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清蛋白-果胶高内相乳液凝胶对低脂再制奶酪的品质影响
1
作者 李红娟 李振 +5 位作者 任钏 袁玉京 李可 邱晓豹 李洪波 于景华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4,共8页
以乳清蛋白和果胶、葡聚糖为主要原料,采用酸诱导法制备乳清蛋白-果胶乳液凝胶(whey protein-pectin emulsion gel,WP)和乳清蛋白-葡聚糖乳液凝胶(whey protein-glucan emulsion gel,WG),比较35%、75%分散相体积分数凝胶(分别记为WP35、... 以乳清蛋白和果胶、葡聚糖为主要原料,采用酸诱导法制备乳清蛋白-果胶乳液凝胶(whey protein-pectin emulsion gel,WP)和乳清蛋白-葡聚糖乳液凝胶(whey protein-glucan emulsion gel,WG),比较35%、75%分散相体积分数凝胶(分别记为WP35、WG35、WP75、WG75)的功能特性,并进一步探究高内相乳液凝胶作为脂肪替代物在低脂再制奶酪中的代脂效果。结果表明:WP75的平均粒径最小,脂肪分布均匀,蛋白质网络结构稳定。乳液凝胶样品在0.1~10 Hz内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都随油相体积分数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其中WP75抵抗形变能力、热稳定性及持水性都优于其他样品。样品15%-WP75(添加WP75,脂肪质量分数15%的再制奶酪)油析性减弱,熔化性增强,质构特性与全脂对照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乳清蛋白与果胶制备的高内相乳液凝胶在低脂奶酪产品有较好的脂肪替代效果,在低脂乳制品加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蛋白 果胶 葡聚糖 高内相乳液凝胶 低脂再制奶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润湿性材料分离乳液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吴云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自主研发了特殊润湿性不锈钢筛网,分别考察了温度、过滤压力、pH、水油比、乳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特殊润湿性材料分离油水乳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低的温度对单层和双层筛网分离油包水(W/O)型和水包油(O/W)型乳液均有利;较低的过滤压力... 自主研发了特殊润湿性不锈钢筛网,分别考察了温度、过滤压力、pH、水油比、乳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特殊润湿性材料分离油水乳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低的温度对单层和双层筛网分离油包水(W/O)型和水包油(O/W)型乳液均有利;较低的过滤压力对W/O型乳液有利,过高的压力会直接影响筛网的疏水阻隔作用,双层筛网的分离机理决定了低过滤压力下分离无法进行,而更高的压力对双层筛网分离O/W型乳液更有利;低pH对两种类型的乳液分离均有利,随着pH的增大,分离效果下降;随着W/O型乳液含水率增大,单层筛网的分离效果不断下降,水在疏水筛网表面的占据会导致油的通过阻力迅速增大,甚至无法通过,而随着O/W型乳液含油率增大,双层筛网的分离效果呈增大趋势,这与水量下降导致的油水二次混合几率减少有关;乳化剂用量增加导致乳液稳定性增强,对两种类型乳液的分离均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 特殊润湿性 筛网 乳液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改性无机防水堵漏材料的性能研究
3
作者 安雪晖 朱玲 +2 位作者 韦妮金 姚国友 石小成 《新型建筑材料》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为解决背水面涂料易起碱空鼓、随地基开裂而开裂等问题,在现有无机防水堵漏材料中分别掺加不同掺量的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SA乳液)、乙烯-乙酸乙烯共聚乳液(VAE乳液)、水性环氧乳液(EP乳液)和氯丁乳液(CRL乳液),制得乳液改性无机防... 为解决背水面涂料易起碱空鼓、随地基开裂而开裂等问题,在现有无机防水堵漏材料中分别掺加不同掺量的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SA乳液)、乙烯-乙酸乙烯共聚乳液(VAE乳液)、水性环氧乳液(EP乳液)和氯丁乳液(CRL乳液),制得乳液改性无机防水堵漏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掺加乳液会提高材料的流动度,并起到缓凝作用,且随着乳液掺量的增加,效果更明显。掺加乳液会降低材料的抗压强度,但会减小材料的收缩率,提高抗折、抗拉、粘结和抗渗强度。其中,SA乳液掺量15%时提高抗渗性能的效果最好;EP乳液掺量10%时提高拉伸粘结强度的效果最好,掺量15%时减小收缩率的效果最好;VAE乳液掺量15%时提高抗折强度的效果最好,掺量10%时提高拉伸抗拉强度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乳液 无机防水堵漏材料 粘结强度 抗渗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肉桂醛-单宁酸纳米乳液的壳聚糖涂层的制备及其对冷鲜肉保鲜效果
4
