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0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黄丸对犬乳腺肿瘤细胞及荷瘤裸鼠抗肿瘤效果研究
1
作者 要斌 黄靖 +3 位作者 岳红 刘远清 李格宾 王帅玉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为了探究西黄丸(XHP)在体内、体外抗乳腺肿瘤的作用,本实验采用CCK-8法测定XHP对犬乳腺肿瘤细胞系(CMT-U27)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多柔比星组(DOX)、西黄丸低剂量组(XHP-L)、西黄丸中剂量组(XHP-M)和西... 为了探究西黄丸(XHP)在体内、体外抗乳腺肿瘤的作用,本实验采用CCK-8法测定XHP对犬乳腺肿瘤细胞系(CMT-U27)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多柔比星组(DOX)、西黄丸低剂量组(XHP-L)、西黄丸中剂量组(XHP-M)和西黄丸高剂量组(XHP-H),考察不同剂量XHP对CMT-U27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抑瘤药效。体外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XHP可显著抑制CMT-U27细胞的生长,并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各试验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西黄丸组肿瘤重量显著下降。其中,西黄丸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5.3%、20.53%和57.99%。与DOX组裸鼠相比,西黄丸组裸鼠精神良好,体重增长及脏器系数正常。综上所述,西黄丸对犬乳腺肿瘤细胞系CMT-U27有显著增殖抑制作用,对裸鼠皮下移植瘤具有良好的抑瘤效果,且对机体无明显毒副作用,为治疗犬乳腺肿瘤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丸 乳腺肿瘤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外用制剂预防乳腺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的网状Meta分析
2
作者 史晓宁 郭锦丽 郭彩霞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2期215-221,共7页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不同外用制剂预防乳腺肿瘤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radiation dermatitis,RD)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Scopu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不同外用制剂预防乳腺肿瘤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radiation dermatitis,RD)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Scopu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期刊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1月1日,纳入关于不同外用制剂预防乳腺肿瘤放疗患者RD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使用RoB 2.0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4.2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1篇文献,包括3653例患者,涉及27种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预防RD效果前3为:硼凝胶、凉血解毒膏、洋甘菊。(2)预防2级及以上RD效果前3为:水飞蓟素凝胶、凉血解毒膏、阿尔法软膏。结论硼凝胶在降低乳腺肿瘤放疗患者RD方面总体效果最佳,水飞蓟素凝胶在预防乳腺肿瘤放疗患者2级及以上RD方面总体效果最好,但未来仍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实验来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外用制剂 放射疗法 放射性皮炎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振龙 刘文志 叶明石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67-70,共4页
目的探究在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06例乳腺癌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分组,奇数者划至对照组,偶数者划至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以改良根治术治疗,研究组以整形保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手术指标、... 目的探究在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06例乳腺癌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分组,奇数者划至对照组,偶数者划至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以改良根治术治疗,研究组以整形保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乳房美观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29.74±10.65)min、术中失血量(64.29±9.31)ml、切口长度(4.64±1.19)cm、住院时间(4.88±1.10)d均优于对照组的(150.07±10.53)min、(86.71±10.29)ml、(10.48±3.74)cm、(5.92±1.21)d,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66%低于对照组的22.64%,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两组术后癌抗原153(CA153)和癌胚抗原(CEA)均低于术前,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对乳房美观的总满意度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1.13%,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来说,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手术的实施,可以在保证原有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改善临床手术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同时满足患者在乳房美观度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其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可以于临床展开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 整形保乳手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充气腋窝入路乳腺腔镜手术治疗乳腺肿瘤疗效观察
4
作者 刘紫琪 张琴琴 +1 位作者 何阳阳 洪勇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52-55,共4页
