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视野中的唐末五代文学研究——评李定广先生《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
1
作者 胡燕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6-196,共1页
关键词 唐末五代 文学研究 乱世文学 文化视野 李定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唐代文学 社会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茅盾乡镇小说中的乱世体验
2
作者 王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73-77,共5页
茅盾的乡镇小说通过"世道大变"的宇宙意识、"反乱当道"的时世秩序、"焦躁人生"的生存体验等"乱世文学"传统内在理念之下的具体情境,凸显并紧扣住了现代中国社会的生命实质——转型。"乱世... 茅盾的乡镇小说通过"世道大变"的宇宙意识、"反乱当道"的时世秩序、"焦躁人生"的生存体验等"乱世文学"传统内在理念之下的具体情境,凸显并紧扣住了现代中国社会的生命实质——转型。"乱世"蕴含着"转型"的意识,呈现了茅盾心灵结构上的现代性体验,成为茅盾乡镇小说中乡土中国迈向现代轨道的最形象与最独到的符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乡镇小说 乱世文学传统 生存体验 转型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适趣闲文”到“理治之书”
3
作者 程万喜 安志杰 《中州学刊》 CSSCI 2003年第6期147-150,共4页
曹雪芹与梁启超在百年之隔的两个时代在小说创作观上均有突破与创新。曹氏的“适趣”说与梁氏的“政治”说是他们对创作理论的突破 ,而“适趣闲文”与“理治之书”是他们创作实践中创新的结果。两者对比鲜明 ,表现出盛世文学与乱世文学... 曹雪芹与梁启超在百年之隔的两个时代在小说创作观上均有突破与创新。曹氏的“适趣”说与梁氏的“政治”说是他们对创作理论的突破 ,而“适趣闲文”与“理治之书”是他们创作实践中创新的结果。两者对比鲜明 ,表现出盛世文学与乱世文学各自的时代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趣 政治 盛世文学 乱世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心、世运、学问──钱谦益的诗学纲领 被引量:3
4
作者 孙之梅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23-29,共7页
灵心、世运、学问──钱谦益的诗学纲领孙之梅在明清之际的学风转变中,文学的转变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转变决非改换,它是在对以前文学的批判、总结、扬弃、继承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进行的变革。明末清初,诗坛上复古派与... 灵心、世运、学问──钱谦益的诗学纲领孙之梅在明清之际的学风转变中,文学的转变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转变决非改换,它是在对以前文学的批判、总结、扬弃、继承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进行的变革。明末清初,诗坛上复古派与反复古派各执一端,论争达百余年之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灵心 文学创作 公安派 竟陵派 乱世文学 诗学 学人之诗 诗歌创作 《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