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书画著录的文献循证与时空关联构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高劲松 付家炜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36,共11页
书画著录是中国古代书画研究领域的基础性资料,对于传世书画作品的考据、赏析和鉴别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随着数字人文研究范式的兴起,在新技术条件下依托人文数据基础设施开展面向书画著录的文献循证实践,将为古代书画作品的时空分析与... 书画著录是中国古代书画研究领域的基础性资料,对于传世书画作品的考据、赏析和鉴别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随着数字人文研究范式的兴起,在新技术条件下依托人文数据基础设施开展面向书画著录的文献循证实践,将为古代书画作品的时空分析与历史传承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文章在梳理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研究书画著录的时空语义描述与概念分层注释方法,提出面向书画著录的文献循证与时空关联构建过程,并以《石渠宝笈》书画著录为例开展案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文献循证过程模型能够满足书画著录时空关联构建的需求,有助于为专业人士与社会公众提供多场景的书画著录知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文献循证 时空关联 书画著录 知识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书画著录序跋研究论略——基于《衍极五卷考释一卷二册》等序跋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建平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153-156,共4页
中国古代书画著录上存有大量知名学者所作序跋,多见为刊本序跋及藏书序跋。无论是刊本序跋还是藏书序跋都不只是涉及版本及校勘问题,一般还会涉及中国古代书画著录创作的学术时代环境及中国古代书画著录序跋作者的背景及对书画著录的价... 中国古代书画著录上存有大量知名学者所作序跋,多见为刊本序跋及藏书序跋。无论是刊本序跋还是藏书序跋都不只是涉及版本及校勘问题,一般还会涉及中国古代书画著录创作的学术时代环境及中国古代书画著录序跋作者的背景及对书画著录的价值判断;很大部分还可以视为对书画著录文本内容的修正、补充及考释,从学术的角度上来看,相对严谨。迄今为止,对序跋类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并利用其对书画著录文本内容进行研究、辅证的研究成果十分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跋 书画著录 原始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河书画舫》版本考述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义 孔庆茂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95,共6页
《清河书画舫》版本有抄本、刻本、节录本、点校本。经研究可知,《清河书画舫》原本当有“人物传”,或散见各章,或单独成册。另池北草堂本所用参校诸本并不包括佩文斋藏本。徐德明点校本虽名属“点校”,但基本“一仍其旧”。
关键词 张丑 清河书画 书画著录 版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版本学、校勘学与中国古代艺术类著录研究——基于中国古代艺术类著录题跋、序跋的整理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建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5-108,136,共4页
版本学、校勘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绕不开的研究"基础",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而中国古代艺术研究属于传统文化研究谱系的一支,虽有其自身的学理,但也需要关注版本及校勘问题。"版本者,研究之本也"。如果古代艺术... 版本学、校勘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绕不开的研究"基础",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而中国古代艺术研究属于传统文化研究谱系的一支,虽有其自身的学理,但也需要关注版本及校勘问题。"版本者,研究之本也"。如果古代艺术史研究不注重版本学、校勘学研究,就可能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甚至造成学术硬伤,最终影响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本文在艺术类著录题跋、序跋整理与研究的基础上试图证明版本学、校勘学对于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本学 校勘学 书画著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河书画舫》的体例创新
5
作者 刘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1-215,共5页
作为书画著录,《清河书画舫》因征引和摘录其他文献内容较多一直备受诟病,进而责其体例之非。其实,《清河书画舫》在体例编写方面颇多探索,不乏创格:组织架构上以时代为序,以人为纲,以作品为目,纲举目张,层次清晰;内容上鉴定与收藏并重... 作为书画著录,《清河书画舫》因征引和摘录其他文献内容较多一直备受诟病,进而责其体例之非。其实,《清河书画舫》在体例编写方面颇多探索,不乏创格:组织架构上以时代为序,以人为纲,以作品为目,纲举目张,层次清晰;内容上鉴定与收藏并重,赏评与考据并存,既继承了以人论书、以人论画的史传叙述方式,又创造了以作品为中心这一“书画清赏展玩的新体”,特别是征引文献与己论相结合的叙述方式实属创格。是书以“附录”互证互见,以“补遗”前后呼应,叙论结合,语不虚出,实属古代书画著录体例之卓优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河书画舫》 论画 前后呼应 古代书画 体例创新 著录体例 书画著录 以人论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嬉室书画经眼录》的发现及其价值
6
作者 刘天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19,I0002,共7页
作为上世纪初集文学、书画、学术于一身的全才学者,黄孝纾所撰《延嬉室书画经眼录》详尽地记录了明清35位画家及其66幅作品,兼有艺术评鉴与文献考证两方面内容。是书在目录学著作的一般价值外,于存画之功、录跋之富、考证之详、辨伪之... 作为上世纪初集文学、书画、学术于一身的全才学者,黄孝纾所撰《延嬉室书画经眼录》详尽地记录了明清35位画家及其66幅作品,兼有艺术评鉴与文献考证两方面内容。是书在目录学著作的一般价值外,于存画之功、录跋之富、考证之详、辨伪之精与流布之径等方面体现出相当的文献价值;同时经由品评呈现"苍润"的艺术美学追求,与董其昌、程正揆、黄宾虹等人的画论桴鼓相应,亦是其人文修养上的触类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孝纾 延嬉室书画经眼录 书画著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