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MePEG-PLGA纳米粒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勇 袁超 +1 位作者 焦举 沈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60-963,共4页
对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嵌段聚合物(MePEG-PL-GA)纳米粒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纳米粒子加以表征。以形态、粒径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比较理想的制备工艺。以扫描电镜(SEM)和动态光散射粒度... 对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嵌段聚合物(MePEG-PL-GA)纳米粒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纳米粒子加以表征。以形态、粒径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比较理想的制备工艺。以扫描电镜(SEM)和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DLS)对纳米粒的形态、大小和zeta电位进行研究。优化的制备方案:丙酮与乙醇体积比为3∶3,MePEG-PLGA30 mg,聚乙烯醇(PVA)含量为3%,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为1∶10。所得纳米粒为球形粒子,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118.9 nm。zeta电位为-1.7 mV。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适于MePEG-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聚乙二醇 纳米粒 乳化溶剂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溶剂挥发法及在微囊化制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舒丹丹 张淑娟 +2 位作者 金丽娜 王铁闯 李大吉 《北方药学》 2012年第4期22-23,共2页
许多方法和技术被用来制备聚合物微粒。制备方法决定微粒的种类和粒径,影响微粒组成物之间的作用力。微囊化制剂不仅可以达到缓释及控释药物的作用,还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及口味,防止药物的降解,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等。聚合物载体被... 许多方法和技术被用来制备聚合物微粒。制备方法决定微粒的种类和粒径,影响微粒组成物之间的作用力。微囊化制剂不仅可以达到缓释及控释药物的作用,还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及口味,防止药物的降解,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等。聚合物载体被广泛地应用于微粒的制备,可分为生物降解及非降解型。本文主要综述近几年乳化溶剂挥发法的作用特点及其制备的微粒制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微囊 固体脂质微粒 乳化溶剂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禽霍乱乙基纤维素微胶囊疫苗 被引量:1
3
作者 吕晓娟 龚建森 +4 位作者 施祖灏 单艳菊 张小燕 陆俊贤 刘学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12期59-61,共3页
为制备禽霍乱乙基纤维素微胶囊疫苗,笔者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禽霍乱乙基纤维素微胶囊,对制得的微胶囊外形、粒径分布、包封率及缓释性能等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制成的微胶囊呈球形,外观圆整,流动性好,粒径分布范围为10-80μm,包封率70... 为制备禽霍乱乙基纤维素微胶囊疫苗,笔者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禽霍乱乙基纤维素微胶囊,对制得的微胶囊外形、粒径分布、包封率及缓释性能等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制成的微胶囊呈球形,外观圆整,流动性好,粒径分布范围为10-80μm,包封率70%以上,体外释放72 h的释药率为39.72%。该方法重复性好,简单易行,体外释药试验结果表明,所得的微胶囊疫苗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霍乱 微胶囊疫苗 乳化-溶剂挥发 乙基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羟乙基白杨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小娟 杨宝乐 +4 位作者 马川 何蕾 景临林 黄琼 马慧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目的:制备和评价7-羟乙基白杨素(7-HEC)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7-HEC/PLGA纳米粒,以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包封率、载药量及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 目的:制备和评价7-羟乙基白杨素(7-HEC)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7-HEC/PLGA纳米粒,以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包封率、载药量及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采用甘露醇作为冻干保护剂制备冻干粉,对最优处方制备的7-HEC/PLGA纳米粒进行表征及体外释放研究。结果:经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后的最优处方为:药载比2.12∶20,油水体积比1∶14.7,乳化剂为2.72%大豆磷脂。最优处方条件制备的7-HEC/PLGA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240.28±0.96)nm、PDI为0.25±0.69、包封率为(75.74±0.80)%、载药量为(6.98±0.83)%、电位为(-18.17±0.17)mV。体外释放48 h内累积释放度达到50%以上。结论:优化所得处方工艺稳定、操作简便。所得7-HEC/PLGA纳米粒粒度均匀,包封率较高。相对于7-HEC原料药,7-HEC/PLGA纳米粒的溶出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羟乙基白杨素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 乳化溶剂挥发 处方优化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石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白鑫 所放 +1 位作者 王伟宏 张显权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77,共7页