作者 邓兴群 尤娟 +3 位作者 刘茹 YONGSAWADIGUL Jirawat 尹涛 杨宏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0-360,共11页
为延长冷鲜猪肉货架期,制备了负载肉桂醛(Cinnamaldehyde,CIN)-单宁酸(Tannic acid,TA)纳米乳液的壳聚糖涂层(CS/CIN-TAs),并研究了该涂层对冷鲜猪肉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A和CIN的质量比为1:4时,纳米乳液(CIN-TAs)的平均粒径为2... 为延长冷鲜猪肉货架期,制备了负载肉桂醛(Cinnamaldehyde,CIN)-单宁酸(Tannic acid,TA)纳米乳液的壳聚糖涂层(CS/CIN-TAs),并研究了该涂层对冷鲜猪肉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A和CIN的质量比为1:4时,纳米乳液(CIN-TAs)的平均粒径为212.60 nm,PDI值为0.365,形貌为球形,且在4℃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与壳聚糖涂层相比,CS/CIN-TA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抑菌性能更好;且CS/CIN-TAs可以更显著地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在贮藏过程中,CS/CIN-TAs可显著减缓感官评分值的降低,抑制pH、硫代巴比妥酸含量、挥发性盐基氮含量(TVB-N)和菌落总数的增加,保持肉色,并能明显抑制假单胞菌属的生长繁殖。在保鲜方面,TA和CIN具有协同效应,CS/CIN-TAs的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当贮藏9 d后,冷鲜猪肉空白组的TVBN和总菌数分别为15.07 mg/100 g和6.36 lg CFU/g,均超过中国国标中的限值(15 mg/100 g和6 lg CFU/g)。而贮藏12 d后,CS/CIN-TAs组的TVB-N和总菌数仍然低于限值。负载肉桂醛-单宁酸纳米乳液的壳聚糖涂层可有效地延长冷鲜猪肉的货架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猪肉 肉桂醛 单宁酸 纳米乳液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对植物基冰淇淋乳液性质及产品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张贵金 范军营 +4 位作者 尹永智 逯彩云 张晖 王兴国 吴港城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6,114,共9页
为探究植物油在植物基冰淇淋中的应用情况,以4种不同脂肪酸特征的植物油替代无水奶油制作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冰淇淋,并以无水奶油乳蛋白冰淇淋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油脂的结晶特性及由其制作的冰淇淋的品质,并进一步考察其对冰淇淋乳液性质... 为探究植物油在植物基冰淇淋中的应用情况,以4种不同脂肪酸特征的植物油替代无水奶油制作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冰淇淋,并以无水奶油乳蛋白冰淇淋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油脂的结晶特性及由其制作的冰淇淋的品质,并进一步考察其对冰淇淋乳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富含中链脂肪酸的棕榈仁油、氢化椰子油和氢化棕榈仁油形成了针状的β′晶型,含有60.21%棕榈酸的棕榈油形成了圆形的β晶型;棕榈仁油含有16.37%油酸,晶体分布稀疏,氢化棕榈仁油硬脂酸含量较高,晶体较大;氢化椰子油合适的固体脂肪含量和较高的中链脂肪酸含量使其形成了密集的针状晶体,更易穿破界面膜并增加脂肪球的碰撞频率,促进了冰淇淋中脂肪的部分聚结;冰淇淋乳液均为非牛顿流体,在使用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后及凝冻搅打后,脂肪发生了絮凝和部分聚结,其黏度大幅提升;植物基冰淇淋乳液的储能模量大小与脂肪部分聚结度结果一致,且大于损耗模量;氢化椰子油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冰淇淋乳液的界面蛋白含量最低,为10.48 mg/m^(2),脂肪部分聚结度最高,为68.89%,且冰淇淋的膨胀率为66.15%,融化率为7.12%,滞后时间为212 s。综上,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影响其结晶特性,进而影响冰淇淋的基本性质,氢化椰子油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冰淇淋的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淇淋 油脂结晶特性 植物基冰淇淋 冰淇淋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豌豆蛋白-果胶基乳液凝胶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6
作者 曹晴晴 朱婷伟 +3 位作者 陈雨 陈复生 张丽芬 张龙凤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4,共8页
