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乳头瘤病毒18型L1-E6、L1-E7嵌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昂 郑瑾 +4 位作者 来宝长 耿宜萍 王艳 王一理 司履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8-561,共4页
目的 构建HPV 18L1 E6、L1 E7嵌合基因的表达载体 ,并在CHO细胞中表达。方法 克隆HPV 18L1 E6和L1 E7基因 ,插入中介载体 pGEMT Easy中并测序鉴定。采用PCR定点突变法 ,突变L1 E6、L1 E7基因序列中与转化作用相关的位点 ,分别与L1基... 目的 构建HPV 18L1 E6、L1 E7嵌合基因的表达载体 ,并在CHO细胞中表达。方法 克隆HPV 18L1 E6和L1 E7基因 ,插入中介载体 pGEMT Easy中并测序鉴定。采用PCR定点突变法 ,突变L1 E6、L1 E7基因序列中与转化作用相关的位点 ,分别与L1基因连接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 pVAX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 pVAX1 L1E6Mxx、 L1E7Mxx。用磷酸钙沉淀法 ,转染CHO细胞 ,以抗HPV 18L1、抗E6和抗E7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mAb)做ELISA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结果 ELISA检测显示 ,转染各种pVAX1 L1E6Mxx、 L1E7Mxx融合蛋白表达质粒的细胞提取物的P N值均 >2 .1;免疫细胞化学检测 ,在胞浆、胞核可见棕黄色颗粒。结论 所构建的 pVAX1 L1E6Mxx E7Mxx融合蛋白表达质粒 ,可在转染细胞内表达相应的L1 E6Mxx和L1 E7Mxx蛋白 ,为今后进行DNA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E6 L1-E7 乳头瘤病毒18型 表达载体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8型L1-E6、E7嵌合基因DNA疫苗的体内免疫效应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昂 杨谨 +4 位作者 来宝长 耿宜萍 王艳 王一理 司履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0-763,共4页
目的 :检测HPV 18L1 E6、E7嵌合基因D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效应。方法 :将实验动物BALB/c小鼠 5 4只随机分为 9组 ,按不同免疫方式 (肌肉接种或鼻内滴注 )分别给予不同的重组质粒 (pVAX1 L1 E6M3或pVAX1 L1 E7M3)和免疫佐剂... 目的 :检测HPV 18L1 E6、E7嵌合基因D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效应。方法 :将实验动物BALB/c小鼠 5 4只随机分为 9组 ,按不同免疫方式 (肌肉接种或鼻内滴注 )分别给予不同的重组质粒 (pVAX1 L1 E6M3或pVAX1 L1 E7M3)和免疫佐剂 (pLXHDmB7 2或LTB)。用免疫原免疫 3次 ,末次免疫后取眼球后血进行ELISA抗体检测。末次免疫后进行小鼠足垫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试验。断足进行小鼠足垫HE染色。取小鼠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 ,进行脾细胞增殖试验 ,并进行CD4 + /CD8+ T细胞中IFN γ+ 或IL 4 + 细胞的FACS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各实验组均获得明显的免疫效果。实验组免疫后血清抗体A值均高于相应组别免疫前 ;肌肉注射组每次免疫后抗体水平较前次明显升高。实验组小鼠注射VLP抗原的左后足垫局部有红肿硬结 ,镜下观察可见大量单核细胞侵润。肌肉接种组的DTH反应强度、脾细胞增殖刺激指数 (SI)和CD8+ IFN γ+ 细胞数均高于鼻内滴注组 ;而鼻内滴注组CD4 + IL 4 + 细胞数高于单纯质粒肌肉接种组 ;加入pLX HDmB7 2的联合免疫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单纯质粒组。结论 :证实了重组pVAX1 HPV18L1/E6、E7嵌和基因DNA疫苗能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应。同时 ,证实B7 2分子能显著提高该质粒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瘤病毒18型 DNA疫苗 免疫效应 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源人乳头瘤病毒18型的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谢金鑫 张敖云图雅 +5 位作者 闫永涛 张磊 宋小珍 贾陈阳 况玲 佟盼盼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5-308,共4页
为了解新疆地区马携带病毒的多样性,本研究采集新疆昌吉市和伊宁市30匹纯血马,147匹本土马粪便、鼻拭子和血清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马携带病毒多样性。结果显示马粪便携带人乳头瘤病毒18型(HPV18)。根据GenBank中HPV18参考株E6基因序... 为了解新疆地区马携带病毒的多样性,本研究采集新疆昌吉市和伊宁市30匹纯血马,147匹本土马粪便、鼻拭子和血清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马携带病毒多样性。结果显示马粪便携带人乳头瘤病毒18型(HPV18)。根据GenBank中HPV18参考株E6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样品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20%(6/30)纯血马粪便样品携带HPV18,与其同场饲养的本土马粪便样品HPV18阳性率为12.7%(7/55),非同场饲养的本土马粪便样品HPV18阴性(0/92),表明马源HPV18可能是由纯血马携带的病毒。此外,马鼻拭子和血清样品中未检测到HPV18,表明该病毒可能仅存在于马肠道中,这也是本研究首次在动物肠道中检测到HPV18。马源HPV18 E6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国外HPV18 E6基因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6%~100%、100%,与我国HPV18 E6基因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6%~97.3%、91.8%~96.8%,与马乳头瘤病毒E6基因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35.8%~40.1%、14.6%~24.6%。遗传进化分析显示马源HPV18与国外HPV18亲缘关系较近,而与马乳头瘤病毒处于不同分支,表明马源HPV18可能是由纯血马携带的外来病毒。