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切面和横切面超声引导在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韦力 姚志 周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探讨纵切面和横切面超声引导在真空辅助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218例女性乳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检查出375个乳腺实性结节,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采用纵、横切面... 目的探讨纵切面和横切面超声引导在真空辅助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218例女性乳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检查出375个乳腺实性结节,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采用纵、横切面联合引导,n=229)和对照组(采用单纯纵切面引导,n=146),均采用EnCor真空辅助活检系统进行微创旋切治疗,比较两组乳腺结节的平均旋切治疗时间、平均旋切次数、完全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最大直径(D)<1.0 cm的结节,联合组平均旋切治疗时间及旋切次数〔(5.6±0.8)min,(5±1)次〕少于对照组〔(6.2±1.1)min,(6±1)次〕;1.0 cm≤D<2.0 cm的结节,联合组平均旋切治疗时间及旋切次数〔(9.6±1.3)min,(9±1)次〕少于对照组〔(10.3±1.5)min,(10±1)次〕;2.0 cm≤D≤3.0 cm的结节,联合组平均旋切治疗时间及旋切次数〔(15.1±2.1)min,(15±2)次〕少于对照组〔(17.8±2.4)min,(17±2)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完全切除率(223/229,97.4%)与对照组(139/146,95.2%)无差异(χ2=1.260,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8/229,3.5%)低于对照组(14/146,9.6%)(χ2=5.999,P<0.05)。结论超声纵、横切面联合引导较单纯纵切面引导能明显减少平均旋切次数,缩短旋切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真空辅助活检系统 乳腺微创旋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房良性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雷玉涛 侯宽永 +4 位作者 崔立刚 江凌 赵瑾 穆颖 赵红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2期1122-1125,共4页
目的评价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06年5月~2009年2月对查体和超声体检发现的205例乳腺肿物(单发肿瘤142例,多发肿瘤63例,其中58例为超声发现的不可触及病灶)行乳腺微创旋切术,应用Mammotome乳房活检系... 目的评价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06年5月~2009年2月对查体和超声体检发现的205例乳腺肿物(单发肿瘤142例,多发肿瘤63例,其中58例为超声发现的不可触及病灶)行乳腺微创旋切术,应用Mammotome乳房活检系统及11G/8G穿刺针(美国强生公司),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结果205例共切除356个肿瘤,直径0.3~3.5cm。手术时间1~50min,平均10.2min。术后局部瘀斑22例,血肿19例(3例行血肿穿刺)。术后病理:纤维腺瘤98个,乳腺增生246个,其中154个伴纤维腺瘤样结构,导管内乳头状瘤7个,管状腺瘤1个,囊肿4个。132例随访2~36个月,肿瘤残余4例(3.0%),肿瘤局部及切口美容效果满意。结论体检及超声发现的乳房内良性肿瘤(尤其是同一乳房内多发肿瘤)及超声发现的乳房内不可触及病灶,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可以准确可靠切除,明确诊断,减少漏诊或避免过度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美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微创旋切术 乳腺良性肿瘤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在筛查触诊阴性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勤 常万利 王遵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27-632,共6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作为一种活检方式在筛查早期乳腺癌中的价值。方法 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对568例(1071个结节)临床触诊阴性,且直径<10 mm的乳腺结节行乳腺微创旋切术,超声探头引导下纵向进针,横向旋切,将切除...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作为一种活检方式在筛查早期乳腺癌中的价值。方法 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对568例(1071个结节)临床触诊阴性,且直径<10 mm的乳腺结节行乳腺微创旋切术,超声探头引导下纵向进针,横向旋切,将切除的标本立即行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制定进一步手术方案。结果 每个结节旋切时间(3.1±1.3)min。555例(97.7%)共1058个结节为良性病变,其中腺纤维瘤672个,乳腺腺病伴腺瘤形成趋势(含乳腺腺病) 371个,导管内乳头状瘤6个,其他良性疾病(乳腺炎、上皮增生活跃伴或不伴不典型增生等) 9个。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0.4%),再次进行局部扩大切除术。恶性病变11例(1.9%),其中浸润性导管癌8例,导管原位癌3例。BI-RADS 3类426例中4例乳腺癌,恶性率0.9%(4/426);4a类142例中7例乳腺癌,恶性率4.9%(7/142)。结论 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定位精准、创伤性小、安全可靠,在触诊阴性的乳腺小结节(≤10 mm)中作为一种活检方式筛查早期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适合乳腺BI-RADS 3、4a类合并乳腺癌发病高危因素,不宜定期观察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乳腺 乳腺微创旋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微创旋切时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的适宜剂量
4
作者 陈建筱 吕昊 郭小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5-1111,共7页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在区域阻滞下乳腺微创旋切术中辅助镇静的适宜剂量。方法:选择120例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 0.5μg/kg组(D_(1)组)、Dex 0.75μg/kg组(D_(2)组)、Dex 1.0μg/kg组(D...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在区域阻滞下乳腺微创旋切术中辅助镇静的适宜剂量。方法:选择120例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 0.5μg/kg组(D_(1)组)、Dex 0.75μg/kg组(D_(2)组)、Dex 1.0μg/kg组(D_(3)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静脉注射试验用药后行乳腺后间隙麻醉下微创旋切术。比较术中最适镇静率,术后最适镇静率,麻醉前、静脉用药结束、乳腺后间隙麻醉、手术开始、手术5 min、术毕、静脉用药30 min、静脉用药60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生命体征[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中度及以上疼痛(VAS>3)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其中术中和术后最适镇静分别定义为术中Ramsay评分2~4分和术后Ramsay评分2~3分。结果:Dex具有剂量依赖性镇静镇痛作用,术中最适镇静率D_(2)、D_(3)组明显高于C组和D_(1)组,术后最适镇静率D_(2)组最高;D_(2)组和D_(3)组术中中度及以上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和D_(1)组,且D_(2)组、D_(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D_(2)组和D_(3)组的头晕发生率高于C组和D_(1)组;各组低血压、高血压、严重心动过缓、低氧血症及恶心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单次静脉应用0.75μg/kg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效果确切,术中和术后最适镇静率高,是区域阻滞下乳腺微创旋切术辅助镇静的适宜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镇静 区域阻滞 乳腺微创旋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