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联合患者年龄鉴别良性与交界性/恶性乳腺叶状肿瘤 被引量:2
1
作者 唐敏 郑小雪 +1 位作者 李雪 宋建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9-552,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联合患者年龄鉴别良性与交界性/恶性乳腺叶状肿瘤(PTB)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经乳腺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的PTB女性患者共76个病灶,包括良性57个、交界性14个及恶性5个,比较3种病变... 目的观察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联合患者年龄鉴别良性与交界性/恶性乳腺叶状肿瘤(PTB)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经乳腺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的PTB女性患者共76个病灶,包括良性57个、交界性14个及恶性5个,比较3种病变患者年龄及其超声BI-RADS分类,观察以单一年龄、超声BI-RADS及其联合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良性、交界性及恶性PTB之间,患者年龄及超声BI-RADS分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15)。以44.5岁、超声BI-RADS 4B类及其联合鉴别良性与交界性/恶性PTB的敏感度分别为94.74%、36.84%及73.68%,特异度分别为56.36%、87.27%及72.73%,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0.649及0.780。结论超声BI-RADS分类联合患者年龄有助于鉴别良性与交界性/恶性P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叶状瘤 超声检查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联合乳腺X线摄影影像组学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无定形钙化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欣欣 陈修婷 +5 位作者 李杰 杨丽 汤晓敏 闫静 马诚诚 高之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9-1523,共5页
目的观察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联合乳腺X线摄影(MG)影像组学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无定形钙化灶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女性乳腺无定形钙化病变患者共217个钙化灶,包括43个恶性、174个良性;按7∶3比例将病灶随机分... 目的观察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联合乳腺X线摄影(MG)影像组学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无定形钙化灶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女性乳腺无定形钙化病变患者共217个钙化灶,包括43个恶性、174个良性;按7∶3比例将病灶随机分为训练集(n=151)与验证集(n=66)。基于乳腺MG图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分别建立BI-RADS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二者联合模型,观察其鉴别诊断良、恶性病灶的价值。结果最终选出8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BI-RADS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鉴别训练集乳腺良、恶性无定形钙化灶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1、0.763及0.897,在验证集分别为0.800、0.746及0.893,联合模型的AUC均显著高于其他模型(P均<0.05)。结论BI-RADS分类联合MG影像组学有助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无定形钙化灶,且效能高于单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 影像组学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4和5级的触诊不清乳腺肿块的超声特征 被引量:18
3
作者 朱庆莉 姜玉新 +3 位作者 张璟 刘赫 戴晴 孙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6-460,484,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征象对超声诊断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和5级的触诊不清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1998年1月至2008年5月术前超声诊断为BI-RADS4或5级触诊不清的213个乳腺病灶为本研究对象,对照病理结果,评价各超声征象的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征象对超声诊断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和5级的触诊不清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1998年1月至2008年5月术前超声诊断为BI-RADS4或5级触诊不清的213个乳腺病灶为本研究对象,对照病理结果,评价各超声征象的诊断价值。结果 213个病变中,病理证实为良性128个(60.1%)、恶性85个(39.9%),恶性病变的平均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形态不规则"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为89.9%,其余超声征象的诊断敏感性均较低(7.6%~42.4%);边缘成角、小分叶、毛刺及血流丰富对乳腺癌的诊断特异性高(89.0%~95.6%)。BI-RADS4和5级中良性病变的常见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66.7%)、边界不清(35.1%)、后方回声衰减(27.2%)、纵横比>1(26.3%)。结论形态不规则是诊断乳腺癌敏感性最高的超声征象,超声可准确识别乳腺癌的浸润性边界征象,对于诊断BI-RADS5级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触诊不清的乳腺病变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化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预测甲状腺癌被膜侵犯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治光 何文 +1 位作者 广旸 张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2-317,共6页