以乙基纤维素为壁材,电气石粉体为芯材,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电气石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工艺条件对电气石微胶囊负载量和粒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分析仪和空气离子计数器等对微胶囊的微观... 以乙基纤维素为壁材,电气石粉体为芯材,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电气石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工艺条件对电气石微胶囊负载量和粒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分析仪和空气离子计数器等对微胶囊的微观形貌、结构、热稳定性、负载量以及负氧离子释放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芯壁质量比为1∶2、乳化剂含量为连续相溶剂的0.5%、搅拌速度为400r/min、溶剂挥发温度为57℃时,微胶囊负载量达到46.2%(质量分数),平均粒径为20.3μm;电气石粉体被乙基纤维素有效包覆,电气石微胶囊呈规则的球状,表面光滑,壳层上分布着大量的孔道。热重分析表明电气石微胶囊在200℃后才有明显的质量损失,热稳定性较好。负氧离子动态释放量大约15d达到平衡稳定状态,释放量约为850个/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微胶囊 乳化-溶剂挥发 负氧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钙肠溶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影响因素考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高萍 张啸 +3 位作者 邹梅娟 韩佳容 安跃 程刚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61-666,共6页
目的采用O/O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瑞舒伐他汀钙肠溶缓释微球,评价各因素对微球性质的影响。方法以微球的粒径、收率、包封率和释放度作为微球的质量评价指标,研究Eudragit类型、乙基纤维素黏度、两种囊材的质量比、搅拌速度、理论载药... 目的采用O/O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瑞舒伐他汀钙肠溶缓释微球,评价各因素对微球性质的影响。方法以微球的粒径、收率、包封率和释放度作为微球的质量评价指标,研究Eudragit类型、乙基纤维素黏度、两种囊材的质量比、搅拌速度、理论载药量和乳化剂用量对微球性质的影响。结果 Eudragit L100-55制得的微球在酸中突释严重,Eudragit L100能很好地抑制药物在酸中的释放;乙基纤维素(20 cp)制得的微球能在pH值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持续释药10 h;Eudragit L100和乙基纤维素(20 cp)的质量比为70∶30时能得到理想的释放曲线;搅拌速度为600 r.min-1、理论载药量为10%和乳化剂Span 80的质量占液体石蜡质量的2%时能得到较好的微球。结论联合应用pH敏感型材料Eudragit L100和缓释材料乙基纤维素,应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可以制备瑞舒伐他汀钙肠溶缓释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EUDRAGIT L100 乙基纤维素 瑞舒伐他汀钙 乳化溶剂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银杏叶内酯微球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杜琳 赵凌志 +2 位作者 周毓麟 刘晖 王曦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218-220,共3页
目的对银杏叶内酯微球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银杏叶内酯微球,采用以微球的粒径,载药量,体外释放等为评价指标,进行工艺筛选。结果银杏叶内酯微球粒径为(56.62±0.39)μm,载药量为(80.66%±0.90%),银... 目的对银杏叶内酯微球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银杏叶内酯微球,采用以微球的粒径,载药量,体外释放等为评价指标,进行工艺筛选。结果银杏叶内酯微球粒径为(56.62±0.39)μm,载药量为(80.66%±0.90%),银杏叶内酯微球在pH为7.4的溶液中均匀缓慢释放2周。结论本研究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微球的粒径均一,包封率高,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盐中可匀速释放2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内酯 微球 乳化溶剂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甲苯胺蓝微球的制备及性质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巧 毕良佳 胡平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2-134,137,共4页
