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囊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陈潇 张兆辉 +2 位作者 高胜强 姜静华 杨斌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6期8-16,共9页
目的探讨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术后胆汁淀粉酶(BA)、胆汁细菌阳性率和隐匿性胰胆反流(OPB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2月在该院进行ERCP的146... 目的探讨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术后胆汁淀粉酶(BA)、胆汁细菌阳性率和隐匿性胰胆反流(OPB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2月在该院进行ERCP的14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需要行EST,根据EST的不同分为两组,各73例。观察组接受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EST治疗,对照组行传统ES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术前、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综合胆红素(CB)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等]、炎症和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以及BA和胆汁细菌阳性率。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和术后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TBiL、CB和ALT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血清CRP、HMGB1、Cor和NE水平及BA浓度高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和3 d胆汁细菌阳性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各时点胆汁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和3 d胆汁细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PBR发生率和术后12个月复发率(15.07%和1.37%)低于对照组(57.53%和10.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EST相对于传统EST,能有效减少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损伤,避免肠胆反流,抑制BA分泌及细菌增殖,降低OPBR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超声内镜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隐匿性胰胆反流 胆总管结石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不同类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谷明明 朱明莉 +1 位作者 杨澜 荣晓锋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不同类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6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 目的:分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不同类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6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十二指肠乳头相对位置分为包绕型组(n=8)、边缘型组(n=43)、周围型组(n=52)。所有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取石。比较三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取石操作时间比较,包绕型组>边缘型组>周围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机械碎石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比较,包绕型组>边缘型组>周围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高淀粉酶血症、胆道感染、出血、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包绕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取石操作时间较边缘型、周围型患者长,且患者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高,需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总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1
3
作者 冯秋实 张宝善 魏九久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2-13,16,共3页
目的 :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对总胆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近 2 0年来该科应用EST治疗总胆管结石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46 6例EST病例中治疗成功 45 7例 ,成功率 98%。结石未能排出4例 ,乳头切开后因合并症急诊开腹手... 目的 :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对总胆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近 2 0年来该科应用EST治疗总胆管结石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46 6例EST病例中治疗成功 45 7例 ,成功率 98%。结石未能排出4例 ,乳头切开后因合并症急诊开腹手术 5例。出血、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等合并症 14例 ,合并症发生率 3%。结论 :EST治疗总胆管结石 ,不麻醉 ,不开腹 ,安全 ,有效 ,是目前治疗总胆管结石的理想方法 ,如有条件 ,当应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镜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 总胆管结石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邵青龙 刘建辉 +2 位作者 李全福 郭超 冯秋实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78-779,782,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4~2009年该院12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26例患...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4~2009年该院12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26例患者中,结石一次性取净者96例,经2次取净结石者26例,共122例取石成功,内镜治愈率96.8%;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占4.09%,其中出血、急性胆管炎1例,急性胰腺炎2例,其他2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及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结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安全、有效,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镜 乳头括约肌切开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加大球囊扩张与常规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治军 郭瑾陶 +4 位作者 王晟 葛楠 刘香 王国鑫 孙思予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24-928,共5页
