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与北京两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比较——兼谈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7
1
作者 杨翠迎 冯广刚 孙珏研 《社会保障研究》 2010年第3期14-24,共11页
本文通过对上海和北京两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情况的比较,以"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和"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为突破口,分析了上海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较大和财政负担较重的原因,认为导致上海市城镇基本养... 本文通过对上海和北京两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情况的比较,以"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和"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为突破口,分析了上海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较大和财政负担较重的原因,认为导致上海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逐年增加、财政补贴额度逐年增高的原因除了制度内赡养比降低、制度参数设计缺陷外,上海市较早启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不过,进一步分析认为,上海市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纳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表面上的确加剧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形成,但是综合考虑财政支出情况看,将事业单位人员纳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还是有利于减轻地方财政支出的负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 基金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北京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视域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政的功效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健元 刘彧美 王欢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19-27,共9页
2015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政,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本文在围绕起点、过程、结果三个维度对新政出台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公平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新政带来的一... 2015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政,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本文在围绕起点、过程、结果三个维度对新政出台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公平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新政带来的一定程度上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公平发展、推动补充养老保险发展、促进人员合理流动的直接功效,并且进一步对职业年金的建立倒逼企业年金的发展,企业年金的发展倒逼基本养老保险公平发展的潜在功效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底线公平养老保险体系的过渡性结构,随着政府财政支付社会统筹账户养老金能力的提高,这一结构最终应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底线公平养老保险体系的目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政 功效 底线公平 过渡性结构 目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状况、制约因素与破解对策 被引量:14
3
作者 姜爱林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80,共6页
新一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进展缓慢,困难重重。争议、质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现阶段是否要改革、为何越改越少、为何不改公务员、如何进行分类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改革的时机不好;改革拉低了事业单位的福利标准;只改事业单... 新一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进展缓慢,困难重重。争议、质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现阶段是否要改革、为何越改越少、为何不改公务员、如何进行分类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改革的时机不好;改革拉低了事业单位的福利标准;只改事业单位不改公务员;待遇双轨制使然;等等。要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务员、事业单位与企业三位一体同时改革,构建公平有序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步伐,分步推进人事工资投入配套改革;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实施社会化管理,提高退休人员收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试点 推进状况 制约因素 破解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滞缓原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桂宏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7-150,共4页
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议及多年,但进展缓慢,原因何在?本文试从社会养老保险模式转换、利益群体和改革功利化的视角分析其原因。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由现收现付制的待遇确定型向统账结合模式的缴费确定型转换过程中,企业职工养... 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议及多年,但进展缓慢,原因何在?本文试从社会养老保险模式转换、利益群体和改革功利化的视角分析其原因。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由现收现付制的待遇确定型向统账结合模式的缴费确定型转换过程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公共性削弱。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养老权益的利益群体,他们在影响政府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化中的博弈能力差异,导致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和差异化。政府在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功利化倾向也使其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失去了动力,进而导致改革进展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保险模式 利益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何困难重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推进状况、制约因素与破解对策 被引量:9
5
作者 姜爱林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53-61,共9页
新一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进展缓慢,困难重重,焦点主要集中在现阶段是否要改革、为何越改越少、为何不改公务员、如何进行分类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改革的时机不好;改革拉低了事业单位的福利标准;只改事业单位不改公务员;... 新一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进展缓慢,困难重重,焦点主要集中在现阶段是否要改革、为何越改越少、为何不改公务员、如何进行分类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改革的时机不好;改革拉低了事业单位的福利标准;只改事业单位不改公务员;待遇双轨制使然;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人员众多,单位结构复杂等。因此要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务员、事业单位与企业三位一体同时改革,构建公平有序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步伐,分步推进人事工资投入配套改革;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实施社会化管理,提高退休收入水平;尽快建立全国养老保险接续制度,实现全国性区域性养老保险运作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试点 推进状况 制约因素 破解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义账户: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理性选择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晨寒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83,共5页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选择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不能化解制度转轨的养老金隐性债务,并且进一步加大了财政负担,加大了代际之间的分配不公平,使资金保值增值压力巨大。社会统筹和名义账户相结合的模式既能解决这些问题,也能...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选择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不能化解制度转轨的养老金隐性债务,并且进一步加大了财政负担,加大了代际之间的分配不公平,使资金保值增值压力巨大。社会统筹和名义账户相结合的模式既能解决这些问题,也能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无缝衔接,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 名义账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对家庭储蓄率及消费的影响——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晓飞 臧旭恒 姚健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6-126,共21页
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了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本文理论分析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参保家庭储蓄率及消费的影响,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和2017年构成的短期面板数据,利用准实验方法(DID和PSMDID... 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了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本文理论分析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参保家庭储蓄率及消费的影响,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和2017年构成的短期面板数据,利用准实验方法(DID和PSMDID)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度并轨改革通过改变家庭养老金收入预期和提高家庭未来养老风险,显著提升了机关事业单位参保家庭的储蓄率,降低了家庭人均消费水平,但改革的储蓄与消费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时滞性。在消费类型方面,改革主要减少了参保家庭的食品及在外就餐、衣着和教育文化娱乐类消费。异质性分析方面,此改革对低财富、女性户主、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户主年龄为40岁~50岁和西部省份等家庭的影响更大。替换改革年份、替换实验组和替换被解释变量的安慰剂检验,以及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2016年和2018年数据的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了上述结论。鉴于此,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应使实施的政策更加公开透明,做好改革的事前预测及事后评估。同时,在深化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逐步弱化个人账户作用,提升居民金融素养,加快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制度并轨 家庭储蓄率 居民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对于财政支付压力的影响分析——以中小学教师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董振廷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27-36,共10页
