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4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221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乳蛋白合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
作者 冉耀祥 魏祥飞 +3 位作者 曲波 王春梅 姜毓君 张莉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文章利用体外分离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研究miR-221对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的影响。将miR-221转染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应用QRT-PCR检测miR-221表达量,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和组织细胞甘油三酯(TG)含量酶法分别检测β-酪蛋白和甘油三酯含... 文章利用体外分离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研究miR-221对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的影响。将miR-221转染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应用QRT-PCR检测miR-221表达量,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和组织细胞甘油三酯(TG)含量酶法分别检测β-酪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利用双荧光素酶试验分析miR-221和IGF-1的靶向关系,检测转染miR-221后IGF-1和相关泌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转染miR-221后,miR-221表达显著上升,β-酪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泌乳调节相关基因IGF-1与miR-221具有靶向关系,过表达miR-221后,IGF-1、AKT、p-AKT、mTOR、p-mTOR的表达也显著降低,表明miR-221可能通过靶向抑制IGF-1进而影响AKT/mTOR信号通路来影响乳脂和乳蛋白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腺上皮细胞 MIR-221 IGF-1 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粉加工过程中乳蛋白结构及消化特性变化特征
2
作者 马铭 沈玉 +4 位作者 张佳欣 郭鸰 赵倩玉 满朝新 姜毓君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2,共7页
乳蛋白是乳粉中重要成分之一,具有种类丰富的氨基酸及良好消化特性,生物利用度高,能为人体提供营养素,对人体尤其是新生儿生长发育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目前,乳粉加工需经过原料乳验收、均质、灭菌、喷雾干燥等过程,乳蛋白受加工条件影响... 乳蛋白是乳粉中重要成分之一,具有种类丰富的氨基酸及良好消化特性,生物利用度高,能为人体提供营养素,对人体尤其是新生儿生长发育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目前,乳粉加工需经过原料乳验收、均质、灭菌、喷雾干燥等过程,乳蛋白受加工条件影响,发生变性、聚集、交联、氧化及美拉德反应等复杂变化,导致乳粉中蛋白质组分和消化特性发生改变。均质方式、均质压力及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差异,对乳蛋白结构及功能有不同程度影响。本文从蛋白质结构及消化特性两个方面系统性概述巴氏杀菌、延长货架期处理、超高温瞬时杀菌、喷雾干燥和高压均质、超声均质对不同乳蛋白的影响及活性蛋白损失程度,阐明乳蛋白变化机制及结构变化与消化特性关联机制,为未来乳品加工参数选择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蛋白 热加工 机械加工 蛋白结构 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诱导乳蛋白变性机理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宗学醒 任敏 +3 位作者 李志国 闫清泉 崔利敏 赵中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0期241-246,共6页
热处理经常在乳制品加工过程中被应用,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更长的货架期。加热过程会导致乳蛋白的结构改变并进一步损伤产品最终的营养、感官品质以及产品性能,例如出现聚集、表观黏度增加以及沉降等现象,还会导致热交换器表面结垢影... 热处理经常在乳制品加工过程中被应用,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更长的货架期。加热过程会导致乳蛋白的结构改变并进一步损伤产品最终的营养、感官品质以及产品性能,例如出现聚集、表观黏度增加以及沉降等现象,还会导致热交换器表面结垢影响热交换系统效率。本综述通过探讨影响乳蛋白热诱导变性的因素,主要从乳成分、理化性质以及工艺过程等方面深入分析乳蛋白热诱导变性机理,并总结归纳了提高乳蛋白热稳定性的方法,旨在为乳基液体产品特别是高蛋白乳制品以及浓缩乳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蛋白 热诱导 蛋白变性 蛋白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对脱脂驼乳乳蛋白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4
作者 王涛 王丹琳 +1 位作者 何静 吉日木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95-201,共7页
