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对外周血ICAM-1、CD44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骆成玉 王萌 +1 位作者 葛沙沙 崔智淼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69-771,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乳腺癌的肿瘤学安全性。方法 2013年4月~2014年4月,将我院收治的52例乳腺癌患者按患者意愿分成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组(乳腔镜组,26例)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组(常规组,26例)。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 目的探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乳腺癌的肿瘤学安全性。方法 2013年4月~2014年4月,将我院收治的52例乳腺癌患者按患者意愿分成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组(乳腔镜组,26例)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组(常规组,26例)。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5天抽取静脉血,应用ELISA法分析2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CD44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腔镜组与常规组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5天静脉血ICAM-1及CD44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常规清扫手术一样,没有增加外周血ICAM-1、CD44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肿瘤学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血液播散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 细胞间黏附分子1 CD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乳晕切口联合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魏常胜 骆成玉 张树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4-1020,共7页
目的探讨经环乳晕切口联合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实施乳腺癌保乳手术(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BCS)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治疗效果和美容结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9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BCS,其中46例行环乳晕切口加乳腔镜腋窝淋... 目的探讨经环乳晕切口联合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实施乳腺癌保乳手术(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BCS)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治疗效果和美容结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9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BCS,其中46例行环乳晕切口加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并与同期52例经肿块表面切口联合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保乳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放置引流管时间、住院天数等手术观察指标;根据术后6个月以上乳房外观评价不同手术方式的乳房美容效果。结果2组病例的肿瘤直径、肿瘤位置、肿瘤与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NAC)距离、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分子分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表面切口组手术时间较短(P<0.05),术中出血、放置引流管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容效果比较,环乳晕切口组在质地与弹性、对称性、患侧乳房凹陷程度、皮肤颜色、手术瘢痕及乳房顺应性差值得分高于肿瘤表面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24分的优良率在环乳晕切口组(78.3%,36/46)明显高于肿瘤表面切口组(51.9%,2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切除肿瘤,能够达到与肿瘤表面切口相同的保乳治疗效果,结合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技术,提高了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获得了最佳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手术 晕切口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 美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评估乳腺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血液转移风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骆成玉 范克民 +1 位作者 葛沙沙 崔智淼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8-312,共5页
目的佐证乳腺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在肿瘤学方面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前瞻临床对照研究,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乳腺微创中心的治疗的104例乳腺癌病人,利用抽签法随机分成乳腔镜清扫(乳腔镜... 目的佐证乳腺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在肿瘤学方面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前瞻临床对照研究,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乳腺微创中心的治疗的104例乳腺癌病人,利用抽签法随机分成乳腔镜清扫(乳腔镜组)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常规组),各52例。于术前、术后1、3、5 d抽取病人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分析2组病人血清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ar-1,VCAM-1)表达。结果常规组病人血清VCAM-1浓度手术后1、3、5 d分别为(51.74±1.37)ng/mL、(52.64±1.24)ng/mL、(52.22±1.29)ng/mL,较手术前(56.56±1.24)ng/mL显著下降,乳腔镜组病人血清VCAM-1浓度手术后1、3、5 d分别为(53.24±1.21)ng/mL、(52.07±1.34)ng/mL、(48.99±1.27)ng/mL,较手术前(58.66±0.95)ng/mL显著下降。乳腔镜组手术后血清VCAM-1浓度低于常规组(结果同上),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后病人血清VCAM-1浓度变化与常规清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手术并没有显示导致肿瘤血液转移风险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常规手术的比较 被引量:28
4
作者 丁波泥 李小荣 +1 位作者 陈道瑾 张翼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2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比较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优缺点。方法将2008年12月~2010年6月48例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50例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住院时... 目的比较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优缺点。方法将2008年12月~2010年6月48例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50例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222.8±19.4)min显著长于常规组(140.1±13.9)min(t=24.333,P=0.000),腔镜组住院费用(18587.9±2055.8)元显著高于常规组(14203.8±1396.5)元(t=12.393,P=0.000),但腔镜组术中出血量(36.5±8.5)ml显著少于常规组(58.9±7.0)ml(t=-14.265,P=0.000),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无统计学差异[(16.7±2.6)枚vs(15.9±4.8)枚,t=1.035,P=0.303]。2组随访未发现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瘢痕小等优点,值得推广,但腔镜操作缺乏触感,灵活性不足,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腋窝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标准化手术技术 被引量:23
