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金属盐离子对乳清分离蛋白纤维聚合物形成的影响
1
作者 董世鹏 刘美艳 +3 位作者 邹霈怡 刘丹 陈鑫 李然红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4-131,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金属离子(NaCl、KCl、CaCl_(2)、AlCl_(3)和FeCl_(3))对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纤维聚合物聚合动力学、形态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金属离子影响了WPI纤维聚合物的最终结构和特征。NaCl、KCl和C...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金属离子(NaCl、KCl、CaCl_(2)、AlCl_(3)和FeCl_(3))对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纤维聚合物聚合动力学、形态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金属离子影响了WPI纤维聚合物的最终结构和特征。NaCl、KCl和CaCl_(2)对WPI的聚集影响较小,增加了溶液pH和电导率,而AlCl_(3)和FeCl_(3)加速了WPI的聚集,降低了溶液pH,增加了溶液电导率;与原始WPI纤维聚合物硫黄素T(Th T)荧光强度(388.92)相比,NaCl、KCl和CaCl_(2)增加Th T荧光强度分别至465.39、433.37和486.83,增加了WPI纤维聚合物的生成量,AlCl_(3)和FeCl_(3)降低Th T荧光强度分别至228.81和90.24,降低了WPI纤维聚合物的生成量;不同金属离子均改变了WPI聚合动力学,降低了(df/dt)_(max)值,并改变了滞后时间;NaCl、KCl和CaCl_(2)对WPI纤维聚合物的形态影响较小,AlCl_(3)和FeCl_(3)使WPI纤维聚合物更团簇、粗而杂乱;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NaCl、KCl和CaCl_(2)促进β-折叠结构生成,而AlCl_(3)和FeCl_(3)抑制了β-折叠生成,不同金属离子的加入均改变了纤维中β-链间的特征距离。这些结果为利用WPI制备不同聚集形态的纤维聚合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蛋白 聚合动力学 金属离子 纤维聚合物 电导率 硫黄素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分离蛋白-果胶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百里香精油纳米乳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凇彦 杜晓静 +3 位作者 辛颖 魏金环 杨晨浩 刘昆仑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5,92,共8页
优化了乳清分离蛋白-果胶纳米复合物(whey protein isolate-pectin,W-P)的制备工艺,并考察了W-P稳定的百里香精油纳米乳液(thyme essential oil nanoemulsion,TEON)的稳定性及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当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 优化了乳清分离蛋白-果胶纳米复合物(whey protein isolate-pectin,W-P)的制备工艺,并考察了W-P稳定的百里香精油纳米乳液(thyme essential oil nanoemulsion,TEON)的稳定性及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当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与果胶(pectin,PEC)的质量比为1∶2、pH为5.0、加热温度为80℃、加热时间为15 min、W-P的质量浓度为25 g/L时,制得的W-P的平均粒径为(504.45±1.53)nm,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为(28.63±0.34)m^(2)/g和(1034.16±13.64)min,其稳定的TEON在pH 3.0~7.0、温度30~90℃、离子浓度0~200 mmol/L和储藏15 d(4℃)时稳定性良好。同时,TEO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效果。W-P展现出优良的乳化性能,显示出其在食品体系中作为乳化剂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蛋白-果胶纳米复合物 百里香精油 纳米 稳定性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盐离子协同调控对乳清分离蛋白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董世荣 孙宇 +1 位作者 卞春 栾澈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7-243,共7页
