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化挥发法和薄膜-超声法制备阿魏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工艺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高艺敏 张震 +4 位作者 陈佩敏 陈钦 周允莹 汪勇 张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7-132,共6页
阿魏酸在食品医药行业应用广泛,但是容易受温度、p H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s)能有效地保护生物活性物质不被降解。采用薄膜-超声法和乳化挥发法制备阿魏酸固体脂质纳米粒(ferulic acid loaded... 阿魏酸在食品医药行业应用广泛,但是容易受温度、p H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s)能有效地保护生物活性物质不被降解。采用薄膜-超声法和乳化挥发法制备阿魏酸固体脂质纳米粒(ferulic acid loaded SLNs,FA-SLNs),通过单因素实验进行制备工艺的选择,分别得到薄膜-超声法和乳化挥发法制备FA-SLNs的适宜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FA-SLNs,阿魏酸添加量10%(质量分数),卵磷脂添加量90%(质量分数),超声时间5 min,可得平均粒径44. 33 nm,电位-12. 35 m V的FA-SLNs,包封率为62. 97%;采用乳化挥发法制备FA-SLNs,阿魏酸添加量4%(质量分数),卵磷脂的添加量16%(质量分数),单硬脂酸甘油酯的添加量80%(质量分数),聚醚F-68质量浓度10 g/L,可得平均粒径141. 37nm,电位-10. 25 m V的FA-SLNs,包封率为69. 54%。薄膜-超声法制得FA-SLNs的粒径较小,乳化挥发法制得的FA-SLNs包封率较高,2种方式在适宜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样品在4℃下能够稳定储存21 d,未见明显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超声 乳化挥发 阿魏酸固体脂质纳米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低温乳化降粘剂BL-1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3
2
作者 马文辉 梁梦兰 +2 位作者 袁红 杨承志 钱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4-136,192,共4页
乳化降粘剂BL 1的主剂是阴离子 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 ,在矿场应用时加入适量碱 (NaOH) ,是针对大庆黑帝庙低温 (15℃ )稠油油藏的开采而研制的。以黑帝庙稠油 (2 0℃密度 0 .918g/cm3 ,15℃粘度 2 6 80mPa·s,酸值 0 .818mgKOH/ g... 乳化降粘剂BL 1的主剂是阴离子 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 ,在矿场应用时加入适量碱 (NaOH) ,是针对大庆黑帝庙低温 (15℃ )稠油油藏的开采而研制的。以黑帝庙稠油 (2 0℃密度 0 .918g/cm3 ,15℃粘度 2 6 80mPa·s,酸值 0 .818mgKOH/ g)为油相 ,混合表面活性剂在地层水 (矿化度 44 5 6mg/L)中的 5 g/L溶液为水相 ,油水体积比 70 / 30~ 5 0 / 5 0 ,研究了该混合表面活性剂 15℃时的乳化降粘性能。根据不同静置时间的脱水率和稳定性评分测定结果 ,油水比 70 / 30时形成相当稳定的O/W乳状液 ,其粘度比稠油粘度降低 94%。油水比 6 0 / 40和 5 0 / 5 0时粘度降低率更高 ;该混合表面活性剂不影响破乳剂 (SP 16 9和F 6 8)对稠油乳状液的破乳脱水效果。该混合表面活性剂也适用于新疆克拉玛依K1稠油 (30℃ )和胜利临盘S74 11井稠油 (6 0℃ ) ,乳化降粘率为 95 .1%~ 99.8%。在现场应用时 ,该混合表面活性剂的碱水溶液连续地通过油套环空注入油井 ,使井内表面活性剂浓度不小于5 g/L ,油水体积比不小于 70 / 30。在黑帝庙油田的一口处于注汽后采油后期的蒸汽吞吐稠油井进行了为期各 15天的两轮乳化降粘剂BL 1注入试验 ,试验期间停止掺 6 0~ 70℃的热水 ,生产正常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乳化降粘剂BL-1 研制 应用 阴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 稠油开采 井下乳化降粘 大庆黑帝庙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文拉法辛油包水乳剂处方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可可 易丽昕 姜明燕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5期644-648,共5页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文拉法辛油包水乳剂处方,以获得稳定的乳状液。方法分别考察了乳化剂、盐酸文拉法辛、聚乙二醇和氯化钠用量对乳剂黏度、离心破坏率和平均粒径等指标的影响。用线性方程和二次多项式描述各指标及总评&q...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文拉法辛油包水乳剂处方,以获得稳定的乳状液。方法分别考察了乳化剂、盐酸文拉法辛、聚乙二醇和氯化钠用量对乳剂黏度、离心破坏率和平均粒径等指标的影响。用线性方程和二次多项式描述各指标及总评"归一值"与4个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总评"归一值"的最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选择最佳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4个因素和3个评价指标及总评"归一值"之间存在定量关系。优选的最佳处方:乳化剂P135为0.48 g,盐酸文拉法辛0.40 g,聚乙二醇0.26 g及氯化钠0.025 g。优化处方各指标的预测值和目标值接近。结论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优化盐酸文拉法辛油包水乳剂处方,并获得性质稳定的乳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拉 盐酸 星点设计 效应面 油包水乳液 乳化-超声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婴幼儿营养米粉中的铁和锌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芳权 申屠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9-171,共3页
采用低温消化、乳化法处理婴幼儿营养米粉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铁、锌的含量,铁的回收率为92.7%~96.6%,锌的回收率为93.3%~98.2%,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本法处理样品的耗酸量少,仅需传统消化法耗酸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微波消... 采用低温消化、乳化法处理婴幼儿营养米粉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铁、锌的含量,铁的回收率为92.7%~96.6%,锌的回收率为93.3%~98.2%,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本法处理样品的耗酸量少,仅需传统消化法耗酸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微波消化法耗酸量的五分之二左右,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低温消化-乳化 婴幼儿营养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PLGA纳米粒制备及其促进创面愈合作用
5
作者 邹兰 谢金金 +4 位作者 王茹静 杨欢 杜鑫 糜丹丹 石三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30-3937,共8页