5
作者 骆成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41-342,共2页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 手术技术 标准化 手术后并发症 手术 血管神经 关节活动 全身情况 淋巴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丁波泥 钱立元 +2 位作者 赵于军 吴唯 陈学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2-789,共8页
目的:对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及维普、万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并采用... 目的:对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及维普、万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并采用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和会议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以获得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和传统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是否有差异的相关证据。结果:共纳入25项研究,包括3 0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清扫淋巴结数和肿瘤复发率上与传统开放手术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比传统开放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比传统开放手术少(P<0.05)。结论:作为治疗乳腺癌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替代传统开放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腋窝淋巴结清扫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乳腺癌淋巴结清扫术腋窝冲洗液细胞学检查的探讨 被引量:12
7
作者 郭文斌 孙宝臣 +3 位作者 甘霖霖 张月秋 安伟德 骆成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349-1351,共3页
目的:分析腔镜乳腺癌淋巴结清扫手术腋窝冲洗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并为其安全性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66例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手术患者腋窝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其中腔镜组32例、常规组34例,并将其结果与临床参数对比分析。结果:脱落癌... 目的:分析腔镜乳腺癌淋巴结清扫手术腋窝冲洗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并为其安全性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66例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手术患者腋窝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其中腔镜组32例、常规组34例,并将其结果与临床参数对比分析。结果:脱落癌细胞阳性率,腔镜组与常规组分别为37.5%、29.6%(P>0.05);经过局部热低渗化疗后,其阳性率下降为6.3%(腔镜组)、2.9%(常规组)(P>0.05)。在淋巴结转移>3枚的患者中,腔镜组脱落癌细胞阳性率(56.2%)明显高于≤3枚组(18.7%)(P<0.05)。结论: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微创、美观、安全性大;但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增多,脱落癌细胞检出率亦增加,腋窝创面采用杀灭脱落癌细胞的措施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清扫 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8
作者 梁阔 康骅 +3 位作者 海涛 张雁 王晓辉 王亚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6期518-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endoscopic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EALND)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12月接受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并随访资料完整的89例Ⅰ、Ⅱ期乳腺癌患... 目的探讨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endoscopic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EALND)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12月接受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并随访资料完整的89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留肋间臂神经68例,未保留21例。对比2组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情况、手术时间。结果肋间臂神经保留组术后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异常9例(13.2%),未保留组15例(71.4%),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27.859,P=0.000)。保留组EALND时间(93.1±31.2)min,未保留组(87.5±25.6)min,二者差异无显著性(t=0.751,P=0.455)。89例术后随访27~45个月,平均36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及切口种植转移。结论Ⅰ、Ⅱ期乳腺癌EALND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临床可行,能够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及疼痛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清扫 肋间臂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与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对保乳手术美容效果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4
9
作者 朱江 康骅 +2 位作者 海涛 梁阔 王亚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498-502,共5页
目的探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美容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保乳手术中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29例(EALND组),并与同期33例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CALND组)进行比较,根据调查问卷和术后6个月以上站立位乳... 目的探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美容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保乳手术中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29例(EALND组),并与同期33例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CALND组)进行比较,根据调查问卷和术后6个月以上站立位乳房照片评价术后乳房的美容效果。结果EALND组无中转开放手术,未发生意外损伤、皮下气肿、脂肪栓塞等并发症。EALND组清扫腋窝淋巴结(18.2±5.9)枚,显著多于CALND组(14.9±3.6)枚(t=2.694,P=0.009)。平均随访时间49.2月(36—69个月)。EALND组主观满意度优良率89.7%(26/29),明显高于CALND组69.7%(23/33;Z=-2.509,P=0.012);EALND组美容效果客观评分优良率86.2%(25/29),明显高于CALND组75.8%(25/33;Z=-2.295,P=0.022)。结论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不仅能够达到传统腋窝淋巴清扫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缩小手术切口、改善保乳手术后乳房美容效果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手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 美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腔镜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淋巴结病理改变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骆成玉 季晓昕 +4 位作者 林华 杨齐 张键 刘宝胤 关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腔镜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腋窝淋巴结的病理改变。