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评分鉴别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周长玉 许茂盛 李苏建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9期1259-1260,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疾病 数据系统 影像报告 MRI 良恶性病变 评分 影像检查方法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影像学特征在生长型BI-RADS 3类乳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肖伟 陈泽莉 +1 位作者 万山 谢滔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89-493,共5页
目的分析MRI在生长型BI-RADS 3类乳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6月本院确诊BIRADS 3类乳腺病变的1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MRI影像学特征及其对此类患者病情变化预测价值。结果115例患者经乳腺超声随访检查发现8... 目的分析MRI在生长型BI-RADS 3类乳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6月本院确诊BIRADS 3类乳腺病变的1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MRI影像学特征及其对此类患者病情变化预测价值。结果115例患者经乳腺超声随访检查发现87例生长型BI-RADS 3类病变分级下降或者稳定,28例病变分级升级;降级或稳定组与升级组患者形态、边界、内部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等MIR放射学表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部强化、TIC曲线、ADC值是生长型BI-RADS 3类乳腺病变变化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内部强化、TIC曲线、ADC值用于预测生长型BI-RADS 3类病变变化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9、0.582、0.844(P<0.05)。结论生长型BI-RADS 3类乳腺病变患者MRI放射学特征与病变分级升级密切相关,其中内部强化、TIC曲线、ADC值等MRI放射学特征可作为预测BI-RADS 3类病变升级的重要指标,对乳腺病变良恶性诊断及病情进展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磁共振 影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MicroPure成像技术在BI-RADS4级乳腺小肿块中良恶性诊断价值分析
3
作者 严志毅 吴惠双 罗丽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2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4级乳腺小肿块良恶性诊断中应用超声MicroPure成像技术的价值,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5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小肿块的患者(肿块直径≤1 cm),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超声MicroPure成像... 目的探讨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4级乳腺小肿块良恶性诊断中应用超声MicroPure成像技术的价值,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5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小肿块的患者(肿块直径≤1 cm),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超声MicroPure成像技术诊断,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式下BI-RADS4级乳腺小肿块良恶性结果及总诊断符合情况。结果50例乳腺小肿块患者均为单个乳腺小肿块,包括良性肿块22例、恶性肿块28例,良性肿块以乳腺纤维腺瘤为主,其次为乳腺腺病伴纤维瘤形成、乳腺腺病伴导管扩张。超声MicroPure成像技术的良性肿块、恶性肿块及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0%、100.00%、100.00%,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68.18%、78.57%、74.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常规超声诊断,BI-RADS4级乳腺小肿块良恶性诊断中应用超声MicroPure成像技术可获取更好的图像,诊断符合率更高,在良恶性判断上也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乳腺小肿块 良恶性诊断 超声MicroPure成像技术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唐岩 徐甜甜 宋樟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51-53,80,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应用在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4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行常规组超声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检查,分析两种检查在诊断方面检出情况。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实性低回声包块、囊实性包块...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应用在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4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行常规组超声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检查,分析两种检查在诊断方面检出情况。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实性低回声包块、囊实性包块型,乳腺导管扩张型检出率分别是35.00%、45.00%、20.00%。在14例实性低回声包块患者中,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分析系统提示Ⅲ类、ⅣA类、ⅣB类、ⅣC类以及Ⅴ类检出率分别是17.50%、5.00%、2.50%、2.50%、7.50%;弹性成像图上呈现蓝绿相间表现,弹性评分提示2分、3分、4分检出率分别是12.50%、15.00%、7.50%。在18例囊实性包块型患者中,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分析系统提示Ⅱ类、Ⅲ类、ⅣA类以及ⅣB类检出率分别是5.00%、27.50%、7.50%、5.00%;弹性成像图上主要为绿色或是呈现蓝色与绿色交替现象,弹性评分提示2分、3分、4分检出率分别是35.00%、7.50%、2.50%。在8例乳腺导管扩张型患者中,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分析系统Ⅱ类,弹性成像图上完全被绿色覆盖或是主要为绿色,弹性评分提示1分、2分检出率分别是7.50%、12.50%。在4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中,Ⅱ类、Ⅲ类、Ⅳ类以及Ⅴ类检出率分别是25.00%、45.00%、22.50%、7.50%。在4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中,1分、2分、3分以及4分检出率分别是7.50%、60.00%、22.50%、10.00%。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病患开展常规超声以及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检查,能够显著提升乳腺良性病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超声检查 浆细胞性乳腺 诊断效能 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超声BI-RADS分级诊断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刘伟宗 张家庭 +3 位作者 李泉水 李征毅 杨雪冰 周鹏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8期1406-1407,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分级诊断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乳腺肿块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患者(84个肿块)分别进行乳腺普通超声和CEUS检查,分别应用BI-RADS分级诊断、CEUS诊断及二者联合判断肿块的良恶性,...