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Dickkopf-1蛋白的表达及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
1
作者 孙敏 凡龙云 +3 位作者 江冬瑞 虞红珍 王弦 吴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5-280,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甲状腺乳头状增生(papillary thyroid hyperplasia,PTH)中Dickkopf-1(DKK1)的表达及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的关系。方法采用生物...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甲状腺乳头状增生(papillary thyroid hyperplasia,PTH)中Dickkopf-1(DKK1)的表达及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的关系。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TCGA数据库中DKK1在PTC中的诊断价值;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80例PTC和60例PTH组织中DKK1蛋白的表达,以及PTC组织中MMP-2、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KK1对PTC诊断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4和0.874(P均<0.001),其灵敏度为95.0%,特异性为71.2%,诊断准确度为81.4%,误诊率为28.8%,漏诊率为5.0%,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TC和PTH组织中DKK1的阳性率分别为28.8%(23/80)和95.0%(5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KK1、MMP-2和E-cadher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viment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患者年龄相关(P<0.05)。PTC组织中DKK1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正相关(rs=0.272,P<0.05),与MMP-2、vimentin表达均呈负相关(rs=-0.335、-0.336,P均<0.05)。结论DKK1可作为辅助PTC和PTH鉴别诊断的重要标志物;DKK1可能参与PTC的EMT过程,可作为预测PTC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肿瘤 乳头 乳头增生 上皮-间质转化 DKK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歆胜 王挥戈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453-453,共1页
林某,女,44岁。因左耳反复流脓30年,耳后溃烂1月余于2001年8月8日入院。患者30年来反复左耳流脓,脓液量不多,呈淡黄色,较粘稠,有臭味,偶带血丝。左耳听力下降,无耳闷胀感、耳鸣、眩晕、头痛及畏寒发热。入院前行病理检查为“炎症伴鳞状... 林某,女,44岁。因左耳反复流脓30年,耳后溃烂1月余于2001年8月8日入院。患者30年来反复左耳流脓,脓液量不多,呈淡黄色,较粘稠,有臭味,偶带血丝。左耳听力下降,无耳闷胀感、耳鸣、眩晕、头痛及畏寒发热。入院前行病理检查为“炎症伴鳞状上皮增生,未见癌”。入院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耳廓无畸形,左外耳道狭窄,鼓膜窥不清。左耳后乳突区肿胀溃烂,表面为脓性痂覆盖。音又检查(256Hz):RT右(+),左(-),WT居中。CT示:左侧外耳道充盈软组织密度病灶,中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内翻性乳头 外耳道狭窄 耳后乳突区 上皮增生 病理检查 入院检查 耳听力下降 浅表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
3
作者 祝宇 吴瑜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97-99,共3页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泌尿科(200025)祝宇,吴瑜璇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为一种少见的泌尿系良性上皮肿瘤。我院自1986年1月至1994年10月共收治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4例...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泌尿科(200025)祝宇,吴瑜璇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为一种少见的泌尿系良性上皮肿瘤。我院自1986年1月至1994年10月共收治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7~74岁,平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内翻性乳头 前列腺增生 泌尿器 肿瘤病理学 不典型增生 排尿困难 上皮细胞 尿道内 肿瘤病理诊断 移行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侵袭性口腔疣状癌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晗 潘旭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181-2181,共1页
患者男,64岁,因左侧颊黏膜肿物2年.左侧面颊部肿物2个月,于2006年6月22日入院。患者2年前左颊黏膜疼痛不适,表面溃疡,后出现隆起型肿物。18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报告:颊黏膜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3个月前左颊、... 患者男,64岁,因左侧颊黏膜肿物2年.左侧面颊部肿物2个月,于2006年6月22日入院。患者2年前左颊黏膜疼痛不适,表面溃疡,后出现隆起型肿物。18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报告:颊黏膜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3个月前左颊、下颌牙龈开始出现菜花状肿物,无明显疼痛。2个月前左侧面颊部皮肤出现菜花样肿物,表面溃烂,流血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疣 高度侵袭性 术后病理报告 疼痛不适 乳头增生 颊黏膜 上皮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筛查技术应用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冯桂芬 甘宝姗 周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779-3781,共3页
目前.全球每年约有5.29万名妇女确诊为宫颈癌.当中约有2.75万人死于该病。据统计,83%的宫颈癌患者分布于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已成为这些地区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大量研究表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癌密切... 目前.全球每年约有5.29万名妇女确诊为宫颈癌.当中约有2.75万人死于该病。据统计,83%的宫颈癌患者分布于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已成为这些地区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大量研究表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癌密切相关。HPV是一种嗜上皮细胞性的病毒,能引致上皮组织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筛查技术 人类乳头瘤病毒 上皮组织增生 应用 发展中国家 恶性肿瘤 癌症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腺肌上皮瘤
6
作者 McLaren B K Smith J +2 位作者 Schuyler P A 魏兵(摘译) 步宏(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4-164,共1页
