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VA/PBA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晏欣 姚树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2-95,共4页
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 PVA/ PBA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提出了用相容程度来定量表征聚合物共混物中两组分的相容性。动态力学谱结果表明 ,乳胶双向互穿以及 BA同 AN共聚可极大地改善 PBA与 PVA的相容性和乳胶
关键词 PVA/PBA 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 阻尼材料 研究 相容性 阻尼性能 聚乙酸乙烯酯 聚丙烯酸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乳型互穿网络聚合物(LIPN)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留成 李秀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5-51,共7页
概述了胶乳型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类型、合成方法、性能、形态结构、应用及展望。
关键词 聚合物 胶乳 互穿网络 LI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乳型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研究——Ⅰ.两组分化学相容性和相对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耿耀宗 郑和堂 +3 位作者 郭海清 刘德居 尚青 唐二军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1-13,共3页
通过改变单体的加入方式,考察了两组分化学相容性和相对用量对胶乳型互穿网络聚合物动态力学性能及胶粘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组分组成相似性增大,其化学相容性增加,胶粒的规整性提高,同时使两组分的Tg内移程度增加,taδ值也升高... 通过改变单体的加入方式,考察了两组分化学相容性和相对用量对胶乳型互穿网络聚合物动态力学性能及胶粘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组分组成相似性增大,其化学相容性增加,胶粒的规整性提高,同时使两组分的Tg内移程度增加,taδ值也升高。两组分的相对用量同样对Tg和tgδ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乳 互穿网络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t/PBA胶乳型互穿聚合物网络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单海峰 韩怀芬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9年第2期4-7,共4页
用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PSt/PBA胶乳型互穿聚合物网络,着重讨论了乳化剂、引发剂、交联剂及加料方式对其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胶乳 互穿聚合物网络 乳液聚合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环氧树脂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夏修 郑建伟 +1 位作者 王惟 汤嘉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8,共5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丙二醇和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聚氨酯(PU)/环氧树脂(EP)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红外分析表明,样品中PU与EP各自的交联网络均已形成,且二者之间不存在化学键的结合;用TEM和粒度分析仪观察样品的乳胶粒子形...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丙二醇和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聚氨酯(PU)/环氧树脂(EP)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红外分析表明,样品中PU与EP各自的交联网络均已形成,且二者之间不存在化学键的结合;用TEM和粒度分析仪观察样品的乳胶粒子形貌和尺寸大小,样品未呈现核壳结构,且与PU乳液空白样品的乳胶粒子形貌和尺寸基本一致。动态力学分析表明样品中两种组分在分子尺度互穿。力学性能分析表明二者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树脂 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乳型互穿聚合物网络丙烯酸酯涂饰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育彪 吴天昊 +2 位作者 关正祥 李清松 彭必雨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6期11-16,共6页
采用乳胶型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技术制备了新型改性丙烯酸树脂涂饰剂。系统研究了交联剂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核-壳单体组成,交联剂和乳化剂的用量及加入方式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对胶乳性能及胶膜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 采用乳胶型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技术制备了新型改性丙烯酸树脂涂饰剂。系统研究了交联剂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核-壳单体组成,交联剂和乳化剂的用量及加入方式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对胶乳性能及胶膜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采用LIPN技术,可以显著改善丙烯酸树脂涂饰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 丙烯酸树脂 乳液 膜性能 皮革涂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A/EMA/EA胶乳型互穿网络聚合物阻尼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小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21-23,共3页