本研究探讨4种不同热处理(65 ℃/30 min(T1)、85 ℃/15 s(T2)、120℃/15 s(T3)、135 ℃/5 s(T4))脱脂驼乳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变化,对驼乳蛋白粒径、Zeta电位、浊度、二级结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 本研究探讨4种不同热处理(65 ℃/30 min(T1)、85 ℃/15 s(T2)、120℃/15 s(T3)、135 ℃/5 s(T4))脱脂驼乳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变化,对驼乳蛋白粒径、Zeta电位、浊度、二级结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图谱、三级结构、表面疏水性、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驼乳蛋白粒径变大,Zeta电位绝对值变小,浊度升高。热处理对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有显著影响,使驼乳蛋白的α-螺旋和β-转角相对含量减少,β-折叠和无规卷曲相对含量增多。与未加热驼乳蛋白相比,T3热处理对驼乳蛋白的粒径、Zeta电位、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影响最大。SDS-PAGE图谱显示随着加热温度升高,脱脂乳可溶性乳清蛋白条带越来越浅。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结果显示,热处理使蛋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聚集,T3和T4热处理使驼乳蛋白产生了较大的聚合物。T1和T2热处理条件下的驼乳蛋白主要通过二硫键形成聚合物,但是随着加热温度升高,T3和T4热处理条件下驼乳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形成游离巯基,驼乳蛋白内部的疏水基团暴露出来。综上,不同热处理使驼乳蛋白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发生不同程度变化,这些变化对驼乳稳定性产生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生产液态驼乳的工艺参数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乳蛋白 理化性质 蛋白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乳蛋白水解物对RAW264.7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候智兴 李恒 +5 位作者 蒋敏 钱建瑛 闫建国 卢俭 许正宏 史劲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2,共7页
利用乳酸菌发酵乳蛋白水解物(milk protein hydrolysates,MPH)有助于提高乳酸菌水解蛋白的能力,促进功能成分的产生与挖掘。基于不同乳酸菌发酵MPH上清液的体外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力综合评价,筛选获得一株抗氧化活性较强的鼠李... 利用乳酸菌发酵乳蛋白水解物(milk protein hydrolysates,MPH)有助于提高乳酸菌水解蛋白的能力,促进功能成分的产生与挖掘。基于不同乳酸菌发酵MPH上清液的体外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力综合评价,筛选获得一株抗氧化活性较强的鼠李糖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ST(LST)。LST发酵MPH所得上清液产物(FPS)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比MPH提高了66.98%,分子质量低于180 Da组分增加8.66%。在H_(2)O_(2)诱导的RAW 264.7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中,FPS能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上调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超氧化物歧化酶1(superoxide dismutase 1,SOD1)、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1(glutathione peroxidase 1,GPX1)等抗氧化基因的转录水平。由此表明,鼠李糖乳酪杆菌LST发酵MPH可以有效缓解细胞氧化损伤,具有进一步应用于抗氧化食品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菌 乳蛋白水解物 氧化损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蛋白与活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向润茹 马博涵 +2 位作者 胡坚 陈江花 刘永峰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5期39-44,共6页
乳蛋白作为乳制品的核心组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功能。活性分子(多酚、多糖、维生素等)与乳蛋白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价结合、非共价结合等),这些相互作用不仅影响乳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乳化性、溶解性、起泡性... 乳蛋白作为乳制品的核心组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功能。活性分子(多酚、多糖、维生素等)与乳蛋白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价结合、非共价结合等),这些相互作用不仅影响乳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乳化性、溶解性、起泡性和凝胶性),还可能对食品的加工、贮藏及最终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乳蛋白与几类活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功能特性的影响,对系统理解乳蛋白与活性分子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为乳品的深入研究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蛋白 活性分子 相互作用 功能特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技术在乳蛋白糖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岳如玉 慕宇 +2 位作者 范慧艺 张霖雯 祁艳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61,共6页
