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乾隆南巡图》所绘清代京畿景物考
1
作者
林硕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77,共4页
《乾隆南巡图》凡12卷,乃是宫廷画师徐扬奉旨恭绘,以清高宗弘历的12首御制诗为依据,刻画出乾隆十六年(1751)首次南巡的恢宏场景:金碧辉煌的行宫别苑,雄伟高大的城垣楼阁,车水马龙的市廛商肆,忠实反映出18世纪中叶北京的社会风貌与旖旎...
《乾隆南巡图》凡12卷,乃是宫廷画师徐扬奉旨恭绘,以清高宗弘历的12首御制诗为依据,刻画出乾隆十六年(1751)首次南巡的恢宏场景:金碧辉煌的行宫别苑,雄伟高大的城垣楼阁,车水马龙的市廛商肆,忠实反映出18世纪中叶北京的社会风貌与旖旎山川。画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北京中轴线上的众多建筑,台阔基厚,规制俨然,充分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与古都的历史文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御制诗
北京中轴线
社会风貌
历史文脉
忠实反映
乾隆南巡
图
中华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南文化视域下的乾隆南巡刻石探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欢萍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3-231,共9页
清代乾隆皇帝的六次南巡催生了大量刻石。它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生产主要缘于地方官绅邀宠志恩、刻意逢迎,同时也不乏皇帝本人的彰功显绩自我炫耀。异于普通刻石,南巡刻石具有御制性、官方性的特质。它们以特有的形式见证了清帝巡...
清代乾隆皇帝的六次南巡催生了大量刻石。它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生产主要缘于地方官绅邀宠志恩、刻意逢迎,同时也不乏皇帝本人的彰功显绩自我炫耀。异于普通刻石,南巡刻石具有御制性、官方性的特质。它们以特有的形式见证了清帝巡狩巨典,记录了一代帝王对江南风物文化的恋慕之情。更重要的是,这些刻石为江南的山水名胜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丰富其文化内涵,对江南地域名胜及文化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发挥着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南巡
刻石
江南文化
御碑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乾隆南巡对江南形象传播之影响——以南巡相关绘画与仿建为中心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欢萍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4年第5期35-41,共7页
在历代帝王巡游中,清代乾隆皇帝的六次南巡最为世瞩目,其频率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重及后世传闻之广,堪称旷古未有。南巡期间,乾隆命画师相随,将江南名园、景致摹绘成图,大量仿建于北方御苑行宫。这种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植"...
在历代帝王巡游中,清代乾隆皇帝的六次南巡最为世瞩目,其频率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重及后世传闻之广,堪称旷古未有。南巡期间,乾隆命画师相随,将江南名园、景致摹绘成图,大量仿建于北方御苑行宫。这种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植"效法行为,为皇家园林体系注入了新的生机,成就了清中期皇家园林的空前鼎盛。同时,它更促进了江南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这种移植仿制行为,是出于"视听享受"还是为"吏治民生"?对此,皇帝本人也在不断地寻求冠冕堂皇的悖论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南巡
江南形象
绘画
仿建
园中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高宗御制南巡诗的鲜明特点及其成因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欢萍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4-139,共6页
清高宗乾隆六次南巡期间创作大量诗歌,它们反映了南巡治理河工海塘、观风问俗、考政课吏等目的及内容,具有突出的史料价值。它们在艺术上特点鲜明:和诗叠韵规模空前庞大、阐释议论风格典型显著、诗歌情感前后相异。这些呈现在用韵形式...
清高宗乾隆六次南巡期间创作大量诗歌,它们反映了南巡治理河工海塘、观风问俗、考政课吏等目的及内容,具有突出的史料价值。它们在艺术上特点鲜明:和诗叠韵规模空前庞大、阐释议论风格典型显著、诗歌情感前后相异。这些呈现在用韵形式、审美风格和情感特质上的独特风貌成因多元,它们与作者的创作宗旨、审美趋向、巡幸年龄与巡幸外在环境的变化有关,还离不开帝王功才的宣示与诠释、潜意识里对前代崇仰对象影响力之焦虑等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南巡
御制诗
焦虑
自我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介绍两件清代玉雕
5
作者
马培林
《文博》
1988年第2期94-96,2,共4页
一九七五年,山东省新太市文化馆从本市类王庄征集到一批玉器,其中玉雕伏狮罗汉和白玉双耳方杯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文物。现介绍如下: 青玉雕伏狮罗汉:玉料色青而温润,密致而坚硬。通体琢为山形,下部宽于上部,造型稳重。高二十三厘米,...