关键词 乳腺腺肌上皮 上皮细胞增生 肿瘤边缘 会诊病例 乳头 上皮成分 AME 组织学观察 预后意义 上皮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41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韦玮 郭庆 +4 位作者 涂频 陆珍凤 何燕 李凤山 石群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5-620,共6页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serous borderline tumor,SB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卵巢SBT(经典型28例,微乳头型13例),比较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经典型和微乳头型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绝经状况、肿瘤最大...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serous borderline tumor,SB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卵巢SBT(经典型28例,微乳头型13例),比较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经典型和微乳头型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绝经状况、肿瘤最大径及复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微乳头型SBT在高临床分期(FIGOⅡ/Ⅲ)、双侧卵巢发生、腹水中见肿瘤细胞、卵巢表面累及、微浸润、腹膜种植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方面明显高于经典型SBT(P<0.05)。治疗上微乳头型SBT患者多同时行子宫切除术、部分大网膜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且术后常辅以化疗,并采用PT方案。经典型SBT患者常保留卵巢和生育功能。微乳头型SBT常伴乳头状输卵管上皮增生(papillary tubal hyperplasia,PTH)。结论微乳头型SBT与腹膜种植(尤其浸润性种植)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主张进行包括盆腔淋巴结清扫的完整手术分期。两型SBT预后相似,说明微乳头型SBT只是与预后不良因子紧密相关的经典型SBT的形态学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乳头 乳头状输卵管上皮增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修复液pH值及修复时间对免疫组化染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杜娟 石雪迎 +2 位作者 郑杰 周敏 崔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使P504S、P63、CD10、Ki 67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免疫组化检测中获得高表达的抗原修复条件。方法:取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乳腺增生组织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外阴上皮组织,用 10% (体积分数 )中性缓冲甲醛固定液固定。用EnV... 目的:探讨使P504S、P63、CD10、Ki 67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免疫组化检测中获得高表达的抗原修复条件。方法:取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乳腺增生组织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外阴上皮组织,用 10% (体积分数 )中性缓冲甲醛固定液固定。用EnVision二步法行免疫组化染色, P504S、P63、CD10、Ki 67分别作为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乳腺增生组织和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外阴上皮组织的一抗,使用统一的EnVisionTM二抗。每种组织皆分别使用 3种不同的缓冲液进行抗原修复:pH6. 0的枸橼酸缓冲液、pH 8. 0的乙二氨四乙酸二钠 (EDTA)缓冲液和pH9. 0的EDTA Tris缓冲液。对每一种抗原修复液,应用 4个不同的抗原修复时间: 12min、20min、25min和30min。染色完成后,镜下对比不同条件下抗原抗体复合物表达的情况。结果:P504S在pH9. 0的EDTA Tris缓冲液中修复 20min阳性信号最强,阳性细胞比率最高;P63在pH9. 0的EDTA Tris缓冲液中修复 30min阳性信号最强,阳性细胞比率最高; Ki 67在pH 9. 0的EDTA Tris缓冲液中修复 25min阳性信号最强,阳性细胞比率最高;CD10在不同pH值的缓冲液中修复 20min或 25min效果相同,都能得到最强表达。结论:不同的抗原有其各自最适合的抗原修复液、pH值范围和最适修复时间。相对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修复液 修复时间 PH值 染色效果 抗原抗体复合物 良性前列腺增生 乳头瘤病毒感染 ENVISION 乳腺增生组织 Ki-67 CD10 免疫组化检测 免疫组化染色 阳性信号 阳性细胞 缓冲液 前列腺癌 上皮组织 P63 体积分数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癌的CEA免疫病理研究
9
作者 孙慧宽 高维实 +1 位作者 张境 安治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81-81,共1页
作者通过对胆囊癌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免疫病理进行系统研究,以探讨CEA在胆囊良恶性病变的分布特点,为胆囊癌的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 胆囊癌 CEA 免疫病理 癌胚抗原 良恶性病变 异型增生 粘液腺癌 粘膜上皮 乳头腺癌 表面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深层子宫内膜异位
10
作者 周志韶 苏延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0年第2期129-130,共2页
子宫内膜异位在卵巢和子宫较多见,而异位于直肠,尤其是直肠深层者较少。外科、妇产和病理科医师极易误认为直肠腺癌,从而造成严重后果。今将我院收治之1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 病理科医师 上皮 肌层 下腹包块 子宫增大 乳头增生 肛门坠胀 快速病理诊断 临床病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腺瘤临床与病理(附34例分析)
11
作者 石群立 金行藻 +1 位作者 郑晓刚 傅福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4年第2期100-101,共2页
胆囊腺瘤是一种有潜在恶性的癌前病变。为提高对胆囊腺瘤的认识,本文结合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及电镜特征作如下分析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84年至1992年4月间34例胆囊腺瘤标本,并复习病史资料。34例标本均经10%中性福... 胆囊腺瘤是一种有潜在恶性的癌前病变。为提高对胆囊腺瘤的认识,本文结合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及电镜特征作如下分析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84年至1992年4月间34例胆囊腺瘤标本,并复习病史资料。34例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腺瘤、瘤旁粘膜及胆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腺瘤癌变 临床与病理 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 乳头腺瘤 胆囊息肉样病变 癌前病变 胆囊结石 例分析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6年第22卷关键词索引
12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2-767,768,共7页
关键词 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癌 乳腺肿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腺肌上皮腺病 囊性肾细胞癌 小细胞肺癌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文献复习 临床病理特征 颗粒细胞瘤 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 肌瘤 乳头 子宫颈癌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 胃肝样腺癌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 腺肌上皮 卵巢移行细胞癌 关键词索引 键词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