本研究首次鉴定了马源HPV18并对其E6氨基酸进行遗传进化分析,为HPV18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瘤病毒18型 纯血马 E6基因 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诱导增殖相关蛋白1和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E6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东林 蔡晶 +2 位作者 况燕 曹晋 王泽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信号诱导增殖相关蛋白1(SIPA1)和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E6蛋白(HPV16/18E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宫颈癌C33A、HT3、SiHa、HeLa和CaSki细胞株中HPV16/18E6和SIPA1蛋白表达;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信号诱导增殖相关蛋白1(SIPA1)和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E6蛋白(HPV16/18E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宫颈癌C33A、HT3、SiHa、HeLa和CaSki细胞株中HPV16/18E6和SIPA1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40例)和宫颈癌组织(174例)石蜡标本中HPV16/18E6和SIPA1蛋白;分析SIPA1和HPV16/18E6相互之间及其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细胞系中SIPA1与HPV16/18E6表达呈负相关。SIPA1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87.5%和58.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1.78,P=0.001);SIPA1蛋白在有和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时阳性率分别为19.0%和71.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1.45,P=0.000),且SIPA1阴性者发生淋巴结转移风险高于阳性者(OR=5.011,95%CI2.311~10.866,P<0.01)。HPV16/18E6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0%和79.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37.72,P=0.000);HPV16/18E6在有和无淋巴结转移时阳性率分别为97.6%和73.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1.31,P=0.001),HPV16/18E6阳性者淋巴结转移风险高于阴性者(OR=14.794,95%CI1.960~111.634,P<0.01)。宫颈癌组织中SIPA1与HPV16/18E6蛋白呈负相关(r=-0.249,P<0.001)。结论:SIPA1蛋白表达与HPV感染有关,HPV16/18E6有抑制SIPA1表达的作用,SIPA1在抑制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转移 信号诱导增殖相关蛋白1 16、18乳头病毒E6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阳性肿瘤疫苗的构建及体外活性鉴定
5
作者 廖书杰 王世宣 +7 位作者 马丁 邓东锐 徐茜 王丽 王薇 程艳香 白向阳 卢运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制备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8型阳性的肿瘤疫苗,并观察其体外活性。方法:利用昆虫杆状病毒(简称Bac to Bac)表达系统,将HPV18L1基因重组入穿梭质粒pFastBac-Htb,构建HPV18L1-Htb,通过转座反应,将目的基因片段... 目的:制备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8型阳性的肿瘤疫苗,并观察其体外活性。方法:利用昆虫杆状病毒(简称Bac to Bac)表达系统,将HPV18L1基因重组入穿梭质粒pFastBac-Htb,构建HPV18L1-Htb,通过转座反应,将目的基因片段重组入杆状病毒基因组,分离重组的Bacmid DNA,并转染Sf-9昆虫细胞进行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的形成;用Ni-NTA系统纯化表达蛋白;以小鼠红细胞凝集试验鉴定蛋白生物活性。结果:收集被转染的Sf-9细胞,提取细胞蛋白,SDS-PAGE检测在相对分子质量大约63000处可出现一新生蛋白条带,Western blotting证实为HPV18L1蛋白;透射电镜观察证实L1蛋白可自我组装成VLP,且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小鼠红细胞凝集试验证实纯化的蛋白在0.5~4ng/μl范围可介导小鼠红细胞凝集。结论:Bac to Bac表达系统可高效地制备HPVVLP,并具有体外生物学活性;Ni-NTA系统能高效简便地纯化带有6×His短肽的HPV18L1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病毒18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8型E2蛋白高表达对巨噬细胞凋亡及其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彭俊 朱翠明 +3 位作者 余敏君 曹清香 王鑫 万艳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38,141,共4页
目的:研究HPV18E2及其N端(TAD)、C端(DBD)与GFP融合蛋白瞬时高表达对巨噬细胞(MΦ)凋亡及分泌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E2蛋白在HPV18致癌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通过PCR从现有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E2上分别扩增出TAD、DBD基... 目的:研究HPV18E2及其N端(TAD)、C端(DBD)与GFP融合蛋白瞬时高表达对巨噬细胞(MΦ)凋亡及分泌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E2蛋白在HPV18致癌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通过PCR从现有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E2上分别扩增出TAD、DBD基因片段,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TAD、pEGFP-C1/DBD。将3种真核表达载体及pEGFP-C1分别转染MΦ,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它们的表达与定位,并以抗GFP抗体为一抗作Westernblot检测它们的表达。通过3种融合蛋白在MФ内的瞬时高表达,在转染48h后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并收集MΦ经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术(FCM)观察检测其凋亡。结果:GFP-E2融合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细胞质内也有表达,而GFP-DBD融合蛋白仅表达于细胞核内,GFP-TAD仅表达于细胞质。GFP-E2、GFP-TAD融合蛋白在MΦ内高表达后MΦ凋亡率上升,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分泌量增加,且GFP-TAD作用强于GFP-E2。而EGFP-DBD无此作用。结论:HPV18E2及其TAD与EGFP融合蛋白瞬时高表达可诱导MΦ凋亡并上调其分泌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瘤病毒18型 E2蛋白 巨噬细胞 凋亡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RES2-HPV18E2-EGFP质粒重组及其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汪云 李力 +1 位作者 李元朝 吕凤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80-1282,共3页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8型E2基因片段(HPV18E2)重组表达质粒并予以表达,为进一步研制HPV18相关疾病提供材料。