目的 观察免充气腋窝入路行乳腺腔镜手术治疗乳腺肿瘤的临床疗效,并与开放乳腺肿瘤切除术进行比较。方法 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早期乳腺癌患者共80例,经腋窝入路行乳腺腔镜乳腺肿瘤切除术30例纳入观察组,行开放乳腺肿瘤切除术50例纳入对... 目的 观察免充气腋窝入路行乳腺腔镜手术治疗乳腺肿瘤的临床疗效,并与开放乳腺肿瘤切除术进行比较。方法 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早期乳腺癌患者共80例,经腋窝入路行乳腺腔镜乳腺肿瘤切除术30例纳入观察组,行开放乳腺肿瘤切除术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总引流量、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乳头/乳晕坏死、感染、出血、皮下积液、血肿、皮下气肿、切口愈合不良、瘢痕增生等)发生率、术后3个月满意度评价(ABNSW乳房美容效果评价/满意度调查)、术后6个月瘢痕美观性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和术后6个月复发转移率。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发生乳头、乳晕/皮瓣坏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发生瘢痕增生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3个月ABNSW乳房美容效果评价/满意度调查满意率均为1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VS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均未出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结论 免充气腋窝入路行乳腺腔镜手术治疗乳腺肿瘤安全有效,且创口隐蔽、切口小、术中出血少、瘢痕美观度高,效果优于开放乳腺肿瘤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充气腋窝入路 乳腺腔镜手术 乳腺肿瘤切除术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犬乳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良恶性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张诣 徐婕 +7 位作者 宋晓愿 周世伟 滕雨萌 刘晓丽 程国富 谷长勤 张万坡 胡薛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21-4130,共10页
本研究旨在统计、调查武汉地区犬乳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品种、绝育情况、坏死灶数、出血灶数)并分析其与肿瘤良恶性的相关性。临床收集犬乳腺肿瘤208例并统计品种、性别、年龄、绝育情况等临床信息,运用病理学方法进行组... 本研究旨在统计、调查武汉地区犬乳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品种、绝育情况、坏死灶数、出血灶数)并分析其与肿瘤良恶性的相关性。临床收集犬乳腺肿瘤208例并统计品种、性别、年龄、绝育情况等临床信息,运用病理学方法进行组织学诊断后统计坏死灶和出血灶数,用SPSS27.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地区208例乳腺肿瘤患犬均为雌性,发病年龄1~15岁,平均发病年龄9.7岁,易发品种为贵宾犬和杂交犬,未绝育的犬更易发病。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显示,乳腺肿瘤良恶比接近1∶1,其中,良性肿瘤高发类型为混合瘤和复杂瘤,恶性肿瘤高发类型为导管癌和混合癌,出血、坏死在恶性肿瘤中更加常见。经相关性分析可知患犬年龄与恶性肿瘤类型(P=0.016)、出血灶数(P<0.01)、坏死灶数(P<0.01)相关,出血灶数与坏死灶数(P<0.01)相关。年龄、坏死灶数和多灶性出血可作为犬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大的犬发生乳腺肿瘤时易出现坏死和出血,年龄、坏死灶数、多灶性出血可作为诊断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出血 坏死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乳腺肿瘤细胞三维培养的纤维-水凝胶复合支架的制备及表征
6
作者 傅思佳 刘星星 +3 位作者 胡梦博 李超婧 王富军 王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9,共9页
从力学性能和组成成分两方面还原乳腺肿瘤细胞的生长环境,开发了一种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纤维-水凝胶复合结构支架。通过检测支架的元素组成和化学结构,确认支架中各组分的成功负载,并利用扫描电镜、溶胀测试和水接触角测试表征了支架的... 从力学性能和组成成分两方面还原乳腺肿瘤细胞的生长环境,开发了一种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纤维-水凝胶复合结构支架。通过检测支架的元素组成和化学结构,确认支架中各组分的成功负载,并利用扫描电镜、溶胀测试和水接触角测试表征了支架的表面形貌和理化性能。研究表明:复合支架具有适用于物质传输的孔隙和利于细胞黏附的表面性能;加入纤维显著提高了水凝胶的力学性能,且复合支架具有与乳腺肿瘤组织接近的弹性模量((4.79±0.45)kPa);与二维(2D)培养和无纤维的水凝胶支架相比,复合支架上培养的乳腺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提高了33.1%,显示出细胞聚集成球的特性,并对化疗药物显示出更低的敏感性。复合支架有助于肿瘤学体外研究和预测抗肿瘤药物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模型 三维培养 水凝胶 耐药性 静电纺丝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影像组学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任静 严翔 袁红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96-100,共5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超声是乳腺影像学检查中基本诊断工具之一。但超声具有依赖操作医师经验的特点,尤其是面对一些良恶性表现模糊的乳腺结节,需寻找能更加准确诊断乳腺疾病的检查工具。超声影像组学可提取出大量肉眼无法识...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超声是乳腺影像学检查中基本诊断工具之一。但超声具有依赖操作医师经验的特点,尤其是面对一些良恶性表现模糊的乳腺结节,需寻找能更加准确诊断乳腺疾病的检查工具。超声影像组学可提取出大量肉眼无法识别的高通量特征,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及时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乳腺超声诊断系统的乳腺肿瘤人工智能诊断研究进展
8
作者 孙雨 杨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6-1181,共6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筛查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自动乳腺超声诊断系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乳腺组织致密的女性中,自动乳腺超声诊断系统可以更好地替代其他补充筛查方案。人工智能的引入在乳腺肿瘤的诊断、分类...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筛查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自动乳腺超声诊断系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乳腺组织致密的女性中,自动乳腺超声诊断系统可以更好地替代其他补充筛查方案。人工智能的引入在乳腺肿瘤的诊断、分类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人工智能不但可缩短阅片时间,而且能提高肿瘤检出率和鉴别的诊断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活检,为乳腺肿瘤的影像研究指明新的方向。本文对自动乳腺超声诊断系统的乳腺肿瘤人工智能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乳腺超声诊断系统 乳腺肿瘤 人工智能 超声检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9