目的 制备姜黄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并考察其促进创面愈合作用。方法 超声乳化法制备PLGA纳米粒。以乳酸与羟基乙酸比例、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 PLGA用量为影响因素,包封率、载药量、粒径、 PDI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 目的 制备姜黄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并考察其促进创面愈合作用。方法 超声乳化法制备PLGA纳米粒。以乳酸与羟基乙酸比例、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 PLGA用量为影响因素,包封率、载药量、粒径、 PDI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备工艺。透射电镜下观察形态,透析袋法测定体外释药,荧光光谱法考察光学特性,评价促进小鼠皮肤创面愈合作用。结果 最优工艺为乳酸与羟基乙酸比例50∶50,PLGA用量60 mg,表面活性剂(PVA)浓度3%。所得PLGA纳米粒呈球形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149.70±7.27) nm,PDI为0.28±0.04,Zeta电位为(-10.18±1.00) mV,168 h内累积释放率为(39.21±1.44)%,具有典型的聚集诱导发光特性、激发波长依赖性和光学稳定性。与PBS组、 PBS+光照组、姜黄素+光照组、制剂组比较,制剂+光照组创面愈合率升高(P<0.05,P<0.01),创面表皮厚度减小(P<0.05,P<0.01)。结论 姜黄素PLGA纳米粒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结合光动力疗法可促进小鼠皮肤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 制备工艺 超声乳化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娟 钟莹 +1 位作者 尚曙玉 贾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1-846,共6页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体外稳定性、体外释药。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予原料药、磷脂复合物、...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体外稳定性、体外释药。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予原料药、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0.5%CMC-Na混悬液(20 mg/kg),于0、2、4、8、12、24 h采血,HPLC法测定白藜芦醇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18.6 nm,Zeta电位为-15.6 mV,包封率为84.07%,载药量为2.62%,48 h内累积溶出度为76.18%,白藜芦醇含量在48 h内无明显变化。与原料药、磷脂复合物比较,固体脂质纳米粒t_(max)延长(P<0.01),C_(max)、AUC_(0~)_t、AUC_(0~∞)升高(P<0.01),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与原料药相比增加至3.00倍。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可提高白藜芦醇磷脂复合物体外溶出度和稳定性,促进该成分体内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磷脂复合物 固体脂质纳米粒 制备 体内药动学 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陈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小飞 邢传峰 果秋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57-1862,共6页
目的通过优化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制备川陈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热熔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山嵛酸甘油酯质量浓度、磷脂质量浓度和药脂比为考察对象,以包封率和粒径为评价指标,利用三因素三水平中心复合设计... 目的通过优化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制备川陈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热熔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山嵛酸甘油酯质量浓度、磷脂质量浓度和药脂比为考察对象,以包封率和粒径为评价指标,利用三因素三水平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采用Malvern粒度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考察其形态;并考察纳米粒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川陈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为(91.8±2.7)%,粒径为(189.6±23.4)nm,Zeta电位为-31.8 mV,透射电镜显示微乳粒径均一,成球状分布,48 h累积释放为55%。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能改善川陈皮素水难溶性,有望提高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陈皮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热熔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 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水凝胶骨架缓释片的制备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宏伟 付金芳 范明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4-569,共6页
目的制备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水凝胶骨架缓释片。方法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后进一步制成冻干粉,再以HPMC 15KM为缓释材料制备水凝胶骨架缓释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HPMC 15KM用量、PEG400与PEG4000比例、PEG用量... 目的制备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水凝胶骨架缓释片。方法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后进一步制成冻干粉,再以HPMC 15KM为缓释材料制备水凝胶骨架缓释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HPMC 15KM用量、PEG400与PEG4000比例、PEG用量、硬脂酸镁用量为影响因素,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再进行释药模型拟合。结果最优处方为HPMC K15 M用量50 mg,PEG 400与PEG 4000比例2∶1,PEG用量30 mg,硬脂酸镁用量0.5%,12 h内累积释放度为93.19%。水凝胶骨架缓释片体外释放符合一级方程(r=0.994 1),释药机制为骨架溶蚀与扩散并存。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制备具有明显体外缓释特征的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水凝胶骨架缓释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水凝胶骨架缓释片 制备 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的载药和缓释性能 被引量:9
9