方法随机对照分析200例乳腔镜和常规各100例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收获的淋巴结总数、转移淋巴结比例、平均每例收获淋巴结数、平均淋巴结大小以及淋巴结病理形态变化。结... 目的研究乳腔镜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腋窝淋巴结的病理改变。方法随机对照分析200例乳腔镜和常规各100例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收获的淋巴结总数、转移淋巴结比例、平均每例收获淋巴结数、平均淋巴结大小以及淋巴结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乳腔镜组和常规组在收获淋巴结总数(1 781枚和1 737枚)、转移淋巴结比例(11.9%和13.4%)、平均每例收获淋巴结数(17.8±5.8和17.4±4.9)以及平均淋巴结大小(0.33和0.38 cm)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总共3518枚淋巴结病理形态变化(包括淋巴结膜破裂、淋巴结内出血、淋巴结囊分离和淋巴结碎裂)的分析,乳腔镜组和常规组中淋巴结出现病理形态改变分别占6.8%和6.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脂肪抽吸法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并不影响淋巴结的整体病理性质,不会对淋巴结造成更多的损伤,没有增加淋巴结病理形态改变的可能性。脂肪抽吸法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不增加手术的危险,具有肿瘤学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 病理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乳腺癌内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海涛 康骅 +2 位作者 梁阔 张雁 张锋良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77-380,共4页
目的总结内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0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56例乳腺癌患者内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临床分期类似而行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乳腺癌患... 目的总结内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0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56例乳腺癌患者内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临床分期类似而行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内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组56例,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组37例,均为Ⅰ~Ⅱ期乳腺癌。内腔镜组无中转开放手术,未发生意外损伤、皮下气肿、脂肪栓塞等并发症。与传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组比较,淋巴结数目、腋窝引流量、引流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减少了出血量(128.1±24.0mL比194.8±59.1mL,P<0.01),缩小了手术切口(12.9±1.3cm比18.9±1.8cm,P<0.01),延长了手术时间(96.3±24.3min比80.6±14.4min,P<0.01)。术后平均随访15.7个月(12~27个月),无切口感染,内腔镜组患侧肩关节活动受限(1.8%比16.2%)、上臂麻木疼痛症状(3.6%比24%)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肿瘤复发及切口种植转移。结论在选择性乳腺癌患者内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能够达到传统腋窝淋巴清扫治疗效果,并具有缩小手术切口、增加美容效果,减少并发症等优点,有关长期结果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腋窝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云峰 张普生 邓鉴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治疗效果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对50例乳腺癌Ⅰ、Ⅱ期患者实施了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资料。结果:50例乳腺癌患者中12例行乳房切除,27例行保乳及11例乳房一期重建手术。腔... 目的:探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治疗效果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对50例乳腺癌Ⅰ、Ⅱ期患者实施了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资料。结果:50例乳腺癌患者中12例行乳房切除,27例行保乳及11例乳房一期重建手术。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平均时间129.42min(90~180min),切除淋巴结平均每例14.65枚(7~30枚)。术后随访平均20.1个月(1~27个月),50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结论:腹腔镜清扫腋窝淋巴结是可行的,并且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肿瘤 腋窝淋巴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辅助保留乳房乳腺癌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喉罩通气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婉华 郑文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33-1234,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喉罩通气用于腔镜辅助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4例年龄28-50岁、ASAⅠ-Ⅱ级择期行腔镜辅助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导管组(T组),每... 目的分析探讨喉罩通气用于腔镜辅助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4例年龄28-50岁、ASAⅠ-Ⅱ级择期行腔镜辅助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导管组(T组),每组12例。观察记录患者入室后、插管前即刻、插管时、插管后2min、拔管时和拔管后2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CO2充气前和充气后15、30和60min时的气道峰压(Ppeak)、潮气量(VT)和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结果两组间CO2充气前和充气后15、30和60min时的Ppeak、VT和PETCO2无统计学差异(P>0.05)。L组插管时、插管后2min、拔管时和拔管后2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较T组低(P<0.05)。拔管时T组75%出现呛咳或挣扎反应,术后24h咽痛发生率为66.7%,而L组均无拔管反应,仅有2例术后咽痛。结论喉罩通气较气管插管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小,通气可靠,可减少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可安全用于腔镜辅助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腺肿瘤/外科学 腋窝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乳腺癌病灶切口腔镜辅助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14
作者 贺建业 周京安 +1 位作者 侯迎晨 李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9期863-864,共2页
保乳手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通常采用腋窝或腋下切口,术后对上肢活动有一定的影响[1]。我们在腔镜辅助乳腺手术(video-assisted breast surgery ,VABS)[2,3]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基础... 保乳手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通常采用腋窝或腋下切口,术后对上肢活动有一定的影响[1]。我们在腔镜辅助乳腺手术(video-assisted breast surgery ,VABS)[2,3]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基础上,于2014年4月为1例病灶位于外下象限的乳腺癌实施经病灶切口腔镜辅助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video-assisted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VAALND),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清扫 辅助 腋下切口 腺癌 病灶 surgery 腺良性病变 AL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做脂肪溶解的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被引量:12