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MMA/EMA/EA的LIPN ,对其阻尼特性进行了研究 ,并研究了增塑剂和填料对其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此LIPN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 ,增塑剂的加入对其阻尼特性影响很小。而不同的填料对其阻尼特性的影响不同。
关键词 MMA/EMA/EA 胶乳 互穿网络聚合物 阻尼特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乳型互穿网络制备高性能MBS树脂 被引量:2
8
作者 于元章 魏文杰 卢晓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6,33,共3页
采用胶乳型互穿网络制备出了性能优异的MBS树脂 ,产品在亚微观形态上具有完美的核—壳结构 ,并与PVC具有极好的相容性。比较于传统方法制备的MBS树脂 。
关键词 制备 高性能 MBS树脂 核-壳结构 胶乳互穿网络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聚合新技术在含氟聚合物功能性涂层材料中的应用
9
作者 肖新颜 张会平 陈焕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15,共3页
介绍了几种乳液聚合新技术,如核-壳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乳胶型互穿网络聚合(LIPN)等,并对它们在功能型含氟乳液涂层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核-壳乳液聚合 微乳液聚合 乳胶型互穿网络聚合物 含氟乳液 氟碳涂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分乳胶IPN′s体系的相容性和阻尼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卢秀萍 李树材 张明珠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用动态粘弹谱仪研究多组分乳胶IPN’s 体系网络的组成、配比、交联剂品种及用量等因素对体系相容性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诸因素对多组分乳胶IPN′s 体系的相容性及阻尼性能均有较明显影响; 适当选择各网络的组成... 用动态粘弹谱仪研究多组分乳胶IPN’s 体系网络的组成、配比、交联剂品种及用量等因素对体系相容性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诸因素对多组分乳胶IPN′s 体系的相容性及阻尼性能均有较明显影响; 适当选择各网络的组成及配比、交联剂品种及用量,可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多组分乳胶IP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 阻尼 相容性 互穿聚合物网络 IPN's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界面自交联对PS/PBA乳胶IPN力学和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晏欣 周赟 +1 位作者 江盛玲 周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3,共4页
利用种子乳液聚合以及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与己二酰肼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与乙二胺的交联反应合成了系列聚苯乙烯/聚丙烯酸正丁酯(PS/PBA)室温界面自交联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拉伸实验结果表明,自交联可提高LIPN的拉伸强... 利用种子乳液聚合以及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与己二酰肼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与乙二胺的交联反应合成了系列聚苯乙烯/聚丙烯酸正丁酯(PS/PBA)室温界面自交联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拉伸实验结果表明,自交联可提高LIPN的拉伸强度,减少永久形变,并且拉伸强度随DAAM和GMA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动态力学谱结果表明,自交联使LIPN的玻璃化温度升高以及阻尼性能下降,并且随DAAM用量的增加,阻尼性能降低;随GMA用量的增加,阻尼性能先增后降。GMA为5%时,LIPN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联 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 拉伸强度 阻尼性能 聚苯乙烯 聚丙烯酸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co-DBM)/PVA乳胶IPN阻尼材料的合成及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晏欣 姚树人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 (醋酸乙烯酯 -co -马来酸二丁酯 ) /聚醋酸乙烯酯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材料。动态力学谱结果表明
关键词 阻尼性能 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 聚醋酸乙烯酯 马来酸二丁酯 合成 动态力学性能 阻尼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乳胶涂料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威 李树材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0年第9期11-13,共3页
