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诊断及遗传学特点 被引量:40
1
作者 周庚寅 白艳花 觉道健一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134,138,共5页
关键词 腺肿/病理学 乳头 鉴别诊断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和p53基因及H-ras基因在喉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山 陈智 +1 位作者 陈明华 王慧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1-234,共4页
目的 :研究喉癌细胞 p5 3基因、H - ras基因突变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的关系 ,探讨其在喉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包括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 ,及 DNA... 目的 :研究喉癌细胞 p5 3基因、H - ras基因突变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的关系 ,探讨其在喉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包括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 ,及 DNA序列分析等方法 ,对 2 8例喉癌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p5 3基因及 H - ras基因检测。结果 :2 8例喉癌中有 5 0 %在 p5 3基因的第 7~ 8外显子有突变 ,其中 4例行 DNA序列分析表明均有碱基替换、插入或丢失 ;而 H- ras基因第 12密码子的突变率仅 3.5 7% ;高危型 HPV(HPV- 16或 - 18)感染在喉癌细胞中有一定的特异性 ,且与 p5 3基因突变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在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高危型 HPV感染和 p5 3基因突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且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病毒 P53基因 H-RAS基因 喉癌细胞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封蛋白4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检测对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狄晨红 金帆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4-350,共7页
目的:探讨密封蛋白4(CLDN4)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妇科门诊就诊且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 目的:探讨密封蛋白4(CLDN4)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妇科门诊就诊且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宫颈鳞癌患者的子宫颈组织标本各30份,同时选取3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子宫颈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颈组织中CLDN4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HR-HPV,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学改变。采用ROC曲线分析比较TCT联合HR-HPV与CLDN4联合HR-HPV检测对HSIL和宫颈鳞癌的诊断价值。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CLDN4表达阳性率上升(r=0. 832,P <0. 05)。HR-HPV感染与CLDN4表达共阳性主要出现在HSIL和宫颈癌组。TCT联合HR-HPV和CLDN4联合HR-HPV检测诊断HSIL和宫颈鳞癌的AUC分别为0. 683和0. 633。TCT联合HR-HPV检测诊断HSIL和宫颈鳞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100. 0%、36. 7%、61. 2%、100. 0%、46. 7%; CLDN4联合HR-HPV检测诊断HSIL和宫颈鳞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6. 7%、30. 0%、58. 0%、90. 0%、55. 0%。结论:CLDN4表达与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相关,CLDN4联合HR-HPV检测可指导临床HSIL及宫颈鳞癌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病理学 宫颈肿/诊断 癌前态/病理学 癌前态/诊断 细胞/诊断 乳头病毒科 连接蛋白类/生物合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相关宫颈癌的精准筛查和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胡争 马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8-343,共6页
宫颈癌是自身和环境共同作用下的复杂疾病。在宿主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并整合入宿主、宿主基因组的甲基化及体细胞突变等基因组及表观基因组特征变化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具备分子分型、早期预警及指... 宫颈癌是自身和环境共同作用下的复杂疾病。在宿主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并整合入宿主、宿主基因组的甲基化及体细胞突变等基因组及表观基因组特征变化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具备分子分型、早期预警及指示预后的关键作用。因此,基于第二代测序技术的HPV等分子检测及动态机器学习模型将更精准地预测真正可能致癌的患者,减轻反复筛查负担;与此同时,基因编辑技术的靶向定点切割将使HPV感染相关宫颈病变的治疗成为可能。本文回顾了HPV相关宫颈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提出未来我国宫颈癌精准防治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构 宫颈肿/诊断 宫颈肿/治疗 乳头状瘤病毒科/遗传学 病毒整合 RNA编辑 序列分析 DNA/方法 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60例育龄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阴道菌群异常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霞 张乔 马宁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阴道菌群异常的相关性,探讨阴道菌群在HR-HP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660例宫颈细胞学(TCT)阴性育龄女性HRHPV感染、细菌性阴...