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徽州的人口买卖与婚配 被引量:7
1
作者 胡中生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6-62,共7页
从卖身契中 ,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的徽州存在着不少的人口买卖行为 ,这与当时徽州存在着为数众多的贱民阶层是相一致的。卖身者在承担服役义务的同时也被给予了婚配的预期 ,这样就有了婚配的可能。通过多种多样的灵活性的两性结合 ,被卖者... 从卖身契中 ,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的徽州存在着不少的人口买卖行为 ,这与当时徽州存在着为数众多的贱民阶层是相一致的。卖身者在承担服役义务的同时也被给予了婚配的预期 ,这样就有了婚配的可能。通过多种多样的灵活性的两性结合 ,被卖者获得了婚配。这种卖身和婚配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徽州社会存在着生存压力以及因性别失衡和婚龄女性缺乏所引起的性别紧张。通过这种卖身和婚配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存压力和性别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徽州 人口买卖 贱民 婚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佉卢文契约中的人口买卖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国灿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50,共5页
佉卢文契约中的人口买卖大部分是奴婢的买卖,被卖者有家贫卖儿鬻女者、被劫掠者、战俘、逃亡者。买进者多是官僚、权贵和地主。也有非奴婢的买卖,如买女口为妻者,买劳动力者,也都采用了人口买卖的形式。这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处于奴隶... 佉卢文契约中的人口买卖大部分是奴婢的买卖,被卖者有家贫卖儿鬻女者、被劫掠者、战俘、逃亡者。买进者多是官僚、权贵和地主。也有非奴婢的买卖,如买女口为妻者,买劳动力者,也都采用了人口买卖的形式。这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处于奴隶制发展阶段,官僚、权贵和地主对劳动力需求使用的一种自然形式,它展现出了公元3—4世纪鄯善王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佉卢文契约 鄯善王国 人口买卖 奴隶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蒙古地区人口买卖的罪与罚——以土默特司法档案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姬元贞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6-193,共8页
清代蒙古地区买卖人口的违法犯罪行为较为猖獗,对边疆地区的社会危害尤为重大,不利于边疆人口的管理,也会造成社会动荡,因此打击人口买卖、保护妇女儿童对于当时的人口管理和社会稳定十分重要。从清代归化城土默特档案入手,解剖“蒙人... 清代蒙古地区买卖人口的违法犯罪行为较为猖獗,对边疆地区的社会危害尤为重大,不利于边疆人口的管理,也会造成社会动荡,因此打击人口买卖、保护妇女儿童对于当时的人口管理和社会稳定十分重要。从清代归化城土默特档案入手,解剖“蒙人布木伯尔等拐卖人口”这一典型案例,梳理清代土默特有关人口买卖的36份司法档案,可以较为完整地还原清代蒙古地区买卖人口犯罪与刑罚的基本特征。从中央与边疆部族的关系考察,也体现了中央法与地方法、中央与边疆地区的关系,《理藩院则例》中央法与《蒙古律例》地方法的内容互相尊重,体现了清代中央政府与蒙古地区的制衡关系和清政府治理边疆蒙古地区的政策与谋略。清代土默特档案中司法判决的相关内容显示出蒙古地区逐渐认同中央《大清律例》的趋势,也体现出其严惩买卖人口行为的立法态度和相应减轻处罚的司法实践操作。这种法律表达与司法实践的背离现象,充分展示了清代统治者在制定、执行法律时,既能坚守中华法系传统,又能灵活应对社会变迁的务实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蒙古地区 买卖人口 犯罪特点 法律适用 土默特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初西北边疆地区的蕃汉婚姻与人口买卖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旭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1期167-172,共6页
宋初地缘政治的变化与今鄂尔多斯南缘地区的边疆化是造成北宋西北边疆地区蕃汉之间互通婚姻以及人口买卖、流亡等问题的客观原因。北宋政府采取法律与政治层面的功利主义安全应对措施,试图解决以上问题以期达到抑制夏州割据政权政治势... 宋初地缘政治的变化与今鄂尔多斯南缘地区的边疆化是造成北宋西北边疆地区蕃汉之间互通婚姻以及人口买卖、流亡等问题的客观原因。北宋政府采取法律与政治层面的功利主义安全应对措施,试图解决以上问题以期达到抑制夏州割据政权政治势力扩张并构建华夷秩序,但收效甚微。宋夏西北边界存在的蕃户构成的中间地带,以及华夏核心区域经济共同体的联络与凝聚功能等因素是西北边疆地区人口问题不能妥善解决的深层历史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蕃汉婚姻 人口买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沈家本的法律思想 被引量:2
