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与小尾寒羊和乌珠穆羊的杂交效果分析
1
作者 柳杭 陈洋 +5 位作者 段心明 孙丽敏 孙鑫铭 杨雨江 单雪松 姜怀志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8-1428,共11页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是我国自主培育的肉毛兼用型绵羊新品种,探究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改良地方品种的生产性能,将对揭示该品种的种质特性和在肉羊主产区的示范推广提供充足的试验依据。在同一饲养条件下分别以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和杜泊羊为父本...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是我国自主培育的肉毛兼用型绵羊新品种,探究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改良地方品种的生产性能,将对揭示该品种的种质特性和在肉羊主产区的示范推广提供充足的试验依据。在同一饲养条件下分别以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和杜泊羊为父本,分别与小尾寒羊和乌珠穆沁羊两个地方品种进行杂交,对同龄后代的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羊肉品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与两个地方品种的杂交后代从生长速度来看,均显著优于其他组合的杂交后代(P<0.05);从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来看,6月龄和12月龄优于其他组合的同龄杂交羊(P<0.05);从羊肉剪切力和肌纤维直径来看,6月龄和12月龄显著低于杜泊与两个品种杂交后代(P<0.05)。综合比较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乾华肉用美利羊与小尾寒羊的F_(1)代优于与乌珠穆沁羊的F_(1)代。分析饲养改良后代的经济收益发现,乾华肉用美利羊改良小尾寒羊、乌珠穆沁羊的后代分别较母本品种每只增加经济收益133.2~487.49元,较杜泊羊与两个地方品种杂交后代每只均增加100元以上。综上所述,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改良小尾寒羊、乌珠穆沁羊等本地羊的效果良好,是发展肉羊产业的优良种源,可作为商品肉羊生产的父本品种而广泛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发育 屠宰性能 肉品质 杂交效果 乾华肉用美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皮肤毛囊性状及其遗传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雨江 姜怀志 +1 位作者 马志华 马丽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11-14,37,共5页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暂定名)是正在培育中的肉毛兼用型细毛羊新品种群,除具有较高的产肉性能外,还具有生产同质细毛的特性,其产毛性能是与其皮肤毛囊结构密切相关的。因此,通过采集不同年龄阶段的皮肤样品,采用组织切片技术观测其皮肤毛...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暂定名)是正在培育中的肉毛兼用型细毛羊新品种群,除具有较高的产肉性能外,还具有生产同质细毛的特性,其产毛性能是与其皮肤毛囊结构密切相关的。因此,通过采集不同年龄阶段的皮肤样品,采用组织切片技术观测其皮肤毛囊性状,并对其相关性状的遗传力进行了估测。结果表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皮肤的表皮层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厚;其真皮层中毛囊层较为发达,母羊在初生、断奶、1.5岁3个年龄段的毛囊层厚度占皮肤总厚度的比率分别为63.27%、67.54%和66.89%,而公羊在断奶、1.5岁的毛囊层厚度占皮肤总厚度的比率分别为70.58%和57.75%;公母羊毛囊群的S/P值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其断奶期和1.5岁时的遗传力分别为0.727和0.384,均为高遗传力性状,说明其毛用性状能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华肉用美利 皮肤结构 毛囊群 毛囊性状 遗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阮洪玲 赵佳 +3 位作者 白曼 孙丽敏 马龙 姜怀志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22-25,共4页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是正在培育中的肉毛兼用型细毛羊新品种,探讨其不同年龄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可为其选育与饲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为此,本研究在其育种核心群中分别选择羔羊期、育成期和成年期3个不同阶段羊,测定其16项血液生化指标。...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是正在培育中的肉毛兼用型细毛羊新品种,探讨其不同年龄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可为其选育与饲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为此,本研究在其育种核心群中分别选择羔羊期、育成期和成年期3个不同阶段羊,测定其16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年龄之间,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羔羊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高于育成羊和成年羊(P<0.01);育成羊血清中白蛋白含量和白球比极显著高于羔羊和成年羊(P<0.01),血钠含量显著高于羔羊和成年羊(P<0.05);成年羊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羔羊和育成羊(P<0.05)。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各项生化指标在成年羊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多种血液生化指标间均存在相关性。通过该试验可初步建立起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参考值,为今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选育提高、饲养管理和疾病诊断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华肉用美利(定名) 血液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U1F1基因在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不同部位肌肉表达的研究
4
作者 李佳蓉 贾超 +1 位作者 姜怀志 马志华 《现代畜牧兽医》 2019年第11期1-6,共6页