以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为原料,采用超声和不同NaCl浓度(0、15、30、45、60 mmol/L)协同作用修饰WPI,研究不同修饰后的WPI纤维化过程的差异。采用透射电镜、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以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为原料,采用超声和不同NaCl浓度(0、15、30、45、60 mmol/L)协同作用修饰WPI,研究不同修饰后的WPI纤维化过程的差异。采用透射电镜、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探究不同修饰WPI形成的纤维聚合物的形态、聚合过程、浊度、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超声协同NaCl改变了WPI纤维聚合物形态,也改变了WPI纤维聚合物聚合动力学。与天然WPI相比,超声协同15 mmol/L NaCl修饰WPI的最大荧光强度为985.213,最大增加速率增加。超声协同60 mmol/L NaCl修饰WPI的滞后时间缩短至0.784 h。纤维聚合动力学的改变可能是纤维聚合物发生形态改变的原因。超声协同30 mmol/L NaCl修饰WPI形成的纤维聚合物的形态最佳,其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性指数最高,分别为1.44 m2/g和73.21%,该纤维聚合物可以均匀地包裹在油的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蛋白 聚合动力学 纤维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油–乳清分离蛋白高内相乳液制备与表征
4
作者 郭兵兵 陈思贤 +5 位作者 肖渝珈 王桥意 李紫琳 魏丫然 陈妍 艾有伟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6,共10页
本研究以乳清分离蛋白(WPI)为天然乳化剂,葡萄籽油为油相,制备高内相乳液,探究不同WPI浓度梯度与不同乳化均质速率下乳液贮藏期外观形态、乳液油滴平均粒径、稳定性、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0 d贮藏期内中高浓度蛋... 本研究以乳清分离蛋白(WPI)为天然乳化剂,葡萄籽油为油相,制备高内相乳液,探究不同WPI浓度梯度与不同乳化均质速率下乳液贮藏期外观形态、乳液油滴平均粒径、稳定性、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0 d贮藏期内中高浓度蛋白溶液组和中高转速处理组乳液稳定性良好。随WPI浓度提升,乳液油滴的平均粒径显著降低,当浓度≥2.0%时趋于稳定。乳液的乳化活性指数(EAI)与乳化稳定性指数(ESI),随WPI浓度增大而增大。当均质速率增大,油滴平均粒径呈现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EAI与ESI呈先增大后平缓的趋势。激光共聚焦微观分析可知,随WPI浓度增大更多的蛋白质吸附在界面上,分布更均匀,结构更稳定。当浓度进一步增加超过2.0%时,界面吸附趋于饱和,液滴尺寸趋于稳定。均质速率增大至15000 r/min时液滴分散性最优,而转速达到18000 r/min时液滴发生聚集。动态流变学分析表明,WPI浓度与剪切速率的增加提升了乳液储能模量(G′)与损耗模量(G″)。综上所述,适当增加乳清分离蛋白溶液浓度和提高转速可增强乳液稳定性与凝胶强度,这些结论为功能油脂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内相 葡萄籽油 分离蛋白溶液 液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的添加量对乳清分离蛋白凝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谢仁香 覃小丽 +2 位作者 谢勇 罗园 刘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6-122,共7页
为改善乳清分离蛋白凝胶性能并提高其营养特性,将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oxidized konjac glucomannan,OKGM)与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混合制备复合凝胶,研究OKGM添加量(1%、1.5%、2%、2.5%、3%)对WPI凝胶的持水性、质构... 为改善乳清分离蛋白凝胶性能并提高其营养特性,将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oxidized konjac glucomannan,OKGM)与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混合制备复合凝胶,研究OKGM添加量(1%、1.5%、2%、2.5%、3%)对WPI凝胶的持水性、质构、流变特性、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复合凝胶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OKGM的添加使复合凝胶的持水性(65.59%~93.42%)显著高于纯蛋白凝胶(53.58%);质构分析发现OKGM添加量为2%时凝胶的硬度、胶着性、咀嚼性达到最大值;流变分析发现复合凝胶是弱凝胶,对高频率和高温具有更高的依赖性;热重分析表明OKGM添加量≤1.5%时,OKGM-WPI复合凝胶的热稳定性均高于纯乳清分离蛋白凝胶;表面疏水性和游离巯基分析发现OKGM的添加降低了表面疏水性和游离巯基含量,说明OKGM与WPI发生交联和聚集形成复合凝胶;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复合凝胶结构更为致密、有序。