目的比较应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加大球囊扩张(LBD)与常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对较大胆总管结石治疗效果。方法 200个直径大于1c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配于EST+LBD组和常规EST组。两种方式分别治疗胆总管... 目的比较应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加大球囊扩张(LBD)与常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对较大胆总管结石治疗效果。方法 200个直径大于1c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配于EST+LBD组和常规EST组。两种方式分别治疗胆总管结石100例。比较两种术式的取石成功率、取碎石时间、采用机械碎石的机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EST+LBD组与常规EST组取净结石成功率分别为98%和97%(P>0.05);EST组+LBD组与常规EST组平均取碎石时间分别为21、46min(P<0.05)。EST组+LBD组与常规EST组术中采用机械碎石的几率分别为18%和43%(P<0.05)。EST+LBD组与常规EST组术后并发症分别为3%和5%(P>0.05),其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和2%,胰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和3%。两组均无穿孔并发症。结论对于较大的胆总管结石,EST+LBD术可以缩短取碎石时间和减少采用机械碎石的几率,其取石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常规EST相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大球囊扩张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与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姜海行 唐国都 +4 位作者 黄杰安 覃山羽 刘诗权 陆秀萍 雷荣娥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9-923,共5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扩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与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石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29例经内镜下行EST或EPBD治疗的胆石症患者纳入该研究。比较及评价指标包括结石完全... 目的比较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扩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与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石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29例经内镜下行EST或EPBD治疗的胆石症患者纳入该研究。比较及评价指标包括结石完全清除率、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等。结果在EST组和EPBD组中结石完全清除率分别为93.2%和95.9%(P=0.304);EST组和EPBD组对于直径<1 cm结石清除率均显著高于直径≥1cm结石者(P值分别为0.001与0.025);EST组与EPBD组总体并发症发生分别为7.3%和12.7%(P=0.112);EPBD组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EST组(10.2%VS 4.2%,P=0.037);所有20例术后胰腺炎均为轻度胰腺炎。EPBD操作及胰管内插管或注射造影均是发生术后胰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内镜下EST与EPBD治疗胆石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相似。胰管插管或胰管内注射造影是EST或EPBD术后发生胰腺炎的危险因素。EPBD操作简单,对于直径<1 cm结石者,尤其年老体弱、有凝血功能障碍或需抗凝治疗者,EPBD是一个更好的治疗之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罗珉 李培明 +1 位作者 李克 张威浩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7-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对35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并行网篮取石和(或)机械碎石后网篮取...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对35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并行网篮取石和(或)机械碎石后网篮取石。结果35例行EST后34例取净结石,结石取净率97%。其中大切开6例,中切开25例,小切开4例。术后无出血、穿孔及死亡病例。术后AKP、r-GT、TB、DB等生化指标较术前明显下降。随访后33例治愈无复发,随防平均时间2.3年。结论应根据憩室位置和结石大小因人而宜地选择合适的乳头切开长度,必要时采取碎石等其他辅助手段,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胆道镜治疗残余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光全 程泰煦 +1 位作者 廖忠 郑永强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7期94-95,共2页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 (EST)联合胆道镜治疗残余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1 4例残余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在经T管瘘道不能取出结石时联合EST ,在乳头括约肌切开后 ,再用胆道镜技术将嵌顿结石推入十二指肠以...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 (EST)联合胆道镜治疗残余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1 4例残余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在经T管瘘道不能取出结石时联合EST ,在乳头括约肌切开后 ,再用胆道镜技术将嵌顿结石推入十二指肠以清除结石。结果 :全组病例行EST联合胆道镜技术均获成功 ,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完全清除 ,仅 3例合并中量消化道出血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EST联合胆道镜治疗术后残余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 胆道镜 治疗 残余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迟缓出血的临床处理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祥 于忆 +5 位作者 刘子燕 黄晓俊 樊红 张德奎 冯彦虎 金安琴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8-550,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后迟发出血的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4年1月~2009年10月经ERCP内镜下行EST病例资料1557例。迟发消化道出血(术中切缘干净,术后24h以上出血者)病例24例。所有患者均行十二指肠镜检查或...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后迟发出血的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4年1月~2009年10月经ERCP内镜下行EST病例资料1557例。迟发消化道出血(术中切缘干净,术后24h以上出血者)病例24例。所有患者均行十二指肠镜检查或镜下处理,其中,行2次内镜治疗5例。