作者 吴文果 刘伟 +2 位作者 王士斌 刘源岗 陈爱政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71-1275,共5页
采用乳化-固化法,制备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分别考察不同聚精氨酸相对分子质量、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对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载药量以及牛血红蛋白缓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相对分子质量聚精氨酸制备的海藻酸钙/聚... 采用乳化-固化法,制备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分别考察不同聚精氨酸相对分子质量、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对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载药量以及牛血红蛋白缓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相对分子质量聚精氨酸制备的海藻酸钙/聚精氨微胶囊的载药量较高并且具有更好的缓释效果。随着海藻酸钠浓度的升高,海藻酸钙/聚精氨微胶囊的载药量降低;随着氯化钙浓度的升高,海藻酸钙/聚精氨微胶囊的载药量先升高后略有降低;然而,以上因素对海藻酸钙/聚精氨微胶囊的缓释性能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固化 海藻酸钠 聚精氨酸 微胶囊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娟 尚曙玉 +2 位作者 贾安 郭锐税 冯永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81-2286,共6页
目的制备木犀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评价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后,考察其形态、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木犀草素及其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的0.... 目的制备木犀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评价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后,考察其形态、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木犀草素及其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的0.5%CMC-Na混悬液(10 mg/kg),于0.15、0.5、0.75、1、1.5、2、4、6、8、12 h采血,HPLC法测定木犀草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所得固体脂质纳米粒呈类球形或球形,平均包封率为85.24%,载药量为5.24%,粒径为176.35 nm,Zeta电位为-33.8 mV,24 h累积溶出度为71.5%,体外释药符合Weibull模型(R2=0.9792)。与原料药比较,固体脂质纳米粒t_(max)延长(P<0.01),C_(max)、AUC_(0~t)、AUC_(0~∞)升高(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2.28倍。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可促进木犀草素口服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制备 体内药动学 乳化蒸发-低温固化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气凝胶粉末粒径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闫红梅 王朝阳 +2 位作者 唐永建 蒋刚 黄常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7-1030,共4页
利用超声波乳化技术,结合溶胶-凝胶反应制备了间苯二酚-甲醛有机气凝胶粉末和碳化气凝胶粉末。通过大量实验,探讨了制备条件对气凝胶粉末粒径的影响。在粉末干燥前以Zeta电位-粒径分布测试仪对乙醇悬浊液进行分析测试,对有机粉末和碳化... 利用超声波乳化技术,结合溶胶-凝胶反应制备了间苯二酚-甲醛有机气凝胶粉末和碳化气凝胶粉末。通过大量实验,探讨了制备条件对气凝胶粉末粒径的影响。在粉末干燥前以Zeta电位-粒径分布测试仪对乙醇悬浊液进行分析测试,对有机粉末和碳化粉末用TEM方法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液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分散剂与反应液体积比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实验表明:制备条件对于制备纳米级的气凝胶粉末影响非常大,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可以制备出分布较好的气凝胶粉末,超声功率较大容易实现体系均匀混合,反应液在反应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控制起着关键的作用,低质量分数的反应液所生成的产物比高质量分数的粒径要小,经碳化后粉末粒径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溶胶-凝胶 气凝胶粉末 制备条件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蓟苷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勇华 张留超 郭晓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77-1982,共6页
目的制备田蓟苷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并研究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测定其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田蓟苷用量、脂质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体积分数为影响因... 目的制备田蓟苷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并研究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测定其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田蓟苷用量、脂质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包封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于0.5、1、1.5、2、2.5、3、4、6、8、10、12 h采血,HPLC法测定田蓟苷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最佳条件为田蓟苷用量53.9 mg,脂质质量浓度7.1 mg/mL,表面活性剂体积分数1.5%,包封率为82.5%,载药量为2.32%,粒径为176.5 nm,Zeta电位为-37.7 mV,48 h内累积释放度大约为80%,体外释药符合Weibull模型(R^(2)=0.9829)。与原料药比较,纳米结构脂质载体t_(max)延长(P<0.01),C_(max)、AUC_(0-t)、AUC_(0-∞)升高(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4.07倍。结论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可有效改善田蓟苷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蓟苷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制备 体内药动学 乳化蒸发⁃低温固化 Box⁃Behnken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13