糖化作为一种非酶翻译后修饰,对改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特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牛乳中因富含蛋白质和糖类物质,在热处理及其它加工过程中易发生乳糖化,从而形成早期美拉德重排产物(Amadori Rearrangement Products,ARPs)和晚期糖化终... 糖化作为一种非酶翻译后修饰,对改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特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牛乳中因富含蛋白质和糖类物质,在热处理及其它加工过程中易发生乳糖化,从而形成早期美拉德重排产物(Amadori Rearrangement Products,ARPs)和晚期糖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糖化产物作为乳品质量的标志物,了解乳蛋白糖化反应及其产物的结构功能特性在乳品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目前基于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学在蛋白质鉴定方面起到了主导作用,已被应用于牛乳蛋白质及其乳糖化产物的结构分析。本文综述了LC-MS、UPLC-MS、ESI-MS和MALDI-MS等相关质谱技术表征乳蛋白糖化机制,不仅在分子水平上揭示蛋白质修饰的相关功能特性及结构信息等,同时为乳蛋白糖基化过程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蛋白 质谱技术 糖化 晚期糖化终产物 美拉德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蛋白浓缩物的酶法脱磷酸化及模拟婴幼儿体外消化性研究
8
作者 陶秀梅 王园园 +1 位作者 刘大松 周鹏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132,共7页
牛乳酪蛋白是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主要蛋白质组分之一,由于其磷酸化水平高于人乳酪蛋白,限制了其在婴幼儿食品中的应用。为了使牛乳酪蛋白在分子水平上更接近人乳酪蛋白,作者以乳蛋白浓缩物(MPC)为研究对象,采用马铃薯酸性磷酸酶(PAP)对MP... 牛乳酪蛋白是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主要蛋白质组分之一,由于其磷酸化水平高于人乳酪蛋白,限制了其在婴幼儿食品中的应用。为了使牛乳酪蛋白在分子水平上更接近人乳酪蛋白,作者以乳蛋白浓缩物(MPC)为研究对象,采用马铃薯酸性磷酸酶(PAP)对MPC进行脱磷酸化修饰处理,制得了一系列具有不同脱磷酸化程度的MPC。同时利用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Urea-PAGE)、微波消解-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UPLC-MS)鉴定了MPC的脱磷酸化程度,考察了脱磷酸化程度对MPC在模拟婴幼儿胃液和肠液中消化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PAP脱磷酸化修饰后,MPC中酪蛋白磷酸基团脱除率的可控范围为0~85.8%,酪蛋白脱磷酸化程度越高,其在胃液中形成的絮凝结构越疏松,且在模拟婴幼儿胃液和肠液中的消化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蛋白浓缩物 马铃薯酸性磷酸酶 脱磷酸化 婴幼儿食品 消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蛋白过敏综述 被引量:5
9
作者 郭鸰 霍贵成 张英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3,共4页
通过目前对过敏的诱发和免疫机理的了解,探讨了牛乳过敏(CMA)的流行病学和自然进程,并对过敏反应的初级和次级预防的策略及正在进行的有效彻底治愈CMA的研究进行分析。
关键词 乳蛋白过敏 乳蛋白 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奶牛乳蛋白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雯 刘建新 叶均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43-45,共3页
乳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蛋白质,是牛奶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有90%以上的乳蛋白是在乳腺中从头合成的,其合成主要受内分泌调控、乳蛋白前体物的供给以及日粮组成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奶牛乳蛋白的合成,及影响乳蛋白合成的因素。
关键词 乳蛋白 乳蛋白前体物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与非变性电泳对牛羊乳蛋白质差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宋宏新 刘静 +1 位作者 张歌 李红心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09-113,共5页
主要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Native-PAGE)对新鲜牛羊乳及其酪蛋白清蛋白的区别进行分析检测,对比研究两种电泳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并用两种方法分别检测了掺入不同浓度牛乳的... 主要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Native-PAGE)对新鲜牛羊乳及其酪蛋白清蛋白的区别进行分析检测,对比研究两种电泳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并用两种方法分别检测了掺入不同浓度牛乳的羊乳样品.结果显示SDS-PAGE法对牛羊乳酪白质的分离效果好,该条件下牛羊乳的区别主要是酪蛋白αs2-CN和αs1-CN,而native-PAGE法则是对清蛋白分离效果较好,该条件下的主要区别是牛乳较羊乳多两条β-乳球蛋白.两种电泳方法对掺入不同浓度的羊乳样品的检测阈值均为5%,但native-PAGE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S—PAGE Native—PAGE 乳蛋白 乳蛋白质差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蛋白对冰淇淋体系稳定性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井琳 刘建福 +4 位作者 刘爱国 李曼 冯哲瀚 李睿 曲睿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59-366,共8页