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阴道菌群异常的相关性,探讨阴道菌群在HR-HP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660例宫颈细胞学(TCT)阴性育龄女性HRHPV感染、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阴道炎(TV)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结果分为HR-HPV阳性病例组228例,HR-HPV阴性对照组1432例。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R-HPV感染与BV、TV、VVC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单纯性BV感染率(23.7%,54/228)明显高于对照组(13.0%,185/1432,χ^(2)=20.451,P<0.001);BV与HR-HPV感染风险呈正相关(OR=2.18,95%CI:1.55~3.08)。TV、VVC与HR-HPV感染无相关性(P>0.05)。BV合并HPV感染者以HRHPV为主,占90.1%(64/71)。结论BV增加HR-HPV感染风险,可能促进宫颈癌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 乳头病毒科 阴道微生物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及型别分布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冬 周琦 +1 位作者 唐郢 肖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40-1342,共3页
目的研究浸润性子宫颈癌(infiltrative cervical cancer,ICC)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om avirus,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方法选取重庆市肿瘤医院组织病理学诊断为CINⅡ、CINⅢ级... 目的研究浸润性子宫颈癌(infiltrative cervical cancer,ICC)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om avirus,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方法选取重庆市肿瘤医院组织病理学诊断为CINⅡ、CINⅢ级和宫颈鳞癌的组织标本58例作为研究对象,SPF10LiPA25及HPV DNA酶免疫检测法(DNA enzyme immunoassay,DEIA)进行DNA的提取及扩增;采用线形探针反向杂交技术检测病变组织中HPV型别。结果 58例标本中有56例检测出HPV感染,HPV感染率96.55%,其中CINⅡ、CINⅢ级和子宫颈癌中HPV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0%、100.00%、95.00%。共检测出13种HPV型别,HPV16感染率最高(60.00%),其次为HPV18(7.69%)、HPV58(7.69%)和HPV31(4.62%)。宫颈鳞癌、CINⅢ、CINⅡ级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6.06%、26.31%、33.33%。41~50岁高危型HPV感染率最高(44.64%)。结论 HPV16为重庆市最常见的HPV感染型别,HPV18、HPV58和HPV31也有较高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病毒科 宫颈肿 宫颈上皮内样病变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斑、扁平苔藓及口腔癌中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检测 被引量:4
7
作者 曹婕 金建秋 +1 位作者 邓大君 刘宏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比较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病损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率,以探讨将HPV感染作为癌变预测信号的可能性,同时比较两种方法在检测口腔内HPV感染方面的灵... 目的:比较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病损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率,以探讨将HPV感染作为癌变预测信号的可能性,同时比较两种方法在检测口腔内HPV感染方面的灵敏度差异。方法:使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ybrid capture,HC-Ⅱ)法检测255例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样本中的HPV感染情况,样本取自12例健康口腔黏膜、211例病理诊断的病例和32例临床诊断的病例,具有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的病例包括口腔黏膜良性病变8例、癌前病变口腔黏膜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伴上皮单纯增生74例、OLK伴上皮异常增生(oral epithelial dysplasia,OED)42例、癌前状态扁平苔癣(oral lichen planus,OLP)91例以及OSCC 28例。使用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法检测109例石蜡包埋组织中的HPV感染情况,包括33例OSCC和76例OLK,76例OLK中有30例上皮单纯增生、15例轻度OED、15例中度OED、16例重度OED。结果:OLP样本的HPV阳性率为12.12%(8/66),高于OLK(2.59%,3/116,χ~2=4.666,P=0.031)及OSCC(7.14%,2/28,χ~2=0.513,P=0.474);OSCC样本的HPV阳性率(7.14%,2/28)高于OLK(2.59%,3/1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烟斑样本只有1例,没有参与统计学分析。ISH法检测109例口腔黏膜病损石蜡切片中16/18型及31/33型HPV DNA,仅1例OSCC样本为阳性;同时经HC-Ⅱ和ISH法检测的样本中有94.6%(35/37)的检测结果一致,均为阴性;另2例分别为OSCC早期浸润和OLK伴上皮单纯增生,经HC-Ⅱ检测为HPV阳性,但ISH检测结果为阴性。随访66例参与HPV检测的OLP患者,平均随访期为(36.2±10.5)个月,发现其中3人发生了癌变,HPV阳性患者癌变率为12.50%(1/8),高于HPV阴性患者癌变率3.45%(2/58),通过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结论:没有足够证据证明HPV感染或检测阳性可作为预测OLK癌变的信号;患OLP的患者处于癌前状态,OLP中HPV检出率高于OLK及OSCC,提示OLP患者由于某种原因对HPV易感,可考虑为OLP患者常规做HPV检测,推荐使用HC-Ⅱ法,同时应对HPV阳性的OLP患者加强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病毒科 DNA 病毒 口腔白斑 扁平苔癣 口腔 口腔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6/E7 mRNA检测筛查妊娠期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咏梅 王凤英 +3 位作者 廖秦平 肖群 康宁 吴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0-284,共5页
