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书画理论教学与高等院校审美教育互动考察 |
王菡薇
陈馨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2
|
张怀瓘书画理论与“逸品”、“逸格”观念的发生 |
王汝虎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2 |
0 |
|
3
|
董其昌“生熟”书画理论简评 |
曹坤坤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4
|
黄庭坚书画理论对宋代蜀学的贡献——从苏黄对比谈起 |
邱世鸿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5
|
非艺术类高校书画理论教学可行性研究——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 |
钱乃婧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4 |
1
|
|
6
|
姜寿田书画理论文集(全五册) |
姜寿田
|
《大学书法》
|
2020 |
0 |
|
7
|
中国书画理论在西方(1827–2022) |
周建增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3 |
0 |
|
8
|
论盛唐前后的书画理论与宋代文人画论的关系 |
邵军
|
《书画世界》
|
2016 |
0 |
|
9
|
黄宾虹书画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的相互作用 |
朱萍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21 |
0 |
|
10
|
“象”与“思”——关于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关系之研究 |
陈振濂
|
《书画艺术》
|
2008 |
1
|
|
11
|
赵孟頫书画艺术批评探究 |
陈炜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2
|
自出机杼,技意并举——何良俊书画思想探析 |
翟勇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0 |
0 |
|
13
|
论“书画同源”意趣 |
陈晓娟
|
《美术大观》
|
2009 |
1
|
|
14
|
赵宝平书画论 |
葛路
|
《艺术广角》
|
2006 |
0 |
|
15
|
书画同源说 |
钟马林
|
《剧影月报》
|
2006 |
0 |
|
16
|
书画怡情寿而康 |
单丹
|
《中国农垦》
|
1999 |
0 |
|
17
|
孙其峰先生艺术管窥 |
唐云来
|
《大学书法》
|
2024 |
0 |
|
18
|
郑板桥的治艺与论艺 |
沈鸿鑫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9
|
笪重光《书筏》中的“势”论研究(上) |
崔树强
廖丹
|
《书画艺术》
|
2013 |
0 |
|
20
|
谈“骨法用笔” |
孙桂英
|
《美术大观》
|
199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