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影响
1
作者 吴尚 史宏伟 +2 位作者 鲍红光 韩流 王宏宇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80例,年龄18~64岁,BMI 18.5~25.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80例,年龄18~64岁,BMI 18.5~25.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GB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S组术前行超声引导下单次右侧SGB;C组术前仅接受右侧星状神经节超声扫描不进行神经阻滞。记录术后3 d内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前1 d和术后1、3 d睡眠时间,术后1、3 d 15项恢复质量评分(QoR-15)及Christensen疲劳评分。记录术后2、8、24 h 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及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腹胀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S组术后3 d内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1、3 d睡眠时间明显延长,术后1、3 d QoR-15评分明显升高,Christensen疲劳评分明显降低,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镇疼泵总按压次数及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术后2、8、24 h 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腹胀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24 h内补救镇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GB组无一例发生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在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中术前行超声引导下单次SGB,可以降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乳腺癌改良根治 术后恢复质量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报告结局评估工具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得菊 邢树平 +2 位作者 何昭好 夏杰琼 李斌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2,共5页
目的总结国内外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报告结局的特异性评估工具,分析工具的内容及特征,为工具的选择及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和步骤,以PRISMA-ScR报告清单为指导,全面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 目的总结国内外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报告结局的特异性评估工具,分析工具的内容及特征,为工具的选择及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和步骤,以PRISMA-ScR报告清单为指导,全面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OpenGrey、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提取工具的基本特征(工具名称、构建基础、构建方法、维度内容、信效度及工具特点等)。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含15种工具,可分为5大类即症状体验、生活质量、疾病感知、自护能力和患者纺织品装备满意度。结论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报告结局特异性评估工具正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工具仍需进一步研究与验证,临床选择工具时需从多维考虑,工具的开发应遵照相关标准,提高工具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患者报告结局 评估工具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床期及早期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管理的证据总结
3
作者 沈傲梅 胡倩 +4 位作者 杨婉婉 贾惠琳 张紫娟 强万敏 路潜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1-1067,共7页
目的:总结亚临床期及早期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管理的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依据PIPOST原则构建循证问题,按照“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系统检索各层级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5年4月30日。由2~4名经循证培训的研... 目的:总结亚临床期及早期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管理的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依据PIPOST原则构建循证问题,按照“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系统检索各层级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5年4月30日。由2~4名经循证培训的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及汇总。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包括2篇临床决策、5篇指南、3篇推荐实践、5篇证据总结、3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从前瞻性监测及管理策略两方面汇总了24条证据。结论:医护人员在应用证据时,应综合考虑资源条件、临床情景及患者需求,制定合适的干预策略,以最大限度地逆转和减轻淋巴水肿,降低慢性淋巴水肿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期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自我管理积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亚菲 王月利 +3 位作者 杨光文 袁越 李庆 孔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9-1334,共6页
目的:了解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自我管理积极度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促进患者自我管理积极度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于2023年2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济南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222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三元... 目的:了解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自我管理积极度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促进患者自我管理积极度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于2023年2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济南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222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三元交互决定论为理论基础,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积极度量表、社会影响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积极度量表得分为(58.74±13.87)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病耻感、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效能感是BCRL患者自我管理积极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自我管理积极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未来可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病耻感、社会支持及自我管理效能感情况,制订精准、系统的自我管理积极度干预策略,以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积极度 病耻感 社会支持 自我管理效能感 三元交互决定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放疗和BMI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发生关系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振生 李月 +3 位作者 耿文慧 尹俊普 韩慧娜 张钧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放疗前、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281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单侧乳腺癌术后女性患者的前瞻性临... 