作者 张慧 莫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3期95-97,共3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1例疑似乳腺肿瘤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准确率及声像图特...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1例疑似乳腺肿瘤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准确率及声像图特点。结果 51例疑似乳腺肿瘤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出无异常5例,乳腺肿瘤46例,乳腺肿瘤检出率为90.20%(46/51),其中恶性肿瘤12例,良性肿瘤34例。经手术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检出正常乳腺组织1例,乳腺肿瘤50例,乳腺肿瘤检出率为98.04%(50/51),其中恶性肿瘤14例,良性肿瘤3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92.00%(46/50),特异度为100.00%(1/1),诊断准确率为92.16%(47/51)。36例病理检查确诊良性肿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率为94.44%(34/36);14例病理检查确诊恶性肿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率为85.71%(12/14)。50例病理检查确诊良恶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率为92.00%(46/50)。恶性乳腺肿瘤患者声像图表现中无包膜、有周边高回声环、形态不规则、后方回声衰减、有内部细点状钙化占比、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良性乳腺肿瘤患者,血流信号差于良性乳腺肿瘤患者,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对乳腺肿瘤进行诊断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及良恶性分辨率,对为患者采取早期针对性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肿瘤良恶性诊断与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处理后对犬乳腺肿瘤细胞系CHMp lncRNAs差异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张琰 吴梅金 +1 位作者 周家豪 刁洪秀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16-2726,共11页
旨在探究阿霉素对犬乳腺肿瘤细胞中lncRNAs分子的影响,寻找犬乳腺肿瘤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试验采用RNA-Seq技术对经阿霉素处理的犬乳腺肿瘤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lncRNAs,应用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进行基因功能... 旨在探究阿霉素对犬乳腺肿瘤细胞中lncRNAs分子的影响,寻找犬乳腺肿瘤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试验采用RNA-Seq技术对经阿霉素处理的犬乳腺肿瘤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lncRNAs,应用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进行基因功能和途径注释并验证其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经阿霉素处理后的犬乳腺肿瘤细胞中共有277个差异表达的lncRNAs,其中,147个表达上调,130个表达下调,主要涉及细胞新陈代谢、转录程序失调、ECM受体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坏死性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随机检测3个差异表达的lncRNAs,其表达趋势与RNA-Seq一致,表明RNA-Seq测序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基于转录组学技术,综合分析阿霉素抗犬乳腺肿瘤细胞相关lncRNAs表达变化的整体特征,揭示其可能的调控新机制,为犬乳腺肿瘤的靶向治疗和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乳腺肿瘤细胞 阿霉素 RNA-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肿瘤的meta分析
11
作者 陈思晗 熊虎 +2 位作者 税典雅 高小瞻 刘泽伟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2期108-114,共7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评估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系统搜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CBM、WANFANG、VIP中建库至2022年9月20日有关超微血流成像(super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评...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评估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系统搜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CBM、WANFANG、VIP中建库至2022年9月20日有关超微血流成像(super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评估乳腺肿瘤良恶性的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初筛文献并提取信息;运用QUADAS-2工具评估纳入原始文献质量,Review Manager 5.3绘制文献质量评估图,Stata 17.0计算SMI评估乳腺肿瘤的敏感度(SEN)、特异度(SPE)、阳性似然比(PLR)、阴性似然比(NLR)及诊断比值比(DOR),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获得曲线下面积;绘制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1769例乳腺肿瘤患者、共1912个病灶,其中恶性结节916个、良性结节991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SMI评估乳腺病变SEN、SPE、PLR、NLR、DOR及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95%CI(0.79~0.84)]、0.87[95%CI(0.85~0.89)]、6.58[95%CI(4.58~9.43)]、0.19[95%CI(0.16~0.24)]、39.47[95%CI(27.18~57.31)]、0.93[95%CI(0.90~0.95)]。结论SMI评估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血流成像 乳腺肿瘤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乳腺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2
作者 顾康宁 王琦 赵培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乳腺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于本院接诊的乳腺肿瘤患者96例,根据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比较...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乳腺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于本院接诊的乳腺肿瘤患者96例,根据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乳腺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乳腺肿瘤患者SAS、SDS、VA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在干预前差异比较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疼痛程度,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乳腺肿瘤 心理状态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容积转移常数、速率常数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价值
13
