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阳性患儿临床特征及内镜和病理表现分析
1
作者 王瑞雪 王润杰 +2 位作者 李小露 张婷 肖咏梅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8-425,共8页
目的总结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LHMBT)在消化道不适患儿中的应用,分析LHMBT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科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因消化道不适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LHMBT结果,患儿被归入LHMBT... 目的总结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LHMBT)在消化道不适患儿中的应用,分析LHMBT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科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因消化道不适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LHMBT结果,患儿被归入LHMBT阳性组和LHMBT阴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其中63例患儿完善胃肠镜检查,分析其内镜以及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纳入124例消化道不适患儿,男62例、女62例,中位年龄10.0(7.5~12.7)岁。85例(68.5%)患儿LHMBT阳性,其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阳性率为24.2%(30/124)、产甲烷菌过度生长(IMO)的阳性率为63.7%(79/124),SIBO和IMO共同阳性为19.4%(24/124)。LHMBT阳性组(n=85)与阴性组(n=39)之间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MBT阳性组>12~18岁占比较低。患儿消化道不适症状中腹痛最为常见(67.7%,84/124),其次为腹胀(25.0%,31/124)、便秘(18.5%,23/124)。与LHMBT阴性组相比,LHMBT阳性组患儿腹泻症状占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3例患儿进行了胃肠镜检查,与LHMBT阴性组(n=16)患儿相比,LHMBT阳性组(n=47)回肠末端黏膜组织病理学提示绒毛短平以及隐窝减少的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不适患儿的LHMBT阳性率高,IMO的发生率高于SIBO。LHMBT阳性者回肠末端黏膜绒毛短平及隐窝减少更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甲烷菌过度生长 消化道不适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果糖呼氢试验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萍 沙忠芬 +2 位作者 董丽凤 涂银萍 张泰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262-263,共2页
对49 例肠易激综合征(IBS) 患者和10 例对照者进行乳果糖呼氢试验(LHBT) ,测定口回盲瓣通过时间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阳性率,对LHBT 阳性者用西沙必利治疗7 d 并进行比较。结果:IBS腹泻型及便秘型患者的... 对49 例肠易激综合征(IBS) 患者和10 例对照者进行乳果糖呼氢试验(LHBT) ,测定口回盲瓣通过时间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阳性率,对LHBT 阳性者用西沙必利治疗7 d 并进行比较。结果:IBS腹泻型及便秘型患者的口回盲瓣通过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 0 .05) ,2 型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阳性率无差别( P> 0 .05) ,2 型治疗后口回盲瓣通过时间明显改善( P< 0 .05) ,临床症状好转。提示:小肠动力紊乱可导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并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因素之一,LHBT 可为IBS的病因探索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果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甲烷氢呼气的人体胃肠道疾病检测电子鼻及诊断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凡 张旭升 +2 位作者 王敏 张钧煜 王平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2-37,52,共7页
甲烷氢呼气试验已被广泛应用于诊断糖类不耐受、小肠细菌过度增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等胃肠道疾病.SIBO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为小肠液培养,但需侵入式取样,因部位受限且易被污染,故临床多采用经验诊疗,但其准确... 甲烷氢呼气试验已被广泛应用于诊断糖类不耐受、小肠细菌过度增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等胃肠道疾病.SIBO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为小肠液培养,但需侵入式取样,因部位受限且易被污染,故临床多采用经验诊疗,但其准确性差且存在滥用抗生素的风险.选取氢气、甲烷作为标志物,设计了人体胃肠道疾病呼气检测电子鼻,可快速检测呼气中氢气体积分数和甲烷的体积分数(检测范围均为1×10^-6~200×10^-6,分辨率为1×10^-6,检测精度小于10%),并根据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修正检测结果以排除室外气体稀释、病人呼吸模式等因素对肺泡气的影响.使用该呼气检测电子鼻实测健康人与患者样本共47例,可以精确判断浓度曲线类型,并根据SIBO诊断模型给出诊断结果.结果表明,设计的检测电子鼻具有准确性高、无创、便捷等优势,可用于大规模的临床与家庭病人的数据采集与诊断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试验 胃肠道疾病 电子鼻 SIBO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腹胀发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红英 王进海 +3 位作者 李永 杨全新 刘杰 王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9-792,802,共5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腹胀的发病机制。方法对符合罗马Ⅲ标准的64例功能性腹胀患者、33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伴中重度腹胀患者、33例功能性便秘伴中重度腹胀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研究。