背景妊娠期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需要更为有效的诊断与分流管理措施,从而指导个性化诊疗,减少妊娠期非必要有创检查。目的将妊娠期HR-HPV感染E6/E7 mRNA检测与HR-HPV DNA检测进行比较,评估E6/E7 mRNA检测应用于妊娠... 背景妊娠期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需要更为有效的诊断与分流管理措施,从而指导个性化诊疗,减少妊娠期非必要有创检查。目的将妊娠期HR-HPV感染E6/E7 mRNA检测与HR-HPV DNA检测进行比较,评估E6/E7 mRNA检测应用于妊娠期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妇产科建档定期产检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0~45岁育龄妊娠期女性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及HR-HPV DNA检测,结果异常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并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同时留取宫颈脱落细胞检测HR-HPV E6/E7 mRNA片段。病理检查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级、CINⅢ级定义为宫颈高级别病变。结果本研究共调查20~45岁健康单胎妊娠女性1058名,其中TCT结果异常和/或HPV 16、18亚型者118名,同意行阴道镜检测并成功获得病理检查结果者84名。在病理检查结果为CINⅠ及正常或炎症的女性中,HR-HPV E6/E7 mRNA检测阳性率均低于HR-HPV DNA检测(P<0.05);在病理检查结果为CINⅡ级及CINⅢ级的女性中,HR-HPV E6/E7 mRNA、HR-HPV DNA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HPV DNA预测宫颈高级别病变的灵敏度为89.7%(26/29),特异度为21.8%(12/55),阳性预测值为37.1%(26/69),阴性预测值为75.0%(12/15);HR-HPV E6/E7 mRNA预测宫颈高级别病变的灵敏度为65.5%(19/29),特异度为54.5%(25/55),阳性预测值为43.0%(19/44),阴性预测值为75.0%(25/40)。McNemar配对χ^(2)检验结果显示:HR-HPV E6/E7 mRNA预测宫颈高级别病变的灵敏度低于HR-HPV DNA,特异度高于HR-HPV DNA(P<0.05)。结论HR-HPV E6/E7 mRNA检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CINⅡ级及以上宫颈高级别病变的诊断特异度,因而可以考虑将HR-HPV E6/E7 mRNA检测应用于HR-HPV阳性病例的筛查分流管理,避免妊娠期非必要有创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病毒科 乳头病毒DNA检测 E6/E7 mRNA检测 妊娠期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精液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采霞 邓云 +2 位作者 杜娟 张艳茹 高文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917-2921,2931,共6页
背景 人乳头瘤病毒(HPV)被认为是常见的性传播病毒之一,可能与男性不明原因不育有关。目前有研究表明HPV感染对男性精子质量的部分影响,但缺乏统一认知。目的 分析精液HPV感染对精液质量可能存在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 背景 人乳头瘤病毒(HPV)被认为是常见的性传播病毒之一,可能与男性不明原因不育有关。目前有研究表明HPV感染对男性精子质量的部分影响,但缺乏统一认知。目的 分析精液HPV感染对精液质量可能存在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HPV感染和精子质量关系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1年10月。由研究人员完成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包括2 236例研究对象,其中331例HPV DNA阳性者和1 905例HPV DNA阴性者。纳入的文献均为观察性研究,存在中至重度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HPV DNA阳性者和HPV DNA阴性者精液浓度、精液体积、精液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4.08,95%CI(-10.29,2.13),P=0.20;MD=-0.13,95%CI(-0.25,0),P=0.05;MD=-12.44,95%CI(-37.30,12.43),P=0.33〕;HPV DNA阳性者精液活力、精子形态率低于HPV DNA阴性者〔MD=-8.29,95%CI(-10.03,-6.55),P<0.000 01;MD=-3.75,95%CI(-5.58,-1.92),P<0.000 1〕。结论 HPV感染精液后降低了精子的运动能力和精子正常形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病毒科 乳头病毒 精液分析 HPV精液感染 不育 男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嗜酸细胞的成人乳头状肾肿瘤
10
作者 Lefevre M Couturier J +3 位作者 Sibony M 黄文斌(摘译) 陈洁宇(摘译) 周晓军(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乳头肾细胞癌 嗜酸细胞 肾肿 形态学 成人 病理特点 肾脏肿 WHO分类 遗传学特征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 16L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表达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方毅 姜海蓉 +5 位作者 陈远翔 陈盛珍 林治华 彭方亮 赵卫兵 陈保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5-398,418,共5页
目的:构建HPV16L1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并优化其表达条件。方法:根据GeneBank中的HPV序列及pGEX-KG中的多克隆位点设计引物,以含有HPV全长基因片段重组质粒为模板,经PCR扩增出1 500 bp的DNA片段。将所得片段与pGEX-KG载体连接,转化JM109... 目的:构建HPV16L1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并优化其表达条件。方法:根据GeneBank中的HPV序列及pGEX-KG中的多克隆位点设计引物,以含有HPV全长基因片段重组质粒为模板,经PCR扩增出1 500 bp的DNA片段。将所得片段与pGEX-KG载体连接,转化JM109大肠杆菌,筛选阳性克隆。其扩增片段测序结果与原序列一致,表明原核表达载体pGEX-KG-HPV16L1已构建成功。提取pGEX-KG-HPV16L1质粒转化到BL21(DE3)表达菌株中,经IPTG诱导后收集菌体,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结果:在大肠杆菌中获得HPV16L1基因融合表达,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83kDa;表达的蛋白能与抗HPV16L1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HPV16L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为HPV16L1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病毒蛋白质类/遗传学 大肠杆菌/遗传学 基因表达 克隆 分子 乳头病毒 /遗传学 HPV16L1 原核表达 GST融合蛋白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