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书籍形态设计要素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凯 杨国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1-192,共2页
书籍是人类表思传知、积累文化的重要载体。书籍形态设计也伴随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分析了书籍形态设计发展演变的进程,并提出了未来书籍设计师的责任,对今后书籍设计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书籍形态 设计要素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的力量——重构书籍形态的视觉秩序 被引量:4
2
作者 蔡顺兴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176,共5页
重构书籍形态的视觉秩序,旨在颠覆书籍原有的理性主义模块化、标准化设计模式,运用“形变”“仿像”“书雕”等一系列设计方法寻找书籍新的形式机遇,探索出纸质书全新的形态组织和奇异的形式变化。其形变的着眼点多聚焦于书籍形态独特... 重构书籍形态的视觉秩序,旨在颠覆书籍原有的理性主义模块化、标准化设计模式,运用“形变”“仿像”“书雕”等一系列设计方法寻找书籍新的形式机遇,探索出纸质书全新的形态组织和奇异的形式变化。其形变的着眼点多聚焦于书籍形态独特、外形诡谲、视觉震撼等方面,从而建立起造型新颖、制作精良、物华工巧的个性化书籍审美新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艺术 书籍形态 视觉秩序 形变 仿像 书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书籍形态学与符号的关系
3
作者 黄跃升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8-79,共2页
在书籍形态学研究范畴中,如果文化传播是视觉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那么符号学便是文化传播中的文化特质之一。这种经纬关系是由符号围绕传播来编织意义的。书籍形态学中应涵括的后现代符号学是通过符号形式、符号结构和符号组合等形... 在书籍形态学研究范畴中,如果文化传播是视觉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那么符号学便是文化传播中的文化特质之一。这种经纬关系是由符号围绕传播来编织意义的。书籍形态学中应涵括的后现代符号学是通过符号形式、符号结构和符号组合等形式来传达概念,并进而在主旨文化传播的书籍形态学中经纬艺术的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形态 符号 经纬关系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书籍形态设计的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小云 王家民 俞瑾华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13-116,共4页
通过对老年人的书籍阅读障碍、老年书籍出版现状等方面的调研,分析老年书籍形态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适合老年人阅读的书籍构成要素,提出了在诸多设计元素中,坚持以文字和版式作为重点,进行老年书籍形态的人性化、精细化、特色化设计和... 通过对老年人的书籍阅读障碍、老年书籍出版现状等方面的调研,分析老年书籍形态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适合老年人阅读的书籍构成要素,提出了在诸多设计元素中,坚持以文字和版式作为重点,进行老年书籍形态的人性化、精细化、特色化设计和多样化出版,努力实现老年书籍的"无障碍"阅读目标,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书籍形态 无障碍阅读 书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书籍形态——简策与缣帛 被引量:1
5
作者 申小龙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6期36-37,共2页
上古时代书籍的另一种形态是简策,《墨子》云:"书之竹帛,镂之金石,传遗后世子孙。"《韩非子》亦云:"先王寄理于竹帛。"可见竹帛是最早的书写材料之一。根据古文献的记载,"截竹为简,破以为牒"(《论衡·... 上古时代书籍的另一种形态是简策,《墨子》云:"书之竹帛,镂之金石,传遗后世子孙。"《韩非子》亦云:"先王寄理于竹帛。"可见竹帛是最早的书写材料之一。根据古文献的记载,"截竹为简,破以为牒"(《论衡·量知》)"简"就是一片竹,类似书籍的一页,一般能写一行汉字。"策"是用线或牛皮将多片竹片编连起来,成为一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策 书籍形态 书写材料 寄理 《韩非子》 先王 上古时代 十大经 《墨子》 竹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设计视域下的新形态书籍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唐若玥 陈璐伟 尤建忠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8-72,共5页
数字化和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纸质书籍出版形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对此,出版业不断提高传统书籍的竞争力,新形态的书籍开始涌现。然而,市场上书籍设计的新形态虽多但杂乱无章,难以为书籍设计人员提供创新突破口。书籍设计不应被局... 数字化和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纸质书籍出版形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对此,出版业不断提高传统书籍的竞争力,新形态的书籍开始涌现。然而,市场上书籍设计的新形态虽多但杂乱无章,难以为书籍设计人员提供创新突破口。书籍设计不应被局限在装帧的陈旧思维中,应更多关注读者的交互体验,引入交互设计思维,以读者为核心、以交互为先导、以谋事代造物、以开放心态跨界合作,从而实现新形态书籍的交互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书籍 交互设计 书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籍新形态设计的创想研究
7
作者 李晶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 2006年第3期14-15,共2页
在数字技术日益发达、信息传播方式日益多样的今天,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已不再单纯依赖于书籍等传统出版物,也不再满足于仅仅对字符的阅读,而对综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为一体的设计物的解读和运用已成为大众需求。同时,在张扬艺术家... 在数字技术日益发达、信息传播方式日益多样的今天,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已不再单纯依赖于书籍等传统出版物,也不再满足于仅仅对字符的阅读,而对综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为一体的设计物的解读和运用已成为大众需求。同时,在张扬艺术家个性的时代,在注重书籍欣赏价值、阅读品质和趣味性以及生态环保的今天,书籍早已超越六面体的形态与原有纸介质的束缚,成为具有独立文化艺术价值的实体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书籍新形态设计的探索研究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来阐述设计师应具有怎样的素质,以什么样的方法来设计新形态的书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形态 设计 设计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书籍装帧艺术的色彩传达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璐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7-98,共2页