冰淇淋是一类固-液-气三相共存的复杂胶体体系,具有热力学不稳定性,在贮存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引起冰晶粗化、基质水分流失以及空气分散不均匀等现象,进而导致冰淇淋质量下降。因此,如何提高冰淇淋体系的稳定性是食品... 冰淇淋是一类固-液-气三相共存的复杂胶体体系,具有热力学不稳定性,在贮存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引起冰晶粗化、基质水分流失以及空气分散不均匀等现象,进而导致冰淇淋质量下降。因此,如何提高冰淇淋体系的稳定性是食品工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乳蛋白是一种天然动物蛋白,在冰淇淋体系中可作为乳化剂和稳定剂,通过与油脂、多糖等产生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加吸附膜黏度、静电斥力和空间位阻等,从而防止液滴聚集,达到改善冰淇淋稳定性的目的。该文概述冰淇淋体系的结构特点和形成机制,总结其存在的稳定性问题,重点分析乳蛋白在冰淇淋的油-水界面、气泡界面和连续相的行为特征及其对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乳蛋白在冰淇淋体系中的加工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淇淋 蛋白 蛋白 稳定性 部分聚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乳脂肪合成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皓宇 秦彤 +3 位作者 郝海生 杜卫华 赵学明 朱化彬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0-718,共9页
旨在研究胰岛素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乳脂肪合成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无激素处理组(NH,对照组)、氢化可的松(50ng.mL-1)+催乳素(200ng.mL-1)处理组(FP)和胰岛素(100ng.mL-1)+氢化可的松(50ng.mL-1)+催乳素(200ng.... 旨在研究胰岛素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乳脂肪合成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无激素处理组(NH,对照组)、氢化可的松(50ng.mL-1)+催乳素(200ng.mL-1)处理组(FP)和胰岛素(100ng.mL-1)+氢化可的松(50ng.mL-1)+催乳素(200ng.mL-1)处理组(IFP)处理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24h,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乳腺上皮细胞中乳蛋白、乳脂肪合成相关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丰度。结果表明,IFP激素处理组显著上调β-酪蛋白基因(CSN2)、κ-酪蛋白基因(CSN3)、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ACACA)、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N)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基因(SREBP1)mRNA的相对表达丰度(P<0.05);显著上调JAK2-STAT5信号通路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B基因(STAT5B)和E74样因子5基因(ELF5)mRNA的相对表达丰度(P<0.05);显著上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基因(PI3 K)、蛋白激酶B基因(AKT1)及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基因(EIF4E)mRNA的相对表达丰度(P<0.05),但对AMPK信号通路中结节性硬化复合物基因(TSC1、TSC2)和RHEB(Ras homolog enriched in brain)mRNA的相对表达丰度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胰岛素通过JAK2-STAT5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通过PI3K/Akt/mTOR和SREBP信号通路诱导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脂合成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表明胰岛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催乳激素,与氢化可的松和催乳素共同调节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腺上皮细胞 real-time PCR 乳蛋白 脂肪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牛乳中乳蛋白变化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臧长江 王加启 +6 位作者 杨永新 卜登攀 杨晋辉 袁廷杰 周凌云 孙鹏 李发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54-1759,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牛乳中蛋白组分及含量的影响。生鲜乳经75℃/15s、125℃/4s、135℃/4s和145℃/4s热处理后,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和质谱鉴定的方法分析了生鲜乳以及不同热处理后的乳蛋白的变化。结果发现,与生鲜乳蛋白图谱相...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牛乳中蛋白组分及含量的影响。