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泉祭神 书生本色——关于鲁迅的《祭书神文》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乔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43-45,共3页
寒泉祭神书生本色———关于鲁迅的《祭书神文》李乔《祭书神文》,是鲁迅先生青年时写的一篇祭祀文字。录自周作人日记,收入《鲁迅全集》的《集外集拾遗补编》。近年来,常有谈书的文章提到这篇祭文,但都是点到即止,语焉不详,少数... 寒泉祭神书生本色———关于鲁迅的《祭书神文》李乔《祭书神文》,是鲁迅先生青年时写的一篇祭祀文字。录自周作人日记,收入《鲁迅全集》的《集外集拾遗补编》。近年来,常有谈书的文章提到这篇祭文,但都是点到即止,语焉不详,少数几篇介绍这篇祭文的文字,也都是从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生本色 鲁迅祭 瞿秋白 周作人 《子夜》 祭神 茅盾 “神” 长篇小说 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迁贫富观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建设 《河南社会科学》 2002年第1期23-26,共4页
司马迁认为追求富有是人的本能,反对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人为干预。他从道义上谴责“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现象,却又默认了贫富不均的现实存在。他蔑视权贵,同情穷人,同时对富有又有点渴望。他表彰本分致富,却又不赞成严禁奸富。与其不... 司马迁认为追求富有是人的本能,反对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人为干预。他从道义上谴责“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现象,却又默认了贫富不均的现实存在。他蔑视权贵,同情穷人,同时对富有又有点渴望。他表彰本分致富,却又不赞成严禁奸富。与其不朽著作《史记》一样,这种矛盾的贫富观也算得上一家之言。社会结构的转型,地主封建制度在和平环境中的迅速发展和充分演示,为这种贫富观的产生准备了基本的社会条件;而司马迁那拮据窘迫的尴尬人生,则又为他对贫富问题的反思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史家的视野,书生的执著,浓郁的忧患情结,则把这种思考引向了深入。时代、社会和个人三重因素,造就了司马迁那丰富而独特的贫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书生本色 贫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之洞政治风格论
3
作者 何晓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5-79,共5页
张之洞(1837—1909)是晚清政坛的风云人物。关于他的政治业绩,论著颇丰。但是他的政治风格,却鲜有论及。 张之洞以“儒臣”著称于史。有人曾问张的幕僚辜鸿铭:“张文襄比曾文正何如?”辜答曰:“张文襄儒臣也,曾文正大臣也,非儒臣也。三... 张之洞(1837—1909)是晚清政坛的风云人物。关于他的政治业绩,论著颇丰。但是他的政治风格,却鲜有论及。 张之洞以“儒臣”著称于史。有人曾问张的幕僚辜鸿铭:“张文襄比曾文正何如?”辜答曰:“张文襄儒臣也,曾文正大臣也,非儒臣也。三公论道,此儒臣事也;计天下之安危,论行政之得失,此大臣事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政治风格 李鸿章 “人治” 辜鸿铭 书生本色 奏议 张佩纶 吴禄贞 近代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坚先生的治学道路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威烈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5年第3期6-7,共2页
马坚先生是一位我始终十分敬仰的老师。他教授过的学生,分布在教育、科研、外事、文化、经贸等各条战线,其中年纪最轻的,恐怕也已年届半百,他们大都身负重任,为社会主义祖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阿间的友好交往作出杰出成绩的佼佼者,为数... 马坚先生是一位我始终十分敬仰的老师。他教授过的学生,分布在教育、科研、外事、文化、经贸等各条战线,其中年纪最轻的,恐怕也已年届半百,他们大都身负重任,为社会主义祖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阿间的友好交往作出杰出成绩的佼佼者,为数甚多。我作为同一师门中的小师弟,能在母校召开的纪念马坚先生90诞辰的学术会议上发言,深感荣幸,但又不无惶恐,深怕表达不全弟子们对马坚先生的钦佩、怀念之情,怕阐述不清马坚先生学术上的成就与建树。这里,只能结合自己离开母校以来,在自己的教学、科研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一些感受,描绘一下对马坚先生治学道路的认识。请各位师长、同行指正。 马坚先生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科研事业,他的学习道路,比我们坎坷,他的教师生涯,比我们艰难。他当过小学、中学老师,抗战胜利后才到北大执教。他终其一生,不改书生本色,目不窥园,矢志不移,潜心钻研学习,不断地教书、翻译、写作,乐于把所学所得奉献给祖国人民,乐于对同行学生给予帮助提携。就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界而言,他无疑是本世纪的一代师表。他这种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精神,直至今日仍值得我们学习。 马坚先生治学,严谨踏实,一丝不苟。我曾在大学三年级时请他审校过一部译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世界 治学道路 《论语》 阿拉伯语 伊斯兰哲学 回教真相 社会主义 友好交往 书生本色 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