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归饮子加减联合穴位艾灸治疗乳腺癌化疗后手足综合征临床效果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贺建红 张希巍 谢玉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究当归饮子加减联合穴位艾灸治疗乳腺癌化疗后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15例乳腺癌化疗后HFS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当归饮子组59例及常规治疗组56例,常规治... 目的探究当归饮子加减联合穴位艾灸治疗乳腺癌化疗后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15例乳腺癌化疗后HFS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当归饮子组59例及常规治疗组56例,常规治疗组给予维生素B_(6)+尿素软膏常规治疗,当归饮子组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当归饮子加减方联合穴位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现时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血清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生活质量[HFS生活质量量表(HRQL)]。结果治疗后,当归饮子组总有效率94.92%(56/59)高于常规治疗组82.14%(46/56)(P<0.05);治疗后,两组皮肤暗淡、皲裂脱屑、皮肤干燥、疼痛瘙痒评分均有所降低,且当归饮子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均有所降低,且当归饮子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有所降低,且当归饮子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HRQL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降低,且当归饮子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当归饮子加减联合穴位艾灸治疗乳腺癌化疗后HFS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中医证候,减轻患者现时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化疗后手足综合征 当归饮子加减 艾灸 中医证候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的间断性手足低温疗法对乳腺癌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冉 郭冬雪 +1 位作者 周立芝 张子睿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398-340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的间断性手足低温疗法对乳腺癌病人紫杉类药物诱导的外周神经毒性(CIPN)、手足综合征(HFS)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5月在唐山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72例乳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的间断性手足低温疗法对乳腺癌病人紫杉类药物诱导的外周神经毒性(CIPN)、手足综合征(HFS)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5月在唐山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72例乳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36例。两组化疗期间均给予间断性手足低温疗法,每次输注紫杉类药物前后15 min,试验1组与试验2组分别佩戴-10~0℃与-30~-20℃冷冻手套和脚套,于干预前、干预2、4、6个周期后测评CIPN、HFS和生活质量的差异性及低温疗法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结果:试验2组在干预4、6个周期后CIPN和HFS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试验1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交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疲劳、失眠评分差值均低于试验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均无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试验者。结论:温度较低的间断性手足低温疗法更能有效预防CIPN和HFS发生及严重程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性手足低温疗法 乳腺癌 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 手足综合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通痹中药合四物汤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相关性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邹劲林 林志东 +1 位作者 牛斌 莫湘琼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06-1909,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通痹中药合四物汤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相关性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方法:将2012年3月-2017年3月结肠癌术后化疗相关性手足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6100 mg口服,Tid,甲钴胺片0.5 g,Tid;在此基... 目的:探讨益气通痹中药合四物汤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相关性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方法:将2012年3月-2017年3月结肠癌术后化疗相关性手足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6100 mg口服,Tid,甲钴胺片0.5 g,Ti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益气通痹中药合四物汤治疗,每日1剂,3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卡氏评分(Karnofsky,KPS)、数字评估法(numeric rating scales,NRS)及中医证候积分,记录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8.33%低于观察组9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KPS评分分别为(81.02±6.37)、(86.62±7.24),NRS评分分别为(1.53±0.85)、(0.77±0.62),手足麻木分别为(2.03±0.75)、(1.12±0.63),刺痛拒按分别为(1.56±0.76)、(0.81±0.63),肌肤甲错分别为(1.35±0.63)、(0.71±0.49),面色微黄分别为(1.20±0.64)、(0.61±0.43),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痹中药合四物汤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相关性手足综合征的疗效确切,降低疼痛,改善体力状况和中医证候,且患者可以耐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痹中药 四物汤 结肠癌 化疗相关性手足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柔比星脂质体和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化疗致手足综合征 被引量:8
4
作者 郝震锋 敖俊红 +1 位作者 周双琳 杨蓉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7-359,共3页
报告1例由多柔比星脂质体和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化疗所致手足综合征。患者女,49岁。乳腺癌手术后,接受多柔比星脂质体和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化疗过程中,双手掌、足跖部皮肤出现出现暗红色斑片、水疱、大疱及溃疡,伴有明显的瘙痒及胀痛症状。... 报告1例由多柔比星脂质体和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化疗所致手足综合征。患者女,49岁。乳腺癌手术后,接受多柔比星脂质体和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化疗过程中,双手掌、足跖部皮肤出现出现暗红色斑片、水疱、大疱及溃疡,伴有明显的瘙痒及胀痛症状。根据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诊断为Ⅲ度手足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综合征 多柔比星 紫杉醇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致患者腹泻和手足综合征的防护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笑梅 廖鑫 +1 位作者 聂新 陈凤菊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9期37-39,共3页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希罗达)致患者腹泻和手足综合征的有效防护措施.方法 对152例口服希罗达患者实施腹泻和手足综合征针对性防护措施.结果 实施针对性措施后,口服希罗达致患者腹泻发生率为36.8%,其中3级腹泻发生率为7.2%;手足综合...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希罗达)致患者腹泻和手足综合征的有效防护措施.方法 对152例口服希罗达患者实施腹泻和手足综合征针对性防护措施.结果 实施针对性措施后,口服希罗达致患者腹泻发生率为36.8%,其中3级腹泻发生率为7.2%;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55.9%,其中3级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7.2%.3例不能耐受腹泻的患者经减量后腹泻好转,无终止治疗者;2例手足综合征患者终止治疗,1例患者减量治疗,其余2级和3级腹泻或手足综合征患者均恢复到0~1级.结论 针对性防护措施可减少口服希罗达所致腹泻和手足综合征的发生,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卡培他滨(希罗达) 手足综合征 腹泻 药物不良反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皮肤反应与手足综合征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易 张芊 +2 位作者 张雅芝 张春雷 郭金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5-128,共4页