应用X线腹部立位平片对肠道气体量进行评估;采... 目的探讨功能性腹胀的发病机制。方法对符合罗马Ⅲ标准的64例功能性腹胀患者、33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伴中重度腹胀患者、33例功能性便秘伴中重度腹胀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研究。应用X线腹部立位平片对肠道气体量进行评估;采用乳果糖呼氢的方法对肠道菌群改变进行评估;采用不透X线的标志物测定4h胃及48h结肠排空率;采用ELISA法测定空腹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P物质的水平对患者内脏敏感性状况进行评估;采用SAS及SDS量表对心理因素进行评分。结果①乳果糖呼氢阳性率、胃肠排空率、血清CGRP、血清P物质含量及SDS、SAS评分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肠道气体量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功能性腹胀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乳果糖呼氢阳性率、胃肠排空率、血清P物质含量及SDS和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肠道气体量与血清CGRP含量相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功能性腹胀的发病可能与患者肠道菌群异常、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精神心理异常、内脏高敏感性有关,而与肠道气体产生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腹胀 果糖试验 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便秘 肠道菌群 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晋竹青 张瑾 +2 位作者 张培 齐向明 吴永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81-1485,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2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LHMBT)检测SIBO,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技术测定人体脂肪组织指数(FTI),采用胃肠道症状分...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2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LHMBT)检测SIBO,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技术测定人体脂肪组织指数(FTI),采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定量表(GSRS)评估胃肠道症状。根据LHMBT结果分为SIBO阳性组与SIBO阴性组,比较两组间在人口统计学资料、实验室及临床指标、胃肠道症状等方面的差异,采用二项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CKD患者发生SIBO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92例患者中SIBO阳性率为47.8%。与SIBO阴性组比较,SIBO阳性组GSRS得分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27±3.97)分vs(21.13±4.39)分,t=2.451,P=0.016]。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低钾(OR=0.396,95%CI 0.176~0.893,P=0.025)和高FTI(OR=1.182,95%CI 1.037~1.348,P=0.013)是CKD患者发生SIBO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KD患者SIBO发生率较高,SIBO阳性患者消化不良相关症状更为突出,低钾和高FTI是CKD患者发生SIBO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果糖-甲烷试验 胃肠道症状 生物电阻抗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相关性胃炎病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血清中叶酸、维生素B12及胃酸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杜艳茹 任玉青 +4 位作者 章蒙 任雪童 狄紫蕊 张哲 付冰倩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2-155,161,共5页
目的:观察HP相关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中血红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及胃酸等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HP相关胃炎病人220例,萎缩性胃炎113例,非萎缩性胃炎107例,另外随机选取健康志愿... 目的:观察HP相关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中血红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及胃酸等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HP相关胃炎病人220例,萎缩性胃炎113例,非萎缩性胃炎107例,另外随机选取健康志愿者11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血红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及胃酸含量,通过甲烷氢气呼气试验检测各组SIBO的发生率。结果:甲烷氢气呼气试验中,萎缩性胃炎组SIBO发生率为69%,显著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42.9%,两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BO阳性组与SIBO阴性组比较,血红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及胃酸的含量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相关性胃炎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关系密切,与胃黏膜炎症的程度相关;胃酸降低有利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且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贫血、叶酸、维生素B12的缺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甲烷试验 HP相关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