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书证提出命令程序性制裁理论检视——以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为切入 被引量:12
1
作者 潘剑锋 牛正浩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71,共11页
书证作为"证据之王",贯穿民事诉讼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程序始终。以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为典型的现代型诉讼中,当事人非对称性所导致的证据分布非均衡性,使书证结构性偏在现象愈发严重,证明妨碍行为呈现普遍化。作为准实体性程序... 书证作为"证据之王",贯穿民事诉讼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程序始终。以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为典型的现代型诉讼中,当事人非对称性所导致的证据分布非均衡性,使书证结构性偏在现象愈发严重,证明妨碍行为呈现普遍化。作为准实体性程序裁决的书证提出命令程序框架存在着诸多理论困惑与制度空白,导致实践中书证提出命令存在适用率低、准许率低、救济缺失、尺度不一等诸多制度失灵问题和司法适用困境。书证提出命令的理论基础在于事案解明义务理论、经典证明责任理论及程序性制裁理论之融贯,应将程序性制裁理论引入书证提出命令程序理论研究与制度构建中,以诚信原则作为逻辑原点和价值导向,科学构建准实体性程序裁决的全新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证提出命令 商业秘密 准实体性程序裁决 事案解明义务 程序性制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泛化适用与价值平衡——兼评新《民事证据规定》第47条 被引量:1
2
作者 冯玉婷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8-140,共13页
新《民事证据规定》第47条细化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适用范围,以期达到书证提出命令发现案件真实和追求实质平等的制度宗旨。但是限制性规定的缺位,以及明确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等特定内容之书证纳入制度的调整视域,直... 新《民事证据规定》第47条细化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适用范围,以期达到书证提出命令发现案件真实和追求实质平等的制度宗旨。但是限制性规定的缺位,以及明确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等特定内容之书证纳入制度的调整视域,直接造成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泛化适用,侵犯公民和法律特别珍视的特定利益,引发非理性的利益冲突与价值失衡。基于此,理当在坚持书证提出命令一般性适用之前提下,规定必要的除外事由,适当限缩其适用范围,并以严格限制下的秘密审查程序为补充,查明除外事由的存在,以更妥善的制度安排寻求发现真实与特定利益冲突之间的价值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证提出命令制度 泛化适用 利益衡量 限制措施 秘密审查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证据收集制度之体系化 被引量:2
3
作者 袁中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43,共13页
现行书证提出命令制度与律师调查令、法官调查取证、证据保全等制度叠床架屋的局面造成了体系性混乱。混乱的根源可从外部体系和内部体系两方面解释。在外部体系,书证提出命令及其变种律师调查令制度采大陆法系的“当事人收集/法官指挥... 现行书证提出命令制度与律师调查令、法官调查取证、证据保全等制度叠床架屋的局面造成了体系性混乱。混乱的根源可从外部体系和内部体系两方面解释。在外部体系,书证提出命令及其变种律师调查令制度采大陆法系的“当事人收集/法官指挥”模式,法官调查取证制度及证据保全制度则采“当事人收集/法官收集”模式,二者都是整体性的证据收集制度解决方案,功能相同而互相排斥。就内部体系,两种模式背后的原则分别为“司法主导”和“司法替代”,这二者之间也很难通约。为实现证据收集制度的体系化,应采“司法主导原则”及“当事人收集/法官指挥”模式,具体路径包括扩张文书提出命令制度、充实证据保全制度和增设法官职权命令取证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据收集 书证提出命令 体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成与补正: 版权侵权举证责任转移规则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昂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61-65,共5页
数字作品的发展加剧了版权侵权诉讼中的“举证难”,其根源在于一般证据规则重视结果导向而忽视矫正正义。事实上,举证责任转移既是对举证责任传统的守成,又是对举证责任的补正。主观举证责任转移是以法定举证责任不当为先决条件,依赖于... 数字作品的发展加剧了版权侵权诉讼中的“举证难”,其根源在于一般证据规则重视结果导向而忽视矫正正义。事实上,举证责任转移既是对举证责任传统的守成,又是对举证责任的补正。主观举证责任转移是以法定举证责任不当为先决条件,依赖于法官在证据之间平衡,追求个案的公平正义实现。因此,版权侵权诉讼中要重视举证责任转移规则的建构,可从“初步证明”“书证提出命令”“过错推定”和“合理使用”等予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权侵权 责任 转移 初步 书证提出命令 过错推定 合理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