作者 熊燕飞 吕波 +2 位作者 李政政 舒思敏 郑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09-311,共3页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以硬脂酸、卵磷脂为载体,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构树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结果表明,采用PEG400作助乳化剂和稳定剂,硬脂酸、卵磷脂配比为75:20时效果最佳。所...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以硬脂酸、卵磷脂为载体,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构树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结果表明,采用PEG400作助乳化剂和稳定剂,硬脂酸、卵磷脂配比为75:20时效果最佳。所得SLN的包封率为82.67%,载药量为33.73%,平均粒径为461.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黄酮 乳化蒸发低温固化 固体脂质纳米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金枝 孙文霞 +2 位作者 王姣姣 崔锋 郝海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制备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评价其药动学行为。方法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纳米粒,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放度。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原料药、纳米粒混悬液。HPLC法测定血浆中白杨素含有量,绘制血药浓度-... 目的制备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评价其药动学行为。方法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纳米粒,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放度。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原料药、纳米粒混悬液。HPLC法测定血浆中白杨素含有量,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所得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07.15±30.59)nm,PDI为0.224±0.067,Zeta电位为(-34.8±5.9)m V,36 h内累积释放度达84.36%。其Cmax、AUC0~t分别为(9.04±1.52)μg/m L、(33.67±3.47)μg·h/m L,明显高于原料药(P<0.01)。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可促进白杨素的口服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并具有显著缓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制备 药动学 乳化超声-低温固化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考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宁杰 张荣华 +4 位作者 杨丽 周甜甜 邵长丽 蔡宇 蔡天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87-889,共3页
目的制备补骨脂素固体脂质纳米粒(PSO-SLN)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 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4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检测波长245 nm,体积流量1.0 m L/min,进样量20μL。采用高温乳化-低温固化法制... 目的制备补骨脂素固体脂质纳米粒(PSO-SLN)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 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4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检测波长245 nm,体积流量1.0 m L/min,进样量20μL。采用高温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PSO-SLN,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粒径、Zeta电位进行考察,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超滤法测定包封率。结果补骨脂素在0.5-16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日内、日间精密度试验的RSD均小于2%,平均回收率98.87%。所制备的PSO-SLN结构圆整,平均粒径(108.7±0.47)nm,Zeta电位(-18.8±0.27)mv。超滤管平均回收率为102.5%,平均包封率为(82.6±0.1)%。结论高温乳化-低温固化法可用于对PSO-SLN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高温乳化-低温固化 包封率 超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泊那替尼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远果 沈瑶 张洪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41-1548,共8页
目的制备泊那替尼固体脂质纳米粒(P-SLN)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高温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P-SLN,结合高剪切对制备方法进行优化,以粒径分布、多聚分散指数(PDI)和包封率(EE,%)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处方,并对新剂型... 目的制备泊那替尼固体脂质纳米粒(P-SLN)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高温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P-SLN,结合高剪切对制备方法进行优化,以粒径分布、多聚分散指数(PDI)和包封率(EE,%)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处方,并对新剂型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以优化处方和工艺制备的P-SLN在透射电镜下呈圆整、均匀球状微粒,形貌规则完整,粒径(155.1±4.32)nm,PDI为(0.152±0.009),Zeta电位为(-22.0±1.72)mV,包封率(67.7±1.84)%(n=3),5%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冻干前后变化最小,热差分析仪分析新物相已形成,体外缓释效果显著,释药体征拟合Weibull方程。结论优化的高温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的P-SLN形态规则完整,粒径大小分布均匀,包封率较高,体外缓释效果明显,该法适于P-SLN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那替尼 固体脂质纳米粒 高温乳化-低温固化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建丹 赵海燕 +1 位作者 朱迪冰 王少兵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8期191-194,共4页