综上,可以通过添加OKGM改善WPI凝胶性能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 凝胶 分离蛋白 流变特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强度对乳清蛋白-透明质酸乳液凝胶结构和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慧勇 赵晓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41,共7页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浓度Na^(+)、Ca^(2+)对于乳清分离蛋白-透明质酸乳液凝胶结构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制备乳清分离蛋白-透明质酸复合物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25、50、100、200 mmol/L)的NaCl、CaCl2制成乳液凝胶;利用粒径电位、内...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浓度Na^(+)、Ca^(2+)对于乳清分离蛋白-透明质酸乳液凝胶结构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制备乳清分离蛋白-透明质酸复合物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25、50、100、200 mmol/L)的NaCl、CaCl2制成乳液凝胶;利用粒径电位、内源荧光测定溶液性质。通过测定乳液凝胶质构、持水性、流变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乳液凝胶网络结构。结果表明,加入离子使乳液凝胶具有更好的质构、流变性能、持水性和更均匀更紧凑的网络结构,提高了乳液凝胶稳定性。Na^(+)浓度为50 mmol/L时,溶液电位绝对值最高,凝胶质构、流变性能、持水性较好,此时乳液凝胶有良好的网络结构。Ca^(2+)浓度为50 mmol/L时,乳液凝胶质构性能最好、保水能力最强,有良好的乳液凝胶网络结构。为乳清蛋白基乳液凝胶的凝胶特性调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蛋白 透明质酸 离子强度 液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分离蛋白与壳聚糖美拉德反应初级阶段产物乳化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许朵霞 包亚妮 +3 位作者 闫冰 房子舒 高彦祥 袁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19,共4页
采用干热美拉德反应制备乳清分离蛋白(WPI)-壳聚糖复合物,通过对复合物的乳液粒径及稳定性分析,研究反应温度、WPI与壳聚糖质量比及反应时间对复合物乳化性的影响。荧光光谱分析表明:WPI和壳聚糖在干热反应后发生共价交联并且结构发生... 采用干热美拉德反应制备乳清分离蛋白(WPI)-壳聚糖复合物,通过对复合物的乳液粒径及稳定性分析,研究反应温度、WPI与壳聚糖质量比及反应时间对复合物乳化性的影响。荧光光谱分析表明:WPI和壳聚糖在干热反应后发生共价交联并且结构发生了变化。WPI与壳聚糖在50℃、相对湿度79%干热条件下,反应1~4d的产物为Maillard反应初级阶段产物,该产物的乳化性质得到改善。其中,WPI与壳聚糖以质量比1:4混合,50℃反应1d的产物乳化稳定性是反应前的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蛋白(wpi) 壳聚糖 美拉德反应 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拉德反应对乳清分离蛋白及其水解物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杜玲玲 刘璐 +4 位作者 李晓东 张秀秀 赵永波 王海霞 夏琪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1-176,共6页
以乳清分离蛋白及其蛋白水解物为原料分别与半乳糖发生美拉德反应,研究两者美拉德反应的褐变程度、接枝度及产物荧光光谱的变化,同时以乳清分离蛋白和蛋白水解物作对照,研究两者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乳清分离蛋白及其水... 以乳清分离蛋白及其蛋白水解物为原料分别与半乳糖发生美拉德反应,研究两者美拉德反应的褐变程度、接枝度及产物荧光光谱的变化,同时以乳清分离蛋白和蛋白水解物作对照,研究两者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乳清分离蛋白及其水解物美拉德反应的褐变程度、接枝度及产物的抗氧化性均在4 h达到最大。其中,乳清分离蛋白及其水解物与半乳糖美拉德反应的褐变程度和接枝度最大值分别为1.114、18.431%和1.413、28.273%;两者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还原力、2,2’-联氨-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0.605、46.29%、61.77%和0.923、69.81%、78.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内源荧光光谱发现,美拉德反应改变了乳清分离蛋白及其水解物的构象,使二者的结构更加松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蛋白 分离蛋白水解物 美拉德反应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拉德反应中乳清分离蛋白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赫鸿 刘骞 +3 位作者 孔保华 李沛军 张红涛 常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98-102,共5页