作者 刘艳 吴丽萍 岳旭云 《内科》 2024年第5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容积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93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容积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93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应用曲线下面积(AUC)等指标分析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价值。结果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93例乳腺肿瘤患者中有31例为恶性。恶性肿瘤组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均高于良性肿瘤组(均P<0.05)。K^(trans)、K_(ep)及二者联合检测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的AUC分别为0.896、0.761、0.955(均>0.71);二者联合检测的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968、0.830和0.798;当K^(trans)、K_(ep)的截断值分别取0.445 min^(-1)、0.525 min^(-1)时,可获得最佳的鉴别诊断价值。结论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对于乳腺肿瘤良恶性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容积转移常数 速率常数 鉴别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环乳晕切口乳腺肿瘤切除术对乳腺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保艳 陈锡霖 冯小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4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对乳腺肿瘤患者使用环乳晕切口乳腺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在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96例乳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甲组(n=98)和乙组(n=98)。对甲组患者使用放射状切口乳腺肿瘤... 目的:探讨对乳腺肿瘤患者使用环乳晕切口乳腺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在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96例乳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甲组(n=98)和乙组(n=98)。对甲组患者使用放射状切口乳腺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乙组患者使用环乳晕切口乳腺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失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术毕至手术切口拆线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其中对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较为满意、自觉双侧乳房基本对称、自觉乳头乳晕感觉正常患者的占比、其病情的复发情况及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与甲组患者中自觉乳头乳晕感觉正常患者的占比及其病情的复发率相比,P>0.05;乙组患者术中的失血量少于甲组患者,P<0.05;乙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术毕至手术切口拆线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甲组患者,P<0.05;乙组患者中对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较为满意、自觉双侧乳房基本对称患者的占比及对治疗的总满意率均高于甲组患者,P<0.05。结论:对乳腺肿瘤患者使用环乳晕切口乳腺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可减少其术中的失血量,缩短其术毕至手术切口拆线的时间,提高其对治疗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肿瘤切除术 环乳晕切口 放射状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瘤表观弥散系数与组织细胞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9
15
作者 郭勇 王辅林 +2 位作者 蔡幼铨 蔡祖龙 高元桂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 :评估组织细胞密度在良恶性乳腺病变弥散系数 (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s ,ADC)不同中所起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46例乳腺病变 (恶性肿瘤 2 6例 ,良性病变 2 0例 )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 目的 :评估组织细胞密度在良恶性乳腺病变弥散系数 (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s ,ADC)不同中所起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46例乳腺病变 (恶性肿瘤 2 6例 ,良性病变 2 0例 )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edImaging ,DWI)检查 ,并计算病变的ADC值。用AdobePhotoshop 4.0software软件分析乳腺病变病理切片的细胞密度。统计分析ADC值与细胞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恶性肿瘤平均ADC值为 ( 0 .96 0 8± 0 .2 0 43)× 10 -3mm2 /s ,明显小于良性病变组 ( 1.5 934± 0 .2 0 84)× 10 -3mm2 /s ;P <0 .0 0 1)。恶性肿瘤平均细胞密度为 ( 14 .5 9± 4.35 ) % ,明显大于良性病变组 ( 10 .2 0± 4.32 % ;P <0 .0 5 )。乳腺病变ADC值与细胞密度的相关性很好 (r =-0 .5 42 )。结论 :在乳腺良恶性肿瘤ADC不同中 ,细胞密度起了重要作用。通过测量肿瘤ADC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但仍有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回波平面成像 细胞密度 ADC 表观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用于体表无创性检测乳腺肿瘤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庆波 徐智 +13 位作者 徐怡庄 张元福 张能维 王立新 孙学军 张莉 王凡 杨丽敏 赵莹 任予 刘智 翁诗甫 周维金 吴瑾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010-2012,共3页
The non-invasive detection of breast tumor in vivo and in situ was first investigated by FTIR fiber optics technique. The experiment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pectra of skin ... The non-invasive detection of breast tumor in vivo and in situ was first investigated by FTIR fiber optics technique. The experiment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pectra of skin outside breast tumor and normal breast tissues in the peak position and relative intensity. The in vivo FTIR spectroscopy can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whether the suspected tissue is cancerous or not. This recent result means that in situ FTIR spectroscopic method with fiber optics can be developed as a non-invasive, rapid and in vivo technique for early breast tumor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中红外光纤 乳腺肿瘤 在体原位无创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对提高乳腺肿瘤BI-RADS分类准确性的价值 被引量:36
