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琳 卞卫和 任晓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58-259,共2页
目的通过对8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临床资料分析探讨中医辨证分型规律。方法8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均有手术活检病理支持,通过分析其临床症状、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彩超诊断、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总结中医证型规律。结果肝郁血瘀型... 目的通过对8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临床资料分析探讨中医辨证分型规律。方法8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均有手术活检病理支持,通过分析其临床症状、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彩超诊断、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总结中医证型规律。结果肝郁血瘀型、冲任失调型、脾胃虚弱型是乳腺囊性增生症的常见证型。结论临床应重视对脾胃虚弱型乳腺囊性增生症的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中医辨证分型 脾胃虚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2
作者 李琳 卞卫和 任晓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10-311,共2页
目的通过对8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临床资料分析探讨中医辨证分型规律.方法8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均有手术活检病理支持,通过分析其临床症状、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彩超诊断、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总结中医证型规律.结果肝郁血瘀型、... 目的通过对8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临床资料分析探讨中医辨证分型规律.方法8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均有手术活检病理支持,通过分析其临床症状、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彩超诊断、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总结中医证型规律.结果肝郁血瘀型、冲任失调型、脾胃虚弱型是乳腺囊性增生症的常见证型.结论临床应重视对脾胃虚弱型乳腺囊性增生症的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中医辨证分型 脾胃虚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摄要
3
作者 童彩玲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1期61-62,64,共2页
关键词 纤维 乳腺增生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yc癌基因蛋白在乳腺囊性增生病和乳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姜军 张毅 +2 位作者 韩晓蓉 詹新恩 柳凤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探讨c-myc基因产物在乳腺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乳腺、乳腺囊性增生病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细胞c-myc基因产物表达。结果: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和乳腺囊性增生病上皮增生Ⅰ... 目的:探讨c-myc基因产物在乳腺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乳腺、乳腺囊性增生病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细胞c-myc基因产物表达。结果: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和乳腺囊性增生病上皮增生Ⅰ级者均无c-myc癌基因蛋白表达。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组织分化Ⅰ、Ⅱ、Ⅲ级中c-myc癌基因蛋白染色阳性率分别为15.0%、38.5%、64.3%和69.2%。结论:c-myc基因的异常改变可能是部分不典型增生细胞异常增生的原因或促进因素,是乳腺上皮细胞向恶性转化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乳腺 C-MYC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症50例临床观察
5
作者 曾淑欢 洪嘉玲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04-105,共2页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症50例临床观察曾淑欢,洪嘉玲(暨雨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510632,广州)乳腺增生症中医称为乳癖、乳痞、乳痨、乳痰,是妇女乳腺的常见疾患。一般属良性肿瘸,木病亦有恶变可能,即所谓“癌前期病变...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症50例临床观察曾淑欢,洪嘉玲(暨雨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510632,广州)乳腺增生症中医称为乳癖、乳痞、乳痨、乳痰,是妇女乳腺的常见疾患。一般属良性肿瘸,木病亦有恶变可能,即所谓“癌前期病变”,因此临床上早期应明确诊断及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中医药疗法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囊性增生病癌变过程和阻止乳腺癌发生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姜军 陈意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3-344,共2页
乳腺囊性增生病癌变过程和阻止乳腺癌发生的病理学研究Apathologicalstudyontheprocessofcarcinomatoustransformationofthebreastcystichyperpl... 乳腺囊性增生病癌变过程和阻止乳腺癌发生的病理学研究Apathologicalstudyontheprocessofcarcinomatoustransformationofthebreastcystichyperplasticdiseaseandb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病理学 乳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源于妊娠样和囊性高分泌性增生的乳腺癌
7
作者 郎志强 魏兵 +1 位作者 张红英 步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12-512,共1页
关键词 乳腺妊娠样增生 乳腺高分泌增生 乳腺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囊性增生症的健康教育
8
作者 黄秀英 车小洁 徐立欣 《中国健康教育》 2003年第8期648-648,共1页
关键词 乳腺增生 心理健康教育 定期随访 家庭健康教育 药物治疗 基本知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痞丸治疗乳腺囊性增生146例
9
作者 夏雨滋 肖群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320-320,共1页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中医药疗法 @消痞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一味胶囊治疗乳腺囊性增生101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英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U015-U015,共1页