目的通过简化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的赋值过程并提出新的分级系统,探讨简化的TI-RADS(sTIRADS)预测甲状腺癌被膜侵犯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749个甲状腺结节的... 目的通过简化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的赋值过程并提出新的分级系统,探讨简化的TI-RADS(sTIRADS)预测甲状腺癌被膜侵犯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749个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声像图,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230个、恶性组519个。收集两组超声征象,并计算OR值(OR>1赋值1分,OR<1赋值0分),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sTI-RADS鉴别良、恶性结节的效能;根据手术结果筛选出明确记录与被膜有关系的265例恶性结节并分为有被膜侵犯组67例和无被膜侵犯组198例,对两组患者超声及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49例甲状腺结节赋值为0、1、2、3、4、5分对应的恶性率分别为1.52%、7.69%、38.24%、76.00%、90.75%、93.75%;以≥3分作为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临界值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03%和67.39%;sTI-RADS分级为:3级,0分,恶性率<2%;4a级,1分,恶性率2%~10%;4b级,2分,恶性率10%~50%;4c级,3分,恶性率50%~90%;5级,4分或5分,恶性率>90%。有被膜侵犯组和无被膜侵犯组常规超声见被膜受累与sTI-RADS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12.88、-1.26,P≤0.2);常规超声见被膜受累是甲状腺癌被膜侵犯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sTI-RADS不是甲状腺癌被膜侵犯的独立预测因素(P=0.80)。结论sTI-RADS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效能,甲状腺癌被膜侵犯组中sTI-RADS分级更高,而常规超声见被膜受累是甲状腺癌被膜侵犯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超声检查 肿瘤分级 恶性率 甲状腺被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新技术结合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评估乳腺病变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6
5
作者 周红梅 冉海涛 成涓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前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U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弹性成像、CEUS、三维超声及"萤火虫"成像等超声新技术快速发展,其与BI-RADS-US分类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超声对乳腺小病灶的鉴别诊断能力及对乳腺癌的诊断... 目前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U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弹性成像、CEUS、三维超声及"萤火虫"成像等超声新技术快速发展,其与BI-RADS-US分类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超声对乳腺小病灶的鉴别诊断能力及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本文对超声新技术结合BI-RADS-US评估乳腺病变良恶性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疾病 乳腺肿瘤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超声标准化描述术语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陈铃 张建兴 +2 位作者 石小红 孙鹏涛 杨丽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46-175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化描述术语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因乳腺肿瘤接受手术治疗的458例患者(677个肿瘤,恶性150个,良性527个),采用BI-RADS超声规范化术语描述乳腺肿块的形态学信息,并... 目的探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化描述术语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因乳腺肿瘤接受手术治疗的458例患者(677个肿瘤,恶性150个,良性527个),采用BI-RADS超声规范化术语描述乳腺肿块的形态学信息,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良恶性乳腺瘤的形态、边界、边缘、后方回声、生长方式、钙化、最大直径、周围组织改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超声BI-RADS标准化描述术语中,形态不规则预测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约86.00%和90.32%;高回声晕的特异度为100%。病理结果与BI-RADS 3类和5类一致性满意(Kappa值=0.70、0.74),与4a、4c类的一致性较差(Kappa值=0.35、0.01),与4b类结果不一致(Kappa值=-0.01)。结论形态不规则、高回声晕、边缘不光整、垂直性生长、后方回声衰减或混合性改变、肿瘤内微钙化、周围组织改变可作为乳腺恶性肿瘤的征象,其中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边缘成角、肿瘤内微钙化可作为预测恶性肿瘤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鉴别诊断乳腺小肿块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文韬 陈琮瑛 +4 位作者 李胜利 余容 袁鹰 杨霞 王恩礼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4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化描述术语鉴别诊断乳腺小肿块(最大直径均≤1.5cm)的价值。方法利用BI-RADS超声术语对159例患者共186个乳腺小肿块进行描述,并对这些超声征象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良性... 目的探讨超声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化描述术语鉴别诊断乳腺小肿块(最大直径均≤1.5cm)的价值。方法利用BI-RADS超声术语对159例患者共186个乳腺小肿块进行描述,并对这些超声征象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良性肿块123个(123/186,66.13%),恶性肿块63个(63/186,33.87%)。超声对恶性肿块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1.43%(45/63)、87.80%(108/123)、82.26%(153/186)。单因素分析显示乳腺良恶性小肿块的形态、边缘、生长方向、后方回声、内部微钙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边缘毛刺和内部微钙化进入回归模型(P<0.05)。结论边缘毛刺及肿块内部微钙化对鉴别乳腺良恶性小肿块最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超声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初探 被引量:9