近年来,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肿瘤内科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手足皮肤反应(HFSR)是该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然而,手足皮肤反应与传统细胞毒化疗药物引起的手足综合征(HFS)容易混淆。虽然二者均有感觉异常,但在发病率、发病机制、临... 近年来,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肿瘤内科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手足皮肤反应(HFSR)是该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然而,手足皮肤反应与传统细胞毒化疗药物引起的手足综合征(HFS)容易混淆。虽然二者均有感觉异常,但在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等方面均不相同。HFSR及HFS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社交,甚至导致抗肿瘤药物减量或提前停药,延误肿瘤治疗。因此,针对同时使用两类药物的肿瘤患者,二者的鉴别对于指导相应药物的剂量调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十分重要。该文对HFSR和HFS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改变、分级评估标准、预防治疗及生存期等方面的异同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细胞毒化疗药物 手足皮肤反应 手足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用益生菌乳膏预防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东梅 夏春梅 黄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14,共3页
目的 探究外用益生菌乳膏缓解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0例卡培他滨化疗的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益生菌组、凡士林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各70例;完成研究分别为63、67、59例。益生菌组化疗期间手足外用含双歧杆菌及乳酸... 目的 探究外用益生菌乳膏缓解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0例卡培他滨化疗的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益生菌组、凡士林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各70例;完成研究分别为63、67、59例。益生菌组化疗期间手足外用含双歧杆菌及乳酸菌的益生菌乳膏1周;凡士林组只应用凡士林乳膏,方式同益生菌组;空白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结果 益生菌组手足皮肤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且金黄色葡萄球菌、棒状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另外两组(均P<0.0125),化疗期间益生菌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也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5,P<0.0125)。结论 外用益生菌乳膏有利于抑制卡培他滨化疗患者的皮肤致病菌,降低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卡培他滨 手足综合征 凡士林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综合征病人生活质量量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董元鸽 陆箴琦 杨瑒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12期4237-4239,共3页
化疗致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又称掌跖红斑综合征、布格道夫反应,即出现以掌跖部感觉丧失及红斑为主的特异性皮肤综合征,表现为手足色素沉着、皮肤肿胀、水疱、溃疡伴疼痛[1],严重者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 化疗 手足综合征 生活质量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手足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黎鹏 程永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2404-2407,共4页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手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07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国内外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HFS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0版有关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手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07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国内外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HFS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0版有关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总的比较研究间存在较大异质(I^2=83.1%,P=0.00),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1篇文献的研究结果与其他文献存在较大异质性;将所剩余11篇文献按引起HFS的不同因素,分为卡培他滨、靶向治疗、化疗或靶向治疗3个亚组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虽然合并Meta分析显示各研究间仍存在较大异质性(I^2=73.4%,P=0.000);但是卡培他滨亚组(I^2=31.6%,P=0.232)、靶向治疗亚组(I^2=40.5%,P=0.151)、化疗或靶向治疗亚组(I^2=47.3%,P=0.150)各亚组间不存在大的异质性,且各亚组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HFS有效,且总有效率要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对于不同发生机制的HFS在临床治疗或研究中要区分治疗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综合征 发病机制 卡培他滨 靶向治疗 化疗 中医药治疗 随机对照实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阿帕替尼致手足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玲 薛敏芬 +1 位作者 王坚 张维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049-4054,共6页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化疗致手足综合征(HFS)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238例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化疗的消化道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化疗期间是否出现HFS...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化疗致手足综合征(HFS)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238例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化疗的消化道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化疗期间是否出现HFS症状分为HFS组(n=67)和非HFS组(n=171)。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致HFS影响因素。[结果]67例病人治疗过程中出现HFS,总发生率为28.15%。其中Ⅰ级占61.19%,Ⅱ级占29.85%,Ⅲ级占8.96%;HFS主要发生在50~70岁的中老年病人,症状开始时间主要集中在化疗后3~4周;甲磺酸阿帕替尼500 mg组病人HFS症状严重程度明显高于250 mg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3.015,P=0.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剂量强度[OR=3.227,95%CI(1.459~7.137)]、白细胞计数[OR=1.924,95%CI(1.010~3.66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OR=2.487,95%CI(1.105~5.599)]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OR=2.051,95%CI(1.029~4.089)]是甲磺酸阿帕替尼致HF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剂量甲磺酸阿帕替尼化疗合并危险因素的中老年病人,应采取积极的预防及护理、治疗措施,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阿帕替尼 手足综合征 消化道肿瘤 化疗 危险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9年第30卷主题索引 被引量:1
11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913-936,共24页
关键词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文献复习 磁共振弹性成像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 胎儿唇腭裂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局部收缩功能 肢体-体壁综合征 高频超声诊断 三维超声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斑点追踪技术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影像学表现 磁共振扩散加权图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主题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