制备了白藜芦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Res-NLC),筛选了最佳制备工艺和最优处方。固体脂质、液体脂质和表面活性剂为辅料,采用溶剂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以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考察了Res-NLC的制备工艺及制剂处方。结... 制备了白藜芦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Res-NLC),筛选了最佳制备工艺和最优处方。固体脂质、液体脂质和表面活性剂为辅料,采用溶剂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以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考察了Res-NLC的制备工艺及制剂处方。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结果得出最佳制备工艺和最优处方,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白藜芦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包封率为84.87%,载药量为8.48%,粒径为252.4nm。提出了白藜芦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包封率、粒度达到药典关于纳米粒子的质量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溶剂蒸发-低温固化 制备工艺 制剂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素B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 被引量:11
18
作者 胡瑞瑞 张家梁 郝海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71-2576,共6页
目的制备葫芦素B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磷脂复合物后,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以脂质用量、固液脂质比、投药量、乳化剂浓度为影响因素,包封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5%甘露醇制备冻干... 目的制备葫芦素B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磷脂复合物后,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以脂质用量、固液脂质比、投药量、乳化剂浓度为影响因素,包封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5%甘露醇制备冻干粉,考察其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体外释放度、体内药动学行为。结果最佳处方为脂质用量350 mg,固液脂质比5∶1,投药量45 mg,乳化剂浓度1.0%。冻干前后,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无明显变化。纳米结构脂质载体24 h内累积释放度高于原料药、磷脂复合物,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提高到200.41%、158.22%。结论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可促进葫芦素B体内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素B 磷脂复合物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制备 乳化-超声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吕东霞 禹瑞 +1 位作者 屈战果 范明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35-2839,共5页
目的制备芒果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超声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检测其形态、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芒果苷及其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20 mg/kg),于0.167、0... 目的制备芒果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超声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检测其形态、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芒果苷及其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20 mg/kg),于0.167、0.33、0.5、1、2、3、4、6、8、10、12 h采血,HPLC法测定芒果苷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所得固体脂质纳米粒呈类球形或椭圆形,无粘连,平均包封率为80.61%,载药量为3.16%,粒径为178.63 nm,Zeta电位为-18.2 mV,4 h内累积释放度在90%以上,体外释药符合Weibull模型(R2=0.9725)。纳米粒tmax、Cmax、AUC0~t、AUC0~∞高于原料药(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216.69%。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可促进芒果苷体内吸收,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能作为该成分的药物递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固体脂质纳米粒 制备 体内药动学 乳化-超声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花苷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开 张佩琛 +2 位作者 郝海军 付金芳 范明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01-1405,共5页
目的制备蒙花苷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并研究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其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SD大鼠灌胃给予蒙花苷、蒙花苷磷脂复合物、蒙花苷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0.5%CMC-N... 目的制备蒙花苷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并研究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其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SD大鼠灌胃给予蒙花苷、蒙花苷磷脂复合物、蒙花苷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0.5%CMC-Na混悬液(含40 mg/kg蒙花苷)后,HPLC法测定蒙花苷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蒙花苷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粒径为(216.72±3.57)nm,Zeta电位为(-8.7±0.7)mV,包封率为82.06%,载药量为4.72%。与原料药比较,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tmax延长(P<0.05),Cmax、AUC0~t、AUC0~∞升高(P<0.05,P<0.01),以后者更明显(P<0.05,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增加至1.39、2.89倍。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可进一步促进蒙花苷磷脂复合物体内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花苷 磷脂复合物 固体脂质纳米粒 制备 体内药动学 乳化-超声分散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