乳清分离蛋白(WPI)与两种还原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按质量比1:1配制成混合液,分别在95℃条件下加热0~6h,得到不同反应时间的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测定MRPs的pH值、吸光度(A294nm和A420nm)、荧光强度、游离氨基含量以及蛋白聚合物... 乳清分离蛋白(WPI)与两种还原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按质量比1:1配制成混合液,分别在95℃条件下加热0~6h,得到不同反应时间的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测定MRPs的pH值、吸光度(A294nm和A420nm)、荧光强度、游离氨基含量以及蛋白聚合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各反应体系的pH值显著降低(P<0.05);非荧光中间产物(A294nm)、褐变产物(A420nm)以及荧光强度显著增加(P<0.05);游离氨基的含量逐渐降低(P<0.05);SDS-PAGE测定表明,在美拉德反应过程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聚合,生成更大分子的物质;WPI与D-半乳糖反应体系比D-葡萄糖体系反应产生的MRPs具有更多的中间产物和发生更大程度的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分离蛋白 还原糖 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分离脱脂乳中酪蛋白胶束和乳清蛋白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艳平 项丽丽 +1 位作者 刘忠成 霍贵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0-242,共3页
对膜技术分离脱脂乳酪蛋白胶束和乳清蛋白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筛分膜的分离效果,并研究了不同操作参数对渗透通量的影响。最终确定用切割分子量300kDa的陶瓷膜进行脱脂乳浓缩分离,酪蛋白胶束和乳清蛋白的分离效果较佳,透过液中乳... 对膜技术分离脱脂乳酪蛋白胶束和乳清蛋白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筛分膜的分离效果,并研究了不同操作参数对渗透通量的影响。最终确定用切割分子量300kDa的陶瓷膜进行脱脂乳浓缩分离,酪蛋白胶束和乳清蛋白的分离效果较佳,透过液中乳清蛋白占真蛋白的百分比可达98.91%。确定了膜分离的最适操作压力为0.20MPa,最适操作温度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技术 分离 蛋白胶束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等速离心训练和补充分离乳清蛋白对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股四头肌肌力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晓圆 黄红拾 +3 位作者 杨洁 于媛媛 张东霞 常翠青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2-799,共8页
目的通过观察术前等速离心训练和补充乳清蛋白对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患者股四头肌力量及其功能的影响,探讨等速离心运动对ACL断裂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招募18~40岁男性ACL断裂志愿者,共入组22例,采用区组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等... 目的通过观察术前等速离心训练和补充乳清蛋白对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患者股四头肌力量及其功能的影响,探讨等速离心运动对ACL断裂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招募18~40岁男性ACL断裂志愿者,共入组22例,采用区组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等速离心训练(IE)组和等速离心训练+分离乳清蛋白补充(IE+WPI)组。IE组受试者术前在实验室等速生物力学测试训练仪上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等速离心训练,每周2次,每次3~4组×8~10个重复,训练间隔时间至少1 d;IE+WPI组在上述股四头肌等速离心训练基础上每天补充分离乳清蛋白22 g,早餐或运动训练后30~60 min内服用。干预时间6周。干预前后分别检测双侧股四头肌60°/s等速肌力、肌肉量、膝关节功能及松弛度、大腿围度、骨骼肌指数等指标。结果干预后,IE组和IE+WPI组受试者患侧股四头肌等速离心收缩峰力矩(PT)(41.0%,P=0.018;46.7%,P=0.008)和向心收缩峰力矩(PT)(29.6%,P=0.018;38.9%,P=0.038)均比干预前显著增加。