以豌豆蛋白-果胶为凝胶基质,以不同体积分数的大豆油、花生油、橄榄油为填充油相制备乳液凝胶,探究油相种类及其体积分数对豌豆蛋白-果胶基乳液凝胶的质构特性、持水/持油性、冻融稳定性、流变学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豌豆蛋... 以豌豆蛋白-果胶为凝胶基质,以不同体积分数的大豆油、花生油、橄榄油为填充油相制备乳液凝胶,探究油相种类及其体积分数对豌豆蛋白-果胶基乳液凝胶的质构特性、持水/持油性、冻融稳定性、流变学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豌豆蛋白-果胶基乳液凝胶的综合特性优于其水凝胶,添加一定体积分数的油相可以提高乳液凝胶的硬度、持水/持油性、表观黏度和储能模量(G'),降低乳液凝胶冻融析水率,使凝胶网络结构更加致密;与橄榄油、花生油乳液凝胶相比,大豆油乳液凝胶的硬度、持水/持油性、G'和损耗模量(G″)较高,黏弹性较好,微观结构更加致密,且当大豆油体积分数为60%时凝胶硬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凝胶 油相 物理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黄素乳液凝胶3D打印间隔多层结构的构建及释放特性研究
7
作者 邓帅 赵明慧 +5 位作者 郝春雪 李鸣 李大婧 冯蕾 张钟元 徐亚元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3-142,共10页
通过流变特性和3D打印特性评估,筛选叶黄素负载层和空载层乳液凝胶的制备参数,运用双喷头3D打印技术将叶黄素负载层与空载层间隔交错打印,构建不同间隔多层结构的3D打印凝胶体系,探究间隔多层结构的间隔层数和空载层定位对叶黄素的释放... 通过流变特性和3D打印特性评估,筛选叶黄素负载层和空载层乳液凝胶的制备参数,运用双喷头3D打印技术将叶黄素负载层与空载层间隔交错打印,构建不同间隔多层结构的3D打印凝胶体系,探究间隔多层结构的间隔层数和空载层定位对叶黄素的释放特性和生物可及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提升油相体积分数、分离乳清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浓度以及叶黄素载量,可以有效地提高叶黄素乳液凝胶的表观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同时降低蠕变恢复应变,增强叶黄素乳液凝胶的黏弹性和抵抗形变的能力,从而显著提升了叶黄素乳液凝胶的打印精确度和稳定性;当油相体积分数为15%、WPI浓度为10%和叶黄素载量为1.5%时,叶黄素乳液凝胶的3D打印效果最佳,打印精确性和稳定性分别为96.94%和97.60%。经体外模拟消化发现,间隔多层结构设计可有效改变叶黄素的释放行为,显著降低了叶黄素在胃消化阶段的释放率,从21.61%最低降至7.26%,使叶黄素在肠消化阶段表现出一定的时滞性,并显著提高叶黄素的生物可及性,最高达到了47.97%。本研究将为解决叶黄素生物可及性低的问题和运载工具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乳液凝胶 间隔多层结构 释放特性 生物可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乳液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马鹤龙 黄煜琪 +3 位作者 王召霞 赵蓉 李冬娜 马晓军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2,共5页
天然橡胶乳液(NRL)资源丰富可再生、价廉、环境友好、综合性能良好,在电绝缘材料、轮胎制造、医疗器械、航空和食品包装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NRL改性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介绍了化学改性(卤化、环氧化、接枝共聚)和物理改性(... 天然橡胶乳液(NRL)资源丰富可再生、价廉、环境友好、综合性能良好,在电绝缘材料、轮胎制造、医疗器械、航空和食品包装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NRL改性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介绍了化学改性(卤化、环氧化、接枝共聚)和物理改性(添加天然高分子材料、纳米粒子)对NRL力学性能、粘接强度、热稳定性等的影响;综述了NRL在薄膜制品、胶粘剂、传感器及其他领域的应用进展,指出了NRL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性发展方向。随着改性工艺的不断优化,NRL的研究将朝着低成本、高性能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乳液 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胶和魔芋胶对豌豆分离蛋白乳液凝胶3D打印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白从瑾 郭京京 +3 位作者 王一凡 李振荣 焦博 代蕾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1,共9页
为了开发适合吞咽困难患者食用的植物蛋白3D打印食品,本文将亚麻籽胶和魔芋胶按照质量比2:3进行复配形成复合多糖,并与豌豆分离蛋白(Pea protein isolate,PPI)进行剪切处理,探究了不同浓度的复合多糖(0.5%、0.7%、0.9%、1.1%和1.3%)对... 为了开发适合吞咽困难患者食用的植物蛋白3D打印食品,本文将亚麻籽胶和魔芋胶按照质量比2:3进行复配形成复合多糖,并与豌豆分离蛋白(Pea protein isolate,PPI)进行剪切处理,探究了不同浓度的复合多糖(0.5%、0.7%、0.9%、1.1%和1.3%)对乳液凝胶粒径、流变学特性和3D打印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国际吞咽障碍标准化倡议(IDDSI)对乳液凝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复合多糖改善乳液凝胶的效果不同。