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读王静安先生曹夫人绘观音菩萨像跋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姜亮夫
-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77-78,共2页
-
文摘
南林蒋氏藏敦煌千佛洞所出古画,上层画观世音菩萨象,下层中央写绘像功德记,左绘男子一,幞头,黑衣,署曰:“节度行军司马(中缺)校司空,兼(中缺)曹延(下缺)”;女子一,署曰:“女小娘子口口持花一心供养”。记右绘女子二,一署曰:“慈母娘子口氏一心供养”;一署曰:“小娘子阴氏一心供养。”记末署:“乾德六年岁次戊辰五月癸未朔十五日丁酉题记”。
-
关键词
王静安
观音菩萨
小娘
观音像
乾德五年
归义军
《续资治通鉴长编》
军司
供养人
慕容氏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内江地区
- 2
-
-
作者
任乃强
邓自欣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1982年第3期79-85,共7页
-
文摘
内江地区现辖内江市、内江、资中、资阳、简阳、乐至、安岳、隆昌、威远,共一市八县。兹将各县地名考释如下:一、内江县(附汉安、清溪)内江县在秦与前汉时为资中县地,后汉又分资中置汉安县,属犍为郡。犍为郡在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开南夷鄨(今遵义)、符(今合江)、南广、汉阳、(存阝)(马阝)、朱提、堂琅等新县(后详),并割巴郡江阳县与蜀郡武阳、南安、僰道、牛鞞、资中六县置。其武阳(今彭山)、南安(今乐山)、僰道(今宜宾)三县分布岷江天社山以下的首、中。
-
关键词
内江
地名考释
资阳
汉武帝
县治
地理志
武阳
乾德五年
十三年
朱提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直隶制始创于陕西宁强
- 3
-
-
作者
陈显远
-
出处
《学术论坛》
1982年第6期96-96,共1页
-
文摘
解放后,北京、天津、上海定为直辖市,直属于中央。直辖又名“直隶”,这个制度创于今陕西宁强。据清钱大昕《十驾斋养心录》卷十裁:“宋制,以州领县,而亦有不领于州而直隶京师者。《九域志》:‘利州路有三泉县,皇朝(宋)乾德五年(967),以县直隶京师。至道二年(996),建为大安军;三年(997),废军为县,而县之直隶京师如故也。’直隶两字,始见于此。……三泉,今(清)宁羌州也。”
-
关键词
陕西
乾德五年
钱大昕
京师
直隶
宁强
直辖市
军事
宋太祖
新唐书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赵普政治思想试探
- 4
-
-
作者
张其凡
-
出处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83-86,15,共5页
-
文摘
赵普,宋初名相,在太祖朝执掌中枢大权达十四年之久,被宋太祖称为是共取共创赵宋天下者研究他的思想,对研究宋初政治极有帮助。 赵普平生著文不多,留存者更属寥寥。这给我们探讨赵普的政治思想,带来了困难。因此,本文只能根据现存的一鳞半爪的零星资料,作些初步探讨,以期能反映他的政治思想。
-
关键词
赵普
政治思想
黄老思想
零星资料
宋太祖
乾德五年
汉初
名相
宋初
太宗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最早直隶中央的县
- 5
-
-
作者
陈显远
-
出处
《人文杂志》
1980年第2期69-69,共1页
-
文摘
现在,大家习惯把北京、天津、上海叫“直辖市”,因为它们越过所在地的省直属于中央。“直辖”又名“直隶”,在我国历史上,“直隶”之制,是宋太祖乾德五年(公元九六七年),由今陕西省宁强县开端的。宁强县在唐、宋时期叫“三泉县”,明初改为“宁羌州”;一九一三年废州改县;一九四三年又改“羌”为“强”,即为今“宁强县”。
-
关键词
陕西省宁强县
乾德五年
京师
过所
宋太祖
唐隶
我国历史
兴元府
《舆地纪胜》
公元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陋室铭》非刘禹锡作补证
被引量:2
- 6
-
-
作者
于北山
-
机构
淮阴师专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79年第3期35-35,共1页
-
文摘
顷读卞孝萱同志《刘禹锡年谱》(五十五岁,127页),对风行已久的《陋室铭》提出了疑问,首先否定了“陋室”在和州、定州的传统说法,认为应在洛阳附近的荥阳,至于“铭”,则从内容和书写等方面提出异议,具见精识。
-
关键词
《陋室铭》
刘禹锡
智圆
统说
和靖
孤山
提出异议
定州
年谱
乾德五年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