差,无法提供关于为什么要做出某个预测结果的解释。首先,提出一种基于BERT的层次化可解释性框架(HBI),实现了从局部可解释扩展到全局(整体框架行为)可解释的能力。然后,基于层次化、特征重要性分析、注意力可视化的方法对框架进行可解释分析,理解内部运作过程和决策逻辑,提高透明度。最后,在真实的事件日志中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最先进的研究方法,HBI框架既保证了高于基线的预测准确度,也确保了框架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过程管理预测 可解释性 深度学习 注意力 事件日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流”:考察环境治理的一个新视角——以星湖的治理为例
13
作者 包智明 张兆林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6-46,共11页
“事件”视角下环境治理的社会学研究,虽然揭示了单一治理事件中多元主体的互动及其行动策略,以及其影响治理成效的因果机制,但由于缺乏对治理过程中时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关注,难以对相继发生的治理事件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系统性的阐... “事件”视角下环境治理的社会学研究,虽然揭示了单一治理事件中多元主体的互动及其行动策略,以及其影响治理成效的因果机制,但由于缺乏对治理过程中时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关注,难以对相继发生的治理事件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系统性的阐释。“事件流”概念的引入,将环境治理视为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为环境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这一视角对星湖治理案例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地方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经历了从发展依附型治理向生态专业型治理的转变。这一转变与不同时期的政策环境密切相关:发展依附型治理产生于经济增长优先的政策背景,而生态专业型治理则形成于当前强调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环境。尽管环境治理的手段不断变化,但其核心目标却始终如一:我国的环境治理不仅是解决环境问题、调节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更是一项以“为人民谋福祉”为核心价值、致力于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的长期事业。采用“事件流”视角有助于在时间脉络中深入探讨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变”与“不变”,从而为理解环境治理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复杂性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环境问题 事件流” 生态文明建设 过程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预选区地质处置系统初步FEPs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帅 王驹 +1 位作者 刘晓东 陈伟明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256-262,共7页
特征、事件和过程(简称FEPs)分析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性能评价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基于瑞典SKBFEPs数据库,论文利用特征、事件和过程分析方法,结合我国甘肃北山地区实际情况,修正、排除和增加了FEPs,列举了适合于北山高放废物处置库... 特征、事件和过程(简称FEPs)分析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性能评价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基于瑞典SKBFEPs数据库,论文利用特征、事件和过程分析方法,结合我国甘肃北山地区实际情况,修正、排除和增加了FEPs,列举了适合于北山高放废物处置库系统的FEPs,对我国高放废物处置系统性能评价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处置系统 性能评价 特征 事件和过程(feps) fep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纬Rossby波活动对盛夏东亚/太平洋事件中期演变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施宁 布和朝鲁 +1 位作者 纪立人 王盘兴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87-1100,共14页
在中期时间尺度上探讨了Rossby波活动对盛夏东亚太平洋(EAP)事件的影响。正负EAP事件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反位相过程,但这一时期的气候平均流波导结构决定了两者在Rossby波能量频散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对流层中上层,源自上游东北... 在中期时间尺度上探讨了Rossby波活动对盛夏东亚太平洋(EAP)事件的影响。正负EAP事件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反位相过程,但这一时期的气候平均流波导结构决定了两者在Rossby波能量频散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对流层中上层,源自上游东北大西洋或东欧平原的Rossby波能量经巴尔喀什湖附近向东北方向频散,它对东北亚异常中心的形成和维持起重要作用。由于盛夏东亚急流位置偏北,我国华北-东北地区成为波导区,Rossby波能量从贝加尔湖附近向该波导区频散,形成了EAP事件的东亚中纬度异常中心。在EAP事件的三个异常中心中,东北亚异常中心最先形成,西太平洋副热带异常中心则最后出现。在对流层上下层波导结构有明显差异,它导致了Rossby波能量在东亚沿岸中高纬地区的反向经向传播特征。在负事件的对流层低层,西太平洋副热带异常中心和中纬度两个异常中心间的经向Rossby波链接较为明显。