生鲜乳经75℃/15s、125℃/4s、135℃/4s和145℃/4s热处理后,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和质谱鉴定的方法分析了生鲜乳以及不同热处理后的乳蛋白的变化。结果发现,与生鲜乳蛋白图谱相比,牛乳经75℃/15s巴氏杀菌的乳蛋白点的染色密度无明显变化,经135℃/4s和145℃/4s热处理后有4个蛋白点的染色密度明显下降,这些蛋白点质谱鉴定为α-乳白蛋白、β-酪蛋白变异体、κ-酪蛋白和免疫球蛋白γ,ELISA方法检测乳中IgG含量的变化验证了双向电泳结合质谱的结果。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巴氏杀菌对牛乳中的蛋白组分及含量无明显影响,高温灭菌(135℃/4s和145℃/4s)可造成乳中蛋白含量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乳蛋白 巴氏杀菌 高温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时奶牛血液中游离氨基酸流向与乳蛋白下降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艾阳 曹洋 +2 位作者 谢正露 张源淑 沈向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热应激时奶牛血液中氨基酸与乳蛋白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6头相同泌乳期奶牛,正常饲喂和饮水,实验期35 d(6月29日—8月5日)。每日10:00和18:00记录气温,统计产奶量,每周取全天奶样,Foss乳成分分析仪检测乳蛋白含量。于实验开始... 目的:探讨热应激时奶牛血液中氨基酸与乳蛋白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6头相同泌乳期奶牛,正常饲喂和饮水,实验期35 d(6月29日—8月5日)。每日10:00和18:00记录气温,统计产奶量,每周取全天奶样,Foss乳成分分析仪检测乳蛋白含量。于实验开始第1周和最后1周采集颈静脉血液,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随着气温的升高(由26℃升高至最高38℃),实验奶牛日均产奶量由15.2 kg/d下降至10 kg/d,乳蛋白产量由0.47 kg/d下降至0.31 kg/d。血液中Glu、Asp、Gly和Val等主要的生糖氨基酸(参与糖异生作用)以及Leu、Ile等生酮氨基酸均升高或显著升高(0.01<P<0.05);总支链氨基酸(Val、Ile、Leu,主要参加免疫反应)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必需氨基酸中所占的比例由54.75%增至67.89%。结论:在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奶牛可发生热应激,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均降低,但血液中游离氨基酸,特别是支链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提示热应激时奶牛血液中高水平的游离氨基酸并未完全用于乳蛋白的合成,还发挥了除此之外的其他作用,而后者的作用优先于参与乳蛋白的合成,即可能优先作为功能性氨基酸参与了机体的其他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奶牛 乳蛋白 血浆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磷酸测序法分析中国荷斯坦牛、娟姗牛及水牛的乳蛋白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16
16
作者 任大喜 陈有亮 +3 位作者 刘建新 李玲 林波 曾庆坤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3149-3156,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和比较中国荷斯坦牛、娟姗牛和水牛的乳蛋白基因多态性。方法根据奶牛多态位点设计引物,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分析乳蛋白基因多态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验证。结果荷斯坦牛和娟姗牛的乳蛋白(β-casein,κ-casein和...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和比较中国荷斯坦牛、娟姗牛和水牛的乳蛋白基因多态性。方法根据奶牛多态位点设计引物,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分析乳蛋白基因多态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验证。结果荷斯坦牛和娟姗牛的乳蛋白(β-casein,κ-casein和β-lactoglobulin)均存在基因多态性,而水牛仅在κ-casein上存在多态性且多态位点与另两种奶牛不同。结论中国荷斯坦牛、娟姗牛和水牛的乳蛋白基因均存在多态性,焦磷酸测序法能高通量、快速测定乳蛋白基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磷酸测序 乳蛋白 基因多态性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精粗饲料对泌乳中期山羊氨基酸的代谢流向及乳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树坤 姜雪元 +3 位作者 倪迎冬 沈向真 庄苏 张源淑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8-265,共8页
通过检测泌乳中期山羊血浆及乳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精粗比饲料对机体中氨基酸(aminoacids,AA)的代谢流向及乳蛋白的影响。选用泌乳中期山羊7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精粗比4∶6(低精料组)和6∶4(高精料组)日粮,颈静脉血管... 通过检测泌乳中期山羊血浆及乳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精粗比饲料对机体中氨基酸(aminoacids,AA)的代谢流向及乳蛋白的影响。选用泌乳中期山羊7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精粗比4∶6(低精料组)和6∶4(高精料组)日粮,颈静脉血管瘘采血,手工挤奶取奶样。Bradford法测定乳中总蛋白质浓度,RP-HPLC检测山羊血浆和乳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2组山羊血浆中均分离出14种游离氨基酸,乳中分离出8种游离氨基酸,不同精粗比饲料对血液或乳中游离氨基酸谱无明显影响。