以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为“核”,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为“壳”,合成了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的乳胶,测定了该乳胶配制的涂料性能及其在阻尼领域的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词 阻尼涂料 互穿聚合物网络 改性 乳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Ⅲ型胶原基组织工程角膜植入兔眼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戎慧丰 赵青 +3 位作者 颜华 刘贵培 刘源 刘文广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65-1070,共6页
背景组织工程角膜由于更接近活体角膜形态,植入体内易于成活而成为当今眼科学关注的热点。目的探讨组织工程角膜重组人Ⅲ型胶原(RHC-Ⅲ)/聚[3-(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二甲基(3-磺丙)胺](PMPDSAH)互穿聚合物网络(IPN)(RHC-Ⅲ/... 背景组织工程角膜由于更接近活体角膜形态,植入体内易于成活而成为当今眼科学关注的热点。目的探讨组织工程角膜重组人Ⅲ型胶原(RHC-Ⅲ)/聚[3-(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二甲基(3-磺丙)胺](PMPDSAH)互穿聚合物网络(IPN)(RHC-Ⅲ/PMPDSAHIPN)水凝胶植入兔眼的生物相容性及其作为角膜替代物的可行性。方法中国大耳白兔10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个组,实验组90只,正常对照组3只,其他15只兔(30只眼)为同种异体移植组提供供体角膜。实验组根据角膜材料的不同分为RHC-Ⅲ/PMPDSAH IPN组、负载神经生长因子(NGF)的NGFRHC—Ⅲ/PMPDSAH IPN组和同种异体移植组,每组各30只兔,均取右眼为手术眼。将实验组3种材料移植入兔角膜前板层,术后裂隙灯下观察有无排斥反应,对角膜透明度、角膜新生血管(CNV)的变化进行评分,记录各组兔术眼角膜上皮化时间,观察期为6个月。分别于术后3d、1周、2周及术后1、3、6个月每组各取5只兔角膜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术后6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角蛋白K3的表达。对实验组3个亚组各时间点角膜透明度和CNV评分的差异比较进行多组独立样本的Kraskal—WallisH检验,3个亚组角膜上皮化时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结果实验的6个月中,RHC—Ⅲ/PMPDSAH IPN组、NGF RHC-Ⅲ/PMPDSAH IPN组和同种异体移植组兔术眼的植片均未脱出,未见免疫排斥反应。术后6个月,RHC—Ⅲ/PMPDSAH IPN组、NGFRHC-Ⅲ/PMPDSAH IPN组和同种异体移植组角膜透明度、CN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4.34,P=0.23;H=2.60,P=0.46)。NGFR HC-Ⅲ/PMPDSAH IPN组角膜上皮化时间最短,平均为(4.97±0.63)d,与RHC—Ⅲ/PMPDSAH IPN组和同种异体移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7,P=0.00;t=5.80,P=0.00);RHC-Ⅲ/PMPDSAH IPN组和同种异体移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P=0.00)。RHC—Ⅲ/PMPDSAH IPN组和NGF RHC-Ⅲ/PMPDSAH IPN组移植材料与兔角膜融合较好,术后2周材料部分降解,术后1个月材料均完全降解,术后6个月新生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角膜上皮细胞中K3表达阳性。结论RHC—Ⅲ/PMPDSAH IPN与兔眼的生物相容性较好,NGF可以有效地促进角膜创口愈合和上皮再生,提高其力学强度后,有望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角膜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重组人Ⅲ胶原/聚[3-(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二甲基(3-磺丙)胺]互穿聚合物网络水凝胶 组织工程角膜 神经生长因子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改性PU/PMMA接枝型半IPNs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15
作者 唐冬雁 蔡伟民 +1 位作者 金政 周德瑞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78-81,共4页
采用“同步”法制备了丙烯酸改性聚氨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互穿的接枝型聚合物网络 (IPNs)体系 ,通过红外光谱跟踪检测了其固化过程 ,用TEM对所形成的多相体系形貌进行检测 ,并对不同软 /硬组成比及交联密度的IPNs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 采用“同步”法制备了丙烯酸改性聚氨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互穿的接枝型聚合物网络 (IPNs)体系 ,通过红外光谱跟踪检测了其固化过程 ,用TEM对所形成的多相体系形貌进行检测 ,并对不同软 /硬组成比及交联密度的IPNs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在此基础上 ,从IPNs体系网络间的互穿缠结作用角度对检测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IPNs所形成的复相体系中接枝结构的存在可使组分在较宽范围内发挥良好的协同作用 ,这为从分子设计及工艺设计两角度获得性能优异的功能材料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改性 PU/PMMA 接枝半IPNs 制备 力学性能 互穿聚合物网络 聚氨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共聚组分改善PMMA/PnBA乳胶IPN的相容性
