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书画同体”论对转变期瓷绘艺术风格的影响
1
作者 张玲霞 饶媛媛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54,共3页
"书画同体"论是中国最重要艺术理论之一,对中国瓷绘艺术产生重要影响,明末与清初是"书画同体"理论与实践成熟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中国瓷绘艺术风格成熟的关键时期,"书画同体"论对明末清初瓷绘艺术风格产... "书画同体"论是中国最重要艺术理论之一,对中国瓷绘艺术产生重要影响,明末与清初是"书画同体"理论与实践成熟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中国瓷绘艺术风格成熟的关键时期,"书画同体"论对明末清初瓷绘艺术风格产生了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画同体 明末清初 瓷绘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画同源与观象取形:中国艺术史观与方法研究中的重要审美范畴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池瑜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6,52,共7页
书画同源与观象取形,都是中国艺术史观与方法研究中的重要审美范畴,也是对于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这两种极具代表性的中国艺术形式之审美文化源头的形象说明。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在最初起源、用笔造型,以及在后来的发... 书画同源与观象取形,都是中国艺术史观与方法研究中的重要审美范畴,也是对于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这两种极具代表性的中国艺术形式之审美文化源头的形象说明。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在最初起源、用笔造型,以及在后来的发展中以书入画以及评品标准与方法等方面,都有许多相同相近的地方。书画同体或书画同源都是我国书画美学中的重要范畴。书画这二种不同的视觉艺术形式,虽各有其艺术审美特征,但在古代绘画被看成是"图形"、文字书法被看成是"图识",是"图载"中的两种重要形式,前者是"应物象形"。后者是"依类象形",都是观天察地、观象取形的结果。汉字是象形文字,具有视觉图形的审美特征,因此,中国的文字和书法就有了审美艺术形象。它具有空间上的构架形式,其点画结构组成了类似于绘画平面空间中的对比、疏密、长短、曲直、倚正、虚实等形式关系和审美关系,是中国特有的民族艺术形式之一。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视觉艺术形式,各有其艺术审美特征,但由于历史上两者之间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不少带有共性的审美理想,这两种艺术相互影响、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中国艺术史中有关艺术审美范畴的两个关键因素,成为中华民族两种重要的视觉艺术形式或造型艺术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史 方法研究 书画同 书画同体 观象取形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画同源”辨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许莉萍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8-101,共4页
文章针对“书画同源”论进行分析 ,指出书法和绘画各有其自身规律 ,并非完全同源。文章对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作了考释 ,认为张彦远提出的“书画同体”是仅指“六书”中的“象形”部分。“书画同体”是在“书画异名”的前提下提出... 文章针对“书画同源”论进行分析 ,指出书法和绘画各有其自身规律 ,并非完全同源。文章对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作了考释 ,认为张彦远提出的“书画同体”是仅指“六书”中的“象形”部分。“书画同体”是在“书画异名”的前提下提出的。文章在分析书画的区别的同时 ,也指出二者的联系。应该很好的吸收和借鉴 ,以利于书画艺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画异名 书画同体 文字 书法 绘画 象形 象形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说“孔明”的“孔”﹄ 被引量:1
4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46-46,共1页
也说“孔明”的“孔”刘准后世的文人画,更注重借代手法的运用。文同的《墨竹图》,画面就只是竹子的一部分,简洁生动,比全竹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而获得了“笔如神助,妙合天成”的美誉。此外,苏轼画的竹,华《八哥图》中的树枝,都... 也说“孔明”的“孔”刘准后世的文人画,更注重借代手法的运用。文同的《墨竹图》,画面就只是竹子的一部分,简洁生动,比全竹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而获得了“笔如神助,妙合天成”的美誉。此外,苏轼画的竹,华《八哥图》中的树枝,都只画出一部分。宋代设皇家画院,开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画同体 诸葛亮 孔明 表意技巧 《三国志》 《现代汉语词典》 文字画 语文建设 解释为 《辞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