8
作者 黄慧莲 范秀萍 +1 位作者 荣雪余 朱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62-365,共4页
1992年美国放射学会制定了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2003年第四版修订时包括了超声诊断(BI-RADS-US)。本文旨在初步探讨BI-RADS-US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能力。我们收集了2... 1992年美国放射学会制定了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2003年第四版修订时包括了超声诊断(BI-RADS-US)。本文旨在初步探讨BI-RADS-US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能力。我们收集了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期间、获得病理诊断的乳腺占位性病变共69例72灶。均为女性,年龄14-83岁,平均41.6岁。首先根据一般的非BI-RADS标准,做出良恶性鉴别。然后用BI-RADS-US标准进行鉴别和分级(0-6级),其中2级和3级为良性和良性可能性大,4级为性质待定,5级为恶性可能性大。计算并比较上述两种方法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在72病灶中,根据非BI-RADS标准,诊断为良性者40灶,符合病理诊断者38灶(95.0%),诊断为恶性者23灶,符合病理者18灶(78.3%);诊断为性质待定者9灶。根据BI-RADS-US标准和分级,2级和3级共有37灶,与病理结果符合者为36灶(97.2%);5级有31灶,与病理符合者为22灶(71.0%);4级有4灶。非BI-RADS和BI-RADS-US的准确性各为83.3%和81.9%(P=1.000),敏感性各为91.7%和95.8%(P=1.000),特异性各为79.2%和75.0%(P=0.754)。总之,第一版BI-RADS-US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方面的初步应用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而与非BI-RADS方法比较则尚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超声诊断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宋丽君 张家君 卢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28-1731,共4页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是一个涵盖乳腺X线、超声及磁共振影像解读报告的标准化系统。BIRADS促进了医学影像学检查报告的标准化,减少了乳腺影像解读时的混淆,是广泛应用于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中的风险评估和质量保证工具。...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是一个涵盖乳腺X线、超声及磁共振影像解读报告的标准化系统。BIRADS促进了医学影像学检查报告的标准化,减少了乳腺影像解读时的混淆,是广泛应用于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中的风险评估和质量保证工具。本文对BI-RADS的发展史、临床价值、局限性以及与其他影像等技术结合的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与^(18)F-FDG PET/CT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相关性及联合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0
作者 于鹏 王瑞民 +1 位作者 徐白萱 田嘉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30-734,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与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价其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03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图像及超声BI-RADS分级进行回顾性研究,分... 目的分析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与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价其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03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图像及超声BI-RADS分级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最大SUV(SUVmax)与超声BI-RADS分级的相关性,并以病理或长期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别分析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在103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中,良性46例,恶性57例;SUVmax与超声BI-RADS分级的Pearson相关系数r=0.464(P<0.01);所有患者中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47%、73.91%、80.95%、84.99%;BI-RADS分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0%、69.60%、79.42%、91.38%;在BI-RADS 3~4级的患者中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0%、71.40%、66.65%、90.91%;BI-RADS分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0%、46.40%、51.60%、86.67%。结论 SUVmax与超声BI-RADS分级不具有明显相关性,对于BI-RADS 3~4级病例,BI-RADS分级诊断的特异度明显降低,PET/CT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点,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超声检查 乳房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新技术提升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特异度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心怡 崔立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37-940,共4页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建议对4a类及以上的肿物予病理学检查,但活检恶性率偏低,提升BI-RADS的特异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我国最常见的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超声诊断结果对临床决策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超微血管成像...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建议对4a类及以上的肿物予病理学检查,但活检恶性率偏低,提升BI-RADS的特异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我国最常见的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超声诊断结果对临床决策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超微血管成像、全自动乳腺容积扫描、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和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超声BI-RADS精准分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孔文韬 张炜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95-699,共5页