粒径测试表明随着复合多糖浓度的增加,PPI乳液凝胶的粒径呈现减小的趋势。流变学特性表明多糖的加入使PPI乳液凝胶具有粘弹性,且所有的乳液凝胶样品均显示出G'>G''。当复合多糖浓度为1.1%时,乳液凝胶的粒径最小,G'和G''值最高,粘弹性最好,打印的产品具有最清晰的纹理、最稳定的结构和较好的印刷适应性。IDDSI测试表明添加1.1%和1.3%浓度复合多糖的乳液凝胶可归类为Ⅳ级过渡性食品。综上所述,1.1%浓度的复合多糖对豌豆分离蛋白乳液凝胶3D打印性能的改善最显著,这为开发植物基3D打印油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分离蛋白(PPI) 魔芋胶 亚麻籽胶 乳液凝胶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盐离子双向交联对大豆分离蛋白乳液凝胶特性及其负载VD_(3)的影响
10
作者 栾惠 窦少坤 +2 位作者 宗爱珍 徐同成 李宝瑞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9,共9页
研究转谷氨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TG)与Ca^(2+)双向交联对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乳液凝胶质构、持水性、流变性等凝胶特性以及VD_(3)负载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PI质量分数(4%~12%)、Ca^(2+)浓度(0~30 mmol... 研究转谷氨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TG)与Ca^(2+)双向交联对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乳液凝胶质构、持水性、流变性等凝胶特性以及VD_(3)负载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PI质量分数(4%~12%)、Ca^(2+)浓度(0~30 mmol/L)、TG添加量(0~90 U)的增加,SPI乳液凝胶的硬度、弹性、持水性以及流变特性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或趋于平缓的趋势,且当添加10%SPI、10 mmol/L Ca^(2+)以及30 U TG时,SPI乳液凝胶特性最佳;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析显示,TG-Ca^(2+)双向交联制备的乳液凝胶表现出更致密的微观结构和更均匀的乳化油滴;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与未包埋、中链甘油三酯包埋和SPI乳液包埋相比,包埋VD_(3)的SPI乳液凝胶降低了游离脂肪酸的释放率,提高了VD_(3)的生物可及性。本研究结果为制备易食性蛋白补充剂以及增强疏水性活性物质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凝胶 大豆分离蛋白 CA^(2+) 转谷氨酰胺酶 VD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剂类型对水包油型亚麻籽油乳液物化稳定性的影响
11
作者 黄雪艳 杨国龙 +3 位作者 王雅娟 杨瑞楠 张泽楠 刘君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1,共8页
旨在为高稳定性水包油型亚麻籽油乳液的制备提供参考,以亚麻籽油为油相,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油相及3种不同的乳化剂[吐温60(Tween60)、卵磷脂(PC)及大豆分离蛋白(SPI)],应用高压均质法在60MPa压力下均质3次制备水包油型亚麻籽油乳液,通... 旨在为高稳定性水包油型亚麻籽油乳液的制备提供参考,以亚麻籽油为油相,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油相及3种不同的乳化剂[吐温60(Tween60)、卵磷脂(PC)及大豆分离蛋白(SPI)],应用高压均质法在60MPa压力下均质3次制备水包油型亚麻籽油乳液,通过测定乳液的粒径、界面面积和Zeta电位变化,考察乳化剂类型和油相质量分数对乳液物理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测定乳液在37℃储藏不同时间的外观、微观结构、粒径、Zeta电位、过氧化值(POV)、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氧化产物、主要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考察乳化剂类型和油相质量分数对乳液储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相质量分数的增大,亚麻籽油乳液粒径增加,物理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降低;相同油相质量分数下各乳化剂乳液粒径大小为Tween60乳液<PC乳液<SPI乳液,乳液的物理稳定性为Tween60乳液>PC乳液>SPI乳液;在37℃储藏一定时间后,亚麻籽油乳液的POV水平为Tween60乳液>PC乳液>SPI乳液,而TBARS水平为Tween60乳液<PC乳液<SPI乳液;^(1)H NMR谱图显示,Tween60乳液中亚麻籽油的主要氧化产物为顺反共轭二烯基氢过氧化物及醛类次级氧化产物,PC乳液的氧化产物主要为顺反及反反共轭二烯基氢过氧化物及醛类次级氧化产物,SPI乳液中无显著的氢过氧化物及醛类氧化产物,但观测到醛、酮、醇类等次级氧化产物指纹峰,推测为SPI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共氧化产物指纹峰;气相色谱结果显示,不同乳化剂乳液中亚麻酸和亚油酸的损耗显著,不饱和脂肪酸总损耗程度为PC乳液>SPI乳液>Tween60乳液,其中PC乳液不饱和脂肪酸损耗较高,推测是由其共氧化导致。