不同精粗比日粮情况下,除丙氨酸外,血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乳中同种氨基酸的含量;且血液中生酮氨基酸(Leu,Lys)、兼性氨基酸(Phe,Ile)和支链氨基酸(Leu,Ile和Val)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乳中。高精料组除Gly和Ala外,其余氨基酸含量均低于低精料组;乳中总蛋白浓度略高于低精料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表明血液中游离氨基酸为乳蛋白的合成提供了原料和能量保证。饲喂高精料日粮,血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低,不利于乳蛋白含量和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日粮 中期山羊 血浆 乳蛋白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不留行对奶牛乳蛋白合成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孟海洋 孙晓旭 +4 位作者 王立娜 林叶 袁肖寒 李庆章 高学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124,共4页
为确定王不留行对奶牛乳蛋白合成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水浸提方法制备王不留行提取液,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经王不留行水浸提液、雌激素及催乳素处理的泌乳期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乳蛋白合成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结... 为确定王不留行对奶牛乳蛋白合成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水浸提方法制备王不留行提取液,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经王不留行水浸提液、雌激素及催乳素处理的泌乳期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乳蛋白合成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王不留行水浸提液、雌激素及催乳素都可以促进p-STAT5、p100、GAS、S6K1及p-mTOR的表达,进而促进乳蛋白合成,且添加蛋氨酸可以促进这一作用。提示,王不留行具有和雌激素、催乳素相似的作用,并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调节泌乳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不留行 蛋氨酸 雌激素 奶牛 信号转导通路 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乳常规成分及乳蛋白组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毛永江 杨章平 +2 位作者 王杏龙 汪志国 李树春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6,共4页
对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7头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乳常规营养成分、酸度及乳蛋白组分的相对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犊后1h的乳脂率、乳蛋白含量、总固形物含量、滴定酸度、密度最高,而pH值最低,随后乳脂率、乳蛋白率、总固形物含量、滴... 对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7头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乳常规营养成分、酸度及乳蛋白组分的相对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犊后1h的乳脂率、乳蛋白含量、总固形物含量、滴定酸度、密度最高,而pH值最低,随后乳脂率、乳蛋白率、总固形物含量、滴定酸度密度急剧下降,到60h时接近常乳水平,而pH值逐渐上升,到第7d时接近常乳水平。产犊后1h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相对含量最高,为20.6%,到第5d时接近常乳水平。研究表明,产犊后3d内所产的乳最具有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牛 早期 乳蛋白组分 变化规律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蛋白对搅打稀奶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强忠 赵谋明 +3 位作者 林伟锋 徐建祥 彭艳 杨晓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63,共5页
本文重点研究了不同的乳蛋白用量和种类对搅打稀奶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乳蛋白的用量增加对搅打稀奶油的泡沫稳定性、泡沫强度、脱水收缩等都有较明显的改善;但使搅打稀奶油的油腻感加重,入口即化感变差,对搅打稀奶... 本文重点研究了不同的乳蛋白用量和种类对搅打稀奶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乳蛋白的用量增加对搅打稀奶油的泡沫稳定性、泡沫强度、脱水收缩等都有较明显的改善;但使搅打稀奶油的油腻感加重,入口即化感变差,对搅打稀奶油的膨胀率和搅打时间的影响较小。乳蛋白的用量在1.0%左右,搅打稀奶油综合指标较好。在乳蛋白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酪蛋白的用量增加使搅打稀奶油的持水性变好,泡沫的硬挺性和稳定性有较明显的增加,但入口即化感变差,膨胀率降低;乳清蛋白用量增加使搅打稀奶油的入口即化感变好,光泽度变好,细腻度也有变好,油腻感减轻,但使搅打稀奶油泡沫硬挺性和泡沫稳定性、脱水收缩变差,搅打时间延长。结果表明,酪蛋白酪乳清蛋白的比例为2∶1时,搅打稀奶油综合指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蛋白 搅打稀奶油 品质影响 泡沫稳定性 强度 用量 奶油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