目的评价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根据BI-RADS规范,分析202例患者共234个肿瘤的形态、方向、边缘、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钙化情况,并将病灶定义为3级(可能良性)、4级(... 目的评价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根据BI-RADS规范,分析202例患者共234个肿瘤的形态、方向、边缘、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钙化情况,并将病灶定义为3级(可能良性)、4级(可能恶性)和5级(高度可疑恶性)。计算每个病灶特征的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析影响诊断的因素。结果 49个(20.9%)为BI-RADS3级,47个(20.1%)为BI-RADS4级,138个(59.0%)为BI-RADS5级,BI-RADS3级对乳腺肿瘤的阴性预测值为98.0%(48/49),BI-RADS4级与5级对乳腺肿瘤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4.0%(16/47)和92.8%(128/138)。BI-RADS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为99.3%,特异性为53.9%,阳性预测值为77.8%,阴性预测值为98.0%。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较高阳性预测值的超声特征包括不完整的边缘(100.0%)、微钙化(100.0%)、不清晰的边界(97.3%)、后方回声衰减(97.0%);对良性肿瘤的诊断有较高阳性预测值的超声特征包括后方回声增强(100.0%)、形态规则(98.0%)、病灶方向平行于皮肤长轴(98.0%)、边缘完整(98.0%)、边界清晰(98.0%)与无钙化(98.0%)。结论 BI-RADS可帮助分析影响诊断的因素,有助于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疾病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超声检查 乳房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结合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诊断常规超声征象不典型的乳腺癌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李可基 龚业琼 +3 位作者 申俊玲 吴晓莉 戴兴 赖萍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联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对常规超声恶性征象不典型(BI-RADS分类3类及4A类)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常规超声BI-RADS分类3类及4A类的832例患者共876个乳腺肿块行ABVS。结合ABVS冠状...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联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对常规超声恶性征象不典型(BI-RADS分类3类及4A类)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常规超声BI-RADS分类3类及4A类的832例患者共876个乳腺肿块行ABVS。结合ABVS冠状位图像特点对乳腺肿块重新进行BI-RADS分类。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常规超声BI-RADS分类与ABVS结合BI-RADS分类为3类、4A类肿块中恶性率的差异;并以BI-RADS分类≥4B类为恶性肿块诊断标准,评价ABVS结合BI-RADS分类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效能。结果常规超声BI-RADS分类为3类肿块558个,恶性率4.30%(24/558),4A类肿块318个,恶性率11.01%(35/318)。结合ABVS冠状位图像特点重新分类后,3类肿块455个,恶性率0.66%(3/455);4A类肿块176个,恶性率4.55%(8/176);4B类肿块218个,恶性率14.22%(31/218);4C类肿块27个,恶性率62.96%(17/27)。ABVS结合BI-RADS分类为3类、4A类肿块的恶性率明显低于常规超声分类为3类、4A类肿块(χ~2=11.447、5.951,P=0.001、0.015)。ABVS结合BI-RADS分类对恶性肿块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1.36%(48/59)、75.89%(620/817)及76.26%(668/876)。结论 ABVS结合BI-RADS分类对常规超声恶性征象不典型的乳腺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CEUS校正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3~5类乳腺病变 被引量:12
14
作者 戚敏 姜学忠 +4 位作者 李嘉 王颖彦 沈会明 高亚琴 胡中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09-1513,共5页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CEUS在校正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5类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例乳腺病变患者(57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28个,恶性29个。对所有病灶术前行常规超声、SWE和CEUS检查,以常规超声进行BI...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CEUS在校正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5类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例乳腺病变患者(57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28个,恶性29个。对所有病灶术前行常规超声、SWE和CEUS检查,以常规超声进行BI-RADS分类,并采用SWE、CEUS及SWE联合CEUS对BI-RADS分类进行校正。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常规超声、SWE、CEUS及SWE联合CEUS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正确率。结果 SWE参数最大杨氏模量值(E_(max))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临界值为87.2kPa,CEUS的临界值为8.5分,SWE联合CEUS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为Y(P)=-18.785+0.161X_1+11.822X_2,X_1为E_(max),X_2为增强后病灶大小改变。SWE联合CEUS将11个病灶正确降为3级,4个病灶误诊;SWE联合CEUS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29/29)、85.71%(24/28)和92.98%(53/57)。结论SWE联合CEUS对BI-RADS3~5类乳腺病灶具有良好的校正作用,可提高超声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造影剂 LOGISTIC模型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线及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构建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 被引量:13