PC和SPI抑制了亚麻籽油在水包油乳液中的初级氧化过程,但其共氧化行为使亚麻籽油的次级氧化产物水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化剂 水包油型乳液 物化稳定性 核磁共振(NMR) 氧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分离蛋白-果胶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百里香精油纳米乳液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张凇彦 杜晓静 +3 位作者 辛颖 魏金环 杨晨浩 刘昆仑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5,92,共8页
优化了乳清分离蛋白-果胶纳米复合物(whey protein isolate-pectin,W-P)的制备工艺,并考察了W-P稳定的百里香精油纳米乳液(thyme essential oil nanoemulsion,TEON)的稳定性及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当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 优化了乳清分离蛋白-果胶纳米复合物(whey protein isolate-pectin,W-P)的制备工艺,并考察了W-P稳定的百里香精油纳米乳液(thyme essential oil nanoemulsion,TEON)的稳定性及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当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与果胶(pectin,PEC)的质量比为1∶2、pH为5.0、加热温度为80℃、加热时间为15 min、W-P的质量浓度为25 g/L时,制得的W-P的平均粒径为(504.45±1.53)nm,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为(28.63±0.34)m^(2)/g和(1034.16±13.64)min,其稳定的TEON在pH 3.0~7.0、温度30~90℃、离子浓度0~200 mmol/L和储藏15 d(4℃)时稳定性良好。同时,TEO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效果。W-P展现出优良的乳化性能,显示出其在食品体系中作为乳化剂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分离蛋白-果胶纳米复合物 百里香精油 纳米乳液 稳定性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籽蛋白-卡拉胶乳液凝胶脂肪替代物的制备与特性分析
13
作者 郑爽 李博 李艳青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21,226,共7页
利用南瓜籽蛋白和卡拉胶为原料制备乳液凝胶脂肪替代物,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下南瓜籽蛋白、卡拉胶与大豆油对热诱导乳液凝胶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南瓜籽蛋白、卡拉胶和大豆油均能显著影响热诱导凝胶的理化特性... 利用南瓜籽蛋白和卡拉胶为原料制备乳液凝胶脂肪替代物,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下南瓜籽蛋白、卡拉胶与大豆油对热诱导乳液凝胶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南瓜籽蛋白、卡拉胶和大豆油均能显著影响热诱导凝胶的理化特性。综合分析,当南瓜籽蛋白添加量为3%、卡拉胶添加量为1.5%、大豆油添加量为10%时,制备的乳液凝胶的凝胶特性、乳化稳定性、冻融稳定性、蒸煮损失等指标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蛋白 卡拉胶 乳液凝胶 脂肪替代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蛋白基皮克林高内相乳液特征及应用进展
14
作者 张雪晴 王静淼 +2 位作者 佟晓红 江连洲 王欢 《大豆科技》 2025年第1期40-46,58,共8页
皮克林高内相乳液(High internal phase Pickering emulsions,HIPPEs)是利用生物大分子和固体颗粒代替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且内相体积分数高于74%的新型乳液。植物蛋白营养价值高,基于植物蛋白的HIPPEs具有绿色、稳定等特点,应用范围广。... 皮克林高内相乳液(High internal phase Pickering emulsions,HIPPEs)是利用生物大分子和固体颗粒代替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且内相体积分数高于74%的新型乳液。植物蛋白营养价值高,基于植物蛋白的HIPPEs具有绿色、稳定等特点,应用范围广。文章介绍了植物蛋白基HIPPEs的基本特征和制备方式,并对其在多孔材料、递送载体、3D打印、绿色包装薄膜、脂肪替代物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归纳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克林高内相乳液 植物蛋白 特征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的纳米乳液解水锁剂优化研究
15