17
作者 刘健 高云华 +3 位作者 苟凌云 石红 赵晓波 何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1-284,28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提高乳腺肿瘤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准确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151个乳腺肿瘤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资料,根据常规超声进行BI-RADS分类;并行超声造影检查,结合病灶造影增强扫描特点重新进行分类,与...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提高乳腺肿瘤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准确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151个乳腺肿瘤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资料,根据常规超声进行BI-RADS分类;并行超声造影检查,结合病灶造影增强扫描特点重新进行分类,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常规超声BI-RADS分类与结合超声造影的BI-RADS分类对乳腺肿物恶性风险分层的评估能力。结果结合超声造影增强扫描特点后,BI-RADS分类的变化主要发生在3类和4A类,常规超声BI-RADS分类评估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2%、52.1%、72.8%、80.5%、75.7%;结合超声造影图像特点后的BI-RADS分类,其诊断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分别提高至72.9%、86.8%、83.3%,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BI-RADS分类评估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与结合超声造影后的曲线下面积0.8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超声BI-RADS分类的基础上,结合病灶的造影增强模式有助于提高超声BIRADS分类对乳腺肿块恶性风险分层的评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乳房 图像增强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瘤高频彩超及超声造影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良西 朱向明 +2 位作者 李国杰 容尚勤 张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1-454,458,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高频彩超、超声造影(CEUS)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82例原发性乳腺肿瘤患者于术前行常规高频彩超检查,观察病灶灰阶图像特征及血流特征;启动造影模式行实时灰阶... 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高频彩超、超声造影(CEUS)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82例原发性乳腺肿瘤患者于术前行常规高频彩超检查,观察病灶灰阶图像特征及血流特征;启动造影模式行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析软件分析病灶增强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采用免疫组化测定肿瘤内MVD,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MVD的相关性。结果恶性组肿瘤血流Adler分级低于良性组(P<0.05);超声造影显像特点:恶性组血管数量多且粗细不等,良性组血流束细窄、平直;恶性组TTP低于良性组,PI及AUC高于良性组(P<0.05),MVD显著高于良性组(P<0.001);肿瘤MVD计数随血流Adler分级升高而升高,CDFI血流丰富程度与MVD呈正相关(r=0.456,P<0.01);PI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783,P<0.01)。结论超声造影能客观评价乳腺肿瘤血供,术前应用CDFI结合超声造影在体检查肿瘤血管,可为早期诊断乳腺肿瘤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乳房 超声造影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瘤手术治疗联合内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体会 被引量:8
19
作者 曾艳 吴硕东 +3 位作者 安贵峰 苏洋 石刚 张立魁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8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评估乳腔镜辅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时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对4例乳腺癌病例行保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脂肪溶解抽吸后进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冷冻切片报告:标本切缘均无... 目的评估乳腔镜辅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时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对4例乳腺癌病例行保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脂肪溶解抽吸后进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冷冻切片报告:标本切缘均无癌细胞残留,术后石蜡切片病理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例。手术时间120~140min,平均127.3min;手术出血量15~20ml,平均18.4ml;每侧取淋巴结10~13个,平均11个。术后病侧乳房形态保持良好,伤口小而隐蔽,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12~24个月,无瘤复发。结论在腔镜下行保乳乳腺癌切除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常规手术无法达到的良好的美容效果。该术式对保护上肢功能、保持胸部良好的外观形状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是一种较好的手段,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一种合理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手术 乳腺肿瘤 乳腺癌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肿瘤诊断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8
20
作者 杜睿 薛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5-437,共3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如能早期诊断,将有助于患者的预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及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作为近年来超声的新技术,可以提高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鉴别...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如能早期诊断,将有助于患者的预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及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作为近年来超声的新技术,可以提高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文中着重以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肿瘤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