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B_2O_3对中低温硅硼系分相乳浊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韩
杨瑞强
+3 位作者
包启富
刘昆
董伟霞
周健儿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4-429,共6页
本实验探究B_2O_3组分对中低温(1200℃)K,NaO-CaO-Al2O3-B_2O_3-SiO2系分相乳浊釉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RD、FTIR、维氏硬度计、CIE L*a*b*等测试手段对样品釉面性能及显微结构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B_2O_3引入量的增加,釉面...
本实验探究B_2O_3组分对中低温(1200℃)K,NaO-CaO-Al2O3-B_2O_3-SiO2系分相乳浊釉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RD、FTIR、维氏硬度计、CIE L*a*b*等测试手段对样品釉面性能及显微结构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B_2O_3引入量的增加,釉面乳浊度明显提高,白度随之增加,在B_2O_3为1.2 mol当量时可达最大值78.7%,但过量引入B_2O_3不利于乳浊度的提高,且易降低釉面平整度及硬度。SEM、XRD测试及Ca O-B_2O_3-Si O2相图分析表明,分相釉的乳浊主要来源于釉层中分相液滴对入射光产生的散射效应。适当的B_2O_3含量有利于分相液滴的形成与长大,并提高两相折射率差值,从而有利于强化釉层对入射光的散射,提高釉面乳浊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2O3
分相液滴
乳浊度
白
度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RO(R=Mg、Ba、Zn)对(K,Na)_(2)O-CaO-Al_(2)O_(3)-B_(2)O_(3)-SiO_(2)系分相釉乳浊化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祥木
包启富
+5 位作者
杨瑞强
赵田贵
刘昆
童彭
周健儿
董伟霞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98,共8页
实验在(K,Na)_(2)O-CaO-Al_(2)O_(3)-B_(2)O_(3)-SiO_(2)体系中引入MgO、BaO、ZnO对CaO进行等摩尔量取代,通过CIE L*a*b*、SEM、XRD、TEM、等测试手段探究其对样品釉面性状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RO组成及比例的不同对釉熔体黏度...
实验在(K,Na)_(2)O-CaO-Al_(2)O_(3)-B_(2)O_(3)-SiO_(2)体系中引入MgO、BaO、ZnO对CaO进行等摩尔量取代,通过CIE L*a*b*、SEM、XRD、TEM、等测试手段探究其对样品釉面性状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RO组成及比例的不同对釉熔体黏度影响不同,进而影响釉层中分相液滴尺寸、体积分数、两相折射率差值。在以MgO取代CaO为主的区域,分相液滴对入射光主要产生瑞利散射作用,釉面呈乳蓝状(b*值:-0.64~-7.74)。以BaO对CaO取代为主的区域,釉熔体黏度低,分相液滴尺寸小,体积分数低,Δn较小,釉面呈现透明状。以ZnO对CaO取代为主的区域,分相液滴对入射光主要产生米氏散射,釉面多呈现乳白状(白度62%~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相釉
乳浊度
分相液滴
结构呈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_2O_3对中低温硅硼系分相乳浊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韩
杨瑞强
包启富
刘昆
董伟霞
周健儿
机构
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4-42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62013)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YC2016-S383)
文摘
本实验探究B_2O_3组分对中低温(1200℃)K,NaO-CaO-Al2O3-B_2O_3-SiO2系分相乳浊釉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RD、FTIR、维氏硬度计、CIE L*a*b*等测试手段对样品釉面性能及显微结构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B_2O_3引入量的增加,釉面乳浊度明显提高,白度随之增加,在B_2O_3为1.2 mol当量时可达最大值78.7%,但过量引入B_2O_3不利于乳浊度的提高,且易降低釉面平整度及硬度。SEM、XRD测试及Ca O-B_2O_3-Si O2相图分析表明,分相釉的乳浊主要来源于釉层中分相液滴对入射光产生的散射效应。适当的B_2O_3含量有利于分相液滴的形成与长大,并提高两相折射率差值,从而有利于强化釉层对入射光的散射,提高釉面乳浊化程度。
关键词
B2O3
分相液滴
乳浊度
白
度
显微结构
Keywords
B2O3
phase-separated droplet
opacity
whiteness
microstructure
分类号
TQ174.43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RO(R=Mg、Ba、Zn)对(K,Na)_(2)O-CaO-Al_(2)O_(3)-B_(2)O_(3)-SiO_(2)系分相釉乳浊化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祥木
包启富
杨瑞强
赵田贵
刘昆
童彭
周健儿
董伟霞
机构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苏拜富集团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9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51562013)。
文摘
实验在(K,Na)_(2)O-CaO-Al_(2)O_(3)-B_(2)O_(3)-SiO_(2)体系中引入MgO、BaO、ZnO对CaO进行等摩尔量取代,通过CIE L*a*b*、SEM、XRD、TEM、等测试手段探究其对样品釉面性状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RO组成及比例的不同对釉熔体黏度影响不同,进而影响釉层中分相液滴尺寸、体积分数、两相折射率差值。在以MgO取代CaO为主的区域,分相液滴对入射光主要产生瑞利散射作用,釉面呈乳蓝状(b*值:-0.64~-7.74)。以BaO对CaO取代为主的区域,釉熔体黏度低,分相液滴尺寸小,体积分数低,Δn较小,釉面呈现透明状。以ZnO对CaO取代为主的区域,分相液滴对入射光主要产生米氏散射,釉面多呈现乳白状(白度62%~71%)。
关键词
分相釉
乳浊度
分相液滴
结构呈色
Keywords
Phase splitting glaze
Milk turbidity
Phase separation droplet
Structure of color
分类号
TQ174.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B_2O_3对中低温硅硼系分相乳浊釉性能的影响
刘韩
杨瑞强
包启富
刘昆
董伟霞
周健儿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RO(R=Mg、Ba、Zn)对(K,Na)_(2)O-CaO-Al_(2)O_(3)-B_(2)O_(3)-SiO_(2)系分相釉乳浊化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李祥木
包启富
杨瑞强
赵田贵
刘昆
童彭
周健儿
董伟霞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