目的: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放疗前、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281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单侧乳腺癌术后女性患者的前瞻性临床资料,根据BMI<25、25~27、BMI≥28分为BMI低组(n=94)、中组(n=89)、高组(n=98),比较健患侧上肢体积差(upper limb volume difference,ULVD),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和线性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放疗对BCRL(定义为ULVD≥200 m L)的影响,并与其他BMI分界值分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放疗前、后ULVD平均值分别为40.6、42.9 m L,中位值均为30.0 m L,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2例缺失)BMI低、中、高组的BCRL发生率分别为2.2%(2/93)、6.8%(6/88)、13.3%(13/98),放疗后(1例缺失)分别为1.1%(1/93)、12.4%(11/89)、12.2%(12/98),GEE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疗未增加BCRL率(P=0.529)。线性逻辑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与BMI低组相比中组和高组放疗前(RR=4.199,P=0.693和RR=10.999,P=0.002)、放疗后(RR=13.287,P=0.047和RR=14.308,P=0.029)的BCRL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按BMI<25、25~29、BMI≥30分组,分析结果与以上类似。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发生BCRL,中国乳腺癌患者理想的BMI<28,与国外欧美患者为主的BMI<30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身体质量指数 上肢体积 术后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周径与淋巴水肿相关症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凤莲 路潜 +2 位作者 赵权萍 金三丽 崔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双上肢周径及淋巴水肿相关症状发生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上臂连续周径测量法确定患者双上肢周径;采用乳腺癌淋巴水肿症状体验指数评估患者淋巴水肿相关症状情况。结果19例(...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双上肢周径及淋巴水肿相关症状发生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上臂连续周径测量法确定患者双上肢周径;采用乳腺癌淋巴水肿症状体验指数评估患者淋巴水肿相关症状情况。结果19例(12.3%)双上肢周径差>2cm,99例(64.3%)双上肢周径差<1cm,36例(23.4%)双上肢周径差1~2cm。不同双上肢周径差患者淋巴水肿症状个数、症状严重程度、症状困扰及症状体验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双上肢周径差越大,症状个数、症状严重程度、症状困扰总分及症状体验总分显著增加(P<0.05,P<0.01)。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双上肢周径差大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患者(P<0.01)。结论较大比例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存在淋巴水肿相关症状。通过症状评估可筛查出早期的隐匿水肿患者,需尽早为其提供干预措施预防或延缓淋巴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上肢周径 淋巴水肿 症状 体征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阻运动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和肌肉力量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5
7
作者 李呈 孟爱凤 +6 位作者 程芳 智晓旭 杜世正 邾萍 羊丽芳 潘梦婷 方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7-10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抗阻运动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及肌肉力量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英文数据库及CNKI、万方等中文数据库,关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抗阻运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自... 目的系统评价抗阻运动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及肌肉力量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英文数据库及CNKI、万方等中文数据库,关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抗阻运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17年5月。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2名评价者单独进行文献筛选,纳入最终文献后进行质量评价、信息提取,采用RevMan5.3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个RCT研究,共1 461例患者。7个研究针对无上肢淋巴水肿患者,5个研究针对并发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患者进行抗阻运动安全,不会增加或加剧淋巴水肿症状。Meta分析显示,抗阻运动可改善患者腿部推举力、仰卧推举力和胸部推举力(均P<0.01)。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可进行抗阻运动,能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但对预防或改善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需规范测量方法和诊断标准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清扫 淋巴水肿 抗阻运动 肌肉力量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诊疗现状 被引量:43
8
作者 程越 林方才 孙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0-376,共7页
随着乳腺癌诊断治疗水平的革新和生存率的提高,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作为影响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首位并发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由于国内外仍缺乏共识,目前关于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治仍然是个挑战。本文针对乳腺癌术... 随着乳腺癌诊断治疗水平的革新和生存率的提高,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作为影响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首位并发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由于国内外仍缺乏共识,目前关于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治仍然是个挑战。本文针对乳腺癌术后相关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断与治疗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的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 被引量:33
9