2015年,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文件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工作,其目的在于破除双轨制,建立起更为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然而,改革无疑面临着诸多问题与阻碍,均需要有关部门予以应对、解决。基于此,本文通过选取某一中... 2015年,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文件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工作,其目的在于破除双轨制,建立起更为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然而,改革无疑面临着诸多问题与阻碍,均需要有关部门予以应对、解决。基于此,本文通过选取某一中小学教师群体作为研究标的,模拟测算出了改革与不改革情况下财政所要承担的支付压力的变化情况,并就工资增长率、投资收益率和账户做实程度等变量进行了关于财政负担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具有制度的优越性与可持续性,且合理的工资增长率等配套措施安排将有助于财政压力的进一步降低。最后,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明确改革思路、注重配套措施、合理设定工资增长率、安全地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注重与企业职工的养老待遇公平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财政支付压力 职业年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哲 《黑龙江粮油科技》 2000年第3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社会保障体系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需求倾向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封铁英 戴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84,共7页
针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大现实问题,以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为基础,选取西安市教育、科技、文化、行政监管、公益服务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研究样本,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实施问卷调查,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现状进行描述和分... 针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大现实问题,以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为基础,选取西安市教育、科技、文化、行政监管、公益服务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研究样本,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实施问卷调查,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通过变量设计与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实证分析得出年龄、婚姻状况、单位性质、工作年限、月基本工资、月基本生活支出、期望缴费比例、退休前一月基本工资和期望养老金替代率是影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需求倾向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完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需求倾向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意愿的调查研究:基于个体因素的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封铁英 李梦伊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6期45-49,54,共6页
相对于日益完善的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言,事业单位现行制度的改革进程有所滞后,这不仅阻碍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更加重国家财政负担,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制约瓶颈。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陕西省西安... 相对于日益完善的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言,事业单位现行制度的改革进程有所滞后,这不仅阻碍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更加重国家财政负担,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制约瓶颈。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陕西省西安市事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基于个体因素的视角,系统分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及其对养老保险缴费率、替代率、计发方式和管理体制等制度要素的改革期望,并参照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实践的成熟经验,提出符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主观意愿、满足制度改革客观需要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参保意愿 问卷调查 个体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府际合作视角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改革的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健元 汪卓雅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0-46,共7页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颁布已有两年多,由于条块分割为基础的府际关系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合作意识不强,政策出台过程中府际合作远不充分,导致政策内容不完善,落地困难。基于府际关系理论,结合...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颁布已有两年多,由于条块分割为基础的府际关系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合作意识不强,政策出台过程中府际合作远不充分,导致政策内容不完善,落地困难。基于府际关系理论,结合江苏省七家公立医院的调研情况,对造成的编制内外人员养老保险改革难以协调推进、改革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补充养老保险改革基础不一致以及若干政策要点模糊等困境的府际合作不足进行剖析,借此提出树立府际合作理念、完善府际合作机制、明确府际责任等以突破改革困境,推动政策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府际关系 府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整合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颐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77,共5页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我国各种养老保险未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设计,从而形成养老保险模式体制分割、城乡分割、地区分割的局面,导致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悬殊以及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应遵循促进公...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我国各种养老保险未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设计,从而形成养老保险模式体制分割、城乡分割、地区分割的局面,导致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悬殊以及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应遵循促进公平正义、适应发展趋势、实现多方共赢的理念和原则对养老保险体系进行整合。具体做法是:(1)四大养老保险均应实行"统账结合"的基本制度,实现体制并轨;(2)"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实现各种养老保险的可转移接续。(3)国家调节"基础养老金",逐步缩小养老金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整合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制度的统筹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连芬 刘德伟 《社会保障研究》 2010年第4期24-29,共6页
我国现存的城镇"二元"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多种弊端,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审视我国城镇"二元"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助于破解城镇养老保险的发展困局,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 我国现存的城镇"二元"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多种弊端,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审视我国城镇"二元"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助于破解城镇养老保险的发展困局,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已具有统筹城镇"二元"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统筹的经验,推进我国城镇"二元"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城镇“二元”养老保险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统一会降低居民福利吗?——养老保险并轨制度改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晨曦 杨欣桐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3-104,118,共13页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制度改革在实现制度统一的同时,给参保人员的福利也带来潜在影响。考虑到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与居民福利的密切关系,本文主要探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制度改革如何影响居民消费。首先,基于改...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制度改革在实现制度统一的同时,给参保人员的福利也带来潜在影响。考虑到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与居民福利的密切关系,本文主要探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制度改革如何影响居民消费。首先,基于改革前后个体缴费行为的不同,构建两期世代交叠模型,推导得出改革通过收入与养老保险替代率两种机制影响居民消费。其次,基于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通过双重差分回归,发现改革使家庭总消费显著提高6个百分点,其中家庭必要型消费显著增加7个百分点,但家庭文教娱乐消费并未受到显著影响。最后,对回归结果进行影响机制分析,得出对于十年过渡期内退休人员,改革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消费的影响机制源于收入提高与养老保险替代率提高两方面;而对于过渡期外退休人员,改革提高消费的机制主要源于收入提高。本文结论表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制度改革在实现制度统一的同时并没有降低被改革群体的福利,是一次值得借鉴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制度改革 居民消费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总目录
16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天津行政学院 学报 连续出版物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目录 检索工具 20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