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NET中基于延时响应的乱序数据包处理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伟 温涛 郭权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80-984,共5页
在MANET中,节点的移动性会导致在接收端产生大量的乱序数据包,影响TCP协议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CP协议(TCP-D),通过延时触发拥塞控制算法,来提高TCP协议在MANET中的性能.对延时响应TCP协议的吞吐量分析表明,当网络中不存在乱序数据... 在MANET中,节点的移动性会导致在接收端产生大量的乱序数据包,影响TCP协议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CP协议(TCP-D),通过延时触发拥塞控制算法,来提高TCP协议在MANET中的性能.对延时响应TCP协议的吞吐量分析表明,当网络中不存在乱序数据包时,改进协议可以获得类似于标准TCP协议的吞吐量,保证对标准TCP协议的友好性.仿真实验表明,在网络中存在乱序数据包的情况下,改进后的TCP算法可以获得较标准TCP协议更高的网络吞吐量,而在无乱序数据包的情况下,改进协议仍具有很好的公平性和友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MANET TCP 吞吐量 乱序数据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避免数据包乱序的网络层软切换方法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舒童 刘敏 李忠诚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35,共13页
随着异构无线网络的融合和全IP网络的推广,网络层软切换方法不断演进,用以提高垂直切换的性能.但是,现有的软切换方法在下行垂直切换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数据包乱序.为此,文中在讨论下行垂直切换时数据包乱序的原因之后,提出了一种新型... 随着异构无线网络的融合和全IP网络的推广,网络层软切换方法不断演进,用以提高垂直切换的性能.但是,现有的软切换方法在下行垂直切换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数据包乱序.为此,文中在讨论下行垂直切换时数据包乱序的原因之后,提出了一种新型网络层软切换方法——SHORDER.该方法根据移动终端与其家乡代理之间的交互信令对终端所收数据包进行适当的缓存,能有效避免移动终端因下行垂直切换接收到乱序的数据包.该方法所具有的网络层独立性使其能与各种传输层协议及其改进协议相兼容.此外,文中还从理论上定量地分析了所提方法对TCP应用的切换时延、有效吞吐量及拥塞窗口的影响,并与现有的典型网络层软切换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得出了SHORDER机制的适用条件,并基于此,进一步改进了SHORDER方法.最后,在原型系统上的实验显示出了所提机制便于部署的优点以及该机制在其适用条件下的良好性能.此外,实验结果还显示出与数值分析结果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软切换 数据包乱序 TCP吞吐量 快速重传 异构无线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IP切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国凤 张东 +1 位作者 吴善新 金在全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00-1603,1619,共5页
文章介绍了Mobile IP及其移动检测策略,分析了Mobile IP切换过程,然后对重叠情况下移动IP切换进行建模并从理论上分析引发数据包丢失和数据包乱序的各种情况,根据所建立的模型计算出重叠情况下移动IP切换时延,得出重叠区域大小对切换性... 文章介绍了Mobile IP及其移动检测策略,分析了Mobile IP切换过程,然后对重叠情况下移动IP切换进行建模并从理论上分析引发数据包丢失和数据包乱序的各种情况,根据所建立的模型计算出重叠情况下移动IP切换时延,得出重叠区域大小对切换性能的影响,这些理论研究将为移动IP实施QoS保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IP 数据包丢失 数据包乱序 切换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G/1排队的多路径并行传输机制延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坤 刘敏 李忠诚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6-132,共7页
为了精确描述多路径并行传输网络中的数据包平均端到端延迟,提出了一种基于D/G/1排队的多路径并行传输机制延迟分析模型。该模型假设数据包相互独立,并随机地选择传输路径。同时各路径的传输延迟相互独立,并且服从一般分布。与已... 为了精确描述多路径并行传输网络中的数据包平均端到端延迟,提出了一种基于D/G/1排队的多路径并行传输机制延迟分析模型。该模型假设数据包相互独立,并随机地选择传输路径。同时各路径的传输延迟相互独立,并且服从一般分布。与已有研究相比,该模型是基于路径为D/G/1排队而建立的,可适用于大多数网络场景的路径延迟分布条件,并且能够给出一个长期传输会话中的数据包平均整序延迟和端到端延迟。特别地,以指数分布这一重要概率分布为例,利用所提出的模型给出了数据包延迟的直接分析结果。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地估测多路径并行传输场景中的数据包延迟,能够满足多路径并行传输的算法设计和性能优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宿性 多路径 数据包乱序 整序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延差控制的有效吞吐量提高方法
5
作者 陶洋 李加成 欧晗琪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0-325,共6页
针对多路径并发传输流传输控制协议在实际应用中,因数据乱序造成有效吞吐量远低于各路径的有效带宽总和的问题,提出一种多路径并行传输系统有效吞吐量的优化方法 SCTP-CDD(controlling the difference of delay)。该方法由基于卡尔曼滤... 针对多路径并发传输流传输控制协议在实际应用中,因数据乱序造成有效吞吐量远低于各路径的有效带宽总和的问题,提出一种多路径并行传输系统有效吞吐量的优化方法 SCTP-CDD(controlling the difference of delay)。该方法由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时延估计和基于时延差控制的拥塞控制算法两部分组成,能够有效减少数据包乱序现象,提高传输系统的吞吐性能。利用NS-2仿真软件对所提方法的性能进行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TP-CMT 数据包乱序 有效吞吐量 卡尔曼滤波 传输时延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NN端到端时延预测的多路传输调度 被引量:9
6
作者 苏旭东 衷璐洁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6-72,共7页
针对移动异构网络环境网络参数动态变化、多路传输过程中数据包乱序引发的吞吐量下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端到端时延预测的多路传输调度方法,通过BP神经网络的构建、训练和学习,实现... 针对移动异构网络环境网络参数动态变化、多路传输过程中数据包乱序引发的吞吐量下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端到端时延预测的多路传输调度方法,通过BP神经网络的构建、训练和学习,实现对端到端传输时延的更准确预测,以此为基础,对子流拥塞状况及网络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后实施数据调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减少数据包乱序的发生,实现负载均衡,提高网络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传输 数据包乱序 数据调度 端到端传输时延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