与干预前比较,IE+WPI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著增加(P=0.018)。结论术前等速离心训练可以显著增加ACL断裂患者股四头肌肌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膝关节功能,联合补充乳清蛋白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离心训练 分离蛋白 前交叉韧带断裂 股四头肌 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剂对羟自由基引起的乳清分离蛋白氧化抑制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孔保华 孙妍 熊幼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0,共6页
采用羟自由基对乳清分离蛋白(WPI)进行氧化,并采用在氧化前添加抗氧化剂的方法,研究其对乳清分离蛋白氧化的抑制作用。实验分为3组,即不添加抗氧化剂的对照组、添加α-生育酚和丁羟基茴香醚(BHA)的处理组,测定氧化1、5h和12h后WPI羰基... 采用羟自由基对乳清分离蛋白(WPI)进行氧化,并采用在氧化前添加抗氧化剂的方法,研究其对乳清分离蛋白氧化的抑制作用。实验分为3组,即不添加抗氧化剂的对照组、添加α-生育酚和丁羟基茴香醚(BHA)的处理组,测定氧化1、5h和12h后WPI羰基、总巯基、二聚酪氨酸、表面疏水性和SDS-PAGE的变化。结果表明,蛋白氧化会显著提高WPI中的羰基含量和二聚酪氨酸含量(P<0.05),而且会使蛋白质的疏水性增加(P<0.05)。添加α-生育酚和BHA的乳清蛋白氧化5h,与对照组相比可以使羰基含量降低35.11%和50.15%,巯基含量增加27.73%和38.82%。通过SDS-PAGE表明,添加抗氧化剂可以减少蛋白质的聚合。抗氧化剂的添加抑制了乳清蛋白的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分离蛋白 蛋白氧化 羟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乳清分离蛋白复合膜对鲜切雷竹笋木质化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舒静 陈季旺 +3 位作者 周琦 陈悦 庞彦卿 宋光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4-289,共6页
采用壳聚糖-乳清分离蛋白复合膜(chitosan-whey protein isolate composite film,CWF)涂膜1、2、3次及去离子水、乙酸处理鲜切雷竹笋,于4℃冷藏15 d,以贮藏过程雷竹笋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力、丙二醛(MDA)、多酚、... 采用壳聚糖-乳清分离蛋白复合膜(chitosan-whey protein isolate composite film,CWF)涂膜1、2、3次及去离子水、乙酸处理鲜切雷竹笋,于4℃冷藏15 d,以贮藏过程雷竹笋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力、丙二醛(MDA)、多酚、木质素含量、菌落总数等为指标,研究CWF对鲜切雷竹笋木质化和品质劣变以及涂膜次数对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乙酸对鲜切雷竹笋的木质化和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影响不显著;CWF涂膜可以显著降低鲜切雷竹笋表面的微生物数量,抑制PAL和POD活力,降低木质素、MDA含量,延长鲜切雷竹笋的货架期。随着CWF涂膜次数的增加,保鲜效果更好,考虑到生产成本选择涂膜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雷竹笋 壳聚糖-分离蛋白复合膜 涂膜保鲜 木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慧 卢蓉蓉 +2 位作者 沈浥 凌玉芳 周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10,共5页
采用不同蛋白酶酶解乳清浓缩蛋白,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抗氧化活性,确定胰蛋白酶为最佳酶源。依次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凝胶层析、制备型和分析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酶解物,最后得到A3a和A3b两个纯化多肽,经Q-TOFMS分析得到氨基... 采用不同蛋白酶酶解乳清浓缩蛋白,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抗氧化活性,确定胰蛋白酶为最佳酶源。依次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凝胶层析、制备型和分析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酶解物,最后得到A3a和A3b两个纯化多肽,经Q-TOFMS分析得到氨基酸序列为LDGNAKPTPEGDLEL和LYEDLKPTPEGPMEL。A3a和A3b的DPPH自由基清除IC50分别为2.51和4.95μg/mL。结果表明,乳清蛋白抗氧化肽具有较小分子量和特定氨基酸序列,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可作为食源性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抗氧化肽 分离纯化 DPPH自由基 氨基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热处理对乳清分离蛋白水包油乳状液特性和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超 蔡浚泽 +3 位作者 刘骞 曹传爱 孔保华 夏秀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1-26,30,共7页