结果 24例患者临床出现呕血、黑便、血色素下降20g/L以上,其中,紧急输血8例。所有患者均行急诊内镜检查乳头切缘活动出血20例(20/24)切缘出血已停止4例(4/20)。分别给予冰盐水冲洗、网篮移除血凝块等清洁内镜视野后,用注射针沿乳头切缘左侧及上端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对活动出血病变行金属钛夹治疗。5例患者经内镜治疗仍有活动性出血者,再次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3例、氩离子凝固术2例(注意避开胰管开口)出血停止,临床症状改善。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少数患者可出现迟发性出血。急诊内镜下选用局部注射、氩离子凝固及金属钛夹治疗方法 ,可使大多数患者的出血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 迟发出血 内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在不明原因复发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桂良 文萍 +3 位作者 龚敏 文剑波 徐林芳 韩明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5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75例不明原因复发性胰腺炎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手术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75例不明原因复发性胰腺炎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手术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比较两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血淀粉酶、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治愈率,成本—效果比,2 a内的复发率。结果手术组腹胀消失时间及血淀粉酶、血糖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成本及成本—效果比小于对照组(P均<0.05),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能有效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胰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经内镜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老年人胆总管结石术后肠胆反流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傅骏 曹中伟 +5 位作者 曹超 刑岩 陈海曦 黄春兰 陆颖影 曾悦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88-392,共5页
目的文章报道了采用不同术式的经内镜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即EST中切口和EST小切口+球囊扩张(EPBD)术,以及老年胆总管结石病人术后所引起的十二指肠胆道反流现象和胆管炎的情况,旨在为老年人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的术式选择提供理... 目的文章报道了采用不同术式的经内镜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即EST中切口和EST小切口+球囊扩张(EPBD)术,以及老年胆总管结石病人术后所引起的十二指肠胆道反流现象和胆管炎的情况,旨在为老年人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的术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4例老年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男14例,女10例,予行经内镜下逆行的胆胰管造影(ERCP)后分别采用不同术式EST,术后安放胆总管引流管。术后1w留取胆汁,口服核素以及测定胆汁中的胃蛋白酶Ⅰ、Ⅱ的浓度,对十二指肠胆道反流进行定量和定性测定。观察术后1w、6个月口服稀钡患者的十二指肠胆道反流情况,同时观察近期和远期患者继发胆管炎的情况。结果 EST中切口术组、EST小切口+EPBD组分别与无EST组相比,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P=0.51)。行EST中切口和EST小切口+EPBD患者胆汁中的锝计数明显高于无EST组,且两组不同术式患者锝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EST中切口者、EST小切口+EPBD术者胆汁中的PGⅡ质量浓度明显低于无EST组(P<0.05),但是EST中切口者和EST小切口+EPBD术后两组间胆汁中PGⅡ的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w、6月的X线稀钡钡餐检查显示中切口EST者发生气体反流分别为2例、1例,钡剂反流分别均为1例。小切口EST+EPBD者发生气体反流分别2例、0例,无钡剂反流现象出现。术后1w无1例出现发热、黄疸和白细胞增高的胆管炎表现。术后6个月中切口EST患者,1例出现轻度胆管炎表现。结论行EST中切口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在手术早期较易发生十二指肠胆道的反流。因此,建议胆总管结石患者尽量选择行EST小切口+EPBD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老年 肠胆反流 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附69例报告)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亚刚 孙大勇 +2 位作者 周梅花 曾海萍 过利波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7-278,281,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SOD)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ERCP检查及肝功能改能变等进行综合诊断,对诊断为SOD的92例患者先行内科药物治疗,有69例接受EST治疗。结果药... 目的观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SOD)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ERCP检查及肝功能改能变等进行综合诊断,对诊断为SOD的92例患者先行内科药物治疗,有69例接受EST治疗。结果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20.7%(19/92),EST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4/69),明显优于药物治疗(P<0.01)。结论对早期的轻症SOD患者,药物治疗是首选;对药物治疗失败者或中晚期的狭窄型SOD患者,EST是一种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狄括约肌功能失调 内镜/治疗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胆石症的护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英 李耿心 孙妙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7-448,共2页
关键词 胆石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的现状 被引量:16
14
作者 禹雪 凌晓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5-158,共4页