书籍装帧艺术是字体艺术、版面艺术、插图艺术、封面和护封艺术等的有机组合体,是对书籍整体形态的规划。现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及人们观念的更新等,极大地促进了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现代书籍装帧范围不仅涵盖了最初的书籍形态... 书籍装帧艺术是字体艺术、版面艺术、插图艺术、封面和护封艺术等的有机组合体,是对书籍整体形态的规划。现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及人们观念的更新等,极大地促进了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现代书籍装帧范围不仅涵盖了最初的书籍形态的策划,还包括了开本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装帧艺术 色彩 现代社会 书籍形态 版面艺术 插图艺术 组合体 护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具有文化记忆的创新——当代书籍设计对中国传统书籍设计的借鉴形式分析
9
作者 秦华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6-58,共3页
目前书籍的装帧设计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支撑下,显得快速而繁荣,但往往忽略了读者的阅读情境与感受。中国传统书籍设计因其发展的历程相对缓慢,会更多地保存对读者的关注方式。从中国书籍发展的历程看,传统书籍设计经历了编简、卷轴装、旋... 目前书籍的装帧设计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支撑下,显得快速而繁荣,但往往忽略了读者的阅读情境与感受。中国传统书籍设计因其发展的历程相对缓慢,会更多地保存对读者的关注方式。从中国书籍发展的历程看,传统书籍设计经历了编简、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诸多样式,尽管各种样式的兴衰都是其本身缺陷被克服的过程,但每一种完整的样式都包含着材质与形式、功能与审美的结合,现在国内不少优秀的设计师已经关注到这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设计 经折装 中国书籍 文化记忆 形式分析 书籍形态 编简 字体设计 木版年画 阅读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版书籍装帧的“三昧”——以金小明《书装零墨》为例
10
作者 石莹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2,共2页
书籍装帧,乃是一部书稿付梓之前,对书籍整体形态进行的艺术和工艺设计。中国古代的书籍虽也有装帧保护,但现代意义的"装帧"一词,是丰子恺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日本引入的概念。如今的书籍装帧,已不仅仅指封面设计,而是包括了整张书衣... 书籍装帧,乃是一部书稿付梓之前,对书籍整体形态进行的艺术和工艺设计。中国古代的书籍虽也有装帧保护,但现代意义的"装帧"一词,是丰子恺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日本引入的概念。如今的书籍装帧,已不仅仅指封面设计,而是包括了整张书衣,以及书籍形态、用料和制作等各方面设计,但在民国时期,装帧主要是指封面设计。南京藏书家金小明多年来致力收藏民国书刊,浸润日久,对民国书装那些事儿可谓信手拈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装帧 封面设计 书籍形态 丰子恺 书衣 工艺设计 许钦文 裸女 明多 左翼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书籍艺术特征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顺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0年第4期88-89,91,共3页
关键词 书籍艺术 传统书籍 装帧艺术 书籍形态 书籍设计艺术 册页制度 艺术特征 简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冶》中的造园智慧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裴凌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2期309-311,共3页
《园冶》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思想和"巧因于借,精在体宜"的造园手法影响着东方设计师。书籍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里交叉性较强的学科,一直注重探索与其他造型艺术之间的关系。文章的创新点在于研究书... 《园冶》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思想和"巧因于借,精在体宜"的造园手法影响着东方设计师。书籍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里交叉性较强的学科,一直注重探索与其他造型艺术之间的关系。文章的创新点在于研究书籍设计和造园艺术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笔者书籍设计作品"游园戏书"系列书籍创作为例,将《园冶》中的造园智慧应用到书籍设计实际案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园思想 造园手法 书籍形态 书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祥北京”多维视觉设计
13
作者 房建军 栾良才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95-695,共1页
设计说明:翻开书籍,犹同撞入纷纷扰扰的闹市街头,见证京城岁月流转,品味千秋华彩。《“吉祥北京”多维视觉设计》是基于“吉祥北京——多维视觉艺术研究与教学实践”项目成果汇编的书籍设计作品,以北京特色、吉祥寓意的元提炼视觉特点... 设计说明:翻开书籍,犹同撞入纷纷扰扰的闹市街头,见证京城岁月流转,品味千秋华彩。《“吉祥北京”多维视觉设计》是基于“吉祥北京——多维视觉艺术研究与教学实践”项目成果汇编的书籍设计作品,以北京特色、吉祥寓意的元提炼视觉特点、塑造书籍形态。在装帧上采用裸线装订,保证“可读”的全局翻阅模式;封面以北京地图轮廓为镂空形成折叠效果,塑造层层嵌套的视觉体验,使得视点移动带动身体移动,有助于读者投入到阅读空间,增加“可喜”的书籍体验;在内页上也根据内容章节设计不同的书页关系,创设沉浸式的内容表达,营造“可感”阅读情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纷纷扰扰 视觉特点 书籍形态 设计说明 视觉体验 书籍设计 吉祥寓意 沉浸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