本实验主要研究了加热预处理(90℃,5 min)对乳清分离蛋白作为稳定剂所制备的菜籽油水包油型乳状液的特性和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乳状液在储藏期间的ζ-电势、粒径、絮凝指数、分层指数、流变特性和乳状液中蛋白质分配系数的变化趋... 本实验主要研究了加热预处理(90℃,5 min)对乳清分离蛋白作为稳定剂所制备的菜籽油水包油型乳状液的特性和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乳状液在储藏期间的ζ-电势、粒径、絮凝指数、分层指数、流变特性和乳状液中蛋白质分配系数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与天然乳清分离蛋白相比,经过预热处理的乳清分离蛋白能够显著降低乳状液在整个储藏期间(0~14 d)的物理稳定性(p<0.05),具体表现为较低的ζ-电势(p<0.05),以及较高的粒径、絮凝指数、分层指数和粘度(p<0.05)。与此同时,加热处理导致的乳清分离蛋白变性和聚集,能够显著增加其在乳状液界面蛋白膜表面的分布(p<0.05),从而验证了上述乳状液物理稳定性的结果。上述结果表明,加热预处理显著降低了整个乳状液在储藏期间的物理稳定性,为乳清分离蛋白在乳状液中的合理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蛋白 预热处理 水包油型状液 物理稳定性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分离蛋白对鲜榨黄冠梨汁澄清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美花 程雪冰 +3 位作者 黄海 熊拯 蓝尉冰 付满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6-191,共6页
为了探究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对鲜榨黄冠梨汁的澄清效果,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对鲜榨梨汁的澄清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比研究WPI、果胶酶、WPI+果胶酶3种处理方法对梨汁澄清度和褐变度的影响。优化的澄清条... 为了探究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对鲜榨黄冠梨汁的澄清效果,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对鲜榨梨汁的澄清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比研究WPI、果胶酶、WPI+果胶酶3种处理方法对梨汁澄清度和褐变度的影响。优化的澄清条件为WPI添加量0.69%,处理时间90 min,处理温度60℃,该条件下梨汁透光率为87.9%。3种方法处理后梨汁澄清度的大小顺序为WPI+果胶酶>WPI>果胶酶,褐变度的大小顺序为果胶酶>WPI>WPI+果胶酶。这表明WPI对鲜榨黄冠梨汁具有澄清和抑制褐变的双重作用,效果优于果胶酶,与果胶酶联合处理,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汁 分离蛋白 果胶酶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物性质的荧光光谱法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炜炜 于淑娟 +3 位作者 杨晓泉 王金梅 郭健 郭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07-3310,共4页
乳清分离蛋白与葡聚糖的混合物在干热处理条件下,发生了以褐变为特征的美拉德反应。当葡聚糖分子量由67kD增至150kD时,游离氨基含量分别下降了35.77%和30.53%,糖链越长,其接入到蛋白质肽链的难度越大。采用荧光光谱对乳清分离蛋白-葡聚... 乳清分离蛋白与葡聚糖的混合物在干热处理条件下,发生了以褐变为特征的美拉德反应。当葡聚糖分子量由67kD增至150kD时,游离氨基含量分别下降了35.77%和30.53%,糖链越长,其接入到蛋白质肽链的难度越大。采用荧光光谱对乳清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物的性质进行分析。内源荧光光谱图显示,接枝产物在405nm的最大荧光强度显著提高,且350~500nm范围内的荧光强度顺序为:G67>G150,这说明接枝物中有Maillard反应体系所特有的荧光物质生成;由外援荧光光谱图得出,接枝产物在470nm的最大荧光强度均有明显降低,各溶液体系中荧光强度高低顺序依次为:WPI>G150>G67。疏水性指数的测定进一步说明两种不同分子量的葡聚糖接入到蛋白质肽链中,对乳清分离蛋白的疏水性均有一定的屏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蛋白 葡聚糖 接枝物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分离蛋白凝胶蔗糖释放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任艳 李娟 +2 位作者 何莲君 董文明 和劲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3-18,共6页