16
作者 赵秋光 姚树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89,93,共4页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正丁酯(PMMA/PnBA)乳胶IPN的相容性较差,从溶度参数和结构等方面考虑,有目的地选择单体与nBA共聚,合成了一系列PMMA/P(nBA-co-Y)乳胶IPN,测定了其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乳胶体系的相容性有明显改善。研究还...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正丁酯(PMMA/PnBA)乳胶IPN的相容性较差,从溶度参数和结构等方面考虑,有目的地选择单体与nBA共聚,合成了一系列PMMA/P(nBA-co-Y)乳胶IPN,测定了其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乳胶体系的相容性有明显改善。研究还表明,共聚单体间的竞聚率影响LIPN的相容性;改变共聚单体的用量可控制LIPN的相容性。还发现,共聚网络具有更好的阻尼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丙烯酸正丁酯 相容性 阻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t/PBA/PMMA LIPN涂料的制备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文安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25-627,共3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t/PBA/PMMA)乳胶型互穿网络聚合物涂料。当单体配比St∶BA∶MMA=4∶3∶2,交联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5%,引发剂用量为1.2%时,涂料综合性能优良。
关键词 乳胶型互穿网络聚合物 涂料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PS/PALIPN抗石击汽车底涂的制备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鹏 王静媛 李亚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5-288,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水性苯乙烯-丙烯酸酯互穿网络聚合物乳液(苯丙乳液),并通过添加增稠剂、无机填料以及水制备了一种可用于汽车底涂的抗石击涂料。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万能材料试验机、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DLS)、旋转...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水性苯乙烯-丙烯酸酯互穿网络聚合物乳液(苯丙乳液),并通过添加增稠剂、无机填料以及水制备了一种可用于汽车底涂的抗石击涂料。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万能材料试验机、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DLS)、旋转式粘度计、热重分析仪(TGA)对制得不同单体投料比两种乳液的力学性能、胶粒的粒度(分布)、粘度以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制得涂料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得乳液具有较好的粘性,其胶粒分布均一,平均粒径为63.9nm;制得乳液乳胶膜具有较好韧性、阻尼性能及热稳定性,不同单体投料比乳液乳胶膜具有不同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制得涂料各项应用性能优异,可以作为汽车抗石击底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苯丙乳液 抗石击涂料 乳胶互穿网络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酯及其共聚体系L′IPN的合成和性能研究Ⅱ.(甲基)丙烯酸酯及其共聚体系L′IPN的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蓁 赵德仁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57-266,共10页
通过动态力学谱试验(DMS)、应力-应变测量,研究了以丙烯腈、苯乙烯、醋酸乙烯酯等单体为共聚组分引入全(甲基)丙烯酸酯L′IPN(胶乳型互穿聚合物网络)中对共混体系阻尼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通过无规共聚引进不同链... 通过动态力学谱试验(DMS)、应力-应变测量,研究了以丙烯腈、苯乙烯、醋酸乙烯酯等单体为共聚组分引入全(甲基)丙烯酸酯L′IPN(胶乳型互穿聚合物网络)中对共混体系阻尼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通过无规共聚引进不同链结构能有效调节材料室温域的阻尼水平;初步探讨了IPN(互穿聚合物网络)中某些组分侧链(基)结构对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可能原因;本文所研究的IPN体系在力学(物理)状态上处于皮革态,而交联密度、组分含量等对IPN的力学性能具有较为复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乳 互穿聚合物网络 丙烯酸酯 共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组分氯磺化聚乙烯防腐涂料的制备
20
作者 钟鑫 张娣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4-26,共3页
介绍了单组分氯磺化聚乙烯防腐涂料的选材、制作工艺、产品性能及与其有关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独特的固化体系,形成互穿聚合物网络交联型涂膜,从而提高了涂膜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 单组分 氯磺化聚乙烯 防腐涂料 交联 涂膜 固化体系 互穿聚合物网络 综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