15
作者 韦伟 彭毅 +2 位作者 易辛 于志强 何和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9期671-672,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气囊扩张方法形成手术操作空间,进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6~10月,对7例乳腺癌应用术前乳晕或肿块周围亚甲蓝注射与腋窝置入气囊相结合的方法,形成腔镜操作空间,指引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 目的探讨采用气囊扩张方法形成手术操作空间,进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6~10月,对7例乳腺癌应用术前乳晕或肿块周围亚甲蓝注射与腋窝置入气囊相结合的方法,形成腔镜操作空间,指引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每例清扫腋窝淋巴结9~17枚,平均12.3枚,未见到破碎淋巴结,4例检出阳性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95~140min,平均114.3min。腋静脉等腋窝重要解剖结构显示清晰。无上肢水肿及其他腋窝手术区并发症。7例随访2~64个月,平均4.6月,未见复发。结论采用气囊扩张方法形成的手术操作空间可以实施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淋巴结清扫 气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在乳腺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普生 罗云峰 +3 位作者 俞金龙 方驰华 史福军 邓鉴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29-1133,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在乳腺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科的39名Ⅰ、Ⅱ期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行CT淋巴造影,采集其数据并进行分割及三维重建,准确定位前哨淋巴结并进行... 目的探讨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在乳腺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科的39名Ⅰ、Ⅱ期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行CT淋巴造影,采集其数据并进行分割及三维重建,准确定位前哨淋巴结并进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可视化预演及临床手术,评价在数字三维技术指导下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结果 39例患者腋窝三维模型符合患者实际解剖,清晰显示前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与腋静脉、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等的三维关系。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检出率为100%,总符合率为87.18%(34/39),灵敏度为91.67%(11/12),假阴性率为8.33%(1/12)。术后随访半年,39例患者均未发现患侧腋窝皮下积液、感染、疼痛、水肿等并发症。结论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灵敏度和较低的假阴性率,可作为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三维技术 淋巴造影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炭在腔镜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17
作者 王小刚 高晓峰 杨维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071-2072,共2页
目的总结纳米炭在腔镜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对27例甲状腺癌行腔镜下于癌周浆膜下及淋巴结内注入纳米炭,以被纳米炭染黑的淋巴结作为清扫标志,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结果:27例患者经纳米炭黑染的淋巴结癌细胞检出率为9... 目的总结纳米炭在腔镜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对27例甲状腺癌行腔镜下于癌周浆膜下及淋巴结内注入纳米炭,以被纳米炭染黑的淋巴结作为清扫标志,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结果:27例患者经纳米炭黑染的淋巴结癌细胞检出率为96%。纳米炭可以准确的反映颈淋巴结癌灶转移情况,且不易外渗,同时对甲状旁腺的识别有重要帮助,避免其被损伤。结论:腔镜下甲状腺癌周围或淋巴结内注射纳米炭是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对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有确切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炭 甲状腺癌 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荐读: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手术入路的合理选择
1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129-1129,共1页
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已有较长时间,但是由于胃的解剖层面复杂、血供丰富、腹腔镜手术器械操作等特殊性,使腹腔镜胃癌淋巴结清扫的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合理的手术入路是腹腔镜胃癌淋巴结清扫术成功的开始,也是手术顺利进... 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已有较长时间,但是由于胃的解剖层面复杂、血供丰富、腹腔镜手术器械操作等特殊性,使腹腔镜胃癌淋巴结清扫的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合理的手术入路是腹腔镜胃癌淋巴结清扫术成功的开始,也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入路 淋巴结清扫 胃癌 中国肿瘤临床 手术器械 脾门区 根治术 胰腺 上缘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患者上肢水肿与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如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1-702,共2页
腋窝淋巴结清扫(简称腋清扫)是浸润性乳癌的标准治疗方法。只清扫Ⅰ、Ⅱ级淋巴结的部分腋清扫现今较为常用。有学者提出,对于有胸肌间和腋窝Ⅲ级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部分腋清扫存在着治疗不足的隐患,有必要实施包括胸肌间和Ⅲ级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清扫(简称腋清扫)是浸润性乳癌的标准治疗方法。只清扫Ⅰ、Ⅱ级淋巴结的部分腋清扫现今较为常用。有学者提出,对于有胸肌间和腋窝Ⅲ级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部分腋清扫存在着治疗不足的隐患,有必要实施包括胸肌间和Ⅲ级淋巴结的完全腋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清扫 上肢水肿 肩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6例
20
作者 康郑军 于洋 +4 位作者 何笑凯 邢东亮 何江 顾朝辉 张雪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06-1507,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采用内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6例阴茎癌患者,年龄61~75岁,平均66.2岁。3例术前活检提示淋巴结转移。结果:6例12侧采用内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均成... 目的:探讨内镜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采用内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6例阴茎癌患者,年龄61~75岁,平均66.2岁。3例术前活检提示淋巴结转移。结果:6例12侧采用内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均成功,术中无大出血或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5~140 min ,平均120 min;术中出血量10~60 mL ,平均30 mL。每侧清扫淋巴结数量5~12个,平均7个;1例术后出现淋巴漏,切口延期愈合。6例患者平均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和下肢淋巴水肿。结论:内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具有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肿瘤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