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Pou1f1)与动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本研究运用免疫组化法、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对Pou1f1在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背最长肌、胸肌和半腱肌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POU1F1蛋白在乾华肉... 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Pou1f1)与动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本研究运用免疫组化法、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对Pou1f1在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背最长肌、胸肌和半腱肌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POU1F1蛋白在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背最长肌、胸肌、半腱肌中等3个不同肌肉组织的肌纤维细胞质中均有阳性表达;Pou1f1基因在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背最长肌、胸肌、半腱肌等3个不同部位的不同肌肉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均呈现半腱肌>胸肌>背最长肌的趋势。说明Pou1f1基因可以作为肉羊生长发育特别是肌肉发育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 肌肉 基因表达 乾华肉用美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血红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阮洪玲 项露颉 +3 位作者 白曼 孙丽敏 马龙 姜怀志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82-84,共3页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PAGE)分析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血红蛋白(Hb)多态性。结果表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血红蛋白多态性存在Hb A和Hb B两种变异体,构成了Hb AA、Hb AB和Hb BB三种基因型。其中Hb AA、Hb AB和Hb BB基因型频率分别...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PAGE)分析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血红蛋白(Hb)多态性。结果表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血红蛋白多态性存在Hb A和Hb B两种变异体,构成了Hb AA、Hb AB和Hb BB三种基因型。其中Hb AA、Hb AB和Hb 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7、0.20和0.63,基因杂合度为0.39;Hb^A基因频率为0.27,Hb ~B基因频率为0.73,以Hb^B为优势基因。该研究旨在对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保种选育以及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华肉用美利(定名) 血红蛋白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皮肤毛囊结构及周期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程晓印 姜怀志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5-38,60,共5页
为了揭示绒毛生长不同时期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皮肤毛囊结构与变化规律,进而为其毛囊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组织学基础,本试验采用组织学方法,对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绒毛生长的兴盛期、退行期、休止期毛囊结构及毛囊密度变化的差异进行比较... 为了揭示绒毛生长不同时期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皮肤毛囊结构与变化规律,进而为其毛囊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组织学基础,本试验采用组织学方法,对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绒毛生长的兴盛期、退行期、休止期毛囊结构及毛囊密度变化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皮肤毛囊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各时期初级毛囊密度变化不明显(P>0.05),次级毛囊密度兴盛期最大(42.73±4.71个/mm^2),其次为退行期(32.53±3.32个/mm^2),休止期次级毛囊密度最小(28.21±2.79个/mm^2),且不同时期次级毛囊密度差异显著(P<0.05);绒毛生长兴盛期S/P值最大,退行期、休止期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华肉用美利 毛囊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p对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次级毛囊发育相关基因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桂山 张英楠 +2 位作者 杨树宝 徐晶 姜怀志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13,共5页
为了探讨miR-1-3p及其靶基因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次级毛囊发生发育关系,该研究采集2周岁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皮肤样品,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3p的靶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3p及其靶基因相对表达量,通过Western blot对miR-1-3p的... 为了探讨miR-1-3p及其靶基因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次级毛囊发生发育关系,该研究采集2周岁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皮肤样品,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3p的靶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3p及其靶基因相对表达量,通过Western blot对miR-1-3p的靶基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4(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4,FGF 14)进行蛋白定量检测,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验证miR-1-3p与候选靶基因的靶向关系。结果表明:通过Targetscan v7.0、miRanda和RNA223个靶基因预测软件确定FGF 14为miR-1-3p的候选靶基因;miR-1-3p在毛囊生长期低表达,在休止期高表达;FGF 14基因mRNA在毛囊生长期高表达,休止期低表达,与FGF 14蛋白表达规律一致。