作者 张丽娟 罗庆华 +3 位作者 张慧珍 李金兰 钟巧玲 唐海林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改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乳房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对6例单纯乳房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包括个性化皮肤护理,舒缓瘢痕组织,腋窝网综合征的治疗以及在徒手淋巴引流的同时采用加压绷带包扎等... 目的探讨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改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乳房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对6例单纯乳房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包括个性化皮肤护理,舒缓瘢痕组织,腋窝网综合征的治疗以及在徒手淋巴引流的同时采用加压绷带包扎等,每例共进行20次治疗。首次治疗及第5、10、15、20次治疗后分别采用十字测量法测量乳房横径与周径。结果第1次治疗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h后松开,患者患侧乳房肿胀明显减轻,同时肿胀部位皮肤有所改善,较以前松软、有弹性、颜色变浅,血液循环改善。治疗20次后,患者不同时间乳房横径、纵径、平均径均呈下降趋势,并趋向稳定;患者腋网综合征消失。结论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淋巴水肿的症状和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 乳房淋巴水肿 综合消肿治疗 腋网综合征 弹力绷带 加压包扎 瘢痕组织 十字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连续射频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和疼痛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广建 李仁淑 +4 位作者 梁哲龙 金文哲 闫清华 张平 邱德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89-391,共3页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己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了减少复发和转移,除乳腺病灶切除外,常需腋窝淋巴结清扫和局部放疗.然而研究显示,腋窝淋巴结清扫和局部放疗是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回流障碍的主要原因[1~3],部分患...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己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了减少复发和转移,除乳腺病灶切除外,常需腋窝淋巴结清扫和局部放疗.然而研究显示,腋窝淋巴结清扫和局部放疗是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回流障碍的主要原因[1~3],部分患者可伴有疼痛,轻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者可导致残疾.虽然淋巴水肿这一远期并发症已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但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和探索,仍难以实现根治乳腺癌的同时又避免淋巴水肿这一目标.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伴疼痛患者24例,采用星状神经节连续射频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淋巴水肿 乳腺癌术后 疼痛患者 星状神经节 射频治疗 腋窝淋巴结清扫 淋巴回流障碍 局部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围测量和水置换法评估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一致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振生 耿文慧 +3 位作者 尹俊普 张钧 张媛媛 李姗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89-1093,共5页
目的观察臂围(AC)测量和上肢体积(ULV)测量评估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连续收集女性单侧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281例。以肘关节鹰突中心水平下5cm和上10cm处臂围测量值的均值为AC;以上肢浸没水面至... 目的观察臂围(AC)测量和上肢体积(ULV)测量评估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连续收集女性单侧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281例。以肘关节鹰突中心水平下5cm和上10cm处臂围测量值的均值为AC;以上肢浸没水面至鹰突中心上15cm处的排水体积为ULV。对AC和ULV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线形回归,计算Kappa系数。结果放疗前后,两侧AC与In(ULV)的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均>0.959(P<0.001)。线性回归方程R2>0.90。两者对BCRL诊断一致率>90%(Kappa系数>0.492,P<0.001)。结论AC和In(ULV)线性关系显著。单独利用AC诊断和评估术后放疗BCRL可靠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上臂臂围 上臂排水体积 诊断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芝银教授以补气活血通络利水法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经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聪 姚昶 宋波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27-830,共4页
总结许芝银教授临床诊治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经验,认为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属本虚标实之证,与肺脾肝三脏密切相关,正虚为本,主要致病因素为瘀血、气滞、水湿。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确立补气、活血、通络、利水相结合的治法。临证治疗以... 总结许芝银教授临床诊治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经验,认为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属本虚标实之证,与肺脾肝三脏密切相关,正虚为本,主要致病因素为瘀血、气滞、水湿。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确立补气、活血、通络、利水相结合的治法。临证治疗以红黄煎剂为基本方;分清标本缓急,注重个体论治,随症加减应用,灵活选择药物;遵循“治未病”思想,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从而达到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芝银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红黄煎剂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 被引量:20
13
作者 马建勋 李比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363-367,共5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根治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仍是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易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2009年一项大样本前瞻性研究[1]结果显示,乳腺癌术后3年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约为35%,术后5年内发生率约为4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根治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仍是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易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2009年一项大样本前瞻性研究[1]结果显示,乳腺癌术后3年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约为35%,术后5年内发生率约为42%。上肢淋巴水肿轻者随侧支循环建立症状可逐步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淋巴水肿 乳腺癌术后 治疗方法 腋窝淋巴结清扫 乳腺癌根治 2009年 恶性肿瘤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因素分析与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23
14
作者 潘钢 吴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556-558,共3页