以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EG-PLGA)为载体,二氯甲烷和丙酮为有机溶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MAB)为乳化剂,采用水/油/水型(W1/O/W2)复乳化溶剂挥发制备载有甲苯胺蓝的微球并对微球相关性质进行检测。结果所得微球呈圆球状... 以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EG-PLGA)为载体,二氯甲烷和丙酮为有机溶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MAB)为乳化剂,采用水/油/水型(W1/O/W2)复乳化溶剂挥发制备载有甲苯胺蓝的微球并对微球相关性质进行检测。结果所得微球呈圆球状,粒径为(1114.340±95.348)nm,包封率为(59.973±1.646)%,突释率(46.748±1.475)%,电位+(57.380±1.327)mV。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微球粒径小、分布集中、包封率高、突释小,且操作方便,为进一步探讨靶向药物对口腔内微生物的灭菌作用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胺蓝 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EG-PLGA) 微球 乳化溶剂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水相结构对微球包封率及控释行为的影响
9
作者 陈龙 李红 +3 位作者 邓春林 何显运 魏坤 吴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30,共5页
采用水-油-水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氧氟沙星载药微球,并考察了介孔硅、透明质酸、多聚赖氨酸不同内水相成分对微球粒径及其分布、表面形态、包封率以及释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备出了... 采用水-油-水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氧氟沙星载药微球,并考察了介孔硅、透明质酸、多聚赖氨酸不同内水相成分对微球粒径及其分布、表面形态、包封率以及释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备出了内部具有多孔结构的载药微球;透明质酸内水相组微球平均粒度最大,粒径分布最小;介孔硅和透明质酸的加入提高了微球包封率;3种内水相组的初期爆释均高于对照组;多聚赖氨酸内水相组释放速率最快,透明质酸内水相组释放速率最慢。释放拟合曲线表明,4组不同内水相的微球,在释放区间内,释放行为都符合Slogistic方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 乳化溶剂挥发 内水相 包封率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嘧菌酯微囊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4
10
作者 周训卿 曹立冬 +2 位作者 刘亚静 李凤敏 黄啟良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3-219,共7页
以生物可降解的壳聚糖(CS)和DL-丙交酯为原料,利用开环聚合法合成了可降解的壳聚糖-聚乳酸接枝共聚物(CS-co-PLA),并以其为壁材,以嘧菌酯为芯材,以聚乙烯醇(PVA)为连续相稳定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嘧菌酯微囊,研究了芯... 以生物可降解的壳聚糖(CS)和DL-丙交酯为原料,利用开环聚合法合成了可降解的壳聚糖-聚乳酸接枝共聚物(CS-co-PLA),并以其为壁材,以嘧菌酯为芯材,以聚乙烯醇(PVA)为连续相稳定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嘧菌酯微囊,研究了芯壁材质量比、PVA质量分数、油水相比例、剪切速率及时间对微囊形态、粒径及分布、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测定了典型微囊的缓释性能,探讨了微囊制备工艺条件及粒径调控方法。结果表明:在PVA质量分数为1%,m(嘧菌酯):m(CS-co-PLA)=1∶4~1∶1,V(油相)∶V(水相)=1∶10,剪切乳化时间为5 min时,在3 000~18 000 r/min之间通过调节剪切速率,可制备出形状规则、粒径在280 nm^4.5μm之间并具有良好缓释性能的嘧菌酯微囊;其中剪切速率是影响微囊粒径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聚乳酸接枝聚合物 嘧菌酯 乳化溶剂挥发 微囊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PLGA长效注射微球的制备及工艺考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彦君 毛世瑞 +3 位作者 孙伟 王娟 那丽东 张婷婷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5-272,共8页
目的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白藜芦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长效微球,评价各因素对微球性质的影响。方法以微球的包封率、载药量、突释和粒径作为微球的质量评价指标,研究分散相与连续相的体积比、PLGA... 目的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白藜芦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长效微球,评价各因素对微球性质的影响。方法以微球的包封率、载药量、突释和粒径作为微球的质量评价指标,研究分散相与连续相的体积比、PLGA浓度、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浓度、搅拌速度对微球性质的影响,并优化白藜芦醇PLGA微球的制备工艺。结果分散相与连续相的体积比为1∶50时,包封率高,但4 h突释量达到76%,当分散相与连续相体积比由1∶50提升到1∶150时,突释降低了22%;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粒径明显增大,突释显著降低;理论载药量对粒径影响不大,在高载药量时突释显著减少;搅拌速度的增加使粒径减小,突释增加;PVA浓度的增加对粒径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当PVA的质量浓度从1 g.L-1增加到5 g.L-1时,包封率从93.57%降低到80.31%。结论分散相与连续相的体积比、PLGA浓度、PVA浓度、搅拌速度对微球性质有很大的影响。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微球形态完整,载药量为(27.86±1.00)%,包封率为(93.57±2.87)%,平均粒径约为21.12μm。白藜芦醇PLGA微球体外释放25 d的累积释药率达(94.04±4.94)%,有望研制成1个月给药1次的给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聚乳酸羟基乙酸 白藜芦醇 乳化溶剂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内外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紫薇 徐颖 +3 位作者 李孝文 蔡庆 王艳娇 唐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69-777,共9页