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结果表明miR-1-3p的靶基因为FGF 14。可见,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次级毛囊miR-1-3p与FGF 14存在靶向调控关系,miR-1-3p可能是通过负调控FGF 14实现对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次级毛囊发生发育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华肉用美利 次级毛囊 miR-1-3p FGF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新品种的培育与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马龙 姜怀志 +1 位作者 马志华 宋玉贵 《现代畜牧兽医》 2020年第4期26-33,共8页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是以进口的南非肉用美利奴羊公羊为父本,以当地导入澳美基因的东北细毛羊为母本,采用级进杂交方法,经过13年系统选育而成的绵羊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典型的肉用绵羊品种体型外貌特征、产肉、产毛和繁殖性能,生产以19.0~2...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是以进口的南非肉用美利奴羊公羊为父本,以当地导入澳美基因的东北细毛羊为母本,采用级进杂交方法,经过13年系统选育而成的绵羊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典型的肉用绵羊品种体型外貌特征、产肉、产毛和繁殖性能,生产以19.0~21.5μm为主体羊毛细度的同质细毛羊。核心群种公羊、成年母羊、育成公羊、育成母羊剪毛后体重分别达到98.80±5.21 kg、70.71±2.10 kg、75.11±1.98 kg、59.36±2.22 kg,相应羊别的屠宰率、胴体净肉率分别达52.94%±1.84%、76.86%±1.54%,53.16%±1.19%、78.72%±1.31%,50.08%±1.73%、75.62%±1.36%,51.42%±1.74%、71.99%±1.33%;成年母羊繁殖率130%~150%,羔羊成活率95%以上;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综合生产性能及品质达到或超过是国内外同类绵羊品种,是优异的肉毛兼用型细毛羊新品种,利用该品种改良传统的细毛羊品种可以起到肉毛兼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华肉用美利 新品种 杂交育种 肉毛兼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染色体核型研究及G-带分析
9
作者 赵国春 李晓涵 +4 位作者 董小美 肖鑫银 李佳蓉 陈洋 姜怀志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26-29,共4页
旨在研究新品种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染色体的核型和G-带,揭示该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特征。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及常规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分析染色体核型和G-带。结果表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54,26对常染... 旨在研究新品种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染色体的核型和G-带,揭示该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特征。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及常规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分析染色体核型和G-带。结果表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54,26对常染色体中有3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23对端着丝粒染色体;在性染色体中,X染色体为最大的端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为最小的中着丝粒染色体。综上,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染色体数目为2n=54(占95.8%),G-带与其他绵羊品种的G-带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华肉用美利 染色体 核型分析 G-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次级毛囊小RNA文库构建及miR-1-3p靶基因预测
10
作者 张桂山 张英楠 +2 位作者 杨树宝 徐晶 姜怀志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5-39,共5页
本试验旨在构建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次级毛囊不同发育时期的小RNA文库和预测筛选miRNA的候选靶基因。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次级毛囊小RNA文库;采用荧光定量PCR对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验证;利用miRDeep2软件对miRNA(长度为2... 本试验旨在构建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次级毛囊不同发育时期的小RNA文库和预测筛选miRNA的候选靶基因。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次级毛囊小RNA文库;采用荧光定量PCR对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验证;利用miRDeep2软件对miRNA(长度为20~24 nt的小RNA)进行鉴定;利用Targetscan v7.0、RNA22 v2.0和MiRanda三个在线靶基因预测软件对miR-1-3p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分析。成功获得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次级毛囊生长期、退行期、休止期小RNA纯净reads分别为10279515、11712215和10926258。分别基于荧光定量与高通量测序的5个mi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趋势基本一致。从次级毛囊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分别鉴定获得miRNA 1250、1304个和1266个。确定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4(FGF14)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受体(IGF1R)为miR-1-3p的候选靶基因。研究结果为后续靶基因验证及确定调控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毛囊周期性发育的候选基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华肉用美利 小RNA文库 miR-1-3p 靶基因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