关键词 独一味胶 乳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囊性增生病CEA免疫组化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倪桂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616-616,共1页
应用ABC免疫酶标法对5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组织进行CEA标记,以观察各种不同类型增生上皮中CEA的含量及分布,探讨CEA免疫组化染色在乳腺囊性增生病研究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材料选自我院1983~1990年间手术切除的乳腺囊性增生病5... 应用ABC免疫酶标法对5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组织进行CEA标记,以观察各种不同类型增生上皮中CEA的含量及分布,探讨CEA免疫组化染色在乳腺囊性增生病研究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材料选自我院1983~1990年间手术切除的乳腺囊性增生病50例,根据王德延及徐思行诊断标准诊断。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厚4μm,每例均作HE及CEA免疫组化染色。部分还作了Gomons网状纤维及Heideubauis铁苏木素染色。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中仅少量导管或腺泡上皮细胞胞浆缘呈淡黄色。5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24例CEA阳性(48%)。各种不同组织形态CEA含量及分布不同。①囊肿:4/46例(8.6%)内衬上皮,腔缘呈淡黄色。②导管或腺泡上皮增生:单纯增生5/45例(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CEA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块消片配合V_E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16-317,共2页
关键词 乳块消片 VE治疗 乳腺增生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通乳消癖汤治疗乳腺囊性增生87例
13
作者 王军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9-570,共2页
关键词 乳腺增生 消癖汤 治疗 通乳 自拟 2002年12月 199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乳房囊性增生病25例临床观察
14
作者 王雪梅 曾庆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0期692-693,共2页
乳房囊性增生病是妇女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青春期或绝经期。乳房囊性增生病又称慢性囊性乳腺病(简称乳腺病),是指乳房小叶和乳腺导管结缔组织增生以及乳管扩张或形成囊肿。属于中医“乳癖”范围。“乳癖乃乳中结核,……随喜怒消长,多由... 乳房囊性增生病是妇女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青春期或绝经期。乳房囊性增生病又称慢性囊性乳腺病(简称乳腺病),是指乳房小叶和乳腺导管结缔组织增生以及乳管扩张或形成囊肿。属于中医“乳癖”范围。“乳癖乃乳中结核,……随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气血瘀结而生”(《外科正宗》)。乳头属肝经,乳房属胃经,肝郁气滞,牌失健运,气血凝聚,阻于乳络,以致历历成核,日久,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冲任失调。笔者曾自拟中药方治疗乳房囊性增生病2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中医药疗法 辩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VEGF和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谷丽艳 解静茹 +3 位作者 刘齐 李佳奕 张明雪 谷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59-1562,I0002-I0004,共7页
目的:探究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中VEGF和b 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12周龄SD雌性未孕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方药组、三苯氧胺组、乳癖消组),每组各10只。对于模型组和3个治疗组进行乳腺增生模型的复制,造模... 目的:探究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中VEGF和b 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12周龄SD雌性未孕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方药组、三苯氧胺组、乳癖消组),每组各10只。对于模型组和3个治疗组进行乳腺增生模型的复制,造模成功后,方药组、三苯氧胺组、乳癖组分别给予解毒胶囊、三苯氧胺、乳癖消的水溶液灌胃。治疗4周后,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和QPCR检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VEGF和b FGF表达情况。结果:光镜下可见乳腺增生大鼠模型复制成功,且解毒胶囊有治疗作用。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乳腺组织内VEGF、b FGF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模型组的VEGF、b FGF呈强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治疗三组的VEGF、b FGF阳性表达明显减轻,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方药组乳腺组织内VEGF、b FGF的表达要明显低于乳癖消组(P<0.01、P<0.05),与三苯氧胺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QPCR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VEGF和b FGF呈现高表达(P<0.01);治疗组(方药组、三苯氧胺组、乳癖消组)与模型组相比,VEGF和b FGF表达均减弱(P<0.01);其中方药组及三苯氧胺组比乳癖消组减弱明显(P<0.01),其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而方药组与三苯氧胺组相比,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解毒胶囊能够干预乳腺增生大鼠的乳腺组织VEGF和b FGF的表达情况,对乳腺增生有调节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中医药疗法 解毒胶 VEGF b F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乳痛治疗实验性乳腺增生病的病理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雅如 朱云华 +3 位作者 许芝银 包国祥 朱长乐 孙景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 应用克乳痛中药复方制剂 ,对大鼠实验性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用苯甲酸雌二醇复制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制模中和制模后 ,分别用不同剂量克乳痛对照观察乳腺的组织学形态 ,乳腺上皮细胞的雌激素受体 (ER) ,孕激素受... 目的 应用克乳痛中药复方制剂 ,对大鼠实验性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用苯甲酸雌二醇复制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制模中和制模后 ,分别用不同剂量克乳痛对照观察乳腺的组织学形态 ,乳腺上皮细胞的雌激素受体 (ER) ,孕激素受体 (PR)变化 ,并做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 (AgNOR)染色及电镜观察。 