目的以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N-[methoxy(polyethylene glycol)-2000],DSPE-PEG2000),大豆卵磷脂(soy lecithin-100M,SL-100M),共聚物材料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 目的以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N-[methoxy(polyethylene glycol)-2000],DSPE-PEG2000),大豆卵磷脂(soy lecithin-100M,SL-100M),共聚物材料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为载体包载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HCPT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hydroxycamptothecin lipid-polymer hybrid nanoparticles,HCPT-LPNs),以期提高制剂的载药量并改善其体外血浆稳定性,体外释放性能,体外抗肿瘤活性,体内药代动力学效果以及体内肿瘤抑制效果。方法以粒径、多分散指数、电位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筛选出HCPT-LPNs的最优处方工艺。以不同聚合物(PLA,PLGA,PCL)为HCPT-LPNs的内核,比较其在10%大鼠血浆中的稳定性。以不同pH值的缓冲液作为释放介质,考察HCPT-LPNs的体外释放情况。以游离的HCPT作为参比制剂,用MTT法测定HCPT-LPNs对MCF-7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考察HCPT-LPNs在大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结果PLA及PLGA内核的HCPT-LPNs较PCL内核的HCPT-LPNs相比具有较好的血浆胶体稳定性。HCPT-LPNs具有pH敏感的释放特性。HCPT-LPNs的体外细胞毒性较游离HCPT大。结论HCPT-LPNs为安全有效的递送HCPT的纳米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 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 乳化溶剂挥发 粒度分布 体外释放 稳定性 细胞毒性 药物代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热化疗用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鹏辉 江敏 +1 位作者 李炜澔 喻学锋 《集成技术》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以磁性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粒子和可降解聚合物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原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获得磁性聚合物微球。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热失重曲线、透射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所制备的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各项性能进... 以磁性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粒子和可降解聚合物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原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获得磁性聚合物微球。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热失重曲线、透射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所制备的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各项性能进行表征,并利用高频磁感应设备测定磁性聚合物微球的磁感应加热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两种磁性聚合物微球中Fe_3O_4纳米粒子的含量分别为10.1%和18.8%,其比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2.3 emu/g和6.8 emu/g;在高频磁场作用下,8 min内升温分别可达到9℃和16.5℃,完全满足肿瘤磁热疗的升温需求,在肿瘤磁热疗及热化疗结合治疗中有着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溶剂挥发 磁性纳米粒子 聚合物微球 磁致热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靶向乳酸-羟乙酸共聚物微球制备工艺考察
14
作者 郝晓利 丁红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A03期1312-1314,共3页
目的:考察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A)微球的工艺条件,筛选微球制备的最佳工艺。方法:在微球制备工艺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定3个显著影响的因素,各因素选取3种水平,采用L9(33)进行正交试验... 目的:考察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A)微球的工艺条件,筛选微球制备的最佳工艺。方法:在微球制备工艺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定3个显著影响的因素,各因素选取3种水平,采用L9(33)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以优选微球的制备工艺。结果:搅拌速度和溶剂挥发温度是影响微球制备工艺的主要因素,并通过验证试验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搅拌速度700r·min-1,溶剂挥发温度35℃,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1.0:30。结论: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10.33μm,粒径分布范围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乳酸-羟乙酸共聚物 乳化-溶剂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