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目的宾语”论略 被引量:2
1
作者 吉益民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63,96,共11页
"V+目的宾语"是汉语目的范畴表达系统中的最简结构,其中的V具有代体动词性质,顺序象似和句末封闭是其重要建构动因。结构省缩使"V+目的宾语"出现语义断堑,需要结构成分的协同共组方能实现其结构语义的完整解读。从... "V+目的宾语"是汉语目的范畴表达系统中的最简结构,其中的V具有代体动词性质,顺序象似和句末封闭是其重要建构动因。结构省缩使"V+目的宾语"出现语义断堑,需要结构成分的协同共组方能实现其结构语义的完整解读。从生成机制来看,"V+目的宾语"是一种事件压制形式,压制的动因在于方式与目的共处一个认知域,二者组合可以涵盖整个复合事件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目的宾语”目的范畴 成分共组 事件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