关键词 上肢淋巴水肿 乳腺癌根治术后 背阔肌肌皮瓣 腋窝 负压抽吸 诱导虹吸 乳腺癌术后 淋巴管静脉吻合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安彩霞 马少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2816-2818,共3页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15%~20%,由于其发病机制中存在自行加重的恶性循环,患者常需终身忍受此病带来的外观异常、疲劳乏力、反复感染、上肢功能障碍等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15%~20%,由于其发病机制中存在自行加重的恶性循环,患者常需终身忍受此病带来的外观异常、疲劳乏力、反复感染、上肢功能障碍等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有益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淋巴水肿 乳腺癌术后 治疗 上肢功能障碍 常见并发症 恶性循环 发病机制 反复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纪光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47-2252,共6页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病,其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手术治疗后,由于手术和后续治疗对腋窝淋巴管的损伤,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较高,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应引起临床医生,尤其是乳腺外科医生的高度重...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病,其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手术治疗后,由于手术和后续治疗对腋窝淋巴管的损伤,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较高,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应引起临床医生,尤其是乳腺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本文就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尤其是淋巴水肿的预防和处理。随着乳腺癌研究的进展和微创外科理念的推广,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是可以逐步降低的,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命的质量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治流程 被引量:27
17
作者 贾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5-378,共4页
乳腺癌术后相关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是乳腺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据调查其发生率可高达16.6%(95%置信区间为13.6%-20.2%),其引起的病理改变一般是不可逆的,带来的危害包括:①患肢肿胀增粗... 乳腺癌术后相关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是乳腺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据调查其发生率可高达16.6%(95%置信区间为13.6%-20.2%),其引起的病理改变一般是不可逆的,带来的危害包括:①患肢肿胀增粗、组织纤维化和脂肪沉积,导致肢体畸形,晚期可致残;②易发淋巴管及周围组织炎症(丹毒和蜂窝组织炎),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③合并静脉疾病的淋巴水肿,晚期可能形成难以治疗的溃疡;④长期慢性淋巴水肿可能导致恶性病变,如淋巴管/血管内皮肉瘤。淋巴水肿是进行性发展的疾病,最初发生时充分休息后可自行消退,疾病随着病程延长而难以得到理想的疗效,所以积极预防和早期诊断、治疗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淋巴水肿 乳腺癌术后 诊治流程 静脉疾病 血管内皮肉瘤 组织纤维化 蜂窝组织炎 根治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电阻抗测试频率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定量评估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泉 刘玉洁 +6 位作者 潘钰 郑秀瑗 刘静民 孙小花 邹丽丽 马丽娜 严红松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7-751,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侧上肢不同频率生物电阻抗值的检测,分析生物电阻抗测试频率对淋巴水肿定量评估的影响,为生物电阻抗技术定量评估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30例,采用...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侧上肢不同频率生物电阻抗值的检测,分析生物电阻抗测试频率对淋巴水肿定量评估的影响,为生物电阻抗技术定量评估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30例,采用多频生物电阻抗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受试者双上肢不同频率生物电阻值。比较健侧和患侧上肢平均周径、生物电阻抗值的差异,对双上肢平均周径差和不同频率阻抗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受试者患侧上肢周径和不同频率下阻抗值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患侧和健侧上肢平均周径差与50 k Hz下的阻抗差呈正相关(r=0.453,P=0.023),低频率的生物电阻抗值与传统周径测量法的一致性好;(3)患侧50 k Hz频率阻抗值较健侧阻抗值增加百分比显著高于肢体周径增加百分比(P <0.01)。结论低频生物电阻抗值在淋巴水肿定量评估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阻抗技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频率 周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海燕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4期900-901,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淋巴水肿 患肢肿胀 康复护理 上肢功能障碍 生活自理能力 术后生活质量 慢性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式综合康复方案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许红蕾 李英 +2 位作者 梅晓凤 沈欣怡 赵梦琴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2期1848-1853,共6页
目的:分析阶段式综合康复方案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促进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将2022年1月—6月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淋巴水肿护理门诊就诊的33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 目的:分析阶段式综合康复方案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促进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将2022年1月—6月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淋巴水肿护理门诊就诊的33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设置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将2022年7月—12月就诊的36例患者设置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阶段式综合康复方案进行干预。干预前后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生物电阻抗、患肢握力、上肢功能障碍及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在体质量指数、患肢节段水分含量、患肢生物电阻抗、患肢握力、上肢功能障碍及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等指标上明显更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综合康复方案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对于缓解上肢淋巴水肿、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提升家庭亲密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将其推广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阶段式 综合消肿疗法 “人-环境-作业”模式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