结果 中药克乳痛能抑制乳腺上皮增殖并通过降低大鼠乳腺组织ER、PR的含量。结论 中药克乳痛对实验性乳腺增生病有调节、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中医药疗法 克乳痛 实验研究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乳癖合剂治疗实验性豚鼠乳腺增生病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郑陆辛 纪福 +4 位作者 陈华元 钱静 陈钢 李瑞琴 陈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 观察系列乳癖合剂对豚鼠乳腺增生动物模型的影响 ,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 以苯甲酸雌二醇造成豚鼠乳腺增生病模型 ,分别灌服天冬素片水溶液及择期灌服系列乳癖合剂 ,观察其乳腺大小变化、组织病理变化、血中性激素含量。结果 该... 目的 观察系列乳癖合剂对豚鼠乳腺增生动物模型的影响 ,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 以苯甲酸雌二醇造成豚鼠乳腺增生病模型 ,分别灌服天冬素片水溶液及择期灌服系列乳癖合剂 ,观察其乳腺大小变化、组织病理变化、血中性激素含量。结果 该合剂能减轻实验性豚鼠乳腺组织的增生 ,减少乳房增大值 ,且能降低实验性豚鼠血中雌二醇含量 ,其作用明显优于天冬素片。结论 系列乳癖合剂能降低实验性豚鼠血中雌二醇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乳癖合剂 乳腺增生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的形态学、fasl、fas和caspase3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谷丽艳 刘齐 +3 位作者 解静茹 李佳奕 张明雪 谷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2-625,I0005,共5页
目的:探究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的形态、fasl和fas蛋白表达、caapase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12周龄SD雌性未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方药组、三苯氧胺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经药物治疗4周,用HE染色观... 目的:探究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的形态、fasl和fas蛋白表达、caapase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12周龄SD雌性未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方药组、三苯氧胺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经药物治疗4周,用HE染色观察各组乳腺组织形态,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fas和fasl蛋白表达情况,用Q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caspase3mRNA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乳腺腺泡腔面积变大;方药组和三本氧胺组与模型组相比,乳腺腺泡腔面积有明显减小。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fas呈强阳性表达,模型组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方药组和三苯氧胺组呈强阳性表达。而fasl表达情况与fas表达情况相反,正常组fasl弱阳性表达,模型组呈强阳性表达,方药组和三苯氧氨胺组呈弱阳性表达。QPCR结果显示模型组caspase3与正常组相比呈低表达(P<0.1),治疗组、三本氧胺组与模型组相比呈高表达(P<0.01),方药组和三苯氧胺组比起来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胶囊能够干预乳腺增生大鼠的乳腺组织形态、乳腺组织的fasl fas蛋白表达、乳腺组织caspase3mRNA表达,对乳腺增生病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中医药疗法 解毒胶 乳腺组织结构 FASL FAS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P16和P5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谷丽艳 李佳奕 +3 位作者 解静茹 刘齐 张明雪 谷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38-1740,I0004,共4页
目的:探究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中P16、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雌性未孕12周龄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方药组、三苯氧胺组、乳癖消组5组,每组各10只。药物治疗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P16和P53表达情况。结... 目的:探究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中P16、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雌性未孕12周龄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方药组、三苯氧胺组、乳癖消组5组,每组各10只。药物治疗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P16和P53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比较,P16和P53呈现高表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后的3组大鼠P16和P53表达均减弱,其中方药组及三苯氧胺组比乳癖消组减弱明显,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方药组与三苯氧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胶囊能够干预乳腺增生大鼠的乳腺组织P16和P53的表达情况,对乳腺增生大鼠有调节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中医药疗法 解毒胶 P16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症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危小健 邹浩生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57-59,共3页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症进展危小健,邹浩生(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210037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210029)乳腺增生症是一种非炎症住非肿瘤住增生病变,包括乳腺小叶增生病和慢性纤维囊性乳腺病.是青壮年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和多...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症进展危小健,邹浩生(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210037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210029)乳腺增生症是一种非炎症住非肿瘤住增生病变,包括乳腺小叶增生病和慢性纤维囊性乳腺病.是青壮年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西医对本病尚缺乏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