5
作者 "沈家本法律思想研究"课题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5期75-80,共6页
沈家本(1840—1913),字子惇,号寄簃,是近代中国法律文化史上的一位具有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法学巨擘和改革家。他是浙江湖州(原吴兴县)人,吴兴县清时为归安、乌程两县县治。李贵连先生在《沈家本与中国法律现代化》一书中有一段引... 沈家本(1840—1913),字子惇,号寄簃,是近代中国法律文化史上的一位具有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法学巨擘和改革家。他是浙江湖州(原吴兴县)人,吴兴县清时为归安、乌程两县县治。李贵连先生在《沈家本与中国法律现代化》一书中有一段引自《沈氏家集》的叙述:“沈氏家族,世居浙江省湖州。先祖为明代秀才敬桥。敬桥之前,沈家居住在湖州城北朱洪村浒稍桥。敬桥迁居湖州郡城浮星桥。此后,沈家即世居此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家本 法律思想 律例 买卖人口 法学 秋审 法律改革 修律 枉法 湖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沈家本的法律思想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旭 《高校教育管理》 1993年第2期76-80,共5页
沈家本(1840—1913年)字子惇。号寄(?),清末浙江归安(今吴兴)人。1883年(光绪九年)中进士,留刑部补官,遂专攻法学。曾任天津、保定知府,山西按察使,刑部右侍郎等职。自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起,兼任修订法律大臣,同时又先后担任刑部左侍... 沈家本(1840—1913年)字子惇。号寄(?),清末浙江归安(今吴兴)人。1883年(光绪九年)中进士,留刑部补官,遂专攻法学。曾任天津、保定知府,山西按察使,刑部右侍郎等职。自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起,兼任修订法律大臣,同时又先后担任刑部左侍郎、大理院正卿、法部右侍郎、资政院副总裁、法部左侍郎等职,直至清朝灭亡。沈家本精心搜集我国古代法律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考订。建议废除凌迟、枭首、戳尸、缘坐、刺字,笞杖等一系列酷刑,禁止刑讯逼供,并用修订的《大清现行刑律》取代《大清律例》;又参照西方及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刑律,研究制订适合君主立宪政体的《大清新刑律草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家本 法律思想 修律 清政府 大清新刑律草案 买卖人口 刑部 右侍郎 法学 缘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奴婢制的普遍化——以律法修订及司法实践为中心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兴家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9-198,共10页
清初沿袭明朝相关法条,继续禁止庶民之家存养奴婢,同时允许旗人蓄奴。雍正、乾隆年间相关立法向旗下看齐,解除民人存养奴婢之禁。此后民间人口买卖普遍化,司法实践中以奴婢身份裁量的人群增加,逃人法被适用于民人家奴从而使得民人主奴... 清初沿袭明朝相关法条,继续禁止庶民之家存养奴婢,同时允许旗人蓄奴。雍正、乾隆年间相关立法向旗下看齐,解除民人存养奴婢之禁。此后民间人口买卖普遍化,司法实践中以奴婢身份裁量的人群增加,逃人法被适用于民人家奴从而使得民人主奴关系加强。从奴婢制度普遍化趋势来看,人与人的依赖关系在清代得以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禁止存养奴婢 旗民有别 人口买卖 逃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区寄传》应全文选入中学课本
8
作者 石尚彬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6年第5期51-52,共2页
《童区寄传》应全文选入中学课本●石尚彬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童区寄传》,一直被作为传统名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但却一直是被删节之后而选入的,且在题解中一直未曾加以说明。笔者查对原文之后,认为删节后的《童区寄传》,无论... 《童区寄传》应全文选入中学课本●石尚彬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童区寄传》,一直被作为传统名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但却一直是被删节之后而选入的,且在题解中一直未曾加以说明。笔者查对原文之后,认为删节后的《童区寄传》,无论其思想性或艺术性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童区 人口买卖 语文课本 艺术性 青少年学生 思想性 文选 思想意义 阶级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