作者 李明昊 韩佳寰 +3 位作者 李耀年 刘炳霈 李浩天 汪杰 《油气与新能源》 2025年第1期54-61,共8页
水锁效应是影响油气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受孔喉结构的影响,水锁效应显著。纳米乳液因其粒径小、在固相表面吸附均匀、润湿改性效果好等,成为当前解水锁剂研究的重点方向。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3种类型纳米... 水锁效应是影响油气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受孔喉结构的影响,水锁效应显著。纳米乳液因其粒径小、在固相表面吸附均匀、润湿改性效果好等,成为当前解水锁剂研究的重点方向。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3种类型纳米乳液主成分在不同类型矿物表面的吸附作用机理,筛选出了更适用于致密砂岩气藏解水锁用纳米乳液。分子模拟结果表明,纳米乳液主成分与岩石矿物通过弱范德华作用力产生吸附效应,3种类型的纳米乳液在石英表面的吸附量远低于蒙脱石、高岭石,其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型纳米乳液可以穿透水分子层,在固相表面竞争吸附过程中优于其他两类纳米乳液。推荐使用NPE型纳米乳液作为致密砂岩气藏解水锁剂,且致密砂岩储层中解水锁效果由纳米乳液类型和矿物成分共同决定。研究为深化致密砂岩气藏纳米乳液解水锁剂吸附润湿改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纳米乳液 解水锁剂 吸附性能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型Pickering乳液研究进展(Ⅱ)
16
作者 殷俊荣 武俊文 +3 位作者 王金冉 王艺博 鲜成钢 贾文峰 《精细石油化工》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从制备乳液常见的固体乳化剂出发,分析了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总结了pH值响应、CO_(2)响应、光响应、磁响应、温度响应和多重响应型Pickering乳液的响应机理,并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根据Pickering乳液的响应原理设计合成高... 从制备乳液常见的固体乳化剂出发,分析了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总结了pH值响应、CO_(2)响应、光响应、磁响应、温度响应和多重响应型Pickering乳液的响应机理,并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根据Pickering乳液的响应原理设计合成高性能、低成本的两亲性响应纳米颗粒,制备环保、可持续性发展的Pickering乳液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型Pickering乳液 化/破 研究进展 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在蛋白质乳液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雪阳 邹依彤 +4 位作者 涂向辉 祁冰洁 刘新 杨庆余 王丽娟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1,共5页
蛋白质作为天然乳化剂对环境变化敏感,磷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可降低蛋白质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旨在为利用蛋白质、磷脂的优势共同提高乳液的稳定性,拓宽乳液工业应用提供参考,综述了不同蛋白与不同磷脂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与磷脂相互... 蛋白质作为天然乳化剂对环境变化敏感,磷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可降低蛋白质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旨在为利用蛋白质、磷脂的优势共同提高乳液的稳定性,拓宽乳液工业应用提供参考,综述了不同蛋白与不同磷脂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与磷脂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以及蛋白质-磷脂复合乳液的应用。磷脂与蛋白质之间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使蛋白质乳液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蛋白质与磷脂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有磷脂与蛋白的比例、pH、温度、盐浓度和制备乳液所使用的物理手段(如高压、超声)。蛋白质-磷脂复合乳液可用于递送生物活性物质、制备低脂食品和人工乳。蛋白质-磷脂复合乳液能够应用于对稳定性要求高的食品中,为食品工业开发绿色稳定的乳化剂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 蛋白质 磷脂 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稳定Pickering乳液在无麸质大米面包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李学红 龚晶晶 +3 位作者 李敏杰 辛迪加 张露 陆勇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1,共8页