以蔗糖为食品风味成分,封装于乳清分离蛋白凝胶内,探讨p H值、温度、载药量、释放液离子浓度对乳清分离蛋白凝胶释放蔗糖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蔗糖在乳清分离蛋白凝胶中的释放过程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且拟合相关系数R2在0.95~... 以蔗糖为食品风味成分,封装于乳清分离蛋白凝胶内,探讨p H值、温度、载药量、释放液离子浓度对乳清分离蛋白凝胶释放蔗糖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蔗糖在乳清分离蛋白凝胶中的释放过程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且拟合相关系数R2在0.95~0.99之间,扩散常数n均小于0.45,符合Fick扩散机理。动力学常数K随p H值、温度、以及释放液离子浓度(0.05~0.10 mol/L)的增加而增大,随载药量的增加而减小。乳清分离蛋白凝胶具有环境应答性,以其为载体的物质释放过程受环境温度、p H值、载药量、释放液离子浓度等因素影响。通过调节释放体系的p H值、温度、载药量、释放液离子浓度可以达到控制载物释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蛋白 凝胶 释放特性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肽的酶法制备、分离纯化及活性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任娇艳 赖婷 +3 位作者 江燕清 卢韵君 刘鹏 廖文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共7页
以抗氧化活性及蛋白质回收率为筛选指标对乳清蛋白肽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用层析柱对酶解液进行逐级分离纯化,并对其分子质量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胰酶、复合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乳清蛋白肽,最佳用酶为碱性... 以抗氧化活性及蛋白质回收率为筛选指标对乳清蛋白肽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用层析柱对酶解液进行逐级分离纯化,并对其分子质量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胰酶、复合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乳清蛋白肽,最佳用酶为碱性蛋白酶、最适底物含量为4.0%、最适加酶量为8000U/g、最佳酶解时间为4h;酶解液经DEAE-52纤维素层析后得到的A组分抗氧化活性最好,其还原力为0.320 0±0.004 1,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58%±0.36%;A组分再经Sephadex G-15葡聚糖凝胶层析柱分离纯化后得到组分G,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73%±0.083%;组分G的主要成分为分子质量378 u的肽段,其一级氨基酸组成为赖氨酸(Lys)、亮氨酸(Leu)及丝氨酸(S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酶解 分离 纯化 活性评价 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 SEPHADEX G-15葡聚糖凝胶柱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分离蛋白美拉德反应产物的体外抗氧化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文琼 包怡红 陈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6-60,共5页
以乳清分离蛋白和木糖、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为美拉德反应原料,研究蛋白与糖的种类及混合比例对褐变程度的影响,并对反应产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木糖与乳清分离蛋白按质量比2:1混合,湿热糖基化反应后,褐变程度... 以乳清分离蛋白和木糖、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为美拉德反应原料,研究蛋白与糖的种类及混合比例对褐变程度的影响,并对反应产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木糖与乳清分离蛋白按质量比2:1混合,湿热糖基化反应后,褐变程度最强,且在乳清分离蛋白与木糖按质量比2:1条件下反应后,乳清分离蛋白-木糖体系的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具有较高还原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及对DPPH自由基和O-2.具有较高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蛋白 美拉德反应 褐变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