方法以重组质粒(pBR322-HPV18)为模板,PCR方法扩增HPV18E2DNA片段,将HPV18E2DNA与加强绿色荧光质粒(pIRES2-EGFP)重组构建重...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8型E2基因片段(HPV18E2)重组表达质粒并予以表达,为进一步研制HPV18相关疾病提供材料。方法以重组质粒(pBR322-HPV18)为模板,PCR方法扩增HPV18E2DNA片段,将HPV18E2DNA与加强绿色荧光质粒(pIRES2-EGFP)重组构建重组质粒(pIRES2-HPV18E2-EGFP)。用酶切电泳及测序检查质粒重组后序列正确性。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RT-PCR鉴定转染细胞中E2基因。结果PCR扩增DNA片段约为1 kb,与预期结果相同。克隆重组质粒pIRES2-HPV18E2-EGFP酶切后显示的酶切图谱与预期相同,而且测序验证插入片段全序列无改变。转染并用G418筛选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细胞的表达。转染细胞RT-PCR出现特异性条带。结论成功构建表达HPV18 E2蛋白的靶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瘤病毒18型 E2基因 基因重组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RNA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株HPV18 E6、E7基因表达的研究
8
作者 王雪莲 卢岩 +2 位作者 韦苇 杨雪 安春丽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5-29,共5页
应用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表达载体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株HPV18 E6、E7基因的表达。应用已鉴定的shRNA表达载体pHPV1、pHPV2转染Hela细胞,G418筛选阳性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情况;提取细胞内总RN... 应用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表达载体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株HPV18 E6、E7基因的表达。应用已鉴定的shRNA表达载体pHPV1、pHPV2转染Hela细胞,G418筛选阳性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情况;提取细胞内总RNA,RT-PCR方法检测HPV18 E6、E7 mRNA;WesternBlot检测HPV18 E6、E7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灰度分析软件对PCR扩增条带与蛋白质条带进行灰度分析。pHPV1实验组细胞内HPV18 E6、E7 mRNA含量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的31%、38%,E6、E7蛋白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的37%、31%;pHPV2实验组细胞内HPV18 E6、E7 mRNA含量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的54%、77%,E6、E7蛋白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的52%、83%。pHPV1、pHPV2表达载体能抑制Hela细胞HPV18 E6、E7的表达,针对外显子区434-452的pHPV1抑制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发夹RNA 乳头瘤病毒18型 E6基因 E7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宫颈癌组织HPV18L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罗京资 宇丽 +5 位作者 周羽竝 刘红 刘萍 李发涛 李冬艳 马团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地方株HPV18L1基因结构特点,为HPV感染的检测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广东地区宫颈癌组织中扩增HPV18L1基因,克隆入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B,测序并对HPV18L1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地方株HPV18L1基因结构特点,为HPV感染的检测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广东地区宫颈癌组织中扩增HPV18L1基因,克隆入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B,测序并对HPV18L1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广东地区分离株与德国标准株在核苷酸序列上有4处不同,其中3处由于核苷酸的改变,其编码的氨基酸也发生相应变化,与标准株的同源性为99.8%。与中国西安地区分离株比较有两处突变点相同。结论:广东地区HPV18L1分离株与德国标准株、中国其他地区分离株之间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病毒18 广东 L1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CR和HPV16/18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艳艳 霍山 +1 位作者 石玲玲 李建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8-103,共6页
研究HCCR在宫颈脱落细胞(来自宫颈液基细胞学残液)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探讨其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诊断的意义。选取5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液基细胞学残液标本中具有相应组织学标本者31例,并随机选取10例正常... 研究HCCR在宫颈脱落细胞(来自宫颈液基细胞学残液)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探讨其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诊断的意义。选取5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液基细胞学残液标本中具有相应组织学标本者31例,并随机选取10例正常标本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HCCR和HPV16/18。结果可见,HCCR在正常宫颈细胞及组织中呈现低表达,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细胞和组织中阳性率随着病变的升级而升高;HPV16/18 DNA的检出率随着宫颈病变的升级而升高;HCCR和HPV16/18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1,P<0.005);无论是HCCR还是HPV16/18,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残液和相应宫颈组织中的检出率都是一致的。结论利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残液检测HCCR和HPV16/18对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筛查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宫颈癌基因 乳头病毒16、18 宫颈上皮内 宫颈癌 液基细胞学残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