在东亚地区,盛夏月平均尺度上EAP型的Rossby能量频散特征与中期EAP事件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P事件 中期过程 ROSSBY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业务过程挖掘和分析的事件日志预处理技术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海燕 李欣歌 +1 位作者 陈庆奎 曹健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在企业业务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以事件日志的方式进行保存.通过对事件日志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可以支持对业务过程的挖掘、监控和优化.然而,原始的事件日志因含有各种类型的数据质量问题而无法直接应用于过程挖掘与分析... 在企业业务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以事件日志的方式进行保存.通过对事件日志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可以支持对业务过程的挖掘、监控和优化.然而,原始的事件日志因含有各种类型的数据质量问题而无法直接应用于过程挖掘与分析.尽管目前在数据挖掘领域已提出各种数据预处理方法进行数据过滤,但由于业务过程事件日志中事件信息的序列化、动态化以及传递性等特点不同于普通数据,所以无法简单地应用传统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对事件日志进行预处理.本文对事件日志数据预处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化的总结,分析了事件日志数据预处理技术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过程 事件日志 过程挖掘 数据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早婚青年的自我合理化及其行动策略研究——对早婚现象的“过程—事件”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鲁平 钟坚龙 蒋巧燕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21,共6页
本文采用"过程—事件"分析的方法,通过访谈福建xx村7位早婚青年及其父母,对早婚过程进行动态的展现和分析。发现了国家和农民的复杂关系,以及农村"法治"和"礼治"共存的现象。
关键词 早婚 过程-事件 自我合理化 权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关系表的过程模型与社会关系网络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健 马义中 +1 位作者 刘思峰 周献中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1-438,共8页
为研究事件日志中蕴含的过程模型与社会关系网络,将事件日志中的过程模型看作两个相邻活动的组合,构造相应的事件关系表。基于事件关系表提取过程模型。利用过程模型预测随后的活动,该活动发生的概率,由谁执行该活动,当某个活动由多人... 为研究事件日志中蕴含的过程模型与社会关系网络,将事件日志中的过程模型看作两个相邻活动的组合,构造相应的事件关系表。基于事件关系表提取过程模型。利用过程模型预测随后的活动,该活动发生的概率,由谁执行该活动,当某个活动由多人执行时,每个人参与的概率。利用模型中从事活动人员的相应顺序,提出工作流程在执行者之间相互转移与活动执行者相互依赖度社会关系网络。利用某航空公司顾客办理退票的实际数据,提取相应的过程模型与社会关系网络,验证了该文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关系表 过程模型 社会关系网络 过程挖掘 活动预测 时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事件序列与造山过程的pTt轨迹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晋福 莫宣学 +8 位作者 肖庆辉 吴宗絮 赵海玲 罗照华 苏尚国 汪洋 刘翠 赵国春 邱瑞照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6-342,共7页
与变质作用一样,地质事件序列亦可反演造山过程的 pTt轨迹。两种独立途径反演的pTt轨迹对造山带动力学演化研究具有互补性。本文讨论了地质过程的事件性(或突发性)以及与热模拟 pTt轨迹的异同、地质事件顺时针(CW)和反时针(CCW)pTt轨迹... 与变质作用一样,地质事件序列亦可反演造山过程的 pTt轨迹。两种独立途径反演的pTt轨迹对造山带动力学演化研究具有互补性。本文讨论了地质过程的事件性(或突发性)以及与热模拟 pTt轨迹的异同、地质事件顺时针(CW)和反时针(CCW)pTt轨迹的实例及其动力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事件序列 造山过程 PTT轨迹 变质作用 岩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象-事件-过程的时空数据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陈新保 Songnian Li +1 位作者 李黎 李妹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6,共7页
根据地理本体思想,提出和构建了基于对象-事件-过程的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该模型基于3个基本地理实体类型:地理对象、地理事件和地理过程,三者基于地理本体的特性,本体化地表达和概括了地理现象和事物。该模型能有效地描述和表达... 根据地理本体思想,提出和构建了基于对象-事件-过程的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该模型基于3个基本地理实体类型:地理对象、地理事件和地理过程,三者基于地理本体的特性,本体化地表达和概括了地理现象和事物。该模型能有效地描述和表达复杂的地理动态现象和事物,能增强性的探讨和表征地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内在关联。甚者,鉴于描述和表达三者的侧重点不同,该模型可灵动性地整合或拆分成其它时空数据模型,不失为一种通用的时空数据模型。最后,以动态变化的海冰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对象 地理事件 地理过程 时空数据模型 海冰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