15
作者 马梦伟 秦耿耿 +4 位作者 徐维敏 刘仁懿 文婵娟 曾辉 陈卫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14-1819,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X线及超声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选取影像学特征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经病理的浸润性乳腺癌,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为Luminal组(n=109)与非Luminal组(n=91),组... 目的观察基于X线及超声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选取影像学特征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经病理的浸润性乳腺癌,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为Luminal组(n=109)与非Luminal组(n=91),组内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亚组及测试亚组。采集11个临床信息,并提取24个影像学特征,建立4种机器学习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模型预测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效能,比较各模型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测试组随机森林(RF)、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逻辑回归(LR)及支持向量机(SVC)模型判断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74.10%、74.10%、77.80%和70.40%,特异度分别为63.60%、51.50%、57.60%和60.60%,准确率分别为68.30%、61.70%、66.70%和65.00%;其中RF模型判断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的AUC值最大(AUC=0.70,P<0.05),但与其他模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F模型预测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人工智能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癌 被引量:35
16
作者 邢博缘 刘小慧 +4 位作者 赵云 平杰 张玲 刘捷 刘冬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54-115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联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二维超声及UE诊断、并经病理学证实的局灶性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患者(共53个病灶),以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联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二维超声及UE诊断、并经病理学证实的局灶性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患者(共53个病灶),以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弹性技术、BI-RADS分类及二者联合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癌的价值。结果53个病灶中,良性21个,恶性32个。UE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8.75%、71.43%和69.81%;BI-RADS分类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2.50%、66.67%和64.15%(P均>0.05);UE联合BI-RADS分类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1.25%、80.95%和81.13%,均高于单一UE或BI-RADS分类(P均<0.05)。结论UE联合BI-RADS分类能提高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弹性成像技术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诊断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4类钙化 被引量:10
17
作者 龙蓉 曹崑 +2 位作者 曹敏 李海蛟 孙应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8-502,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FFDM)与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CESM)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钙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常规乳腺X线片中以钙化为唯一征象、且诊断报告定为BI-RADS 4类乳腺病变患者,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分... 目的对比分析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FFDM)与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CESM)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钙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常规乳腺X线片中以钙化为唯一征象、且诊断报告定为BI-RADS 4类乳腺病变患者,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分为FFDM组(n=48)和CESM组(n=31)。FFDM根据钙化分布及形态、CESM根据钙化相应处有无强化为依据作出良恶性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FFDM及CESM对恶性钙化的诊断效能。结果 FFDM诊断恶性钙化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69.23%(9/13)、77.14%(27/35)、52.94%(9/17)、87.10%(27/31)和75.00%(36/48),CESM组分别为90.00%(9/10)、95.24%(20/21)、90.00%(9/10)、95.24%(20/21)和93.55%(29/31)。CESM诊断恶性钙化的阳性预测值和准确率高于FFD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1、4.444,P=0.049、0.035)。结论与FFDM比较,CESM可提高对BI-RADS 4类钙化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钙化 乳房X线摄影术 对比剂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R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介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杜婧 王霄英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1-335,共5页
