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总结国内外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报告结局的特异性评估工具,分析工具的内容及特征,为工具的选择及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和步骤,以PRISMA-ScR报告清单为指导,全面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目的总结国内外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报告结局的特异性评估工具,分析工具的内容及特征,为工具的选择及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和步骤,以PRISMA-ScR报告清单为指导,全面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OpenGrey、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提取工具的基本特征(工具名称、构建基础、构建方法、维度内容、信效度及工具特点等)。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含15种工具,可分为5大类即症状体验、生活质量、疾病感知、自护能力和患者纺织品装备满意度。结论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报告结局特异性评估工具正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工具仍需进一步研究与验证,临床选择工具时需从多维考虑,工具的开发应遵照相关标准,提高工具的准确性。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放疗前、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281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单侧乳腺癌术后女性患者的前瞻性临...目的: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放疗前、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281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单侧乳腺癌术后女性患者的前瞻性临床资料,根据BMI<25、25~27、BMI≥28分为BMI低组(n=94)、中组(n=89)、高组(n=98),比较健患侧上肢体积差(upper limb volume difference,ULVD),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和线性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放疗对BCRL(定义为ULVD≥200 m L)的影响,并与其他BMI分界值分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放疗前、后ULVD平均值分别为40.6、42.9 m L,中位值均为30.0 m L,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2例缺失)BMI低、中、高组的BCRL发生率分别为2.2%(2/93)、6.8%(6/88)、13.3%(13/98),放疗后(1例缺失)分别为1.1%(1/93)、12.4%(11/89)、12.2%(12/98),GEE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疗未增加BCRL率(P=0.529)。线性逻辑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与BMI低组相比中组和高组放疗前(RR=4.199,P=0.693和RR=10.999,P=0.002)、放疗后(RR=13.287,P=0.047和RR=14.308,P=0.029)的BCRL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按BMI<25、25~29、BMI≥30分组,分析结果与以上类似。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发生BCRL,中国乳腺癌患者理想的BMI<28,与国外欧美患者为主的BMI<30不同。展开更多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侧上肢不同频率生物电阻抗值的检测,分析生物电阻抗测试频率对淋巴水肿定量评估的影响,为生物电阻抗技术定量评估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30例,采用...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侧上肢不同频率生物电阻抗值的检测,分析生物电阻抗测试频率对淋巴水肿定量评估的影响,为生物电阻抗技术定量评估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30例,采用多频生物电阻抗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受试者双上肢不同频率生物电阻值。比较健侧和患侧上肢平均周径、生物电阻抗值的差异,对双上肢平均周径差和不同频率阻抗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受试者患侧上肢周径和不同频率下阻抗值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患侧和健侧上肢平均周径差与50 k Hz下的阻抗差呈正相关(r=0.453,P=0.023),低频率的生物电阻抗值与传统周径测量法的一致性好;(3)患侧50 k Hz频率阻抗值较健侧阻抗值增加百分比显著高于肢体周径增加百分比(P <0.01)。结论低频生物电阻抗值在淋巴水肿定量评估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80例,年龄18~64岁,BMI 18.5~25.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GB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S组术前行超声引导下单次右侧SGB;C组术前仅接受右侧星状神经节超声扫描不进行神经阻滞。记录术后3 d内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前1 d和术后1、3 d睡眠时间,术后1、3 d 15项恢复质量评分(QoR-15)及Christensen疲劳评分。记录术后2、8、24 h 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及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腹胀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S组术后3 d内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1、3 d睡眠时间明显延长,术后1、3 d QoR-15评分明显升高,Christensen疲劳评分明显降低,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镇疼泵总按压次数及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术后2、8、24 h 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腹胀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24 h内补救镇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GB组无一例发生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在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中术前行超声引导下单次SGB,可以降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文摘目的总结国内外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报告结局的特异性评估工具,分析工具的内容及特征,为工具的选择及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和步骤,以PRISMA-ScR报告清单为指导,全面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OpenGrey、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提取工具的基本特征(工具名称、构建基础、构建方法、维度内容、信效度及工具特点等)。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含15种工具,可分为5大类即症状体验、生活质量、疾病感知、自护能力和患者纺织品装备满意度。结论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报告结局特异性评估工具正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工具仍需进一步研究与验证,临床选择工具时需从多维考虑,工具的开发应遵照相关标准,提高工具的准确性。
文摘目的: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放疗前、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281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单侧乳腺癌术后女性患者的前瞻性临床资料,根据BMI<25、25~27、BMI≥28分为BMI低组(n=94)、中组(n=89)、高组(n=98),比较健患侧上肢体积差(upper limb volume difference,ULVD),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和线性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放疗对BCRL(定义为ULVD≥200 m L)的影响,并与其他BMI分界值分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放疗前、后ULVD平均值分别为40.6、42.9 m L,中位值均为30.0 m L,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2例缺失)BMI低、中、高组的BCRL发生率分别为2.2%(2/93)、6.8%(6/88)、13.3%(13/98),放疗后(1例缺失)分别为1.1%(1/93)、12.4%(11/89)、12.2%(12/98),GEE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疗未增加BCRL率(P=0.529)。线性逻辑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与BMI低组相比中组和高组放疗前(RR=4.199,P=0.693和RR=10.999,P=0.002)、放疗后(RR=13.287,P=0.047和RR=14.308,P=0.029)的BCRL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按BMI<25、25~29、BMI≥30分组,分析结果与以上类似。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发生BCRL,中国乳腺癌患者理想的BMI<28,与国外欧美患者为主的BMI<30不同。
文摘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侧上肢不同频率生物电阻抗值的检测,分析生物电阻抗测试频率对淋巴水肿定量评估的影响,为生物电阻抗技术定量评估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30例,采用多频生物电阻抗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受试者双上肢不同频率生物电阻值。比较健侧和患侧上肢平均周径、生物电阻抗值的差异,对双上肢平均周径差和不同频率阻抗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受试者患侧上肢周径和不同频率下阻抗值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患侧和健侧上肢平均周径差与50 k Hz下的阻抗差呈正相关(r=0.453,P=0.023),低频率的生物电阻抗值与传统周径测量法的一致性好;(3)患侧50 k Hz频率阻抗值较健侧阻抗值增加百分比显著高于肢体周径增加百分比(P <0.01)。结论低频生物电阻抗值在淋巴水肿定量评估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