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分级诊断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乳腺肿块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患者(84个肿块)分别进行乳腺普通超声和CEUS检查,分别应用BI-RADS分级诊断、CEUS诊断及二者联合判断肿块的良恶性,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比较二者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84个肿块中良性49个,CEUS以中等、均匀增强为主,边缘较清楚,增强前后大小无变化,恶性肿块35个,以不均匀高增强为主,边缘不清,周围可见扭曲的血管,增强后肿块增大;BI-RADS分级诊断联合CEUS诊断乳腺肿块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较二者单独应用均有提高,其中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RADS分级诊断联合CEUS诊断可提高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超声造影 乳腺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的超声BI-RADS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2
6
作者 郑琼 李胜利 +4 位作者 陈琮瑛 王文韬 梁冠男 袁鹰 余蓉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描述乳腺癌超声指标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74名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住院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共计194个乳腺癌病灶的超声BIRADS指标与... 目的探讨应用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描述乳腺癌超声指标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74名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住院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共计194个乳腺癌病灶的超声BIRADS指标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的肿瘤Ki-67表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94个乳腺癌病灶中,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6.1%,Ki-67阳性表达123例,阳性表达率63.4%(123/194)。单因素分析显示Ki-67阳性表达的乳腺癌肿块中边缘成角、边缘毛刺、内部微钙化、血流丰富指标出现比率高于阴性肿块(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边缘毛刺和血流丰富进入回归模型(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BI-RADS指标与Ki-67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根据乳腺癌的超声表现初步预测其预后,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超声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US检查联合BI-RADS评分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900-902,共3页
目的探究对比增强超声造影(CEUS)检查联合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评分分级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佳木斯妇幼保健院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97例(99个肿块),均行BI-RADS分级诊断和CEUS诊... 目的探究对比增强超声造影(CEUS)检查联合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评分分级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佳木斯妇幼保健院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97例(99个肿块),均行BI-RADS分级诊断和CEUS诊断。统计良恶性肿块造影参数,包括峰值强度、增强开始时间和达峰时间,比较BI-RADS、CEUS及CEUS联合BI-RADS对良恶性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99个肿块经病理诊断确定为良性者58个,占58.59%;病理诊断确定为恶性肿块者41个,占41.41%;造影后恶性肿块增强开始和达峰时间均短于良性肿块,峰值强度高于良性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RADS与CEUS联合诊断的特异度为93.10%,准确度为92.93%,分别高于BI-RADS单一诊断(72.41%,78.79%)以及CEUS单一诊断(82.93%和8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检查与BI-RADS评分分级联合用于乳腺肿块的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度,有利于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对比增强超声造影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超声检查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细化分类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韦彩芬 梁柳菊 +2 位作者 陈保君 黄江涛 张步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8期1321-132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的超声检查BI-RADS 4类乳腺肿块细化分为4A、4B、4C类的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以便准确的评估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良恶性病变,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应用美国放射学2013年版BI-RADS超声...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的超声检查BI-RADS 4类乳腺肿块细化分为4A、4B、4C类的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以便准确的评估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良恶性病变,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应用美国放射学2013年版BI-RADS超声评分方法,选取4类乳腺肿块1000个,按年龄<40岁、年龄40~50岁、年龄>50岁分三组,分别以病灶的形态、纵横比、边缘、微钙化、后方回声及内部回声这些超声征象进行细化对比分析,将各组病变进一步分为4A、4B、4C类,比较分亚类后PPV的差异性。结果1000个肿块中:年龄<40岁组246个,其中恶性64个,良性182个;年龄40~50岁组446个,其中恶性132个,良性314个;年龄>50岁组308个,其中恶性145个,良性163个。良、恶性病变的形态、纵横比、边缘、微钙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改变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超声征象进一步细化分类后三个不同年龄段4A类的PPV分别为5.1%、9.0%、15.4%,4B类的PPV分别为33.3%、40.9%、61.6%,4C类的PPV分别为74.0%、85.2%、94.5%。各年龄段细化分类后组间的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χ^(2)=13.98,χ^(2)=10.33,P<0.05)。结论不同年龄组4类乳腺肿块的各亚类阳性预测值年龄越大阳性预测值越高,年龄分组且细化分类后能更准确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风险进行评估,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年龄段 乳腺超声影像报告数据系统4类肿块 细化分类 阳性预测值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