为研究环糊精(Cyclodextrin,CDs)稳定Pickering乳液对无麸质大米面包品质的影响,分别制备了α-环糊精(α-CD)、β-环糊精(β-CD)和γ-环糊精(γ-CD)稳定的玉米油Pickering乳液,并将其应用于无麸质大米面包中,对面包比容、质构、水分分... 为研究环糊精(Cyclodextrin,CDs)稳定Pickering乳液对无麸质大米面包品质的影响,分别制备了α-环糊精(α-CD)、β-环糊精(β-CD)和γ-环糊精(γ-CD)稳定的玉米油Pickering乳液,并将其应用于无麸质大米面包中,对面包比容、质构、水分分布及老化热焓等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三种环糊精(CDs)稳定玉米油Pickering乳液均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将其用在大米面包中,发现相比空白组,虽然CDs及CDs稳定乳液均能够增大面包比容、改善面包内部结构和质构特性,提高面包的保水性及延缓面包老化,但CDs稳定乳液的应用效果更为明显;三种环糊精中,α-CD对面包品质改善及抗老化效果最好,其次为γ-CD和β-CD。三种CDs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具有显著提升大米面包品质和延缓老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麸质 大米面包 Pickering乳液 环糊精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蛋白对魔芋葡甘聚糖基山茶油乳液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江军 刘思佳 +4 位作者 李志雄 朴建航 王月荷 许文琳 陈凯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5,共9页
为改善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基山茶油(camellia oil,CO)乳液膜的结构和性能,添加绿豆蛋白(mung bean protein,MBP)构建KGM/可得然胶(curdlan,Cur)/MB P-CO乳液体系(KC M-CO)。KC M-CO乳液的粒径分布结果表明,MBP与K C-C... 为改善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基山茶油(camellia oil,CO)乳液膜的结构和性能,添加绿豆蛋白(mung bean protein,MBP)构建KGM/可得然胶(curdlan,Cur)/MB P-CO乳液体系(KC M-CO)。KC M-CO乳液的粒径分布结果表明,MBP与K C-CO体系相容性良好,乳化液滴平均粒径下降约35.1%,K_(54) C_(40) M_(6)-CO的平均粒径最小,达32.73μm,分布均匀;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KC M-CO乳液膜的微观结构连续且致密,MBP乳化液滴均匀分布于KGM/Cur(KC)多糖网络中,以氢键相结合;MBP的添加导致乳液膜的断裂伸长率提升了27%,但拉伸强度显著下降;乳液膜表面疏水性液滴的分散性以及粗糙度的增大,导致水接触角显著提高,最高为101.4°,表现为强疏水性。随着MBP的添加,KC M-CO乳液膜的水蒸气和氧气阻隔性能显著提升,水蒸气透过系数和过氧化值分别下降了43%和52.9%,这有利于抑制果蔬贮运期间的呼吸代谢。KC M-CO乳液膜的透光率下降,有利于提升食品包装的阻光性能。KC M-CO乳液膜在食品保鲜领域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可得然胶 绿豆蛋白 山茶油 乳液 阻隔性能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榛仁蛋白对高内相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20
作者 由远慧 王佳蓉 +1 位作者 张冉冉 赵玉红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6,共7页
多糖与蛋白质发生糖基化反应可导致蛋白质结构变化,从而影响其溶解性和乳化性能。该研究通过将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XOS)与平欧榛仁分离蛋白(hazelnut protein isolate,HPI)进行糖基化改良,以提高榛仁蛋白的乳化效果,并以该糖... 多糖与蛋白质发生糖基化反应可导致蛋白质结构变化,从而影响其溶解性和乳化性能。该研究通过将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XOS)与平欧榛仁分离蛋白(hazelnut protein isolate,HPI)进行糖基化改良,以提高榛仁蛋白的乳化效果,并以该糖基化产物(HPI-XOS)作为乳化剂,在较高的油相体积分数下成功制备了稳定的高内相乳液(high internal phase emulsions,HIPEs)。结果显示,与HPI相比,经糖基化处理的HPI-XOS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同时,这种糖基化产物的乳化性能和乳化稳定性明显提升,尤其是在HPI-XOS-1.5 h,分别提高了18.58%和37.1%。此外,在不同油相体积分数下以HPI和HPI-XOS作为乳化剂制备HIPEs时发现HPI-XOS所形成的HIPEs具有更高的表观黏度和离心稳定性。该研究为改善榛仁蛋白质的乳化特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并拓宽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欧榛仁 低聚木糖 糖基化 高内相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