肝内胆管结石病是常见的胆道疾病,患病率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患病率高,为2%~2.5%,西方国家肝内胆管结石病罕见,患病率为0.6%~1.3%。东亚地区如日本、韩国和中国对该疾病的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肝内胆管结石病虽属于良... 肝内胆管结石病是常见的胆道疾病,患病率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患病率高,为2%~2.5%,西方国家肝内胆管结石病罕见,患病率为0.6%~1.3%。东亚地区如日本、韩国和中国对该疾病的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肝内胆管结石病虽属于良性胆道疾病,但常伴有胆管炎反复发作,导致肝脓肿、肝脏萎缩、纤维化,尤其部分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可进展为肝内胆管细胞癌[1,2],使患者预后不佳。随着微创时代的到来,介入、内镜等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治疗,但是EST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存在许多争议。本文对EST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进行文献总结,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 肝内胆管结石病 治疗方法 良性胆道疾病 肝内胆管细胞癌 东亚地区 东南亚地区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胰胆管疾病96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亮 陈拥军 +4 位作者 龙晓奇 包勇 谭小兰 余小燕 邓丽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80-81,共2页
目的 :总结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EST)治疗胰胆管疾病的经验。方法 :先行ERCP ,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后再行各种治疗。结果 :在 2 1 4例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检查中 ,99例行EST ,其中 96例成功取石、取虫或放置胆液引流管 ,成功... 目的 :总结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EST)治疗胰胆管疾病的经验。方法 :先行ERCP ,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后再行各种治疗。结果 :在 2 1 4例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检查中 ,99例行EST ,其中 96例成功取石、取虫或放置胆液引流管 ,成功率 97.0 %。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EST)治疗胰胆管疾病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分析 内镜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治疗 胰胆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9
16
作者 沈建伟 戴妙霞 +3 位作者 栾双梅 陈光兰 朱美萍 陈丽萍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4期268-268,共1页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乳头括约肌切开 十二指肠镜 EST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83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绍勇 陈安平 戴德祥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2-552,554,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对83例肝外胆管结石病人进行了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和鼻胆管引流治疗。结果83例均成功施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和鼻胆管引流术,75例结石基本取净或排尽,肝内残石8例,... 目的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对83例肝外胆管结石病人进行了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和鼻胆管引流治疗。结果83例均成功施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和鼻胆管引流术,75例结石基本取净或排尽,肝内残石8例,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手术历时20~90min,平均40min。术后住院2~6d。结论选择合适病人,施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微创、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镜 胆石症 乳头括约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困难性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附76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光全 廖忠 +1 位作者 吴先鳞 何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87-1189,1192,共4页
目的探讨解剖困难性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技术(EST)。方法对38例胃BillrothⅡ式术后、30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以及8例胰腺分裂型慢性胰腺炎患者进行EST治疗。结果63(82.9%)例EST获成功,13(17.1%)例失败,7(9.2%)例并发中等量以上... 目的探讨解剖困难性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技术(EST)。方法对38例胃BillrothⅡ式术后、30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以及8例胰腺分裂型慢性胰腺炎患者进行EST治疗。结果63(82.9%)例EST获成功,13(17.1%)例失败,7(9.2%)例并发中等量以上消化道出血,无肠穿孔和死亡。结论解剖困难性EST技术仍然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乳头括约肌切开 解剖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邱陆军 黄强 +2 位作者 王成 陈炯 胡元国 《肝胆外科杂志》 2006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6例胆总管结石(9~15mm)患者采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结果EST取石成功249例,成功率97.3%,其中221例一次取净结石,28例2~3次取净结石... 目的探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6例胆总管结石(9~15mm)患者采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结果EST取石成功249例,成功率97.3%,其中221例一次取净结石,28例2~3次取净结石,7例取石未成功。EST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总发生率6.3%,其中急性胰腺炎10例,急性胆管炎5例。结论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 乳头括约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对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井钢 相锋 王林恒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12期996-997,共2页
目的探讨常规十二指肠镜治疗对急性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1999年10月~2006年10月31例急性复发性胰腺炎住院患者,进行常规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引流术、鼻胰管引流、塑料支架引流,观察其对胰腺炎的治疗作... 目的探讨常规十二指肠镜治疗对急性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1999年10月~2006年10月31例急性复发性胰腺炎住院患者,进行常规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引流术、鼻胰管引流、塑料支架引流,观察其对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术后进行随访0.5~2年。结果其中14例发现微小病变,占45.16%,随访期间胰腺炎未再复发。结论常规十二指肠镜治疗对急性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乳头括约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