一九七五年,山东省新太市文化馆从本市类王庄征集到一批玉器,其中玉雕伏狮罗汉和白玉双耳方杯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文物。现介绍如下: 青玉雕伏狮罗汉:玉料色青而温润,密致而坚硬。通体琢为山形,下部宽于上部,造型稳重。高二十三厘米,最宽处十五厘米,最厚处八厘米,重四千七百克。顶部雕作悬崖峭壁,中部雕作青藤缠绕洞口。洞前突出的位置雕一罗汉,手持如意,安然而坐。其侧立一侍者。侍者前有一卷狮,翘首抬蹄,似在听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槐
书铭
上壁
孔怀
乾隆南巡
图
玉质
衡斋
赵文
阁学
曲阜县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乾隆南巡图》所绘清代京畿景物考
1
作者
林硕
机构
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77,共4页
文摘
《乾隆南巡图》凡12卷,乃是宫廷画师徐扬奉旨恭绘,以清高宗弘历的12首御制诗为依据,刻画出乾隆十六年(1751)首次南巡的恢宏场景:金碧辉煌的行宫别苑,雄伟高大的城垣楼阁,车水马龙的市廛商肆,忠实反映出18世纪中叶北京的社会风貌与旖旎山川。画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北京中轴线上的众多建筑,台阔基厚,规制俨然,充分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与古都的历史文脉。
关键词
御制诗
北京中轴线
社会风貌
历史文脉
忠实反映
乾隆南巡
图
中华传统文化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K249.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南文化视域下的乾隆南巡刻石探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欢萍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3-23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10&ZD069)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402012C)
+1 种基金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十二五"规划课题重点项目(JSNU2014ZD03)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博士专项科研项目(JSNU2015BZ2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清代乾隆皇帝的六次南巡催生了大量刻石。它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生产主要缘于地方官绅邀宠志恩、刻意逢迎,同时也不乏皇帝本人的彰功显绩自我炫耀。异于普通刻石,南巡刻石具有御制性、官方性的特质。它们以特有的形式见证了清帝巡狩巨典,记录了一代帝王对江南风物文化的恋慕之情。更重要的是,这些刻石为江南的山水名胜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丰富其文化内涵,对江南地域名胜及文化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发挥着深远影响。
关键词
乾隆南巡
刻石
江南文化
御碑亭
分类号
K877.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乾隆南巡对江南形象传播之影响——以南巡相关绘画与仿建为中心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欢萍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4年第5期35-41,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10&ZD069)
文摘
在历代帝王巡游中,清代乾隆皇帝的六次南巡最为世瞩目,其频率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重及后世传闻之广,堪称旷古未有。南巡期间,乾隆命画师相随,将江南名园、景致摹绘成图,大量仿建于北方御苑行宫。这种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植"效法行为,为皇家园林体系注入了新的生机,成就了清中期皇家园林的空前鼎盛。同时,它更促进了江南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这种移植仿制行为,是出于"视听享受"还是为"吏治民生"?对此,皇帝本人也在不断地寻求冠冕堂皇的悖论诠释。
关键词
乾隆南巡
江南形象
绘画
仿建
园中园
Keywords
Qianlong's southern inspection tours
the image of Kiangnan
paintings
imitation
gardens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高宗御制南巡诗的鲜明特点及其成因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欢萍
机构
南京大学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4-139,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10&ZD069)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图像与文学视野下的乾隆南巡书写研究>(16CZW033)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402012C)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清高宗乾隆六次南巡期间创作大量诗歌,它们反映了南巡治理河工海塘、观风问俗、考政课吏等目的及内容,具有突出的史料价值。它们在艺术上特点鲜明:和诗叠韵规模空前庞大、阐释议论风格典型显著、诗歌情感前后相异。这些呈现在用韵形式、审美风格和情感特质上的独特风貌成因多元,它们与作者的创作宗旨、审美趋向、巡幸年龄与巡幸外在环境的变化有关,还离不开帝王功才的宣示与诠释、潜意识里对前代崇仰对象影响力之焦虑等原因。
关键词
乾隆南巡
御制诗
焦虑
自我诠释
分类号
I2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介绍两件清代玉雕
5
作者
马培林
出处
《文博》
1988年第2期94-96,2,共4页
文摘
一九七五年,山东省新太市文化馆从本市类王庄征集到一批玉器,其中玉雕伏狮罗汉和白玉双耳方杯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文物。现介绍如下: 青玉雕伏狮罗汉:玉料色青而温润,密致而坚硬。通体琢为山形,下部宽于上部,造型稳重。高二十三厘米,最宽处十五厘米,最厚处八厘米,重四千七百克。顶部雕作悬崖峭壁,中部雕作青藤缠绕洞口。洞前突出的位置雕一罗汉,手持如意,安然而坐。其侧立一侍者。侍者前有一卷狮,翘首抬蹄,似在听法。
关键词
王槐
书铭
上壁
孔怀
乾隆南巡
图
玉质
衡斋
赵文
阁学
曲阜县志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乾隆南巡图》所绘清代京畿景物考
林硕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南文化视域下的乾隆南巡刻石探析
刘欢萍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乾隆南巡对江南形象传播之影响——以南巡相关绘画与仿建为中心
刘欢萍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清高宗御制南巡诗的鲜明特点及其成因
刘欢萍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介绍两件清代玉雕
马培林
《文博》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