随着影像检查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影像检查结果被有效利用成为影像专业和临床专业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影像检查结果通常以文字报告形式传递到临床,过于精深的影像专业术语、语意不清的影像诊断结论等常常造成临床医师的困扰。如... 随着影像检查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影像检查结果被有效利用成为影像专业和临床专业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影像检查结果通常以文字报告形式传递到临床,过于精深的影像专业术语、语意不清的影像诊断结论等常常造成临床医师的困扰。如果影像报告所承载的诊断信息不能被临床医师清晰地理解,就不能充分地用于指导进一步的临床处置。因此,对影像检查过程和报告进行规范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外医疗行业协会、相关政策法规部门及部分企业等,联合研究并陆续推出了多种影像报告指南,其中以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推出的部分指南被广泛宣传,得到一定范围内的推广应用。本文概要介绍了ACR发布的乳腺、肝脏、前列腺、肺结节的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乳腺肿瘤 肝脏肿瘤 肺肿瘤 前列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和超声特征列线图鉴别良、恶性乳腺导管内病变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梦涵 周汇明 肖际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6-371,共6页
目的 观察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及超声特征列线图鉴别良、恶性乳腺导管内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经病理证实乳腺导管内病变女性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按照2∶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n=96)及验证集(n=48... 目的 观察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及超声特征列线图鉴别良、恶性乳腺导管内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经病理证实乳腺导管内病变女性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按照2∶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n=96)及验证集(n=48)。基于ABVS图像提取并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将临床、超声特征及Radscore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鉴别良、恶性乳腺导管内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临床-超声模型,并联合影像组学模型构建列线图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模型鉴别良、恶性乳腺导管内病变的效能。结果 患者年龄[OR(95%CI)=1.104(1.045,1.180),P=0.001]、病变边缘[OR(95%CI)=0.273(0.075,0.917),P=0.039]、微小钙化灶[OR(95%CI)=9.759(2.240,60.730),P=0.006]及Radscore[OR(95%CI)=3.818(1.435,11.994),P=0.012]均为良、恶性乳腺导管内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影像组学模型、临床-超声模型及列线图模型鉴别良、恶性乳腺导管内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在训练集分别为0.766、0.866及0.901,在验证集分别为0.770、0.765及0.854。结论 ABVS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及超声特征列线图鉴别良、恶性乳腺导管内病变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及多模态超声特征风险评分模型鉴别乳腺BI-RADS 4A类良、恶性病变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启凡 崔帅 +5 位作者 郭文静 李伟 王海龙 李虎莎 姚俊东 张周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 观察基于临床及多模态超声特征风险评分模型鉴别乳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A类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177例多模态乳腺超声提示BI-RADS 4A类病变患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23)与测试集(n=54)。以单因... 目的 观察基于临床及多模态超声特征风险评分模型鉴别乳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A类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177例多模态乳腺超声提示BI-RADS 4A类病变患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23)与测试集(n=54)。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及灰阶超声、CDFI、弹性成像超声参数,筛选乳腺BI-RADS 4A类良、恶性病变的独立鉴别因素并以之构建风险评分模型。以术后病理或随访结果为标准,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模型鉴别乳腺BI-RADS 4A类良、恶性病变的最佳截断值,评估模型鉴别效能。结果177例中,良性39例、恶性138例。患者年龄>58岁,病变直径>15.1 mm、形状不规则、血流1或2级和病变周围2 mm环状区域(shell)声触诊弹性成像值标准差(shell-STESD)>16.33 kPa均为乳腺BI-RADS 4A类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以6.5为最佳截断值,风险评分模型鉴别训练集高危与低危病例的敏感度为84.69%(83/98)、特异度为88.00%(22/25),在测试集中分别为77.50%(31/40)及71.43%(10/14)。结论 基于临床及多模态超声特征风险评分模型可有效鉴别乳腺BI-RADS 4A类良、恶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病理学 超声检查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